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 >> >> 苏轼 >>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内容 注释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作品】:水龙吟
【内容】: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

【注释】

    ①次韵:依照别人的原韵和诗或词。 章质夫:名栥(jié),字质夫,福建蒲城
人,历仕哲宗、徽宗两朝,为苏轼好友,其咏杨花词《水龙吟》是传诵一时的名作。
    ②“思量”两句:指杨花看似无情,实际却自有其愁思。 思:意思,思绪。
    ③“困酣”二句:用美女困倦时眼睛欲开还闭之态来形容杨花的忽飘忽坠、时起时
落。

    【评解】

    这首咏物词,当作于苏轼贬黄州时期。其间,诗人的好友章质夫有咏杨花词《水龙
吟》一首,盛传一时,诗人因依原韵和了这首词寄去,并嘱“不以示人”。词中通过丰
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构思,运用拟人化手法,把咏物和写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
物即人,两不能别”。全词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反映了苏词婉约的一面。

    【集评】

    王国维《人间词话》: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
    朱弁《曲洧旧闻》:章质夫杨花词,命意用事,潇洒可喜。东坡和之,若豪放不入
律吕。徐而视之,声韵谐婉,反觉章词有织绣工夫。
    魏庆之《诗人玉屑》:章质夫咏杨花词,东坡和之,晁叔用以为:
    “东坡如王嫱、西施,净洗脚面,与天下妇人斗好,质夫岂可比哉!”是则然也。
余以为质夫词中所谓“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亦可谓曲尽杨花妙处,
东坡所和虽高,恐未能及,诗人议论不公如此。
    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本词是和作。咏物拟人,缠绵多态。词中刻画了一个思
妇的形象。萦损柔肠,困酣娇眼,随风万里,寻郎去处,是写杨花,亦是写思妇,可说
是遗貌而得其神。而杨花飞尽化作“离人泪”,更生动地写出她候人不归所产生的幽怨。
能以杨花喻人,在对杨花的描写过程中,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这比章质夫的闺怨词
要高一层。



苏轼
【作者小传】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苏轼】的其它作品
醉翁操(琅然)
醉蓬莱(笑劳生一梦)
醉落魄/一斛珠(醉醒醒醉)
醉落魄/一斛珠(轻云微月)
醉落魄/一斛珠(分携如昨)
醉落魄/一斛珠(苍颜华发)
祝英台近(挂轻帆)
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
鹧鸪天(笑拈红梅亸翠翘)
鹧鸪天(罗带双垂画不成)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昭君怨(谁作桓伊三弄)
占春芳(红杏了)
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
皂罗特髻(采菱拾翠)
雨中花慢(邃院重帘何处)
雨中花慢(嫩脸羞蛾)
雨中花/夜行船(今岁花时深院)
虞美人(深深庭院清明过)
虞美人(湖山信是东南美)
虞美人(归心正似三春草)
虞美人(定场贺老今何在)
虞美人(持杯遥劝天边月)
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
虞美人(冰肌自是生来瘦)
渔家傲(一曲阳关情几许)
渔家傲(些小白须何用染)
渔家傲(送客归来灯火尽)
渔家傲(千古龙蟠并虎踞)
渔家傲(临水纵横回晚鞚)
渔家傲(皎皎牵牛河汉女)
渔父/渔歌子(渔父醉)
渔父/渔歌子(渔父饮)
渔父/渔歌子(渔父醒)
渔父/渔歌子(渔父笑)
永遇乐(明月如霜)
永遇乐(长忆别时)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一斛珠(洛城春晚)
一丛花(今年春浅腊侵年)
谒金门(秋帷里)
谒金门(秋池阁)
谒金门(今夜雨)
瑶池燕(飞花成阵)
阳关曲(受降城下紫髯郎)
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
阳关曲(济南春好雪初晴)
行香子(昨夜霜风)
行香子(一叶舟轻)
行香子(携手江村)
行香子(三入承明)
行香子(清夜无尘)
行香子(绮席才终)
行香子(北望平川)
西江月十五首(碧雾轻笼两凤)
乌夜啼(莫怪归心甚速)
望江南/忆江南(春已老)
望江南(春未老)
望湖楼醉书五绝(黑云翻墨未遮山)
天仙子(走马探花花发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