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其它文库哲学理论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

作者: 古斯塔夫·勒庞


作者前言





    以下研究是要对各种群体的特征做一说明。
    遗传赋予每个种族中的每个人以某些共同特征,这些特征加在一起,便构成了这个
种族的气质。不过,当这些个体中的一部分人为了行动的目的而聚集成一个群体时,仅
仅从他们聚在一起这个事实,我们就可以观察到,除了原有的种族特征之外,他们还表
现出一些新的心理特征,这些特征有时与种族特征颇为不同。
    在各民族的生活中,有组织的群体历来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这种作用从来没有像
现在这样重要。群体的无意识行为代替了个人的有意识行为,是目前这个时代的主要特
征之一。
    对于群体所引起的困难问题,我以纯科学的方式进行了考察。这就是说,我的努力
只有方法上的考虑,不受各种意见、理论和教条的影响。我相信,这是发现少许真理的
推一办法,当这里所讨论的是个众说纷法的话题时,情况尤其如此。致力于澄清一种现
象的科学家,他对于自己的澄清会伤害到什么人的利益,是不会有所考虑的。杰出的思
想家阿尔维耶拉先生在最近一本著作中说,不属于任何当代学派的他,不时发现自己和
所有这些派别的各种结论相左。我希望这部新著也堪当此论。属于某个学派,必然会相
信它的偏见和先入为主的意见。
    不过我还是要向读者解释一下,为什么他会发现我从自己的研究中得出一些他乍一
看难以接受的结论。例如,为什么我在指出包括杰出人士的团体在内的群体精神的极端
低劣之后,还是断定,尽管有这种低劣性,干涉他们的组织仍然是危险的呢?
    其原因是,对历史事实最细致的观察,无一例外地向我证实,社会组织就像一切生
命有机体一样复杂,我们还不具备强迫它们在突然之间发生深刻变革的智力。大自然有
时采取一些激烈的手段,却从来不是以我们的方式,这说明对一个民族有致命危险的,
莫过于它热衷于重大的变革,无论这些变革从理论上说多么出色。如果它能够使民族气
质即刻出现变化,才能说它是有用的。然而只有时间具备这样的力量。人们受各种思想、
感情和习惯所左右——这是我们的本性使然。各种制度和法律是我们性格的外在表现,
反映着它的需要。作为其产物的各种制度和法律,是不能改变这种性格的。
    研究社会现象,与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民族是分不开的。从哲学观点看,这些现象
可能有绝对价值,实际上它们只有相对价值。
    因此,在研究一种社会现象时,必须分清先后,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对它加以考虑。
这样就会看到,纯粹理性的教诲经常同实践理性的教诲相反。这种划分几乎适用于任何
材料,甚至自然科学的材料也不例外。从绝对真理的观点看,一个立方体或一个圆,都
是由一定的公式做了严格定义的不变的几何形状。但是从印象的角度看,这些几何图形
在我们眼里却会表现出十分不同的形状。从透视的角度看,立方体可以变成椎形的或方
形的,圆可以变成椭圆或直线。但是,考虑这些虚幻的形状,远比考虑它们的真正形状
更重要,因为它们,也只有它们,是我们所看到并能够用照相或绘画加以再现的形状。
有时不真实的东西比真实的东西包含着更多的真理。按照事物准确的几何形状来呈现它
们,有可能是在歪曲自然,使它变得不可辨认。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世界上的居民
只能复制或翻拍物体,但无法接触它们,他们是很难对物体形态形成正确看法的。进一
步说,如果有关这种形态的知识只有少数有学问的人才能掌握,它也就没有多少意义了。
    研究社会现象的哲学家应当时刻牢记,这些现象除了有理论价值外,还有实践价值,
只有这后一种价值与文明的进化有关,只有它才是重要的。认识到这个事实,在考虑最
初逻辑迫使他接受的结论时,他就会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
    还有一个原因使他采取类似的保留态度。社会事实如此复杂,根本不可能全盘掌握
或预见到它们的相互影响带来的后果。此外,在可见的事实背后,有时似乎还隐蔽着成
百上千种看不见的原因。可见的社会现象可能是某种巨大的无意识机制的结果,而这一
机制通常超出了我们的分析范围。能够感觉到的现象可以喻为波浪,它不过是海洋深处
我们一无所知的湍流的表象。就群体的大多数行为而言,它在精神上表现出一种独特的
低劣性,在另一些行为中,它好像又受着某种神秘力量的左右,古人称它为命运、自然
或天意,我们称之为幽灵的声音。我们虽然不了解它的本质,却不能忽视它的威力。在
民族的内心深处,有时仿佛有一种持久的力量在支配着他们。例如,还有什么东西能比
语言更复杂、更有逻辑、更神奇呢?但是,这个组织程度令人赞叹的产物,如果不是来
自群体无意识的禀赋,还能来自什么地方?最博学的学者,最有威望的语法学家,所能
做到的也不过是指出支配着语言的那些规律,他们绝不可能创造这种规律。甚至伟人的
思想,我们敢于断言那完全是他们头脑的产物吗?毫无疑问,这些思想是由独立的头脑
创造出来的,然而,难道不是群体的禀赋提供了千百万颗沙粒,形成了它们生长的土壤
吗?
    群体无疑总是无意识的,但也许就在这种无意识中间,隐藏着它力量强大的秘密。
在自然界,完全受本能支配的生物做出的一些动作,其神奇的复杂性令我们惊叹。理性
不过是较为晚近的人类才具有的属性,而且尚未完美到能够向我们揭示无意识的规律,
它要想站稳脚跟,仍然有待来日。无意识在我们的所有行为中作用巨大,而理性的作用
无几。无意识作为一种仍然不为人知的力量起着作用。
    如果我们打算呆在狭小而安全的界限之内,利用科学来获取知识,不想步入模糊的
猜测与无用的假设的领地,则我必须要做的事情仅仅是,留心这些我们能够接触到的现
象,把我们自己限制在对它做些思考。从这些思考中得出的每个结论肯定都是不成熟的,
因为在这些我们能够明确观察到的现象背后,另有一些我们只能隐约看到的现象,而在
它背后,还有一些我们一无所知的现象。
    导言:群体的时代
    提要:目前这个时代的演变/文明的大变革是民族思想变化的结果/现代人对群体
力量的信念/它改变了欧洲各国的传统政策/民众的崛起是如何发生的,他们发挥威力的
方式/群体力量的必然后果/除了破坏以外,群体起不到别的作用/衰老的文明解体是群
体作用的结果/对群体心理学的普遍无知/立法者和政治家研究群体的重要性发生在文明
变革之前的大动荡,如罗马帝国的衰亡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乍看上去,似乎是由政治
变化、外敌入侵或王朝的倾覆决定的。但是对这些事件做些更为细致的研究,就会发现
在它们的表面原因背后,可以普遍看到人民的思想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真正的历史大动
荡,并不是那些以其宏大而暴烈的场面让我们吃惊的事情。造成文明洗心革面的惟一重
要的变化,是影响到思想、观念和信仰的变化。令人难忘的历史事件,不过是人类思想
不露痕迹的变化所造成的可见后果而已。这种重大事件所以如此罕见,是因为人类这个
物种最稳定的因素,莫过于他世代相传的思维结构。
    目前的时代便是这种人类思想正经历转型过程的关键时期之一。
    构成这一转型基础的是两个基本因素。首先是宗教、政治和社会信仰的毁灭,而我
们文明的所有要素,都根植于这些信仰之中。其次是现代科学和工业的各种发现,创造
了一种全新的生存和思想条件。
    以往的观念虽已残破不全,却依然有着十分强大的力量,取而代之的观念仍处于形
成的过程之中,现时代呈现为群龙元首的过渡状态。
    这个必然有些混乱的时代最终会演变成什么样子,现在还难下断语。在我们这个社
会之后,为社会建立基础的会是一些什么观念?目前我们仍不得而知。但已经十分清楚
的是,不管未来的社会是根据什么路线加以组织,它都必须考虑到一股新的力量。一股
最终仍会存在下来的现代至高无上的力量,即群体的力量。在以往视为当然、如今已经
衰落或正在衰落的众多观念的废墟之上,在成功的革命所摧毁的许多权威资源的废墟之
上,这股代之而起的惟一力量,看来不久注定会同其他力量结合在一起。当我们悠久的
信仰崩塌消亡之时,当古老的社会柱石一根又一根倾倒之时,群体的势力便成为淮一无
可匹敌的力量,而且它的声势还会不断壮大。我们就要进入的时代,千真万确将是一个
群体的时代。
    就在一个世纪之前,欧洲各国的传统政策和君主之间的对抗,是引起各种事变的主
要因素。民众的意见通常起不了多少作用,或不起任何作用。如今,却是通常得到政治
承认的各种传统、统治者的个人倾向及其相互对抗不再起作用了。相反,群众的声音已
经取得了优势。
    正是这个声音向君主们表明群众的举动,使他们的言行必须注意那声音的内容。目
前,铸就各民族命运的地方,是在群众的心中,而再也不是在君王们的国务会议上。
    民众的各个阶层进入政治生活,现实地说,就是他们日益成为一个统治阶层,这是
我们这个过渡时期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普选权的实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多大影响,
因此它不像人们可能认为的那样,是这种政治权力转移过程的明确特征。群众势力开始
不断壮大,首先是因为某些观念的传播,使它们慢慢地在人们的头脑中扎根,然后是个
人逐渐结为社团,致力于一些理论观念的实现。正是通过结社,群体掌握了一些同他们
的利益相关的观念——即便这些利益并不特别正当,却有着十分明确的界限——并终于
意识到了自己的力量。群众现在成立了各种联合会,使一个又一个政权在它面前俯首称
臣。他们还成立了工会,不顾一切经济规律,试图支配劳动和工资。他们来到了支配着
政府的议会,议员们极为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几乎总是堕落成不过是那些选出他们的
委员会的传声筒。
    今天,群众的要求正在变得越来越明确,简直像是非要把目前存在的整个社会彻底
摧毁不可,而所持的观点与原始共产主义息息相关,但这种共产主义只有在文明露出曙
光之前,才是所有人类的正常状态。限制工作时间,把矿尝铁路、工厂和土地国有化,
平等分配全部产品,为了广大群众的利益消灭上层阶级等等——这就是这些要求的内容。
    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采取行动。它们目前的组织赋予它们巨大的力量。我们目睹
其诞生的那些教条,很快也会具有旧式教条的威力,也就是说,不容讨论的专横武断的
力量。群众的神权就要取代国王的神权了。
    那些与我们的中产阶级情投意合的作家,最好地反映着这些阶级较为偏狭的思想、
一成不变的观点、肤浅的怀疑主义以及表现得有些过分的自私。他们因为看到这种新势
力不断壮大而深感惊恐。为了反抗人们混乱的头脑,他们向过去被他们嗤之以鼻的教会
道德势力发出了绝望的呼吁。他们向我们谈论科学的破产,心怀忏悔转向罗马教廷,提
醒我们启示性真理的教诲。这些新的皈依者忘了,现在为时已晚。就算他们真被神祗所
打动,此类措施也不会对那些头脑产生同样的影响了,因为他们已不大关心使这些最近
的宗教皈依者全神贯注的事情。今天的群众抛弃了他们的劝说者昨天已经抛弃并予以毁
灭的诸神。没有任何力量,无论是神界的还是人间的,能够迫使河水流回它的源头。
    科学并没有破产,科学从来没有陷进目前这种精神上的无政府状态,从这种状态中
产生的新势力也并非它所造成。科学为我们许诺的是真理,或至少是我们的智力能够把
握的一些有关各种关系的知识,它从来没有为我们许诺过和平或幸福。它对我们的感情
无动于衷,对我们的哀怨不闻不问。我们只能设法和科学生活在一起,因为没有任何力
量能够恢复被它摧毁的幻觉。
    在所有国家普遍都能看到的各种信号,向我们证明着群体势力的迅速壮大,它不理
睬我们以为它过不了多久注定停止增长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无论我们的命运如何,我
们必须接受这种势力。一切反对它的说理,都是徒劳无益的纸上谈兵。群众势力的出现
很可能标志着西方文明的最后一个阶段,它可能倒退到那些混乱的无政府时期,而这是
每一个新社会诞生的必然前奏。那么,能够阻止这种结果吗?
    迄今为止,彻底摧毁一个破败的文明,一直就是群众最明确的任务。这当然不是只
有今天才能找到的迹象。历史告诉我们,当文明赖以建立的道德因素失去威力时,它的
最终解体总是由无意识的野蛮群体完成的,他们被不无道理地称为野蛮人。创造和领导
着文明的,历来就是少数知识贵族而不是群体。群体只有强大的破坏力。他们的规律永
远是回到野蛮阶段。
    有着复杂的典章制度、从本能状态进入能够未雨绸缎的理性状态的文明,属于文化
的高级阶段。群体无一例外地证明,仅靠他们自己,所有这些事情是不可能实现的。由
于群体的力量有着纯粹的破坏性,因而他们的作用就像是加速垂危者或死尸解体的细菌。
当文明的结构摇摇欲坠时,使它倾覆的总是群众。只有在这个时刻,他们的主要使命才
是清晰可辨的,此时,人多势众的原则似乎成了推一的历史法则。
    我们的文明也蕴含着同样的命运吗?这种担心并非没有根据,但是我们现在还未处
在一个能够做出肯定回答的位置上。
    不管情况如何,我们注定要屈从于群体的势力,这是因为群体的眼光短浅,使得有
可能让它守规矩的所有障碍已经被—一清除。
    对于这些正在成为热门话题的群体,我们所知甚少。专业心理学研究者的生活与它
们相距甚远,对它们视而不见,因此当他们后来把注意力转向这个方向时,便认为能够
进行研究的只有犯罪群体。犯罪群体无疑是存在的,但我们也会遇到英勇忘我的群体以
及其他各种类型的群体。群体犯罪只是他们一种特殊的心理表现。不能仅仅通过研究群
体犯罪来了解他们的精神构成,这就像不能用描述个人犯罪来了解个人一样。
    然而,从事实的角度看,世上的一切伟人,一切宗教和帝国的建立者,一切信仰的
使徒和杰出政治家,甚至再说得平庸二点,一伙人里的小头目、都是不自觉的心理学家,
_他们对于群体性格有着出自本能但往往十分可靠的了解。正是因为对这种性格有正确
的了解,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确立自己的领导地位。拿破仑对他所治理的国家的群众心
理有着非凡的洞察力,但有时他对属于另一些种族的群体心理,却完全缺乏了解。正是
因为出于这种无知,他征讨西班牙尤其是俄罗斯,陷入了使自己的力量遭受致命打击的
冲突,这注定会使他在短短的时间内归于毁灭。今天,对于那些不想再统治群体(这正
在变成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只求不过分受群体支配的政治家,群体心理学的知识已
经成了他们最后的资源。
    只有对群体心理有一定的认识,才能理解法律和制度对他们的作用是多么微不足道,
才能理解除了别人强加于他们的意见,他们是多么没有能力坚持己见。要想领导他们,
不能根据建立在纯粹平等学说上的原则,而是要去寻找那些能让他们动心的事情、能够
诱惑他们的东西。譬如说,一个打算实行新税制的立法者,应当选择理论上最公正的方
式吗?他才不会这样做呢。实际上,在群众眼里,也许最不公正的才是最好的。只有既
不十分清楚易懂又显得负担最小的办法,才最易于被人们所容忍。因此,间接税不管多
高,总是会被群体所接受,因为每天为日常消费品支付一点税金,不会干扰群体的习惯,
从而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进行。
    用工资或其他一切收入的比例税制代替这种办法,即一次性付出一大笔钱,就算这
种新税制在理论上比别的办法带来的负担小十分之九,仍会引起无数的抗议。造成这种
情况的事实是,一笔数目较多、显得数量很大从而刺激了人们想像力的钱,已经被感觉
不到的零星税金代替了。新税看起来不重,因为它是一点一点支付的。这种经济手段涉
及到目光长远的计算,而这是群众无法做到的。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人们很容易理解它的适用性。它也没有逃过拿破仑这位心
理学家的眼睛。但是我们现代的立法者对群体的特点茫然无知,因而没有能力理解这一
点。经验至今没有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人们从来不是按纯粹理性的教导采取行动的。
    群体心理学还有许多其他实际用途。掌握了这门科学,就会对大量的历史和经济现
象做出最为真切的说明,而离了这门学问,它们就会变得完全不可思议。我将有机会证
明,最杰出的现代史学家泰纳,对法国大革命中的事件也理解得非常不全面,这是因为
他从来没有想过应当研究一下群体的禀性。在研究这个极为复杂的时代时,他把自然科
学家采用的描述方法作为自己的指南,而自然科学家所研究的现象中几乎不存在道德因
素。然而,构成了历史的真正主脉的,正是这些因素。
    因此,只从实践的角度看,群体心理学就很值得研究。即使完全是出于好奇,也值
得对它加以关注。破译人们的行为动机,就像确定某种矿物或植物的属性一样有趣。我
们对群体禀性的研究只能算是一种概括,是对我们的研究的一个简单总结。除了一点建
议性的观点外,对它不必有太多的奢望。别人会为它打下更完备的基矗今天,我们不过
是刚刚触及到一片几未开垦的处女地的表层而已。






其它文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