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其它文库人文知识世界电影史
世界电影史

作者: 乔治·萨杜尔


世界电影史--第五章 法国与艺术影片



第五章 法国与艺术影片

(1908—1914)

  1907年到1908年这段时期,很多人都认为电影将趋向灭亡。许多电影院因为没有顾客,都陆续倒闭了。这种不景气一部分是由于影片“题材危机”所引起的。

  当电影开始描写心理、复杂的情节或一些来自历史和戏剧中的题材时,它还不知道怎样叙述故事。全部故事情节在10分钟内用拙劣的方法和原始的电影语言潦草地表现出来。当时曾经有人这样写道:“模仿的风尚加深了观众对影片的厌倦。他们对那些把乳母、跛子以及宪兵混杂在一起的追逐片,对那些表现伯爵夫人结婚、丢失孩子、投河自杀、被满脸胡子的萨瓦人救起、十八年后又从衣服的标记上认出了自己的女儿诸如此类的闹剧,已不感兴趣了。”

  当时的电影缺乏想象力。电影剧本是由默默无闻的文人、失业的新闻记者、落伍的演员、或者不出名的政论家编写的,报酬极其菲薄。这些人在模仿有名的题材时,当然免不了要极力求助于舞台上的戏剧。为了从不景气的情况中摆脱出来,为了把那些比光顾市集木棚的观众更有钱的人吸引到电影院里来,电影就必须在戏剧和文学方面去寻找高尚的题材。

  这一从1906年以后开始兴起的运动,因受百代《基督受难》剧成功的刺激而更加蓬勃。意大利拍了《庞贝城的末日》,美国拍了莎士比亚的戏剧和《尼禄火烧罗马》,丹麦拍了《茶花女》。而百代则组织了“作家及文学家电影协会”。

  但最值得注意的是“艺术影片公司”的设立。这是一个由拉菲特兄弟创办的小制片公司,和一个放映业的大联合组织,即不久失败的“赫尔斯电影公司”有联系。

  拉菲特兄弟约请法国最有名的作家阿纳托尔·法朗士、朱尔·勒梅特尔、拉夫当、里什潘、萨尔杜、罗斯当等创作新的剧本。并且雇用了有名的法兰西喜剧院著名的演员慕内—苏里、勒·巴尔吉、阿尔贝·朗贝尔、巴尔戴、萨拉·贝恩哈特等人充当演员。他们还获得了最优秀的布景师和音乐家的合作。

  用无名的演员来拍摄电影,这是初期电影所墨守的成规。但随着“艺术影片公司”的兴起,一种为争取高尚戏剧的观众所不可少的明星制度就此开始了。

  1908年12月,在夏拉斯影院举行的“艺术影片公司”第一部影片放映会吸引了全巴黎的文艺界。在休息的时候,查尔·百代跑到拉菲特兄弟面前对他们说:“你们比我们要强得多。”在情绪激动下,百代把“艺术影片公司”出品的专映权买了下来。那天晚上放映的成功作品是《吉斯公爵的被刺》,由勒·巴尔吉和卡尔梅特导演,拉夫当编剧,圣·桑担任音乐指导,演员有勒·巴尔吉、阿尔贝·朗贝尔、迦勃里埃尔·罗宾纳和贝尔特·鲍威等人。

  拉夫当编写的剧本非常巧妙,整个剧情是一个新的《犯罪的故事》。血腥的暴行通过人们所最熟悉的故事来激动观众,即使不用语言,观众也能够完全了解。

  这部有名的影片,在1928年的观众看来,也许会感到可笑。这原不足为怪,因为我们今天如果看1928年的某些杰作,同样也会感到可笑的。但是聪明的喜剧演员勒·巴尔吉在这部影片里对“无声艺术”的问题却作了一番苦心思考。他想用姿势来代替语言,而不落入哑剧或舞台姿态的俗套。他要求演员做出动作缓慢但又恰到好处的具有表现力的姿势。他时常采取的那种几乎不动的姿势,这正好和梅里爱的人物的激烈动作形成鲜明的对比。勒·巴尔吉对于表现那位狡猾奸诈的国王曾下过很大工夫,他对人物推敲的认真,真可和强宁斯及查尔斯·劳顿相比拟。人们可以从雅塞所写的文章中了解到这种对人物性格的研究对当时的电影来说,实在是一种伟大的新创造。正由于这一点,所以勒·巴尔吉的作法使外国,特别是美国电影获益不浅。也由于这点,所以《吉斯公爵的被刺》这部影片,首先被格里菲斯,以后又被卡尔·德莱叶誉为一部杰出的作品。

  但“艺术影片公司”的这一最初的成功并没有继续下去。根据朱尔·勒梅特尔的原作拍摄的《尤利西斯的归来》是一部浮夸的作品。拉夫当的新作《犹大的忏悔》也遭到失败。

  百代购买“艺术影片公司”的影片专映权,目的原在于把它挤垮。艺术影片公司在成立后六个月已经资金完全耗尽。勒·巴尔吉只好退出电影界,把地位让给滑稽歌舞剧的导演迦伏尔。“艺术影片公司只剩下一个空名,成为一个背着有名的招牌而从事一般营利事业的公司了。”(雅塞语)

  但《吉斯公爵的被刺》这部影片所引起的演变仍在法国继续发展。百代、高蒙、“闪电”等影片公司都开始摄制它们的艺术影片。它们的导演与演员如普克塔尔、卡普拉尼、阿尔芒·布尔、肖塔尔、莫里斯·都纳尔、梅维斯托、费尔曼·热米埃、亨利·克劳斯等人,大部分是由安德烈·安托瓦直接或间接培养出来的。他的“自由戏剧”由于应用了左拉在《戏剧中的自然主义》一书中提出来的理论,在1890年间给戏剧演出带来了一个新的潮流。

  在国际上具有巨大影响的安托瓦在1916—1924年间导演了几部影片(《科西嘉兄弟》,1916年;《罪人》,1917年;《海上劳工》、1918年;《塞格利埃家的小姐》,1919年;《土地》,1921年;《阿莱城的姑娘》,1922年)。这些影片都是采用名作家(大仲马、弗朗索瓦·科佩、维克多·雨果、朱尔·桑陀、爱弥尔·左拉、阿尔封斯·都德)的作品,请著名的戏剧演员演出的,但安托瓦由于想在银幕上应用他的戏剧理论。所以也求助于非职业性的演员,并极有系统地使用自然背景作为内景和外景。他的理论和他的制片实践如果发展下去的话,很可能把法国电影引向一种象新现实主义的道路,引向一种与“艺术影片公司”相反对的流派,尽管他还是从戏剧剧目中吸取题材。这从他时常爱说的“明星可使戏剧死亡”这句话中便可看出。但他的门徒们早在安托瓦寻求电影独有的法则之前十年,已经开始戏剧工作,他们只记得他的舞台教导。在他们看来,他主要是“自由戏剧”的创立者、奥狄翁剧院的指导者,他们的作法和“艺术影片公司”的商业性作法完全一样。

  无论如何,《吉斯公爵的被刺》一片的出现是一件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大事。在它获得成功之后,意大利、丹麦和英国先后采取了它的作法。1912年后美国也应用了它的作法,楚柯尔从巴黎吸取了“在著名的戏剧中用著名的演员”这一公式,从而为以后好莱坞的霸权奠定了基础。

  在卢米埃尔时代,影片一般只能放映一分钟。《月球旅行记》在当时被作为“一本”,以后“镍币戏院”规定一本影片的标准长度为300米,这一标准虽被欧洲采用,但并不十分严格遵守。自此以后,影片都是在15分钟以上的时间里用形象来叙述故事。为了使故事更容易理解,片中时常还穿插了一些文字画面①和字幕。过去影片放映时有专人担任解说,但到1908年前后,这一习惯已被淘汰了。这种和经济状况相适应的进步是靠技术的发展而获得实现的。卢米埃尔时代的电影,光线非常强烈,所以看上两分钟之后,眼睛就会感到吃力。到了1900年以后,由于放映机上用了三瓣光圈的装置和穿孔器的改善,使影片放映大为改进,而且只需要在每隔15分钟,即一本影片放完以后才休息一次。在欧洲,这种长度的影片就构成一个节目,而当时电影的全部节目时间已从半小时延长到整个晚上了。这样,影片放映的时间已和上演一出戏剧的时间大致相等。

  --------

  ①文字画面是指影片中利用一封书信或一张报纸的标题和记事来代替字幕,以期达到说明事件的目的。——译者。

  影片出租制度的出现使得节目的延长成为可能。1910年以后,随着这一制度的普及,电影院的数目急剧增加起来;同时百代公司则发行1000米乃至2000米的每周上映节目,这种办法很快被人所仿效。为了大量供应影片起见,百代公司把很多外国影片,以及它设在德国、美国、意大利、英国和瑞典等国家的分公司所拍的影片,运到法国来发行。从1909年到1914年这段时期内摄制的影片真是浩如烟海,甚至多到这样的程度:即使只就百代分公司的出品来说,连电影史家也无从晓得它们的名称、照片和剧本究竟有多少。

  当时百代公司的“作家和文艺家电影协会”是由居根汉姆和皮埃尔·德库塞勒二人领导的。德库塞勒是一个写过很多闹剧、连载小说和通俗小说的作家。在他指导之下,导演阿尔倍·卡普拉尼采用了文学家的作品,每星期摄制一部影片。卡普拉尼从1905年以来,一直在樊尚工作,曾用豪华富丽的场面,拍摄过几部古典的神话剧,如:《羊脚》、《穿靴的猫》(新版)、《灰姑娘》、《神灯》、《驴皮公主》、《唐璜》等等影片。此外卡普拉尼还参加了《布阿罗》这套喜剧片的导演工作。

  卡普拉尼在“作家和文艺家电影协会”一开始就导演了一部杰出的、由戏剧演员格雷提雅及戴封丹共同主演的《戴白手套的人》。这部把强盗和社交绅士穿插在一起的悲剧片,在剧作上存在着过于简单的缺点,但由于演员的演技和导演的认真,至今还有它吸引人的地方。

  卡普拉尼以后专门采用戏剧题材来拍摄电影。如《阿莱城的姑娘》、《国王作乐》、《小酒店》、《里昂邮车》、《阿泰莉》、《铁匠的罢工》、《枪击》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影片。朱尔·桑陀、维克多·雨果、让·拉辛、左拉、欧仁·苏、皮埃尔·德库塞勒、乔治·克雷孟梭、巴尔扎克等的著作,都被杂乱无章地摄成电影。人们也许会嘲笑这种作法,但不要忘记,直到今天,好莱坞和巴黎还一直沿用着这种作法。

  德库塞勒在“作家和文艺家电影协会”开始工作时,是以300个“第一流的、最有名的”作家作为后盾的。他并且按照版税的办法,根据洗印出来的每一米正片来计算对原著者的报酬。他还雇用了一个由一些不甚出名的演员所组成的剧团。当时戏剧对人们的吸引力很大,投入的资金也很多,因此象萨拉·贝恩哈特、雷雅娜这样的戏剧演员,只偶尔在摄影场中露面,她们对拍摄电影并不重视。

  倒是不太有名的戏剧演员能够专心拍摄电影。如战前电影中最善于扮演情侣角色的罗宾纳和亚力山大,以及王家剧院的喜剧演员普兰斯,就是这方面的例子。

  除了这些戏剧演员以外,阿尔倍·卡普拉尼还用了一些在电影方面已有训练的演员,例如:他的兄弟保尔·卡普拉尼、乔治·蒙卡、戴封丹、雷内·勒普兰斯、让·盖姆等等。在“作家和文艺家电影协会”的制片工作发达以后,这些人中间有的成了导演。

  《小酒店》一片是1909年卡普拉尼初期成功作品之一。这部影片长达800米,将近3本,象这样长度的影片当时还算空前,但不久它就被《巴黎的秘密》一片的长度(1500米)所超过。1912年6月前后,随着4集9本的《悲惨世界》一片的摄成,卡普拉尼和“作家及文学家电影协会”达到了他们的全盛时代,这部影片全长超过5000米,可以放映5个小时,据影片的广告宣称,它的摄制成本高达20万法郎左右。影片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百代从1912年以后,曾不断把维克多·雨果的这部小说拍成新片。美国也仿制这一影片,同样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悲惨世界》的各个插曲是被分开来放映的。但也有些电影院在一个晚上全部映完。卡普拉尼在获得这一成功以后,又拍了一部长达2800米的影片《萌芽》,和一部根据里什潘的原著摄制、能够放映两小时以上的影片《诱惑》。

  但影片故事的延长并不足以使卡普拉尼具有独创的风格。1914年他根据雨果的原著用戏剧照相的美学拍摄了影片《九三年》,可是这部影片仍然象一长串的“活动图画”。

  在“作家和文艺家电影协会”里,以卡普拉尼为中心形成了一批新的导演:诚实而严肃的乔治·蒙卡,过去曾任齐卡的编剧和演员的雷内·勒普兰斯,不久以后转到“闪电”影片公司工作的戴封丹,和1907年拍摄哑剧《浪子》失败后、又导演了很多精巧的影片的米歇尔·卡雷。

  百代用每1米底片5法郎到10法郎的价钱从制片商那

  里收买影片。齐卡从前就是替百代承揽这种生意而成为管理各摄影场的经理人的。但他那种把演员和导演置于从属地位而随意加以支配的时代,此时已经过去了。1910年,齐卡只是百代公司的制片人之一。他和勒普兰斯及其兄弟,即多产的剧作家罗利尼签订合同,摄制了很多悲剧和浮华剧的影片,如《黄金迷》(一部很有道德意义的影片)、《黑衣伯爵夫人》、《战胜仇恨》、《深渊的教训》、《秋千的悲剧》和《美丽的布列塔尼姑娘》等。这些影片都是由一些优秀的法国戏剧演员来扮演角色,他们多半来自法兰西喜剧院。罗宾纳夫人、亚力山大、西涅莱三人在齐卡和百代公司的其他制片人看来,乃是理想的“三台柱”。齐卡过去的秘书、性情急躁的安德烈阿尼此时则导演了一些圣经故事片(这些影片以后被称为“安德烈阿尼的影片”)。这是一种聪明的取材办法,因为圣经刊行最广,而且没有所谓著作权的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当这位缺乏艺术天才的导演正在埃及拍摄一部由亚力山大和罗宾纳夫人共同主演的《萨巴女王》的时候,百代宣布将以50万法郎来拍摄《我主耶稣基督的一生》一片,这是一部第四次甚至第五次重摄的《基督受难》剧。当时卡米叶·德·莫尔隆、蒙卡、马善、勒格朗和卡斯尼埃也担任百代公司的主要制片人兼导演。

  卡米叶·德·莫尔隆是瓦莱塔影片公司的导演,1913年以摄制一部2000米的影片《人面兽心》而获得极大成功,这部影片共卖出了200部拷贝。乔治·蒙卡曾为“作家及文学家电影协会”拍摄《两孤儿》、《布布罗修》、《小东西》、《小雅克》、《卧车查票员》等影片,并将很多古典戏剧拍成电影。

  阿尔弗莱·马向曾长期在百代公司担任摄影师,他在非洲拍了一些打猎的影片,以后在百代的一个分公司——比利时影片公司担任影片导演和制片指导,摄制了《燃烧的黄金》、《风车的歌泣》、《赛依达盗走曼尼根·匹斯像》和喜剧系列片《巴比拉斯人》。最后在1913年,又拍摄了一部场面浩大的影片《万恶的战争》。马向还在荷兰导演了很多影片,最后成为动物片的专家。他是1914年以前倾向于进步的少数法国导演之一。

  百代公司的许多导演们经常在外国拍摄影片。如卡斯尼埃原是吕西恩·农居埃的副导演,后来在百代的分公司——意大利艺术影片公司担任导演。以后又到美国,拍了《纽约的秘密》这部在他的事业中最成功的作品。

  百代公司许多导演的丰富作品,今天已很少被人知道,也很少被人研究过。他们摄制的影片大致在1912年以前为数最多,到1912年,由《悲惨世界》一片而达到最高峰。自此以后,百代公司的产量就被高蒙公司所压倒。


其它文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