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名城名楼经典故事 作者: 佚名 《太阳之子》是怎样写成的——彼得保罗要塞 1905年,整个欧洲的革命浪涛风起云涌,特别是列宁领导的俄国革命。高尔基也投身到这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斗争之中。他悄悄地为革命书写传单,传递信件,不幸的是因叛徒告密,他被捕了,关进了彼得保罗要塞。在狱中他坚持着斗争,作为一个年轻的作家,他是多么地渴望有一支笔来抒发他对革命的满腔热情和信念。但纸和笔在那儿呢,监狱中是没有的。 由于敌人的严刑拷打,高尔基病了,沙皇为了打开他的口,还假惺惺地派来医生给他看病,这个医生对他的遭遇非常同情,听到他要写作,毅然把他那支笔和那一本经常带在身边的《圣经》给了他。高尔基欣喜若狂,可是没有墨水又怎么去写呢?同室的同志们利用放风的时候,悄悄找来些碳粉,和水搅拌。于是高尔基很快地写了起来。 一天,他正在聚精会神地写,同室的同志们都酣然入睡了。这时监狱卒走了过来。 “你在写什么,拿过来。” 高尔基大吃一惊,一看是监狱卒,很快就镇定下来。 “我在看《圣经》,顺便记一下。”他大大方方地把书递过去。监狱卒在前几页翻了翻没有发现什么,但他不甘心,难道这些人会看圣经? “书暂时交上去。”说着他拿起书就要走。 “漫着,难道看《圣经》也犯法?”“这…… “再说这书是医生借给我的,你敢拿走?” “这……”监狱卒不得不把书还给他,狼狈而走。其实监狱卒上当了,高尔基明明在上面写了,只可惜他视而不见,因为高尔基从后面写的,这样高尔基就机智地躲过了敌人的监视。 经过几个月的写作,《太阳之子》终于写成。不久在革命同志的营救下,他走出了彼得保罗要塞。 其实彼得保罗要塞本来不是作监狱的。而是一群军事堡垒。1703年的彼得大帝在兔子岛奠基,经1706——1725年和1779——1787年两次扩建,才成为一座座六棱体古堡,古堡高12米,平均厚度2.5到4米。沿涅瓦河一面长700米。 彼得保罗要塞是列宁格勒最早的建筑群之一,要塞中有圣彼得保罗教堂及其钟楼,圣彼得门,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币厂,兵工厂,龙维尔克炮楼,十二月革命党人纪念牌等建筑物。 圣彼得门是至今保持原样的建筑物,开始是木结构,后来改建为石建构。外形像古罗马君士坦丁的凯旋门。是要塞的主要入口。门上有描绘基督的弟子之一的圣彼得小浅浮雕《占卜者西门的惨败》,以彼得之战胜异教徒比喻彼得大帝战胜对手。故其形象就被雕刻成彼得大帝的相貌,在门上还有一群罗马女神像,它们都要放在门上的壁龛之中。 作为要塞,自然有其军事设施,主要有6座棱堡。3座面对涅瓦河,3座扼守着龙维尔海峡。均是用大理石建成,正面砌以花岗石板,并分别以主持造筑的大臣命名,如纳富化金、特鲁别夫茨科君、佐托夫等,但最有名的应是那座被称为陛下棱堡,在棱堡中安放着300尊大炮和火药。从18世纪,每日中午12时正,从纳富化金棱堡的榴弹炮中射出一个空弹作为居民报时之用。 1718年沙皇才把要塞改为监狱,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作为第一个被关入狱中的是彼得大帝的儿子阿列克谢,因他参与反对父亲的阴谋被囚于此,后被勒死于要塞中。在这里还囚禁过俄国许多革命志士和民主党人,如拉季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巴乌曼、莫洛佐夫、皮萨列夫等。1887年列宁的哥哥亚·乌里扬诺夫试图暗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囚于要塞中,次年英勇就义。 十月革命前夕,要塞成为了起义军的司令部,按列宁的指示在棱堡的旗杆上悬挂一盏明灯作号,使远洋舰“阿芙乐尔”号炮轰冬宫,从而掀起了起义的怒潮。当时临时政府的部长们作了要塞的最后一批犯人。 ------------------ allan9扫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