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其它文库哲学理论生存的困惑
生存的困惑

作者: 江云


五,感觉的产生


人类认识发展经过

 

我们的行为既然是由我们的感觉所控制的,那么我们的感觉是从哪里来的?真的是由某种智慧所设计在我们体内以指导我们行动的吗?谁给了我们感觉?这里就牵涉到人类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人类是怎样产生的也就知道了人类的感觉是从哪里来的。

从几千年前人类摆脱蒙昧创造出自己的文明开始,人们就开始发问:“我为什么会在这里?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人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活着?”这样的问题几乎同时开始存在于散布世界各地的各种文明中。一直到今天,这些问题仍然没有确切的答案。然而追溯一下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探索所走过的路,大致可以看出我们今后将走向何方。

因为人的存在问题是人类生存的最根本问题,所以人对自己为什么会存在在这个世界上进行了最广泛的猜测。人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最新发现,对人的存在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可能,包括最新版本的可能,在《黑客帝国》里面——人不过是虚拟世界里的计算机程序。然而这些猜测却很少能证实。

最早的时候,人们是普遍相信神的存在。神就是像人一样有意识但是威力强大得多的存在。神创造了世界,控制着世界,主宰着人的命运。人类早期都有各种各样的神话。在中华神话、希腊神话、和《圣经》的“创世纪”里,人是神仿造自己的样子造的,所以人有智慧。除了犹太人以外,世界上大多数文明相信存在许多的神。在神话里,神的世界往往也像人的世界一样有等级结构,有玉皇大帝、众神之王、上帝、天使等等。

在一些文化里,神话只是传说,后来的人们并不完全相信神话故事是真的。中华神话、希腊神话、罗马神话都是如此。另一些文化则从神话中发展出宗教,相信神话是真的,认真对待神,并对它们顶礼膜拜,希望神能保佑人的平安。犹太教、婆罗门教就是如此。宗教与神话的区别在于,神话只是一些故事,宗教却是由神话发展出的一整套世界观和生活方式。既然真的相信神的存在,就有了对神的态度问题。宗教最典型的特征是祭祀和崇拜,崇拜神,与神沟通交流,甚至人的衣食住行都要遵照敬神的方式进行。宗教最关心的是人的灵魂问题,是“我”的灵魂的生死问题。每个人都能意识到“我”的存在,那么人死之后,“我”将何去何从?我的灵魂将何在?如何解释梦?梦中发生的事是不是真实的?梦中的事意味着什么?灵魂可不可以离开肉体?“我”是不是永存?世界的本原是不是归于神?人生到底是怎么回事?对所有这些问题的系统解答构成了宗教,包括佛教。迷信只是模糊地相信神,敬畏神,却没有认真思索过灵魂以及世界和人生的问题。中国古代也有祭神的仪式,也有迷信,却没有真正的宗教,原因就在这里。中国人并不真的相信神,也就没有相应的思索。中国古代诸子百家所关心的不是灵魂、世界本原的问题,而是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问题。中国古人思考的不是“人为什么活着”而是“如何活着”,避免抽象直接进入实用,这是中国文化的典型特征。

当人深入思考“我”的永存、“灵魂不死”的时候,很容易就会想到轮回的概念。这是印度教、佛教的基本思想。当人思考世界本原的时候,如果神真的存在、真的是神创造了这个世界,那么自然地就应当遵照神的指示生活,遵守与神的约定。这就是犹太教的基本思想。在早期,上帝都是直接指示犹太人的祖先应当做什么。《圣经》旧约就是上帝与人联系的记载。即使到现在,对于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灵魂和灵魂去了哪里也没有确切的说法,谁也不知道情况到底怎样,因为谁也没有从死后的世界回来过告诉我们真相。现在有一些濒死体验的研究,但这种体验很难说就是去了死后的世界,因为濒死毕竟还没有死。对于死后有没有灵魂,现代科学无法证明,基本上还是信仰。虽然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意识是人脑活动的产物,人死以后大脑也死亡,意识不存在,灵魂也就不存在。但到底怎样,谁也无法证明人死后灵魂不存在。同样,谁也不能证明神不存在。那么如果不信神,神万一存在呢?

在人类社会早期世界各地都产生过各种各样的原始宗教。原始宗教的特点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多神崇拜、偶像崇拜等等。原始宗教的思想根源是万物有灵论,即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像人一样有意识有灵魂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意识世界。当原始人从蒙昧中刚刚开始苏醒的时候,当人刚刚开始有了明确的意识,人很自然地会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和人一样都是有意识的,把自然人格化,把一切自然现象都归因于有意识的神。神灵在冥冥之中作用于万物,决定了人的命运。出于对神的敬畏,形成了原始宗教。在祭神崇拜活动中产生了专职的祭司。他们多从事各种巫术活动,为人驱病消灾。原始宗教常常与巫术结合在一起,有明显的迷信特征。

原始宗教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现代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教、和佛教。佛教里虽然有超自然的轮回说,有神,但佛却不是神,而是大智、大悲与大能的人——是一个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彻觉悟的人。佛教从根本上说是释迦牟尼苦思多年而得出的世界观和人生哲学。在这里可以看出宗教与迷信和神话的区别。基督教和*教都是从犹太教发展而来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多神论原始宗教逐步让位于一神论的现代宗教。一神教相信他们所崇奉的独一无二的神(上帝)不但创造了世界和人类,还用其智慧和权能主宰世界和人类。他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精神实体,既超越于世界之上,又内在于世界之中,信仰者可以通过祈祷与他接近。

从*教的发展可以看出多神论如何让位于一神论的。*教兴起前,*半岛上的*人主要信仰原始宗教,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死,盛行对大自然、动植物、祖先、精灵和偶像崇拜等多神信仰。麦加城中心的克尔白神殿供奉有360多尊各氏族部落神的偶像,向其祭祀、祈祷、献牲。当时犹太教和基督教已经开始传入*半岛,*教的创始人默罕默德早年接触过这些一神教的思想。默罕默德25岁时结婚,婚后生活富裕安定。他常常在山洞里隐居潜修,思索世界和人生的真谛。相传当他40岁时的一天在山洞里苦思冥想时,安拉(上帝)派天使伽百利向他传达启示,使之受命为圣。此后,他宣称接受了安拉给予的使命,便开始了历时23年的传播*教的活动。起初在麦加是秘密传教,一些至亲密友成为最早的信奉者。两年后,穆罕默德转为公开向麦加一般群众传教。穆罕默德在早期的宣教中,告诫人们放弃多神信仰和偶像崇拜,宣称安拉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是唯一的主宰。

默罕默德的传教受到一些人的拥护,也遭到许多人的强烈反对和*,这使他难以在麦加立足,不得不于十年后迁往麦地那。*教在麦地那得到很大的发展,默罕默德建立了在*教信仰基础上的政教合一政权。公元624-627年间,*教穆斯林与麦加贵族进行了三次战争。630年,默罕默德率领十万穆斯林大军进逼麦加城下。麦加贵族被迫投降接受*教,承认默罕默德的先知地位。进入麦加后,穆罕默德下令捣毁克尔白殿内全部偶像,只保留黑色陨石,并改克尔白殿为清真寺,宣布克尔白为禁地。从此,麦加克尔白成为世界穆斯林礼拜的朝向和朝觐的中心。随后*教逐步扩展到整个*半岛,接着向世界传播,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世界性宗教。

*教刚开始传播的时候,只不过麦地那一点点的地方。默罕默德在不长的时间里,就打回麦加,并统一了整个*半岛。*教接着向外扩张,占领了整个中东、中亚、埃及、和西班牙部分地区,建立了庞大的*帝国。这看上去确实像有如神助。

在大约一千多年前,全世界宗教达到鼎盛时期,全球绝大部分地区都信仰某种宗教。欧洲是基督教,西亚、非洲是*教,东亚是佛教,南亚是印度教,美洲是玛雅宗教。宗教是人们认真对待信仰的产物。宗教的盛行说明了那个时候人们的普遍信念。

既然认真对待信仰问题,人就希望能够确实证明其信仰,使信仰不但是信仰还是某种确定不疑的真理。各个宗教都有一些这样的证明,比如佛教通过某些人的前世记忆证明确实有轮回,但最系统最完善的证明恐怕要属基督教。欧洲人最理性,也就希望从理性上把握上帝。基督教教会发展了西方最早的大学,企图从知识上、哲学上全面证明基督教信仰。有人曾经从30个方面来证明上帝的存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我们来看一下基督教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是如何从纯理性来证明上帝存在的。他认为,理性即人的认知能力,人通过知识可以推理神的存在,也可以通过启示来感知神的存在。启示包括自然启示和超自然的启示。自然的启示即人通过世界的万事万物来认识上帝的创造;超自然的启示即神亲自将自己启示於人。基督教是一个启示的宗教。在理性方面,托马斯·阿奎那从五个方面来论证上帝的存在。

1.第一推动:托马斯认为,我们根据常识知道,一个物体要运动必须要有某种力量推动它,物体是不会自己运动的,除非有什么力量去推动之。万物都在运动,每一运动之物必有其推动者。这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确实我们看到的任何运动总可以找到一个使之运动的力量。但这时便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物体A的运动是由B引起的,而B的运动是由C引起的,C是由D引起的,如此推下去,那么最后会使什么样的结果呢?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样推下去必然是有限的,因为万物虽然很多,但总有一个限止。那么这也就是说,最后我们必然会找到这样一个推动,它是一个推动着,自己却不为任何别的力量或物体所推动。这第一推动,就是上帝。

2.因果之链:托马斯第二个证明上帝存在的方法是利用原因与结果的证明。我们知道,宇宙中任何物质所以存在必有某种原因,可以说宇宙万物就组成了一个因果之链,没有任何东西不是这因果之链的一环,就像没有任何孩子真无父亲一样,即使他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这在西方倒是常见不过的。这样,物A是物B的原因,而物B又是物C的原因,物C则是物D的原因,如此下去,但是否可以至于无穷呢?当然不!就像推动之链不能至于无穷一样。这也就是说,我们推溯上去必然会找到一个最初的原因,这个最初的原因就是上帝。

3.唯一之必然:托马斯的第三个证明方法运用的是可能性和必然性。世间万物虽然存在着,然而他们的存在并非必然的,而只是一种可能性,这就是他这个证明方法的起点。我们在世界中看到各式各样的事物,从太阳地球到花鸟虫鱼、张三李四,虽然已经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了,然而其存在并非必然。时间万物都只是可能而非必然,且有生必有死,天之道也,那么有否必然之存在呢?永恒之事物呢?答案是:有的,如果万物只是可能的、暂时的,即他们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现在存在,待会儿就不再存在,即一切都会有统归于无的时候,那么就一定会存在某个时候,到那个时候,一切都不再存在了,都归于空无了。反过来也可以说,再逆序上推,也必有一天,那些可能与暂时的事物一个都不存在。到这里,托马斯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不存在能产生存在吗?无中能生有吗?答案是:不能!无不能生有,存在不能产生于不存在,以托马斯自己的话来说:“如果什么都不存在,某事物开始存在,这是不可能的。”而可有可无的万物已经存在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所以,在世间可有可无的万物之上,必然存在一个必然之存在。而且这个必然之存在乃是其他一切可能存在之根、之母,是一切可能性得以成为实在的原因。这个必然就是上帝。

4.最高级的存在:托马斯提出第四个证明是“事物存在等级的证明”。他看到万物一个更为具体的特征:等级性。万物,从无生命的金木水火土,到有生命但不能走不能叫的植物,到能走能叫但不能说的动物,直到能走能较能说话的人,明显地形成了一个等级结构。他们有好坏美丑之分,有高级低级之别。那么,是否有一个最美、最纯、最高级的存在呢?答案是:有的。这个最美、最纯、最高级的存在就是上帝。如果说存在物的等级结构是金字塔似的话,那么这个上帝就是金字塔的顶尖。

5.万物之目的:托马斯发现世间万物虽然看上去错综复杂,但似乎都有某个目的,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转一样,万物也围绕着这个目的行事。仿佛它们是有眼睛有智慧的一样。但我们同时也知道,万物,除了人,当然是没有多大智慧的,特别是花草、树木、石头这些东西,更是感觉、智慧都没有,他们自己是不可能有这个目的的。那么是什么令他们看起来像有目的似的生存、运动着呢?那就是上帝。

除了托马斯以外,笛卡尔也以完美概念证明过上帝的存在。笛卡尔认为,我们都具有对完美实体的概念,这个完美实体的本身必然存在。如果没有所谓的完美实体,人类也不会具有完美实体的概念。因为人类本身是不完美的,所以完美的概念不可能来自于人类自己。由于我们不可能从不完美的实体上得到完美的概念,因此有一个完美实体——既上帝——必定存在。

托马斯还推导出基督教的人生哲学。他认为,追求最高幸福是人生的理想和最终目的。人生的最高幸福就是欣赏真善美,而绝对的真善美就是上帝。人的特点在于精神性的灵魂,企求精神的满足,追求无限的真善美。只有这种真善美才是人的幸福,而无限的真善美就是上帝。因此,幸福在于上帝,在于达到上帝的本性。托马斯从灵魂不死的观点出发,认为尘世生活的幸福并非最高幸福,最高幸福是对上帝的静观,是趋向上帝,从而使灵魂得救。托马斯·阿奎那的论证相当完美,天主教教会认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经院哲学家和神学家,尽管现在来看也不是不能找出他论证的漏洞。他的著作《神学大全》至今仍是天主教的经典。

然而,基督教的进一步发展却并未日益证实自己的信仰。基督教的理性精神孕育了近代科学的产生,而近代科学的发展却导致了基督教信仰的崩溃。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人们发现原来以为神存在的地方——如天空——并不存在神,原来需要神的存在来解释的地方——如电闪雷鸣——也不需要神,人们逐渐感觉到神其实并不存在。茫茫宇宙中,地球只是极为普通毫不起眼的一颗星球。于是很多人抛弃了宗教信仰而信奉无神论。当进化论出现以后,人与神之间的最后一根联系也被切断,人是大自然进化的产物。神已经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尽管现在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许多人信仰宗教,但宗教作为一种世界观,其说服力在退步。

人类认识的发展是从多神论到一神论到无神论。人首先是假设神存在的,并在这方面进行了无数认真的探索。宗教是认真对待信仰的产物,在如此认真的态度下、在有神假设始终不能完全证实的情况下,人们才逐渐选择无神论,虽然无神论也不能证明神不存在。现在世界的现状就是人的信仰主要是由其出生的家庭决定的,其家庭信教,其子女也信教;其家庭不信教,其子女也不信教。也有不少人成年后放弃或信仰宗教,或成为不可知论者。从人类的认识发展史来说,现在虽然不能证明神不存在,可能永远也证明不了,但是现在基本上可以说神是不存在的。因为如果神存在的话,无神论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当初人人都是相信神存在的。人本性上都是敬畏神的,没有人不害怕神的惩罚。如果神真的存在,科学的发展应该是越来越证实这一点,而不是相反。可现在的发展却恰恰是相反。现在很多人信教只是一种心理需求,而不是像早期那样是一种对真理的追求。

人从信神到不信神,有两个人的转变很有代表性。一个是*,一个是尼采。*是犹太人。犹太人的传统都是信仰犹太教。在公元70年耶路撒冷圣殿被毁后,犹太人被迫离开故乡流亡世界各地。两千多年犹太人一直分散在世界各地,语言、文字已经分化,只是靠着统一的宗教维系其单一的民族性。在欧洲已经是基督教天下的情况下,犹太人始终拒绝承认耶稣是上帝的儿子,由此一直遭到人们的憎恨。由此可见,犹太人的信仰是多么的顽强。就是信仰这么坚定的民族,*又是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充满文化气氛的律师家庭,却出现了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中国人现在的无神论思想恐怕都是从*那里来的。尽管有人可以宣称*不过是一个叛逆而已,哪个民族都有叛逆,但为什么叛逆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却出现在那个时候,这就是与时代有关。更有代表性的是尼采。尼采出生于宗教家庭,他的祖先七代都是牧师。他的父亲也是乡村牧师。尼采小时候常给伙伴们朗诵《圣经》里某些章节,为此他获得了小牧师的称号。尼采上大学时希望以父亲为榜样成为一名牧师,他学的是神学专业。然而第一学期结束后他就不再继续学神学了。从这以后,尼采就与基督教越来越远。终于他最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反基督教的人,猛烈批判基督教道德。“上帝死了”就是他说的。尽管尼采的某些思想有些偏激,但应该明白尼采和*都不只是孤立的人,他们的思想是那个时代(近代)的代表。

为什么全世界的人都曾经信仰宗教?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人有神性,人自然地会寻找神相信神,并且这点也作为神存在的证明。如果神不存在,为什么那么多人会相信神的存在呢?那么多人的见证难道都是假的吗?其实人之所以信神,除了对自然的不了解,还有对人自身的不了解。人有很多神奇的能力自己也不知道,所以就归结为神迹。其中一个主要现象就是人信教以后常常感觉很好,心里好像明亮了许多,天空好像有一盏明灯照亮了前面的路,不再慌张无助。这种现象被称为圣灵进驻心里。人越觉得有就越会感觉到有,这是真的感觉到有。这是好的感觉,有当然是好事。从这点来说,有信仰的确是好事。但这些并不是除了神以外就不可解释的。耶稣自己就说过,是人自己的信仰救了自己。如果人不信,他也无法行神迹。想想那些气功大师的带功讲演,想想那些传销大会上激动人心的场面,那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神魂颠倒地做着奇怪的事。即使多年残疾的人突然站了起来,这也并不奇怪。气功大师就可以做到。现代科学已经可以解释这些不可思议的“神迹”了,其实这就是心理暗示和自我催眠的结果。

人信仰宗教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鬼”的存在。到底有没有鬼?大多数无神论者敢于宣称没有神,却不敢宣称没有鬼。实际上很多无神论者往往迷信、怕鬼。很多中国人不信神不信佛,信鬼。中国人没有信仰,却不能说没有迷信。数字迷信就是其中之一。“鬼”的存在也被当作神的存在的证明之一。因为既然超自然的“鬼”存在,那么为什么超自然的神反而不存在?那么既然信“鬼”,不如信神。现代科学还没有告诉我们鬼魂附体这些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人既然亲眼所见,自然也就信了神。现在有人因此信神,过去肯定有更多的人因此信教。人怕鬼,人的恐惧也是宗教存在的重要原因。“鬼”到底是怎么回事?即使在现在,如果不能破“鬼”,很多人还是会信教。一个中国传教士曾经讲过,越是鬼多的地方,传福音越容易。

尽管现在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能解释的现象,但我们仍然可以大致看出我们今后的方向。整个世界曾经都是有神论,后来随着科学的发展,逐渐才有了无神论。尽管无神论现在还不能解释一切,迷信仍然存在,但这只是时间问题。无神论最主要的依据是科学。只要科学能够解释,有神论就没有存在的余地。只有在科学还解释不到的地方,神或鬼还仍然藏在那里。科学越发展,神存在的地方就越小。

随着科学的发展,一些新的思想从科学的角度也对无神论提出了挑战,尽管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挑战,而只是猜测。许多年前,厄里希·冯·丹尼肯的《众神之车》风靡一时。那时不仅有书还有录像,以大量翔实的“事实”证明外星人曾经来过地球,神就是外星人,并留下了许多遗迹,甚至人都有可能是外星人的后代。这种说法随着飞碟热而引起广泛的关注,似乎也不是没有可能发生的事。然而当人们对丹肯尼的“事实”进行认真考察,却发现很多不过是捕风捉影、牵强附会。丹肯尼因他的书于1991年获得“搞笑诺贝尔奖”,于1993年获得“可耻诺贝尔奖”。的确,现在有很多神秘现象,包括飞碟、麦田圈等等,尽管调查人员确定其中大部分可以用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来解释,包括恶作剧,但仍然有一小部分解释不了,这就给幻想留下了巨大的空间。现在有很多外星人的电影,但这仅仅是科幻而已,不值得认真对待。

那么有没有可能我们是外星人养在地球上的羊,只等着最后的温柔一刀?就像在前面曾经提到过的那样。在基督教里,我们都被称为神的羔羊。神是我们的牧羊人。当我们迷失了方向,神就为我们指点迷津。如果我们是羊,那么上帝和外星人就是牧羊人。这种说法就是现代科学版的有神论。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外星人也不存在。外星人如果真的存在,早就现身了,根本没必要搞得这么神秘。从理论上讲,外星人不是没有可能存在,但至少现在还没有发现。即使以后发现了,也可能外星人只是和我们一样的智慧生命,而不是高于我们之上的神。

还有一种思想是由《黑客帝国》引起的,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可能是虚拟的,另外还可能存在着一个“真实”的世界。《黑客帝国》本身就是一个科幻电影,本来也不值得认真对待,但它引出的问题却值得认真思考: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的世界不是虚拟的?就像佛家所认为的那样万物本是空,世上的一切都是人的虚妄之心幻化出来的,是不真实的不长久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其实虚拟是相对真实来说的。人类靠感觉来认识世界,实际上是靠总觉,包括理性感觉,来认识世界。总觉不仅指导我们的行动,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如果在虚拟世界里人的总觉跟在真实世界里一样,那么我们自然无法辨别,也无所谓辨别。真实和虚拟都是一回事。但如果两者发生作用,我们就能感觉到。当然不是通过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到,但我们根据种种迹象可以判断出什么出了问题。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可能存在着另一个世界,至少我们还没有发现。即使存在另外一个世界,也未必就是相对于我们现在这个世界的“真实”世界。哲学上“现象界”和“本体界”研究了多年,结果是发现并不存在本体界。人类文明存在了几千年,存在另一个世界的可能也不是没有想到过,但天堂的存在始终也没有得到证实。从技术的角度讲,真正的虚拟世界可能存在,但人在进入和退出的时候都知道,就像《黑客帝国》里人进入时要插上电线一样。

在排除了种种可能性之后,人的存在、感觉的产生只能由科学来解释。神是不可测试、不可验证的,只能靠信仰来把握,而科学是可测试可验证的,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科学就是研究事实真假的,关于真假的问题只有科学能够给出最可靠的结论。

 

进化论的疑难

 

目前关于人类起源的科学解释就是进化论。进化论认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起源于共同的祖先,然后经过漫长的岁月一步一步进化来的。进化首先是由于生物的后代存在个体差异——也就是变异。在残酷的自然界生存竞争中,只有少量的能最好地适应环境的后代能够生存下来,日积月累就产生了进化。人类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达尔文是伟大的,其最伟大之处就是以大量的充分的证据证明了进化的事实。然而现有的进化论是不足的。当达尔文发现进化的事实以后,对于生物究竟是怎么进化的百思不得其解。在他之前,法国的拉马克提出了“用进废退”的进化思想,然而拉马克的思想却难以说服人,很少为人所知。有一次,达尔文在休闲时读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马尔萨斯认为人口的增长必然快于生活资料的增长,因此必然导致贫困和对生活资料的争夺。达尔文突然意识到,马尔萨斯的理论也可以应用于生物界。于是,达尔文就把基于生存竞争的自然选择当作了自然界进化的主要机制。看起来似乎很合理:生物的繁殖速度都是以指数增长的,后代数目相当惊人,但是一个生物群的数目却相对稳定,这说明生物的后代只有少数能够存活,必然存在着争夺资源的生存竞争。任何物种的个体都各不相同,都存在着变异,这些变异可能是中性的,也可能会影响生存能力,导致个体的生存能力有强有弱。在生存竞争中,生存能力强的个体能产生较多的后代,种族得以繁衍,其遗传性状在数量上逐渐取得了优势,而生存能力弱的个体则逐渐被淘汰,即所谓“适者生存”,其结果,是使生物物种因适应环境而逐渐发生了变化。于是,大家普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其实只要认真推敲一下以上关于进化论的简单介绍就可以发现,进化论存在明显的漏洞。当我们说人类是进化来的,我们说的是生物从低级向高级的进化最后进化出人类,这为地球化石记录、动物胚胎发育、比较解剖学所证实。而达尔文所说的“进化”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进化”,只能使生物更适应环境,根本不能产生低级向高级的进化。达尔文的书名叫《物种起源》,本意是为了说明物种是如何进化来的,但他提出的机制其实只能解释物种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不是进化。自然选择的机制可以充分说明物种是可变的,却不能说明物种是进化的。有的生物学家干脆否认达尔文的理论里有生物从低级向高级进化的意思,否认生物有低级与高级之分。他们只承认小进化——也就是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否认大进化——也就是从低级向高级的进化。然而小进化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物种,也解释不了物种起源,解释不了真正的进化。否定大进化实际上否定了真正意义上的进化论。

现代生物学的发展基本已经证实了小进化理论。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重组等等机制提供了个体变异的遗传基础,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就在这基础上发生作用。根据现代新达尔文主义,基因突变是偶然的,小进化是从偶然产生的变异多样性中选择适应环境的必然性。这些生物学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环境现象,但是不能解释大进化。现有的理论甚至解释小进化也是不够的。有一本书叫《达尔文的黑匣子》,作者迈克·比希,是生化学家。作者从生化系统的角度提出:任何一个生化系统都是由几种酶或几个基因构成的。在这个系统中,任何单个酶或单个基因的产生都没有进化上的意义(因为不产生功能),所以这几个酶或基因必须同时突变产生才有自然选择的意义。然而这在现有理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概率太低了。作者以老鼠夹来比喻一个生化系统。一个简单的老鼠夹也是由几部分构成:木板、铁丝、弹簧等等。任何一部分单独存在都不会产生功能。只有这几部分组装在一起才能构成功能。人可以把这几部分单独制作然后组装起来。生物体内却没有这样的可能,除非生物体也是智慧设计创造的。作者暗示上帝创造论,向当今科学界叫板,公开挑战进化论。

关于基因突变的小进化机制解释大进化(形成新种属以上的进化)的问题,特别明显地表现在跃进式突然发生的间断平衡的进化现象上。间断平衡理论认为新种只能通过线系分支产生,只能以跳跃的方式快速形成;新种一旦形成就处于保守或进化停滞状态,直到下一次物种形成事件发生之前,表型上都不会有明显变化;进化是跳跃与停滞相间,不存在匀速、平滑、渐变的进化。按照基因突变理论,突变是随时可以发生的渐变过程,那么进化也应该是渐变过程,进化的速度应该是匀速的,可是这样何以解释突然会有大规模的新性状出现,然后又相对停滞的进化现象呢?

如果否定大进化的存在,那么整个生物学都会倒塌,因为现代生物学都是建立在进化论的基础上的,并且现代科学的发现也越来越证实进化论的思想。分子生物学的证据证明地球上的生命都来自共同的祖先,并可根据基因变异的大小来确定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而地球化石证据显示低级简单的生命先出现,高级复杂的生命后出现。这两者合起来说明物种从低级向高级的进化是事实。

进化论是没错的,错的是企图以不完善的理论解释完善的世界。达尔文是没办法了,才拿一个初步说得通的理论来抵挡一下。达尔文面临的问题首先是证实物种是可变的,变化的机制是自然选择。至于进化,那是下一步的问题。他还没有来得及仔细想“进化”和适应环境的“变化”的区别。其实自然选择不是进化的主要机制。这就好比考试。只有通过考试及格才能升学,就像只有通过自然选择才能生存。通过不断地考试淘汰机制,只有学习好的人才能最后毕业。这与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相似。但考试仅仅是一个选择手段而已,并不说明考试本身就能使人学习好。及格仅仅是最基本的要求,并不能由此选择出优秀生。如果没有好的老师、好的教材、好的教学手段和本人的兴趣与努力,无论怎么考试,都无法使人的学习提高。通过考试只是最起码的选择标准,并不是学习的目的。适应环境而生存也只是进化的起码标准,并不是进化的目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是为了掌握知识,增加自己的能力。进化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更好地生存,是为了增加功能,开拓更广泛的生存空间。把自然选择作为进化的主要机制就象把考试作为学习的主要机制一样荒谬。生物首先要先产生进化性变异,自然选择才能在此基础上发生作用。自然选择很容易,产生进化性变异难。这里的变异不能是基因突变、重组产生的变异,而必须是进化性的变异。

人类甚至拒绝自然选择,这能说明人类就不进化了吗?现在人的生活条件好了,无论强者还是弱者、健康还是有病,都可以生存下来,并且也可以生育后代。人不但有医疗体系来保障病人和弱者的生存,而且还有“抑强扶弱、救死扶伤”“劫富济贫”“人人平等”的社会伦理。现在很多国家都在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这实际上就是在消除自然选择基础上的生存竞争。以现有理论来看,自然选择的淘汰率几乎为零,自然选择对人不发生作用,人似乎根本就拒绝进化。

达尔文没有错,他只是提出了任何物种的后代都存在变异。由于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他无法解释变异是怎样产生的。错的是后人把基因突变、重组当作了变异的主要来源、甚至是唯一来源。这就好像盲人摸象摸到大象的一条腿就声称大象是一根柱子。基因突变可能是变异的最不重要的来源,却被当成了最重要的来源。这就好像是说一篇好文章写成了不是由于奇妙的构思、流畅的语言、用词准确漂亮而是由于抄写错误。连外行人都认为不可能的常识性东西,这却是我们的最先进的科学理论。不过这也不能怪科学家。科学是以事实说话的。尚未发现变异其它来源的事实,人们只好只说已经发现了的东西。然而大家的理解就是已经发现的就是全部存在的。于是,由于目前只摸到大象一条腿,大象就成了柱子。可是,大象是一根柱子吗?这个说法与大象的实际形象相差多少?我估计很多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仍然以为基因突变就是全部的事实。

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虽然是无意的。这也是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不过现代达尔文主义者们应该想一想,从逻辑上讲,突变怎么可能产生进化?突变是一个熵增的过程,进化是一个熵减的过程。熵增的过程怎么可能产生熵减的过程?难怪宗教会激烈反对进化论,其所说的也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突变只能产生适应环境的变化。那么根本就否定进化?不承认进化的事实?有人就是这样想的。那么如何解释人是从哪里来的?如果让社会大众知道进化根本就不存在,只有适应环境的变化,那么人的整个世界观又要改写。

现在的进化论实际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动物学家、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所相信的物种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论。这种说法从地球诞生开始解释物种起源、生命进化、人的产生等等,也就是大进化。一种说法是微生物学家、遗传学家、分子生物学家所相信的由基因突变、重组产生的物种适应环境的变化,也就是小进化。说人类的出现是偶然的,意思就是说人类是由小进化产生的。真正懂的人明白小进化是解释不了大进化的,所以他们否定大进化(这是闭着眼睛说瞎话);大部分不太懂的专业人士则用小进化解释大进化(他们以为能解释得了)。

当我们看到美丽风景的时候,我们会由衷感到心情舒畅,会感到这里真美啊。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美的感觉呢?为什么我们喜欢美丽的自然风光而厌恶荒山秃岭?这种感觉的依据是什么呢?人对自然风光的迷恋很可能是由于我们祖先某种遥远的记忆已经深深地刻在我们的遗传信息里了,当我们看到这些风景的时候,就唤醒我们心中遥远的回忆。虽然我们还不能从遗传学上解释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但人的美感可能就是从这里来的,这与本能的遗传是一样的。这就是我们的前世感觉。我们不能解释这种感觉,但我们不能否认这种感觉。

我们不能解释的,我们不能否认其存在。我们不能解释本能行为是如何遗传的,我们找不到哪个基因或哪些基因与本能相对应,我们能否认本能的遗传吗?不能。因为“老鼠生来会打洞”是观察到的事实。生物性状的遗传基础是基因。我们现在观察到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却还没有观察到新基因是如何从无到有产生的,我们能因此说新基因不可能从无到有地产生吗?不能。否则所有的新基因都是从哪里来的,必定有些是从无到有产生的。只是因为我们目前还解释不了,我们不能因此就闭着眼睛说不存在。当问到“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时,无论我们回答“先有鸡”或是“先有蛋”都无法自圆其说,那么我们能否认鸡或者蛋的存在吗?我们总不能说“因为不可能先有鸡或先有蛋,所以鸡或蛋都不存在”。同样,我们不能解释物种是如何进化的,但不能因此就说进化不存在。一个大进化过程牵涉到成百上千的新基因的产生,现在我们连一个新基因是如何产生的都不知道,当然解释不了进化是如何发生的了。

达尔文把自然选择作为进化的主要机制,是把进化看得太简单了。他以为生物只要适应了环境就能进化。现代达尔文主义把基因突变、重组当作进化的主要机制,也是把进化看得太简单了。他们以为只要通过简单的试错法就可以创造更高级的结构和功能,完全不需要构思、设计,只需要碰运气。他们观察的时间也太短了。进化是地球几十亿年发生的事,而现在所观察到的适应性变化是几年甚至几天——也就是几十代时间——就可能发生的事。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最快也就是几天的事。在几十代的时间里,当然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进化发生。

按照小进化论,其实人类根本不必产生,因为细菌已经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了,猴子也能很好地适应环境,何必还需要人类的出现。其实人类刚出现时甚至是不适应环境的,因为人的皮肤裸露无毛,那时又没有衣服穿,不如有毛的动物更适应冬天的气候。为什么人类会无毛呢?为什么人不“进化”出毛来呢?

由于进化论的困境,导致了人类认识上灾难性的推论:既然“进化”是偶然的,没有方向性的,那么人的出现也是偶然的,是基因随机突变的结果,所以人的存在也是偶然的、甚至是荒谬的。所以生命没有意义,人的存在没有意义。既然进化的手段是生存竞争,那么为了生存,世界就必然充满竞争、斗争、战争。适者才能生存嘛,强者才能主宰世界。希特勒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强力意志论、社会达尔文主义、虚无的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是这种进化论发展到极端的产物。尼采虽然准确地预见了“上帝死了”以后虚无主义的出现,但他开的强者、强力意志甚至战争的方子却是完全错误的。其根源就在于对进化方式认识的错误。虽然基督教一再嘲笑基因突变进化理论关于人的起源就像一堆砂石被一阵狂风偶然吹成一座大厦一样不可能发生,但现在科学的解释就是如此。

现代进化论所能解释的就是小进化,是小进化论,其机制是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小进化是不可能产生人类的。要说明人类是怎样产生的需要大进化,是大进化论。大进化虽然是事实,但人们对大进化是怎样发生的几乎一无所知,以至于到了要否定大进化的程度。然而,只有大进化论才能解释人类起源,才能有效地说明我们内在的感觉是如何产生的。人类肯定是进化来的,但怎么进化来的,却是现有的进化论不能解释的。进化论需要发展。





其它文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