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其它文库人文知识《裸女》>第六章 鼻子(4)
《裸女》

作者: [英]戴斯蒙德·莫里斯

第六章 鼻子(4)


 

  即使是在那些原本就适宜大鼻子的地区,鼻整形术也在大为流行。以以色列为例,那里的外科手术专家每日里忙得手脚不停,疲于应付日益增长的、要求将鼻子修改得更小的手术需求;除了应付本地女性的要求以外,还有很多埃及、约旦、沙特以及其他海湾国家的女性慕名而来,希望在技术高超的以色列诊所,完成自己缩小鼻子的心愿。

  甚至在那些人们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鼻整形术也开始了无孔不入的渗透。在戒律森严的伊斯兰国家伊朗,女性在公共场合必须蒙起头发,只能露出她们的脸,甚至是一部分脸,所以当人们发现鼻整形术在这里也大为走红,真的是惊讶不已。二十一世纪初,来自伊朗的统计报告表明,聪明的伊朗年轻女性对鼻整形术相当着迷,在每年实施的三万五千多例鼻子手术当中,鼻整形术的数量超过一百例。一位不满二十岁的德黑兰青年宣称,“鼻整形术已经成为了时尚潮流,即便是那些没有去做这种手术的人,也会在脸上裹着绷带,以骗取人们的关注。”至于那些真正去做过这类手术,或者提倡这类手术的人们,她们的理由听起来很唬人,居然是来自伊斯兰教的教义——“上帝(安拉)热爱美丽的人们”,但更深层次的原因,不用详细分说大家也能明了,自然是因为女性的爱美之心,既然伊斯兰教的衣着习俗逼迫妇女们把脸部以外都包裹了起来,鼻子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在非洲的部分热带地区,另一种类型的鼻子手术也在悄然兴起。通过这种手术,当地女性过度扁平、宽阔的鼻子被修整得狭窄了不少,鼻梁也被适度地架高。正如她们把自己卷缩的头发拉直一样,这种鼻子手术是时髦的非洲女性时下非常热衷的,事实上她们正在尝试各种手段,尽可能地把自己装扮得更接近欧洲人。同样的流行趋势也席卷了亚洲,中国、越南等很多国家的女性,都在把自己的鼻子修整得西洋化。

  女性的鼻子算不上一个适合佩戴珠宝的位置,它毕竟不同于耳朵、脖子、手腕以及手指等等部位,在某些部落当中,女性鼻子的横膈膜会被穿孔,用于佩戴装饰品,但这种装饰手法至今还没有流行起来。在鼻子上穿孔有着相当长的历史,大约四千年前,中东地区就有了这样的做法,时至今日,生活在北非以及中东的游牧民族柏柏尔人、贝多因人还在沿袭这一做法,他们的风俗之一就是在新婚的那一天,丈夫要给自己的新娘送上一只纯金的鼻环。鼻环的大小与这个家族的富裕程度有着直接的关联,如果日后两口子离婚,被遗弃的妻子至少可以利用她鼻子上的金环,暂时度过难关。

  在鼻子上穿孔的习俗始于中东,并于十七世纪传入了印度,后者对此略加改变,只在左边的鼻孔上打洞,而放过了右边。选择左边鼻孔的原因,是因为印度当地的迷信说法认为这一侧的鼻孔是与女性的生育和分娩相关联的,当地人认为,如果在左边的鼻孔上穿上一个鼻环(有时,爱美的女性还会在鼻环上加一条金链子,链子的另一头接在左耳朵上),生孩子的时候就能少受点儿罪。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的嬉皮士一拨接一拨地跑到东方“寻找自我”,当看到亚洲妇女有着在鼻子上穿孔的习俗之后,这些嬉皮士当中的很多人为之心动,决定照搬这种奇异的、毁损自己身体的方式。在英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朋克运动进一步推动在鼻子上穿孔的风气,但它仍然被看成是具有异国情调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普通大众的排斥。再往后,在二十世纪临近结束时,也许是因为受到宝来坞(印度的电影生产基地)电影日益流行所带来的影响,小小的、装饰了珠宝的鼻环和钮饰逐步深入人心。很多地方都曾经发生过愤怒的雇主将员工辞退,只因为看不惯后者戴上了在雇主看来非常女性化的鼻子饰物,但最终这种装饰手法变得更为人们所接受,人们渐渐地能够更宽厚地容忍它们,如今,到了二十一世纪,在鼻子上做装饰的流行势头已经明显衰落。


其它文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