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 >> >> 吴文英 >> 浣溪沙(门隔花深旧梦游)
浣溪沙(门隔花深旧梦游)
内容 注释
浣溪沙(门隔花深旧梦游)

【年代】:宋
【作者】:吴文英
【作品】:浣溪沙
【内容】:

门隔花深旧梦游。
夕阳无语燕归愁。
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坠泪,
行云有影月含羞。
东风临夜冷于秋。
注释

【注释】:
    ①玉纤:指女子之手。

    【评解】

    此为感梦之作。上片写所梦旧游之地、燕归之态,似真似幻,传神于眼;下片抒怀
人之情、相思之愁,如泣如诉,缠绵往复。末句尤贵含情言外,渊涵不尽。全词雅丽清
新,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集评】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浣溪沙》结句贵情余言外,含蓄不尽。如吴梦窗之“东
风临夜冷于秋”,贺方回之“行云可是渡江难”,皆耐人玩味。
    陈洵《海绡说词》:梦字点出所见,惟夕阳归燕,玉纤香动,则可闻而不可见矣。
是真是幻,传神阿堵,门隔花深故也。“春堕泪”为怀人,“月含羞”因隔面,义兼比
兴。东风回睇夕阳,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即一梦亦有变迁矣。“秋”字不是虚拟,有
事实在,即起句之旧游也。秋去春来,又换一番世界,一“冷”字可思。此篇全从张子
澄“别梦依依到谢家”一诗化出,须看其游思飘渺、缠绵往复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句法将纵还收,似沾非着,以蕴酿之思,运妍秀之
笔,可平睨方回,揽裾小晏矣。结句尤凄韵悠然。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感梦之作。起句,梦旧游之处。“夕阳”两句,梦人
归搴帘之态。换头,抒怀人之情,因落絮以兴起人之堕泪,因行云以比人之含羞。“东
风”句,言夜境之凄凉,与贺方回《浣溪沙》结句“东风寒似夜来些”相同。



吴文英
【作者小传】:
吴文英(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号觉翁。四明(浙江宁波市)人。终生不仕。曾在江苏、浙江一带当幕僚。他的词上承温庭筠,近师周邦彦,在辛弃疾、姜夔
词之外,自成一格。他的词注重音律,长于炼字。雕琢工丽。张炎《词源》说他的词
“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段”。而尹焕《花庵词选引》则认为“求
词于吾宋,前有清真,后有梦窗”。吴词多写个人的身世之感,较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
品。在艺术技巧方面有独到之处。词作有《梦窗词甲乙丙丁稿》四卷。

【吴文英】的其它作品
祝英台近(晚云开)
祝英台近(翦红情)
祝英台近(采幽香)
祝英台近(黯春阴)
烛影摇红(新月侵阶)
烛影摇红(西子西湖)
烛影摇红(天桂飞香)
烛影摇红(秋入灯花)
烛影摇红(莓锁虹梁)
烛影摇红(飞尽西园)
烛影摇红(碧澹山姿)
昼锦堂(舞影灯前)
珍珠帘/真珠帘(蜜沈烬暖萸烟袅)
鹧鸪天(池上红衣伴倚阑)
澡兰香(盘丝系腕)
月中行/月宫春(疏桐翠井早惊秋)
玉烛新(花穿帘隙透)
玉漏迟(雁边风讯小)
玉楼春(茸茸狸帽遮梅额)
玉楼春(阑干独倚天涯客)
玉楼春(华堂夜宴连清晓)
玉京谣(蝶梦迷清晓)
玉胡蝶/玉蝴蝶(角断竿鸣疏点)
虞美人影/桃源忆故人(黄包先著风霜...
虞美人(背庭缘恐花羞坠)
永遇乐(阁雪云低)
永遇乐(风拂尘徽)
永遇乐(春酌沈沈)
莺啼序(天吴驾云阆海)
莺啼序(横塘棹穿艳锦)
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
应天长(丽花斗靥)
忆旧游(送人犹未苦)
一翦梅(远目伤心楼上山)
一翦梅(老色频生玉镜尘)
一寸金(秋压更长)
一寸金(秋入中山)
谒金门(鸡唱晚)
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
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夜游宫(窗外捎溪雨响)
夜行船(鸦带斜阳归远树)
夜行船(逗晓阑干沾露水)
夜行船(碧甃清漪方镜小)
夜合花(柳暝河桥)
夜飞鹊(金规印遥汉)
瑶华(秋风采石)
燕归梁(一片游尘拂镜湾)
燕归梁(白玉搔头坠髻松)
宴清都(绣幄鸳鸯柱)
宴清都(万里关河眼)
宴清都(万壑蓬莱路)
宴清都(柳色春阴重)
宴清都(翠匝西门柳)
宴清都(翠羽飞梁苑)
宴清都(病渴文园久)
杏花天(幽欢一梦成炊黍)
杏花天(蛮姜豆蔻相思味)
杏花天(鬓棱初翦玉纤弱)
新雁过妆楼(梦醒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