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医书籍
《脉诀汇辨》 > 卷三迟脉(阴)
体象 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迟之为义,迟滞而不能中和也。脉以一息四至为和平,迟则一息三至。气不振发,行不如度,故曰属阴。 主病 迟脉主藏,其病为寒。左寸迟者,心痛停凝。迟在左关, 结挛筋。左尺得迟,肾虚便浊,女子不月。右寸迟者,肺寒痰积。迟在右关,胃伤冷物。右尺得迟,藏寒泄泻,小腹冷痛。 五脏为阴,迟亦为阴,是以主藏。阴性多滞,故阴寒之证,脉必见迟也。正如太阳隶于南陆,则火度而行数;隶于北陆,则水度而行迟;即此可以征阴阳迟速之故矣。《难经·九难》曰∶“迟者,藏也。”又曰∶“迟则为寒。”《伤寒论》亦曰∶“迟为在藏。”以阳气伏潜,不能健行,故至数迟耳。其所主病,与沉脉大约相同。但沉脉之病为阴逆而阳郁,迟脉之病为阴盛而阳亏。沉则或须攻散,迟则未有不大行温补者也。 兼脉 有力冷痛,无力虚寒。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 迟而有力,有壅实不通利之意,痛可想见。迟云阳伏而又无力,岂非虚寒。浮则表之候也,沉则里之候也,兼迟而为寒可必。血得热则行,湿得热则散,迟乃寒象,何以养营而燥湿乎。 按迟脉之象,上中下候皆至数缓慢。伪诀云∶“重手乃得。”是沉脉而非迟脉矣。又云∶“状且难。”是涩脉而非迟脉矣。一息三至,甚为分明,而云“隐隐”,是微脉而非迟脉矣。迟而不流利则为涩脉,迟而有歇止则为结脉,迟而浮大且缓则为虚脉。至于缓脉,绝不相类。夫缓以宽纵得名,迟以至数不及为义。故缓脉四至,宽缓和平;迟脉三至,迟滞不前。然则二脉迥别,又安可溷哉!以李濒湖之通达,亦云小驶于迟作缓。持以至数论缓脉,是千虑之一失也。叔和曰∶“一呼一至曰离经,二呼一至曰夺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绝,此损之脉也。一损损于皮毛,二损损于血脉,三损损于肌肉,四损损于筋,五损损于骨。”是知脉之至数愈迟,此时正气已无,阴寒益甚,不过烬灯之余焰,有不转眼销亡者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