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中医宝典中医书籍中医著作《普济方·针灸》>穴
 
中医书籍



 《普济方·针灸》 > 卷八

少商二穴 木也。在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明堂云。白肉际宛宛中。

又云陷者中)。以三棱针。刺之微出血。泄诸脏热凑。不宜灸。昔成君绰忽腮颔肿大如升。喉中闭塞。水粒不下。甄权针之立愈。明堂经云。针一分。留三呼。泻五吸。宜针宜灸。以三棱针刺之。令血出胜气。针所以胜气者。此脉胀腮之候。腮中有气。人不能食。故刺出血以宣诸脏腠也。忌冷热食。下经云。灸三壮(甲乙经作一壮)。铜人经曰。手太阴之脉所出也。为井。治心烦善哕。心下满。汗出而寒。咳逆 疟。振寒腹满。唾沫唇干。引饮不下膨膨。手挛指痛。寒栗鼓颔。喉中鸣。又云。主不能食。腹中气满。吃食无味。西方子云。主呕吐手不仁。振栗咳逆喘。及主胁下胀。耳前痛。

鱼际二穴 火也。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针一分。留二呼。素问注。针二分。灸三壮。铜人经云。手太阴脉之所流也。为荥。治洒淅恶风寒。虚热舌上黄。身热头痛。

咳逆汗不出。痹走胸背。痛不得息。目眩烦心。少气腹痛。不下食。肘挛支满。喉中干燥。

寒恶风寒。喘痹。少气不足。下湿阴痒。喉中干渴。 上气。热病腹满。阴痿也。色不变。肺心痛。膈中虚。食欲呕。身热汗出。重呕吐血。目泣出短气。逆气。任阳胃气逆也。西方子云。主胃逆霍乱。唾血吐血。又主 逆气。失喑不能言。及狂言。

太渊二穴 土也。在掌后陷中。灸三壮。针一分。素问注二分。明堂下经云。太泉在手中掌后横文头陷中。灸五壮(难经云。掌后鱼际下。脉会太渊。脉病治此)。又云。主胸中气满不得卧。肺胀满。膨膨然。目中白翳。掌中热。胃气上逆。吐血及狂言。肘中痛。铜人经云。主胸痹逆气。寒厥。善哕呕。饮水咳嗽。烦怨不得卧。肺胀满膨膨。臂内痛。目生白翳。眼 赤筋。缺盆中引痛。掌中热。数欠。喘不得息。噫气上逆。心痛唾血。振寒咽干即太渊。避唐主名改之。于是书之以示世医云。

经渠二穴 金也。在寸口陷中。针二分。留三呼。禁灸。灸伤人神。铜人经云。

手太阴脉之所行也。为经。治疟寒热。胸背拘急痛。胸满膨膨。喉痹掌中热。咳嗽上气。数欠。

及热病汗不出。暴瘅喘逆。心痛欲呕吐。针三分。西方子云。此穴不灸。

列缺二穴 在腕侧上一寸半(明堂下经云。腕上一寸)。以手交叉。食指末两筋两骨罅中。针二分。留二呼。泻五吸。灸七壮。明堂经云。针三分。日灸七壮。若患偏风。灸至百壮。若患腕劳。灸七七壮。下经云。三壮。素问注云。腕上一寸半。明堂经云。在腕上一寸筋骨罅间宛宛中。灸三壮。主偏风半身不举。口 。腕劳。肘臂痛。及 疟面色不定。铜人经云。手太阴络。别走阳明。疗偏风口 。手腕无力。半身不遂。咳嗽掌中热。口噤不开。

寒疟。呕沫善笑。螈 唇口。健忘。针二分。留三呼。泻五吸。可灸七壮。慎酒面生冷等物西方子云。主汗出。四肢肿。小便热痛。主手臂身热。肩背寒栗。少气不足以息。寒厥。

交两手而 。凡实。则肩背汗出。四肢暴肿。虚则肩寒栗。气不足以息。四肢厥。喜笑。身湿摇。时时寒。主热痫惊而有所见。主热病烦心。心闷。先手臂身热。螈 唇口。聚鼻张目汗出如珠。寒热。掌中热。主疟寒热。及喉痹。咳嗽不止。及疟甚热。口噤不开。

孔最二穴 在腕上七寸(明堂下经云。陷者宛宛中)。手太阳治热病汗不出。此穴可灸三壮即汗出。咳逆臂厥痛。针三分。灸五壮。又云灸三壮。明堂经云。主肘臂厥痛。屈伸难手不及头不握也。铜人经云。手太阴 。治吐血失音。肿痛恶血。

尺泽二穴 水也。在肘中约纹动脉中。针三分。灸五壮。明堂经云。肘中约纹上两筋动脉中。甄权云。在臂屈伸横纹中。筋骨罅陷中。不宜灸。主癫病。手臂不举。不得上头。

素问刺禁云。刺肘中内陷。气归之为不屈伸。注云。肘中谓肘屈折之中。尺泽穴中也。刺过陷脉。恶气归之。气闭关节。故不屈伸(难经 言。尺之一寸外。为尺泽也。言尺脉如泽如水入大泽也)。铜人经云。手太阴脉之所入也。为合。治风痹肘挛。手臂不得举。喉痹。喉上气口干。咳嗽唾浊。四肢暴肿。臂寒短气。西方子云。灸三壮。小儿慢惊。灸一壮。主舌干胁痛。心烦腹胀喘。振栗。主呕泄下上出。两胁下痛。主咳逆上气。呼吸多唾浊沫脓血。

主掣痛。手不可伸。主肘痛时寒。肩背寒 。肩胛内廉痛。气隔喜呕。鼓颔不得汗。烦心。

身痛。四肢暴肿。铜人经云。灸五壮。明堂乃云。不宜灸。主癫病。手臂不举。不得上头。

既曰不宜灸矣。乃曰主癫病。是又可灸也。此必有误。且从铜人灸五壮。明堂亦云。禁穴许灸一壮至三壮故也。

侠白二穴 在天府下。去肘五寸动脉中。针三分。灸五壮。西方子云。主咳干呕烦满。主心痛气短。

天府二穴 在腋下三寸动脉中(一云宛宛中)。以鼻取之。禁灸。使人逆气。今附刺鼻衄血不止。针四分。留三呼。又云。针四分。留七呼。灸二七壮。不除。至有百壮者。出明堂经。其甲乙经禁灸。铜人经云。治逆气喘不得息。目眩。远视KT KT 。卒中恶鬼疰。不得安卧。禁不可灸。又云。手太阴脉气所发。主头眩目瞑。西方子云。灸五壮。主身胀逆息。不得卧。风汗身肿。喘息多唾。主上气喘息。呼吸喘息。不知食味。卒中恶风邪气。飞尸恶鬼语。遁尸疟病。瘤瘿气咽肿。泣出善忘。

甲乙经铜人经皆云。禁灸。明堂乃云。灸二七壮至百壮。亦甚不同矣。要非大急。不必灸。

商阳二穴 金也。一名绝阳。在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灸三壮。针一分留一呼。铜人经云。手阳明脉之所出也。为井。治胸中气满。喘咳支肿。热病汗不出。耳鸣耳聋。寒热 疟。口干颐颔蛀齿痛。恶寒肩背急。相引缺盆痛。目青盲。可灸三壮。右取左。左取右。如顷食立已。西方子云。及主胸胁柱满。

二间二穴 水也。一名间谷。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前。内侧陷中。针三分。留三呼灸三壮。铜人经云。手阳明脉之所流也。为荥。治喉痹颔肿。肩背痛。振寒。鼻鼽。衄血。多惊。口 眼斜。又云。主多卧喜睡。肩 痛。喉痹。咽如鲠物伤。忽振寒。及伤寒寒热。

三间二穴 木也。一名少谷。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后内侧陷中。针三分。留三呼。

灸三壮。铜人经云。手阳明脉之所注也。为 。主喉痹咽如鲠(齿龋痛。多卧喜睡。胸满病腹鸣疟寒热。唇焦口干。身热喘息。目 急痛)。肠鸣洞泄。又云。针入二分。西方子云。主目上插。头热鼻鼽衄血。吐舌戾颈。喜惊气热疟病。

合谷二穴 一名虎口。在手大指次指岐骨间陷中(明堂云。手大指两骨罅间宛宛中)。

针三分。留三呼。灸七壮。今附。若妇人妊娠。不可刺。刺之损胎气(针经云。手食指大指虎口两骨间)。明堂经云。主 疟寒热。热病汗不出。目不明。生白翳。支肤痂疥。遍身风疹。铜人经云。手阳明脉之所过也。为原。疗鼻鼽衄。头痛齿龋。喉痹臂痿。面肿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开。西方子云。主风。头热鼻清涕出。

阳溪二穴 火也。一名中魁。在腕中上侧两筋间陷中。针三分。留七呼。灸二壮铜人经云。手阳明脉之所行也。为经。治狂言喜笑见鬼。热病烦心。目风赤烂有翳。厥逆头痛胸满不得息。寒热疟疾。喉痹。耳鸣齿痛。惊掣。肘臂不举。痂疥。可灸三壮。慎如前法西方子明堂经云。主目痛耳痛鸣聋。咽如鲠。吐舌戾颈。妄言心闷而汗不出。掌中热。心痛身热。漫淫烦满。及主舌本痛。

温溜二穴 一名逆注。一名池头。在腕后大上三寸。小上六寸。针三分。灸三壮明堂经云。在腕后五寸六寸间动脉中是穴。主寒热头痛。喜哕衄。肩不举。癫痫病。吐舌。鼓颔狂言。及喉痹不能言。铜人经云。一名蛇头。在腕后大上五寸。小上六寸。手阳明。治口肠鸣腹痛。伤寒身热。头痛哕逆。肩不得举。癫疾吐涎。狂言见鬼。喉痹面虚肿。西方子云。在腕后大上五寸。小上六寸。主狂仆。主疟面赤肿。

下廉二穴 在辅骨下。去上廉一寸辅兑肉。分外。斜针五分。留二呼。灸三壮。

铜人经云。治头风臂肘喘痛溺黄。针入五分。留五呼。西方子云。主肠鸣相追逐。灸五壮。资生经云。此有下廉。足阳明亦有下廉。盖在足者。乃下巨虚也。

上廉二穴 在三里下一寸。其分独抵阳明之会。外斜针五分。灸五壮。铜人经云治脑风头痛。小便难。黄赤。肠鸣气走。疰痛。此有上廉。足阳明亦有上廉。盖在足者。及上巨虚也。

三里二穴 在曲池下三寸(手阳明穴。一云二寸)。按之肉起兑肉之端。灸三壮。

针二分。明堂经云。一名手三里。在曲池下二寸。主肘臂酸重。屈伸难。秦承祖云。主五痨虚乏四肢羸瘦。铜人经云。治手臂不仁。肘挛不伸。齿痛颊颔肿。瘰 。资生经云。三里有二有手三里。有足三里。此手三里也。故明堂云。一名手三里是也。铜人经云。三里在曲池下三寸。明堂乃云二寸。在手阳明穴亦云二寸。恐铜人本误。二字作三字也。

偏历二穴 手阳明络有腕。后三寸别走太阳。针二分。留三呼。灸三壮。明堂下经云五壮。铜人经云。治寒热疟风。汗不出。目视KT KT 。癫疾多言。耳鸣口 。齿龋。喉痹。

嗌干。鼻 衄血。针入三分。明堂经云。在腕后三寸陷者中。灸五壮。主疟久不愈。手不及头。臂膊肘腕酸痛。难屈伸。

曲池二穴 土也。在肘外辅骨屈肘曲骨中。以手拱胸取之。针七分。得气先泻后补之灸大良。可三壮。明堂云。曲池土也。在肘外辅骨屈肘横文头陷中(一云宛宛中)。日灸七壮。至二百壮。且停十余日。更下火至二百壮罢。忌同。下经云。在肘外辅。屈肘曲骨中纹头。素问注。肘外辅屈肘两骨中。千金云。肘外曲头陷中。明堂经云。主肘中痛。屈伸难。

手不得举。偏风半身不遂。捉物不得。挽弓不开。肘臂偏细。秦承祖明堂云。主大人小儿遍身风疹。皮肤茄疥也。铜人经云。手阳明脉之所入也。为合。治喉痹不能言。胸中烦满。筋缓。刺风疹隐痛。及伤寒余热不尽。皮肤干燥。又云。灸亦良。但令断风抽气而已。西方子云。主肘寒风。臂肘细而无力。及耳痛。手不可举重。腕急肘节痹酸重。腋急痛。腕外侧痛脱如拔。肩重痛不举。身湿摇。时时寒。螈 癫疾。寒热渴。

肘 二穴 在肘大骨外廉陷中。灸三壮。针三分。明堂经云。一作肘聊。主肘臂酸重麻痹不仁。灸五壮。铜人经云。主肘节风痹。臂痛不可举。屈伸挛急。灸二壮。西方子云灸三壮。

五里二穴 在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脉中央。灸十壮。禁针。素问气穴谕云。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注云。谓五里穴也。谓之大禁者。禁不可刺也。又曰。五里者。尺泽之后五里。与此文同。铜人经云。治风劳惊恐吐血。肘臂痛。嗜卧。四肢不得动摇。寒热瘰咳嗽。目视KT KT 。 疟。心下胀满。面痛上气。资生经云。五里有二。其一在足厥阴肝经部。与此穴为二。此当为手五里也。素问所谓在天府下者。指此五里也。注云。尺泽之后五里。亦指此五里也。尺泽穴。在手太阴是也。

臂 二穴 在肘上七寸 肉端。手阳明络。灸三壮。针三分。明堂云。在肩 下一夫两筋间两骨罅陷宛宛中。平手取之。不得 手令急其穴即闭。宜灸不宜针。日七壮。至百壮。若针不得过三五。过多恐恶。忌同。千金名头冲。 局(在肩 部)。铜人经云。治寒热颈项拘急。瘰 。肩背痛不得举。又云。疗痨瘿臂细无力。手不得向头。

少冲二穴 木也。一名经始。在小指内廉端(名下作则)。去爪甲角如韭叶。针一分。

灸三壮。明堂云。灸一壮。又云。灸三壮。主烦心。上气卒心痛。悲恐畏人。善惊喜言。手拳不得伸。掌中热痛也。秦承祖明堂云。兼主惊痫吐舌沫出也。千金杨女操同。铜人经云。

手少阴脉之所出也。为井。治热病烦满。痰冷少气。胸中痛。口中热。咽中酸。乍寒乍热。

手挛不伸。掌痛引肘腋痛。西方子云。主热病。心闷而汗不出。及主身热如火。浸淫烦满。

舌本痛。咽酸太息。

少府二穴 火也。在手小指本节后陷中。直劳宫(劳宫在手中)。针二分。灸七壮明堂云。三壮。铜人经云。手少阴脉之所流也。为荥。治烦满少气。悲恐畏人。臂酸。掌中热肘腋挛急。胸中痛。手拳不得伸。西方子云。在手小指大节后陷者中。直劳宫。主嗌中。

有气如息肉状。主小便不利。便癃。主数噫恐悸。气不足。主阴痛。实时梃长。寒热。阴暴痛。遗尿偏虚则暴痒气逆。明堂云。主 疟久不愈。

神门二穴 土也。一名兑冲。在掌后兑骨端陷中。灸七壮。炷如小麦。针二分。

留七呼。铜人经云。手少阴脉之所注也。为 。治疟心烦甚。欲得饮冷。恶寒则欲处温。咽干不嗜食。心痛数噫恐悸。少气不足。臂寒。喘逆。身热狂悲哭。呕血少气遗溺。大人小儿五痫西方子云。笑若狂手掣挛挛。主喉痹。

阴 二穴 在掌后脉中。去腕五分。针三分。灸七壮。铜人经云。治失音不能言洒淅振寒。厥逆心痛。霍乱胸中满。衄血。惊恐。西方子云。在掌后动脉中。主气惊。

通里二穴 在腕后一寸陷中。针三分。灸三壮。明堂云。灸七壮。主头目眩痛。

悲恐畏人。肘腕酸重。及暴喑不能言语。铜人经云。主热病。卒心中懊 。数欠频伸。悲恐。目眩头痛。面赤而热。心悸。肘 臂痛。实则皮肿。虚则不能言。苦呕喉痹。少气遗溺。西方子云。主热病先不乐数日烦心。

灵道二穴 金也。去掌后一寸半。或一寸。灸三壮。针三分。铜人经云。手少阴脉之所行也。为经。治心痛悲恐。相引螈 。肘挛柱满。暴喑不能言。

少海二穴 水也。一名曲节。在肘内廉节后。又云。肘内大骨外。去肘端五分。

屈肘得之。针三分。灸三壮。甄权云。屈手向头取之。治齿寒。脑风头痛。不宜灸。针五分。明堂云。在肘内横纹头。屈手向头取之陷者宛宛中。甲乙经云。穴在肘内廉节后陷中动脉应手针二分。留三呼。泻五吸。不宜灸。下经云。灸五壮。素注云。五壮。铜人经云。手少阴脉之所入也。为合。治寒热齿龋痛。目眩发狂。呕吐涎沫。项不得回顾。肘挛。腋胁下痛。

四肢不得举。又云。疗腋下瘰 痹痛。屈伸不得。风痹疼疰病。西方子云。主头痛汗出。寒热。不恶寒。及主肩臂不举。不能带衣。项强急痛。不可以顾。主气逆。呼吸噫。呕哕。羊癫疾。羊痫吐舌沫出。羊鸣戾颈。主手臂挛。主疟振寒。项痛引肘腋痛。引小腹中及目黄胁痛。铜人经云。灸三壮。明堂下经。素问注。皆云。灸五壮。上经甄权皆云。不宜灸。亦可疑矣。非大急。亦不必灸。

青灵二穴 在肘上三寸。伸肘举臂取之。灸七壮。明堂下经云。灸三壮。铜人经云。治肩臂不举。不能带衣。头痛振寒。目黄胁痛。

极泉二穴 在腋下筋间。动脉入胸。灸七壮。针三分。铜人经云。治心痛干呕。

四肢不收。咽干烦渴。臂肘厥寒。目黄胁下满痛。

少泽二穴 金也。一名小吉。在手小指端外侧。去爪甲下一分陷中。灸一壮。针一分铜人经云。一名少吉。手太阳脉之所出。为井也。主疟寒热。汗不出。喉痹舌强。口干心烦。臂痛螈 头痛咳嗽。颈项急不可顾。目生肤翳覆瞳子。西方子云。主口热口干。咽中干口中热唾如胶。主振寒。小指不用。

前谷二穴 水也。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前陷中。针一分。灸一壮。明堂云。灸三壮。

铜人经云。手太阳脉之所流也。为荥。治热病汗不出。 疟癫疾耳鸣。颔肿喉痹。咳嗽衄血颈项痛。鼻塞不利。目中白翳。臂不得举。又云。主目眩淫淫。转甲小指痛。西方子云。

主目泣出急痛吸咽偏肿不可以咽。臂肿痛。肘挛。 疟。寒热。目上插。小便赤。

后溪二穴 木也。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灸一壮。针一分。明堂经云。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中。灸三壮。主 疟寒热。目生白翳。肘臂腕重。难屈伸。五指尽痛。不可掣铜人经云。手太阳脉之所注也。为 。治目赤。鼻衄。耳聋胸满。颈项强。不得回顾。癫疾。肘臂挛急。西方子云。主目泪出。 烂有翳。耳鸣鼻窒。喘息不通。肩 痛。臂肘挛急风眩身寒。泣出而惊。热病不出汗。身热恶寒。

腕骨二穴 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中。灸三壮。针二分。留三呼。铜人经云。

手太阳脉之所过也。为原。治热病汗不出。胁下痛不得息。颈颔肿。寒热。耳鸣。目冷泪生翳。

狂阳偏枯。臂肘不得屈伸。 疟。头痛。烦闷。惊风螈 。五指掣不可屈伸。西方子云。主颈项痛不可顾。目泣出。颔痛。引耳嘈嘈无所闻。肘节痹。臂酸重腋急。臂腕急。外侧痛如脱。烦满狂言。臂肩疼。疟乍寒乍热。

阳谷二穴 火也。在手外侧腕中。 (素问作兑)骨下陷中。灸二壮。针二分。留二呼铜人经云。手太阳脉之所行为经也。主癫疾狂走。热病汗不出。胁痛。颈颔肿。寒热。耳聋耳鸣。上下牙齿(龋齿)痛。臂腕外侧痛不举。戾颈。妄言吐舌。不得左右顾俯。螈 。头目眩痛。西方子云。主项强急痛。目痛赤。颔痛引耳嘈嘈无所闻。自啮唇。肘痛时寒。热病振栗鼓颔。腹满阴痿色不变。乍寒乍热。主疟。若笑若狂。痔痛。腋下肿。

养老二穴 在手踝骨上空一寸陷中。灸三壮。针三分。铜人经云。手太阳 。主肩欲折。臂如拔。手臂疼不能自上下。目视不明。

支正二穴 在腕后五寸。别走少阴。灸三壮。针三分。明堂云。在手太阳腕后五寸。

去养老穴四寸陷中。灸五壮。主惊恐悲愁。肘臂挛。难屈伸。手不握。十指尽痛也。秦承祖云。兼治五劳。四肢力弱虚乏等病。铜人经云。治寒热颔肿肘挛。头痛目眩。风虚惊恐。狂惕生疣目。西方子云。主颈肿项痛不可顾。狂言热病。先腰胫酸。喜渴数饮食。身热项痛而强。振寒寒热。

小海二穴 土也。在肘内大骨外去肘端五分陷中。甄权云。屈手向头取之。灸三壮。

针二分。铜人经云。手太阳脉之所入也。为合。治寒热龋齿龈肿。风眩颈项痛。疡肿。振寒肘腋肿。少腹痛。四肢不举。西方子云。灸五壮。主项强急痛不可顾。痫发。螈 狂走。

不得卧。心中烦。癫疾。羊痫吐舌。羊鸣戾颈。疟背振寒。及风疟头痛。寒热汗不出恶寒。

中冲二穴 木也。在手中指端。去爪甲如韭叶陷中。针一分。明堂云。灸一壮。

主热病烦心。心闷而汗不出。身热如火。头痛如破。烦满舌本痛。秦承祖云。兼主神气不足失志也。铜人经云。手厥阴心主脉之所出也。为井。西方子云。主肘中痛。掌中心热。心痛浸淫

劳宫二穴 火也。一名五里。在掌中央横文动脉中。屈无名指着处是。灸三壮。

明堂经云。针二分。得气即泻。只一度针。过两度令人虚。不得灸。灸令生息肉。日加忌同。素注云。灸三壮(一名掌中)。铜人经云。手厥阴脉之所流也。为荥。治中风喜怒。悲笑不休。

手痹。热病三日汗不出。怵惕。胸胁痛不可转侧。大小便血。衄血不止。气逆呕哕烦渴。食饮不下。大小人口中腥臭。胸胁支满。黄胆目黄。又云。主手掌后 痹手痹。白屑起。西方子云。主喉嗌痛。主呕吐。主风热。心中悲喜思慕 。喜笑不止。及口中烂。掌中热。主热痔。咳溺溺血。资生经云。赵岐释孟子云。无名之指第四指也。今日屈无名指着处是穴。

盖屈第四指也(无名指。当屈中指为是。今说屈第四指。非也)。

大陵二穴 土地。在掌后两筋间陷中。针五分。灸三壮。铜人经云。手厥阴脉之所注也。为 。治热病汗不出。臂挛腋肿。善笑不休。心悬若饥。喜悲泣惊恐。目赤。小便如血呕逆狂言不乐。喉痹口干。身热头痛。短气胸胁痛。西方子云。主心痛。咳逆寒热发。手掣手挛。及主风热善怒。心中悲喜。思慕 欷。喜笑不止。主心下澹澹。主掌中热。身热如火。浸淫烦满。舌本痛。主疟乍寒乍热。主咳喘。主呕血。主胸中痛。主痂疥。

内关二穴 在掌后去腕二寸。别走少阳。针五分。灸三壮。西方子云。主面赤热主目KT KT 。昏夜无所见。主目赤支满。中风肘挛。实则心暴痛。虚则心烦惕惕。

间使二穴 金也。在掌后三寸两筋间陷中。针三分。灸五壮。明堂下经云。七壮(千金云。腕后三寸。或云掌后陷中)。又云。主卒狂惊悸。臂中肿痛。屈伸难。岐伯云。主鬼神邪也。铜人经云。手厥阴脉之所行也为经。治心悬如饥。卒狂。胸中澹澹恶风寒。呕吐怵惕。寒中少气。掌中热。腋肿肘挛。卒心痛多惊。喑不得语。咽中如鲠。西方子云。灸七壮主心胸痹背相引。主嗌中如扼。主肘内廉痛。主热病烦心。喜哕喜动为热。

门二穴 去腕五寸。手厥阴 。针三分。灸五壮。铜人经云。治心痛衄血。呕哕。惊恐畏人。神气不足。及呕血。西方子云。在掌后去腕五寸。

曲泽二穴 水也。在肘内廉陷中。屈肘取之。灸三壮。针三分。留七呼。素问注云。

内廉下。铜人经云。厥阴心主脉之所入也。为合。治心痛善惊。身热。烦渴口干。逆气呕血风胗。臂肘手腕善动摇。又云。主心下澹澹。时螈 喜摇头。颜清汗出不过肩。伤寒病温温身热。西方子云。主呕涎或血。掣痛手不可伸。

天泉二穴 一名天湿。在曲腋下二寸。举臂取之。针六分。灸三壮。铜人经云。

治心病胸胁支满。咳逆。膺背胛间臂内廉痛。

关冲二穴 金也。在手小指次指端。去爪甲角如韭叶。针一分。灸一壮。忌同。

素问注云。三壮(一云。握拳取之)。铜人经云。手少阳脉之所出也。为井。治喉痹。舌卷口干。

头痛。霍乱。胸中气噎不嗜食。臂肘痛不可举。目生翳膜。视物不明。慎猪鱼酒面生冷之物西方子云。在手小指端。主风眩心烦。臂外廉痛。手不及头。左取左右取右。主肘疼不能自带衣。主肩臂酸重。面黑渴风。热病烦心。心闷而汗不出。掌中热。心痛。身热如火。浸淫烦满。舌本痛。寒热凄索。气上不得卧。霍乱肩中热。头不可以顾。

液门二穴 水也。在手小指次指间陷中。针二分。灸三壮(一云,握拳取之)。明堂经云。主肘痛不能上下。 疟寒热。目涩KT KT 。头痛泣出也(一作腋门)。铜人经云。手少阳脉之所流为荥。治惊悸妄言。咽外肿。寒厥手臂痛。不能自上下。 疟寒热。目眩头痛。暴得耳聋。目赤涩。齿龋痛。西方子云。主呼吸短气。咽如息肉状。面赤热。病先不乐。面热无汗。风寒热。耳痛鸣聋。

中渚二穴 木也。在手小指次指本节后间陷中。针三分。灸三壮。明堂经云。灸二壮主目KT KT 无所见。肘臂酸痛。手五指不握尽痛也。铜人经云。手少阳脉之所注也。为 。

治热病汗不出。目眩头痛。耳聋。目生翳膜。久疟咽肿。西方子云。主头目重额颅热痛。面赤目不明。恶风寒。嗌痛寒热。耳痛嘈嘈。手五指不得屈伸。

阳池二穴 一名别阳。在手表腕上陷中。针三分。留三呼。不可灸。忌同。素问注云灸三壮。铜人经云。手少阳脉之所过。为原。治寒热疟。或因折伤。手腕。捉物不得。肩臂痛不得举。慎生冷物等。西方子云。主热病汗不出。

外关二穴 手少阳络。在腕后二寸陷中。针三分。留七呼。灸二壮。明堂经云。

三壮又云。在腕后二寸陷者宛宛中。主肘腕酸重。屈伸难。手十指尽痛。不得握。兼主耳淳淳浑浑。聋无所闻也。铜人经云。手少阳络。西方子云。主臂痿不仁。臂不及头。

支沟二穴 火也。在腕后三寸。两骨间陷中。针二分。灸七壮。忌同。明堂经云五壮。素问注云。二壮。千金云。腕后臂外三寸。明堂经云。主热病汗不出。肩背酸重。胁腋急痛。四肢不举。口噤不开。暴哑不能言也。铜人经云。手少阳脉之所行也。为经。治霍乱呕吐。慎酒面生冷猪鱼物。西方子云。主心痛如锥刺。甚者手足寒至节不息者死。主咳。面赤而热。肘节痹。腋热马刀肿 。主漏。主痂疥。女人脊急。目赤嗌痛。

会宗二穴 在腕后三寸空中一寸。针三分。灸三壮。铜人经云。治肌肤痛。耳聋风痫。西方子云。主耳浑浑淳淳。聋无所闻。

三阳络二穴 在臂上大交脉(明堂云。肘前五寸外廉陷中)。支沟上一寸。禁针。

灸七壮。明堂经云。五壮。铜人经云。治嗜卧。身体不欲动摇。耳卒聋。齿龋。暴哑不能言。

天井二穴 土也。在肘外大骨后肘上(明堂作后)。一寸两筋间陷中。屈肘取之。

甄权云。曲肘后一寸。叉手按膝头取之两筋骨罅。针三分。灸三壮。忌同。明堂云。五壮。素问注。刺一寸。千金云。肘后两筋间。明堂经云。主肘痛引肩不可屈伸。颈项及肩背痛。臂痿不仁。惊悸悲伤。痫病羊鸣吐舌也。铜人经云。手少阳脉之所入也。为合。治心胸痛。咳嗽上气。唾脓。不嗜食。惊悸螈 。风痹。臂肘痛。捉物不得。慎如常法。西方子云。主大风默默不知所痛。悲伤不乐。悲愁恍惚。疟食时发心痛。主癫疾。惊掣羊痫戾颈。肩肉 木。

四渎二穴 在肘前五寸外廉陷中。灸三壮。针六分。留七呼。铜人经云。治暴气耳聋。齿龋痛。西方子云。主呼吸短气。咽中如息肉状。

清冷渊二穴 在肘上二寸。伸肘举臂取之。灸三壮。针三分。西方子云。一名清冷泉。在肘后三寸。又名青灵。主濡从肩不举。不能带衣。头痛振寒。目黄胁痛。

消泺二穴 在肩下臂外腋斜肘分下行。针一分。灸二壮。明堂云。在肩下臂外腋斜肘分下行。针六分。灸三壮。素问注云。肩下臂外关腋。铜人经云。治寒热风痹。项痛肩急。

西方子云。主头痛项如拔。不可左右顾。颈有大气。

大敦二穴 木也。在足大指端。去爪甲如韭叶。及三毛中。灸三壮。针三分。留六呼千金云。足大指聚毛中。铜人经云。足厥阴脉之所出也。为井。治卒疝。小便数遗溺。阴头中痛。心痛汗出。阴跳上入腹。阴偏大。腹脐中痛。悒悒不乐。病左取右。右取左。腹胀肿满。少腹痛。中热喜寐。尸蹶状如死。及妇人血崩不止。西方子云。一名大训。主目不欲视。太息。五淋不得尿。哕噫。

行间二穴 火也。在足大指间动脉应手陷中。灸三壮。针六分。留十呼。铜人经云。

足厥阴脉之所流也。为荥。治溺难。又白浊寒疝。少腹肿。咳逆呕血。腰痛不可俯仰。腹中胀。心痛。面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息。口 。四肢逆冷。嗌干烦渴。瞑不欲视。目中泪出。太息癫疾。短气不闭。西方子云。主茎中痛。胸背痛。心悲不乐数欠。及主妇人月事不利。见赤白而有身反败。阴寒振寒溲白。尿难痛。

太冲二穴 土也。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或一寸半陷中。令附见诊太冲脉。可诀男子病死生。针三分。留十呼。灸三壮。明堂云。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骨罅间陷中。灸五壮。素问注云。在足大指间本节后二寸。动脉应手。刺腰痛。又云。在大指本节后内间二寸。明堂经云。主卒疝小腹痛。小便不利。如淋状。及月水不通。铜人经云。足厥阴脉之所注也。为。治腰引少腹痛。小便不利。状如淋。 疝。小腹肿。溏泄遗溺。阴痛。面目苍色。胸胁支满。足寒大便难。呕血。女子漏血不止。小儿卒疝。呕逆。发寒。嗌干。肘肿内踝前痛。

淫泺 酸。腋下肿。马刀疡 唇肿。西方子云。主善渴喉中鸣不得尿。阴上痛。溏泄。泄血面陈黑。

中封二穴 金也。在足踝前一寸。仰足取之陷中。伸足乃得之。针四分。留七呼灸三壮。素问注云。内踝前一寸半。甲乙经云。一寸。又云。内踝前一寸斜行小脉。一名悬泉铜人经云。足厥阴脉之所行也。为经。治 疟。色苍苍振寒。少腹肿。食怏怏绕脐痛。足逆冷不嗜食。身体不仁。寒疝相引腰中痛。或身微热。西方子云。主小腹痛振寒。溲白。尿难痛。嗌干善渴。身黄有微热。少气身重湿。内踝前痛。膝肿 厥身体不仁。痛疝癃暴痛。

痿厥咽偏肿。不可以咽。

蠡沟二穴 在足内踝上五寸。别走少阳。针二分。留三呼。灸三壮(又云交仪在内踝上五寸陷者中。恐即蠡沟穴。但别出蠡沟。故不同晓。蠡沟亦名交仪)。铜人经云。足厥阴络。治卒疝少腹肿。时少腹暴痛。小便不利如癃闭。数噫恐悸。少气不足。腹中痛。悒悒不乐。咽中闷如有息肉壮。背拘急不可俯仰。西方子云。主女子赤白淫下。时多时少。腹暴刺痛。明堂云。治卒疝小腹痛。及妇人漏下赤白。月水不调。脐下积气如卵石。足寒胫酸。屈伸难也。又云。灸七壮。

中都二穴 一名中 。在内踝上七寸。 骨中与少阴相直。针三分。灸五壮。铜人经云。治肠 疝。少腹痛。妇人崩中。因产恶露不绝。西方子云。治足下热。胫寒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

膝关二穴 在犊鼻下二寸陷中。针四分。灸五壮(犊鼻在足阳明)。治风痹膝内痛引膑不可屈伸。咽中痛(铜人经)。

曲泉二穴 水也。在膝内辅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中。屈膝取之。又云。正膝屈内外两筋间宛宛中。又在膝曲横纹头。针六分。灸三壮。铜人经云。足厥阴脉之所入也。为合。治女子血瘕。按之如汤浸股内。少腹肿阴梃出。丈夫 疝。阴股痛。小便难。腹胁支满。癃闭少气泄利。四肢不举。实即身热目眩痛。汗不出目KT KT 。膝痛筋挛。不可屈伸。发狂衄血喘呼。少腹痛引喉咽。及治风劳失精。身体极痛。泄水下利脓血。阴肿 痛。针入六分。留十呼。

阴包二穴 在膝上四寸股内廉两筋间。足厥阴别走。治腰尻引少腹痛。遗溺不禁针六分。灸三壮。明堂云。七壮。主腰痛连小腹肿。小便不利。月水不调。

五里二穴 在气冲下三寸。阴股内动脉。灸五壮。针六分。治肠中满。热闭不得溺(气冲在腹部第三行。阴廉穴气冲同)。西方子云。主嗜卧。四肢不得动摇。王氏云。五里有二里。其一。在手阳明肘上三寸。其一在此当为足五里也。

阴廉二穴 在羊矢下。去气冲二寸动脉中。灸三壮。针八分。留七呼。铜人经云治妇人绝产。若未经生产者。灸即有子。

窍阴二穴 金也。在足小指次指端。去爪甲如韭叶。灸三壮。针一分。铜人经云足少阳脉之所出也。为井。治胁痛。咳逆不得息。手足烦热。汗不出。转筋。痈疽。头痛心烦此当为足窍阴也。

侠溪二穴 水也。在足小指次指岐骨间。本节前陷中。灸三壮。针三分。明堂云临泣去侠溪一寸半。铜人经云。足少阳脉之所流也。为荥。治胸胁支满。寒热汗不出。目外赤。目眩烦额肿。耳聋胸中痛。不可转侧。痛无常处。西方子云。主目系急。目上插。背痛逆寒泣出。目痒颔痛。引耳嘈嘈无所闻。疟足痛。腋下肿。马刀 。

妇人小腹坚痛。月水不通。乳肿溃。胸中寒如风状。头眩两颊痛。明堂经云。主耳鸣聋。

地五会二穴 在足小指次指本节后陷中。去侠溪一寸。针一分。不可灸。灸使人羸瘦。不出三年卒。铜人经云。治伤内唾血。足外皮肤不泽。乳肿。针三分。

临泣二穴 木也。在足小指次指本节后间陷中。去侠溪一寸半。灸三壮。针二分明堂经云。主胸膈满闷。腋下肿。善自啮颊。并疟病。日西发者。铜人经云。足少阳脉之所注也为。治胸中满。缺盆中及腋下肿。马刀疡 。天牖中肿。淫泺 酸。目眩枕骨合颅痛。

洒淅振寒。妇人月事不利。季胁支满。乳痈心痛。周痹痛无常处。厥逆气喘不能行。西方子云。主枕骨颔厌悬足痛。大风目痛。髀中痛不得行。足外使痛。身痹洒淅振寒。及小儿惊痫反视。王氏云。偃伏第三行。既有临泣穴矣。此亦有临泣穴。盖足临泣也。

丘墟二穴 在外踝下如前陷中。去临泣三寸。灸三壮。针五分。留七呼。铜人经云。

足少阳脉之所过也。为原。治胸胁满痛不得息。久疟振寒。腋下肿。痿厥坐不能起。髀枢中痛。目生翳膜。腿 酸转筋。卒疝少腹坚。寒热颈肿。西方子云。主疟振寒。腕不收。目不明。明堂经云。主胸胁痛。善太息。胸满膨膨然。足胫偏细。

悬钟二穴 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脉中。一名宛宛中。针六分。留七呼。灸五壮。千金云一名绝骨(外踝上三寸。又云四寸)。明堂经云。主心腹胀满。胃中热。不嗜食。膝 连胫痛。筋挛急。足收履坐不能起。铜人经云。足三阳之大络。按之阳明脉绝乃取之。西方子云主五淋。湿痹流肿。筋急螈 胫痛。小儿腹满不能食饮。四肢不举。风劳身重。明堂经云主腹满。中焦客热不嗜食。并腿胯连膝胫痹麻屈伸难也。

阳辅二穴 火也。在足外踝上四寸。辅骨前绝骨端如前三分。去丘墟七寸。灸三壮。

针五分。留七呼。千金云。外踝上 辅骨前。铜人经云。足少阳脉之所行也。为经。治腰溶溶如坐水中。膝下肤肿。筋挛。诸节尽痛。痛无常处。腋下肿 。马刀喉痹。膝 酸。风痹不仁。西方子云。主腰痛不可以顾。腰痛如锤居中。肿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诸节寒热胁痛。

光明二穴 在足踝上五寸陷中。针六分。留七呼。灸五壮。明堂下经云。七壮。

治疼不能久立。与阳辅疗病同。又云。在膝胫酸痹不仁。手足偏小。坐不能也。铜人经云。别走厥阴足少阳络。治身解寒。淫泺及热病汗不出。卒狂。虚则痿痹。坐不能起。实则足 热膝痛身体不仁。善啮颊。西方子云。主胫酸不能久立。腹足清寒。热膝痛胫热不能行。手足偏小。

外丘二穴 在足外踝上七寸。针三分。灸三壮。铜人经云。少阳所生。治肤痛痿痹。

胸胁胀满。颈项痛。恶风寒癫疾。今附 犬所伤。毒不出。发寒热。速以三壮。又可灸所啮之处。立愈。

阳交二穴 一名别阳。在外踝上七寸。斜属三阳分肉之间。灸三壮。针六分。留七呼千金云。一名足 。在外踝上七寸(一云三寸)。铜人经云。阳维 。治寒厥惊狂。喉痹胸满面肿。寒痹膝 不收。寒热。

阳陵泉二穴 土也。在膝下一寸外廉陷中。针六分。得气即泻。又宜久留针。灸七壮至七七壮即止。明堂下经云。一壮。素问注云。三壮。千金云。膝下外尖骨前。难疏。胫骨中微侧少许。筋会阳陵泉。筋病治此。铜人经云。足少阳脉之所入也为合。治膝伸不得屈冷痹脚不仁。偏风半身不遂。脚冷无血色。又以蹲坐取之。灸亦良。可灸七壮。至七七壮即止。西方子云。在外踝上七寸。主头痛寒热。口苦嗌仲介介。头面肿。胸胁柱满。心中怵惕惊。恐人将捕。明堂经云。主膝腹内外廉痛不仁。屈伸难。及喉中鸣。

阳关二穴 在阳陵泉上三寸。犊鼻外陷中。针五分。不可灸。千金云。阳关(一名关陵)。铜人经云。治膝外痛不可屈伸。身风痹不仁。

中渎二穴 在髀骨外膝上五寸。分肉间陷中。灸五壮。针五分。留七呼。铜人经云。足少阳络。治寒气入于分肉之间。痛攻上下。筋痹不仁。西方子云。不可灸。

环跳二穴 髀枢中侧。卧伸下足屈上足取之。灸五十壮。针一寸。留十呼。忌同明堂下经云。在砚子骨宛宛中。灸三壮。甲乙经云。五壮。明堂经云。主冷痹风湿。偏风半身不遂。腰胯疼痛。不得转侧。岐伯云。睡卧伸缩回转不得也。西方子云。治风湿痹。风胗。

及胸胁痛无常处。腰胁相引急痛。髀枢中痛不可伸屈。胫痹不仁。髀不仁。铜人经云。忌热面。猪鱼生冷物等。

风市二穴 在膝外两筋间。立舒下两手。着腿当中指头陷中。疗冷痹脚膝麻。腿酸痛腰尻重。起坐难。明堂经云。陷者宛宛中。灸三壮。王氏云。予冬月当风市处。多冷痹。

急擦热手温之。略止。日或两三痹。偶谬刺以温针遂愈。信乎能治冷痹也。亦屡灸此。不特治冷痹。亦治风之要穴。铜人乃不载。岂名或不同。将其本不全耶。

隐白二穴 木也。在足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宛宛中。针三分。今附妇人月事过时不止。刺立愈。明堂云。针一分。留三呼。灸三壮。铜人经云。足大阴脉之所出也。

为井治腹胀喘满。不得安卧。膈中呕吐食不下。暴泄衄血不止。足寒不能温。又云。治腹中胀逆气满。胸中热。身体疼痛。西方子云。主腹痛满。及腹中寒冷气。主饮渴。主胫中寒热。

主卒尸厥不知人。脉动如故。及胸中痛。

大都二穴 火也。在足大指本节后陷中。灸三壮。针三分。千金注云。本节内侧白肉际。明堂经云。主热病汗不出。手足逆冷。腹满善呕。目眩烦心。四肢肿病。铜人经云。足太阴脉之所流。为荥。治热闷吐逆。西方子云。主目眩。暴泄。心痛腹胀。热病汗不出。面清厥逆。霍乱目上插。

太白二穴 土也。在足内侧核骨下陷中。灸三壮。针三分。千金云。足大指内侧铜人经云。足太阴脉之所注也。为 。治身热烦满。腹胀食不化。气胀腹鸣呕吐泄有脓血腰痛大便难气逆霍乱腹中切痛西方子云。主头痛寒热。汗出不恶寒。胸胁满胀痛。腰痛不可俯仰热病头重。项痛烦闷。身热热争。

公孙二穴 在足大指本节后一寸。灸三壮。针四分。铜人经云。别走阳明太阴络治寒疟不嗜食。卒面肿。烦心狂言。腹虚胀如鼓。西方子云。主头面肿。腹内气大满。

商丘二穴 金也。在足内踝下微前陷中。灸三壮。针三分。铜人经云。足太阴脉之所行也。为经。治腹胀肠中鸣不便。脾虚冷人不乐。身寒善太息。心悲气逆。痔疾骨疽蚀。绝子魇梦。西方子云。主心下有寒痹疼。脾热脾虚。腹胀满不得息。善呕心烦满。骨痹。癫疾痫病。寒疟。腹中痛。 疟。主痔血泄后重。阴股内痛。气痈狐疝走上下。引小腹痛。不可俯仰。小腹坚痛。下引阴中。

三阴交二穴 在内踝上三寸骨下陷中。明堂云。内踝上八寸陷中。千金方云。内踝上八寸骨下。灸三壮。针三分。铜人经云。足太阴厥阴之交会。治 癖腹中寒。膝股内痛。气逆小便不利。脾病身重。四肢不举。腹胀肠鸣。溏泄食不化。女子漏下不止。西方子云。主膝内廉痛。足痿不能行。资生经云。昔宋太子善医术。出苑逢一妊妇。太子诊曰。女。令徐文伯诊。曰。一男一女。针之。泻三阴交。补合谷。应针而落。果如文伯言。故妊娠不可刺。

漏谷二穴 一名太阴络。在内踝上六寸骨下陷中。针三分。明堂云。灸三壮。又云。

在足外踝上六寸陷者中。主足热痛。腿冷疼不能久立也。铜人经云。治 癖冷气。心腹胀满食饮不为肌肤。湿痹。西方子云。主肠鸣强欠。心悲气逆。腹胀满急。小便不利。失精。

久湿痹不能行。麻痹不仁。

地机二穴 亦名脾舍。足太阴 。别走上一寸空在膝下五寸。灸三壮。针三分。

明堂云。膝内侧转骨下陷中。伸足取之。主腰痛不可俯仰。足痹病屈伸难也。铜人经云。治女子血瘕。按之如汤沃股内至膝皆痛。丈夫溏泄。腹胁气胀。水肿。腹坚不嗜食。小便不利。西方子云。治溏瘕腹中痛。脏痹 疝。精不足。

阴陵泉二穴 水也。在膝下内侧辅骨下陷中。伸足取之。针五分。当屈膝取之。

铜人经云。足太阴脉之所入也。为合。治腹中寒。不嗜食。膈下满。水胀腹坚。喘逆不得卧。腰痛不得俯仰。霍乱疝瘕。小便不利。气淋。寒热不节。西方子云。灸三壮。主心下满。寒中胁下满。腹中盛。足痹痛。失禁遗尿。胸中热暴泄。胀满不得息。肾病气癃尿黄。妇人疝瘕按之如以汤沃股膝。飧飧阴痛。小腹坚急重下湿。不嗜食。腰痛。

血海二穴 在膝膑上内廉白肉际二寸中。一作一寸中。灸三壮。针五分。千金云白肉际二寸半。素问注云。一作三寸。铜人经云。治女子漏下恶血。月事不调。逆气腹胀。西方子云。灸五壮。主漏下若血闭不通。月水不调。

箕门二穴 在鱼腹上越筋间动脉应手。在阴股内。一云股上起筋间。灸三壮。铜人经云。治淋遗溺。鼠鼷肿痛。小便不通。西方子云。主阴跳。

厉兑二穴 金也。在足大指次指端去爪甲如韭叶。针一分。灸一壮。明堂经云。

主尸厥如死。不知人。多睡善惊。西方子云。面上浮肿也。铜人经云。足阳明脉之所出也。为井治尸厥口噤。气绝状如中恶。心腹胀满。热病汗不出。寒热疟。不嗜食。面肿足 寒。喉痹齿龋。恶风鼻不利。西方子云。主鼻不利。涕黄哽咽不得卧。恶寒心痛。胀满不得息。吐舌戾颈。

内庭二穴 水也。足大指次指外间陷中。灸三壮。针三分。铜人经云。足阳明脉之所流也。为荥。治四肢厥逆。腹胀满数欠。恶闻人声。振寒咽中引痛。口 齿龋痛。疟不嗜食。西方子云。主厥逆僻禁。腹胀满不得食。喜频伸数欠。

陷谷二穴 木也。在足大指次指外间本节后陷中。去内庭二寸。针三分。留七呼灸三壮。明堂云。一名陷骨。主卒疝小腹痛。头面虚肿。及 疟发寒热也。铜人经云。足阳明脉之所注也。为 。治面目浮肿。及水病。善咽肠鸣腹痛。热病汗不出。振寒疟疾。西方子云。主胸胁支满。肠大满。善噫痈肿。

冲阳二穴 在足跗上去陷谷三寸。针五分。灸三壮。素问注。跗上五寸骨间动脉刺三分。千金云。跗上五寸骨间。去陷谷三寸(一云二寸)。铜人经云。足阳明脉之所过也。为原。治偏风口眼 斜。肘肿齿龋痛。发寒热。腹坚大不嗜食。振寒久狂。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足缓履不收。西方子云。穴在足跗上五寸骨间。去陷谷一寸。主面浮肿。足痿又主热病汗不出。振寒而战欠。先寒洗浙甚久。面热。热去。汗去之。痛从足起腹大。

解溪二穴 火也。在冲阳后寸半。腕上陷中。明堂下经云。在系鞋处。针五分。

灸三壮。素问注。在冲阳后二寸半。刺疟。注作三寸半。二注不同。当从甲乙经作寸半。明堂经云。主上气喘。嗽咳息急。腹中积气。上下不行及目生白翳也。铜人经云。足阳明脉之所行也。为经。治风面浮肿。颜黑。厥气上冲。腹胀大便下重。 惊。膝股 肿。转盼目眩头痛癫疾烦心。悲泣霍乱。头风面目赤。西方子云。治口齿痛。 酸。转筋湿痹。腹大下肿。

风水面 肿。刺疟。口痛啮舌。

丰隆二穴 在外踝上八寸下廉。 外廉陷中。针三分。灸三壮。明堂下经云。七壮。

明堂经云。主四肢不收。身体倦怠。膝腿酸痹。屈伸难。铜人经云。别走太阴。治厥逆胸痛如刺。腹中切痛。大小便难涩。厥头痛面浮肿。风逆。四肢肿。身热。喉痹不能言。西方子云。主头痛。寒热汗出不恶寒。大小便涩难。不能食。狂妄言。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厥逆手足青。痛如刺。烦心狂见鬼。好笑。

下廉二穴 一名下巨虚。在上廉下三寸。当举足取穴。针八分。灸三壮。明堂云上廉下三寸两筋两骨罅陷宛宛中。蹲地坐取之。针六分。得气即泻。甲乙云。针三分。灸三壮主小肠气不足。面无颜色。偏风热风。冷痹不遂。风湿痹。灸亦良。日七七壮。不及针。

灸疮瘥。冷痹则已。素问注云。足阳明与小肠合。在上廉下三寸。针三分。铜人经云。治少腹痛。飧泄。次指间痛。唇干涎出不觉。不得汗出。毛发焦脱。肉少气胃中热。不嗜饮食。

泄脓血。胸胁少腹痛。暴惊。狂言非常。女子乳痈喉痹。 肿痛。足跗不收。针入八分。可灸三壮。西方子云。治寒湿下注。小便难黄。资生经云。手阳明亦有下廉。此乃足下廉也。

条口二穴 在下廉上一寸。举足取之。针五分。明堂云。在上廉下一寸。针八分灸三壮。铜人经云。治膝 寒酸痛。足缓失履不收。湿痹。针五分。又云。阳明脉气所发。主胫寒不得卧。足下热。不能久立。

上廉二穴 一名上巨虚。在三里下三寸。当举足取之。灸三壮。针三分。甄权云治脏气不足。偏风 腿。手足不仁。灸随年为壮。明堂云。巨虚上廉。在三里下三寸。两筋两骨罅陷宛宛中。针八分。得气即泻。灸大良。日七壮。明堂下经云。灸三壮。素问注。在三里下三寸。又云在膝犊鼻下 外廉六寸。明堂云。三里穴下三寸。 骨外大筋内筋骨之间。

主脚胫酸痛。屈伸难。不能久立。铜人经云。治飧泄。腹胁支满。走侠脐腹痛食不化。喘息不能行。可灸三壮。针入三分。又云。足阳明与太阳合。主大肠气不足。偏风膝腿不随。

脚不得履地。香港脚刺风 风。脚冷寒疟。灸之大良。西方子云。主小便难。黄风水膝肿。资生经云。手阳明亦有上廉。此乃足上廉也。

三里二穴 土也。在膝下三寸。 外廉两筋间(一云 骨外大筋内骨之间。一云陷者宛宛中)。当举足取之。秦承祖云。诸病皆治。食气水气。蛊毒 癖。四肢肿满。膝 酸痛目不明。华佗云。疗五劳羸瘦七伤。虚乏。胸中瘀血。乳痈。大小人热。皆调三里。外台明堂云。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气上冲目。所以三里下气也(明同)。灸三壮。针五分。明堂经云。针腹背每须去三里穴。针八分。留十呼。泻七吸。日灸七壮。止百壮。素问注。刺一寸。在膝下三寸。 骨外廉两筋肉分间(指云。深则足扶阳脉不见。集云。按之太冲脉不动)。明堂云。主脏腹久积冷气。心腹胀满。胃气不足。闻食则肠鸣腹痛。灸三壮。

铜人经云。足阳明脉之所入也。为合。主胃中寒。腰满坚块。不能食。反胃。胸胁积气。脚弱。针入八分。灸亦良。又云。主胸中气不足。西方子云。灸三壮。主喉痹不能言。胸中暴逆不得息。咳嗽多唾。主肘痛。时寒。腰痛不可以顾。足痿失履不收。足下热不能久立。主疟少气肠鸣腹痛。胸腹中瘀血。水肿腹胀。阴气不足。小腹坚。热病汗不出。喜呕口苦壮热身反折。口噤鼓颔。腰痛。视而有所见。喜悲上下求之。口僻乳肿。目不明。久泻利食不化。胁下注满。膝痿寒热。中消谷苦饥。腹热身烦。狂言乳痈。狂歌妄笑。恐怒大骂。霍乱遗尿失气。阳厥。凄凄恶寒。头眩小便不利。凡此等疾。皆灸之多至五百壮。少至二三百壮。资生经云。手有三里。此亦曰三里。盖足三里也。铜人经云。在膝下三寸。明堂素问注皆同。人多不能求其穴。每以大拇指次指围其膝盖。以中指住处为穴。或以最小指住处为穴皆不得真穴所在也。予按明堂。有膝眼四穴。盖在膝头骨下两旁陷中也。又按铜人等经。

有犊鼻穴。盖在膝膑下 侠罅大筋中也。又按铜人有膝关二穴。盖在犊鼻下二寸陷中也。素问注。巨虚上廉云。三里在犊鼻下三寸。则是犊鼻之下三寸方是三里。不可便从膝头下去三寸为三里穴也。若如今人之取穴。恐失之太高矣(千金云。灸至五百壮。少至一二百壮)。

犊鼻二穴 在膝膑下 侠解(明堂作罅)大筋中。治膝中痛不仁。难跪起。盖膝膑肿溃者不可治。不溃者可疗。若犊鼻坚硬。勿便攻。先以洗熨。即微刺之愈。明堂云。针三分。

灸三壮。铜人经云。治膝下疼痛不仁。难跪起。膝膑痈肿溃者。不可治。不溃者可疗。若犊鼻坚硬。勿便攻先。以洗熨去之。即微刺之愈。又云。足阳明脉气所发。主犊鼻肿。洗熨去之。其久坚勿攻。攻者死。资生经云。按素问刺禁云。刺膝膑出液为跛。犊鼻在膝膑下 。

用针者。不可轻也。

梁丘二穴 在膝上二寸(明堂云三寸)。两筋间。灸三壮。针三分。明堂云。五分明堂作三寸。铜人千金皆作二寸。千金注谓。或云三寸。铜人经云。治大惊胫痛。寒痹膝不能屈伸。又云。足阳明却治胫膝痛。西方子云。灸三壮。主筋挛不得屈伸。不可以行。

阴市二穴 一名阴鼎。在膝上三寸伏兔下陷中(又云宛宛中)。拜而取之。针三分不可灸。明堂下经云。灸三壮。千金注。二十卷云。在膝上当伏兔下行二寸。临膝取之(又云膝内辅骨后大筋下小筋上。屈膝得之)。明堂经云。灸五壮。主卒疝。小腹痛。力痿气少伏兔中寒。腰如冷水。铜人经云。足阳明脉气之所发。主寒疝下至腰。脚冷如水。小肠诸疝。按之在膝上伏兔下。针入三分。灸三壮。西方子云。主腹中胀满。痿厥少气。腰痛不可以顾。主膝上伏兔中寒。资生经云。铜人经云。不可灸。明堂乃云。灸三壮。岂以禁穴许灸一壮至三壮耶。

伏兔二穴 在膝上六寸起肉。正跪坐取之。一云膝盖上七寸。针五分。不可灸。

明堂云。妇人八部诸病。通针三分。铜人经云。治劳气逆。膝冷不得温。针入五分。又云。足阳明脉气所发。治风劳痹逆狂邪。手节挛缩。身瘾疹腹胀。少气。妇人八部诸病。西方子云。

不灸。

髀关二穴 在膝上伏兔后交分中。针六分。明堂云。灸三壮。铜人经云。治膝寒不仁痿厥。股内筋络急不能屈伸。又云。针入三分。西方子云。主黄胆。

膝眼四穴 在膝头骨下两筋旁陷中。铜人经云。宛宛中。主膝冷疼痛不已。针五分。

留三呼。泻五吸。禁灸(有人膝肿甚。人为灸此穴。遂至不救。盖犯其所禁也)。资生经云。

铜人无此四穴。明堂有之。故附入于此。

涌泉二穴 木也。一名地冲。在足心陷中。屈足卷指宛宛中。灸三壮。针五分。

无令出血。淳于意云。汉济北王阿母。患足下热喘满。谓曰热厥也。当刺足心。立刺足心立愈。

明堂经云。灸不及针。若灸废人行动。明堂下经云。在脚心底宛中白肉际。灸三壮。素问注刺三分。千金注。肝脏卷云。在脚心大指下大筋(史记济北王阿母足热而HT 淳于意曰。热厥也。刺足心各三所按之无出血病已。病得之饮酒大醉)。明堂经云。主心痛不嗜食。妇人无子。咳嗽气短。喉闭身热。胸胁满闷。颈痛目眩。男子如蛊。女子如妊孕。足指尽疼。不得践地也。铜人经云。足少阴脉之所出也。为井。治腰痛大便难。风疹。又云。主小便不利心中结热。脚底白肉际不得履地。刺风脉风痫。灸亦得。西方子云。治足五指端痛。引入腹中痛。喉痹哽噎。寒热。咽中痛不可食。脊胁相引忽忽喜忘。衄血不止。

然谷二穴 火也。一名龙渊。在足内踝前起大骨下陷中。灸三壮。针三分。不宜见血素问注。刺三分。刺此多见血。令人立饥饮食。千金注。妇人方云。在内踝前直下一寸。

铜人经云。足少阴脉之所流也。为荥。治咽内肿。心恐惧。如人将捕。涎出喘呼。少气足跗肿。不得履地。寒疝少腹胀。上抢胸胁。咳嗽唾血。喉痹淋沥。女子不孕。男子精溢。 酸不能久立。足一寒一热。舌纵烦满。消渴。初生小儿脐风。口噤痿厥洞泄。西方子云。主胸中寒脉代。时不至。温疟汗出。阴上缩内肿气。咽喉而不能言。舌下肿难言。不嗜食。

太溪二穴 土也。在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灸三壮。针三分。明堂经云。主咳疟。

咳逆烦心。不得卧。小便黄。胫寒唾血。及鼻衄不止也。铜人经云。足少阴脉之所注也。为。治心痛如锥刺。其心。手足寒至节。喘息者死。呕吐口中如胶。善噫寒疝。热病汗不出默默嗜卧。溺黄消瘅。大便难。咽肿。今附 癖寒热咳嗽不嗜食。腹胁痛瘐脊。手足厥冷西方子云。治大疝瘕积聚。与阴相通。及足清不仁。热病多汗。黄瘅。多热少寒。腹中肿胀。

大钟二穴 在足跟后冲中。灸三壮。针二分。留七呼。铜人经云。足太阳足少阴络。

治实则小便淋闭。洒洒腰脊强痛。大便秘涩嗜卧。口中热。虚则呕逆多。寒欲闭户而处。少气不足。胸胀喘息。舌干咽中。食噎不得下。善惊恐。不乐。喉中鸣。咳唾血。西方子云。

主腹满便难。多寒少热。

水泉二穴 去太溪下一寸。在内踝下。灸五壮。针四分。铜人经云。少阴 。治月事不来即多。心下闷痛。目KT KT 不能远视。阴挺出小便淋沥。腹中痛。

照海二穴 阴跷脉所生。在内踝下。针三分。灸七壮(千金云。在内踝下四分)。

明堂下经云。阴跷二穴。在内踝下陷宛宛中。针三分。灸三壮。明堂下经云。阴跷二穴。在内踝下陷中。灸三壮。一作外踝下。千金云。内踝下客爪甲。铜人经云。治溢干。四肢懈惰。善悲不乐。久疟卒疝。少腹痛。呕吐嗜卧。怠惰大风。偏枯半身不遂。不能行履。小便难。及女子淋沥阴挺出。又云。主卒疝小腹热。而偏痛。病者。左取右。右取左。立已。女子月水不调。如堕坠汗出面黑。病饥不欲食。四肢淫泺。心闷暴疟。及诸淋。目痛大风暴不知人卧惊。视如见星。尿如黄水。小腹热咽干也。西方子云。治大风默默不治所痛。视如不明。

资生经云。明堂上下经。有阴跷穴。而铜人无之。惟有照海穴。亦在内踝下与阴跷同。而未知其故。予按素问气穴论。阴阳跷穴在内踝下。是谓照海。阴跷所生。则与铜人照海穴合矣则是阴跷。即照海也。故附阴跷于照海之末。

复溜二穴 金也。一名昌阳。一名伏白。在内踝上三寸动脉陷中。针三分。留三呼。

灸五壮。明堂云。灸七壮。主女子赤白漏下。铜人经云。足少阴脉之所行也。为经。治腰脊内引痛。不得俯仰。起坐。目视KT KT 。善怒多言。舌干涎自出。足痿不收履。 寒不自温。

腹中雷鸣。腹胀如鼓。四肢肿。十水病溺青赤黄白黑。青取井。赤取荥。黄取 。白取经。

黑取合。血痔泄发肿。五淋小便如散火。骨寒热。汗注不止。西方子云。主腰脊十分痛。目视不明。脚后廉急不可前却。足跗上痛。风逆四肢废。

交信二穴 在内踝上二寸。少阴前太阴后廉。前筋骨间 。灸三壮。针三分。留五呼明堂下经云。内踝上二寸。后廉筋骨陷中。素问气穴论。踝上横二穴。注云。内踝上者。

交信穴也。又云。主气淋卒疝。大小便难。及膝胫内廉痛也。铜人经云。足阴跷之 。治风淋疝。阴急股引 内廉骨痛。又泄痢赤白。女子漏血不止。资生经云。按素问气府论阴跷穴。注云。谓交信也。在内踝上二寸。少阴前太阴后。筋骨间。阴跷之 。窃意阴跷即交信也。至气穴论阴阳跷穴。注乃云阴跷穴在内踝下。是谓照海。阴跷所生则是阴跷。乃照海非交信矣。故明堂下经。既有交信穴。在内踝上。又出阴跷穴在内踝。下上不同。盖二穴也。

但不知素问之注。何故前后自异。学人毋信其一注。而不考其又有一注也。

筑宾二穴 在内踝上 分中。灸五壮。针三分。明堂云。在内踝上。灸三壮。又云。

主小儿胎癫病吐舌。及呕吐不利也。铜人经云。治小儿胎疝痛不得乳。癫疾。狂言。吐沫。

足痛。明堂云。在足外踝上。

阴谷二穴 水也。在膝内辅骨后。大筋下。小筋上。按之应手。屈膝乃得之。灸三壮针四分。留七呼。铜人经云。少阴脉之所入也。为合。治膝痛如锥。不得屈伸久立。舌纵涎下。烦逆溺难。少腹引急阴痛。股内廉痛。妇人漏血不止。腹胀满不得息。小便黄。男子如蛊。女子如妊娠。西方子云。寒热腹偏肿。阴痿。

至阴二穴 金也。在足小指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一云宛宛中。针二分。灸三壮。

明堂云。主疟发寒热。头重心烦。目翳KT KT 。鼻塞不通。小便淋沥失精。铜人经云。足太阳脉之所出也。为井。治目生翳。鼻塞头重。风寒从足小指起。脉痹上下。带胸胁痛无常处。

转筋。寒疟。汗不出烦心。足下热。小便不利。失精。针入二分。可灸三壮。西方子云。主鼻鼽清涕出。及主耳聋鸣。腰胁相引急痛。

通谷二穴 水也。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前陷中。灸三壮。针二分。铜人经云。足太阳脉之所流。为荥。治头重目眩。善惊引鼽衄。颈项痛。目KT KT 。甄权云。结积留饮癖。胸满食不化。西方子云。主头痛寒热。汗出不恶寒。项如拔。不可左右顾。目不明。恶风寒。胸胁支满。心中愤愦数欠。癫心下悸。咽中澹澹恐。主心痛鼻鼽清涕。

束骨二穴 木也。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灸三壮。针三分。明堂云。主惊痫狂癫身寒热。头痛目眩。秦承祖云。主风赤胎赤。两目皆烂。铜人经云。足太阳脉之所注也。

为。治腰如折。 如结。耳聋恶风寒。目眩项不可回顾。目内皆赤烂。又云。主身热肌肉动。西方子云。主肠 泄。癫疾互引。善惊。羊鸣。头痛狂易。多言不休。疟从脚 起。髀枢中痛不可举。

京骨二穴 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中。按而得之。针三分。灸三壮。明堂云。

五壮。素问注三壮。明堂云。灸五壮。主寒疟苦热。惊悸不欲食。腿膝痿。脚挛不得伸。癫病狂走痰髀枢痛。及胫膝寒也。铜人经云。足太阳脉之所过也。为原。治膝痛不得屈伸。目内皆赤烂。发疟寒热。善惊。颈项强。筋挛足 酸。腰背不可俯仰。鼽衄血不止。目眩。西方子云。主目中白翳。目反白。从内皆始主头热鼻不利涕。黄淋沥。自啮唇。背恶寒痛。

脚挛足寒。脊痉反折狂仆。

申脉二穴 阳跷脉所出。在外踝下陷中。容爪甲白肉际。针三分。千金云。申脉在外踝下陷中。明堂云。阳跷二穴。在外踝前一寸陷宛中。针三分。素问气穴注。阳跷穴是谓申脉。阳跷所在外踝下陷中。按刺腰痛篇注。在外踝下五分。缪刺论注外踝下半寸容爪甲。铜人经云。治腰痛不能举。体足 寒。不能久立。坐若下舟车中。癫疾。又云。治香港脚肾气。

妇人血气。西方子云。主目反上视。若赤痛从内 始。胫中寒热。

腠气。鼻衄血不止。资生经云。明堂上经有阳跷穴。而铜人无此穴。惟申脉二穴。阳跷脉所出。

在外踝下陷中。与阳跷穴同。而未知其故。予按素问气穴论。阴阳跷穴注。云阳跷是谓申脉阳跷所出。在外踝下陷中。则与铜人申脉穴合。是则阳跷即申脉也。故附明堂阳跷于申脉之后。

金门二穴 一名关梁。在足外踝下(一云陷中)。灸三壮。炷如小麦。针一分。铜人经云。足太阳 。阳维所别属也。治霍乱转筋。膝 酸。身战不能久立。癫痫尸厥。暴疝小儿发痫。张口摇头。身反折。西方子云。主马痫及暴死。

仆参二穴 一名安邪。在跟骨下陷中。拱足得之。针二分。灸七壮。明堂云。三壮。

铜人经云。治足跟痛不得履地。脚痿转筋。尸厥如中恶状。霍乱吐逆。癫痫狂言见鬼。针入三分。明堂云。主腰痛不可举足。承山下重。西方子云。主足跟下跟后痛。足痿失履不收。

癫疾马痫。吐舌鼓额。恍惚烦痛。小儿马痫。张口摇头。身反折马鸣。

昆仑二穴 火也。在外踝后跟骨上陷中。素问注。细脉动应手。灸三壮。炷如小麦。

针三分。明堂云。上昆仑针五分。下昆仑外跟下一寸大筋下。一云。在大筋后内陷骨宛宛中蹲地旁引取之。又云。主寒热癫疾。目KT KT 鼻衄血多涕。腰尻重不欲起。俯仰难。恶闻人音。女子绝产也。铜人经云。足太阳脉之所行也。为经。治腰尻痛。足 肿不得履地。鼽衄脚如结。踝如裂。头痛肩背拘急。咳喘暴满。阴肿痛。小儿发痫。螈 。又云。上昆仑治恶血风气肿痛脚肿。又云下昆仑主刺风疹风热。风冷痹腰疼。偏风半身不遂。脚重疼不履地针四分。灸亦良。百壮止。西方子云。灸十壮。主目眩不明。目如脱。目KT KT 不明。恶风寒。目急痛赤肿。头热鼻鼽衄。腹痛满。暴喘。腹胀满不得息。不得大便。洞泄。体痛。霍乱尻腰肿。 跟肿。狂易大风痫 。口闭不得开。疟多汗。疟寒。小儿阴肿。头眩痛。脚痿转筋。尸厥中恶。吐逆。咳喘暴痛。资生经云。明堂有上昆仑。又有下昆仑。铜人只云。

昆仑而不载下昆仑。岂铜人不全耶。抑名不同。未可知也。但上经云。内昆仑在外踝下一寸下经云。内昆仑在内踝后五分。未知其孰是。予谓。既云内昆仑。则当在内踝矣。下经之穴。为通上昆仑在外踝故也。

附阳二穴 在外踝上三寸(足太阳穴同。千金亦同)。阳跷 。太阳前。少阳后。

筋骨间。阳跷之 。灸三壮。针五分。留七呼。明堂云。付阳在外踝上二寸(二字当作三)。后筋骨间宛宛中。灸五壮。素问气府论。阴阳跷各一。注云。阳跷谓附阳穴在外踝上三寸。太阳前少阴后筋骨间。阳跷之 。明堂云。陷者中。主腰痛不能久立。腿膝胫酸重筋急。屈伸难坐不能起。及四肢不举。铜人经云。治痿厥风痹。头重颐痛。髀枢股 痛。螈 。风痹不仁。时有寒栗(一作寒热)。西方子云。 外廉骨痛。资生经云。按素问气府论。阳跷穴注云谓附阳穴也。在外踝上三寸。窃意阳跷即附阳也。及考气穴论阴阳跷四穴注云。阳跷穴是谓申脉。阳跷所出。则是阳跷乃申脉。非附阳矣。故明堂下经。既有附阳在外踝上二寸。上经又有阳跷在外踝前一寸。一寸二寸既异。是附阳阳跷是一穴也。但不知素问之注。何故前后相背耶。

飞扬二穴 一名厥阳。在外踝上九寸(明堂千金。并云七寸)。针三分。灸三壮。

明堂云。五壮。又云。外踝上七寸陷者中。主体重。起坐不能步。失履不收。脚 酸重。战栗不能久立。铜人经云。一名厥阴。足太阳络。别走少阴。在外踝上七寸。治野鸡痔。 节风。

足指不得屈伸。头目眩。逆气鼽衄。癫疾寒疟。又云。主头眩目痛。西方子云。主颈项疼。

汗出腰痛如折。 中痛吐舌。下部寒热。汗不出。体重狂疟 。脊反折。痔伤痛。逆气。头热足痿。

承山二穴 一名鱼腹。一名肉柱。一名肠山。在锐 肠下分肉间陷中。灸一壮。

针七分。明堂云。八分。得气即泻。速出针。灸不及针。止七七壮。明堂下经云。五壮(一云。

在腿肚下分肉间)。铜人经云。治腰背肩腕 重。战栗。不能立。香港脚膝下肿。霍乱转筋。

大便难。久痔肿痛。又云。定腹取之。主脚弱无力。脚重偏不遂。灸亦得。西方子云。主头热鼻鼽衄。大便难。脚挛胫酸急。跟痛脚筋急痛兢兢。足下热不能久立。寒热癫疾。脚 疼痛。膝腰 重。起坐难。小腹疝气游行。五脏腹内切痛。明堂云。主筋挛急。不可屈伸。

承筋二穴 一名 肠。一名直肠。在 肠中央陷中。灸三壮禁针。明堂云。在胫后从脚跟后到上七寸。 中央陷中。针三分。千金云从脚跟上七寸 中央不刺。铜人经云。治寒痹转筋。肢重。大便难。脚 酸重。引少腹痛。鼻鼽衄。腰背拘急。

霍乱。又云足太阳脉气所发。治风劳热。足烦肿痛。转筋急痛。身瘾疹。大小便不止。西方子云。主头痛寒热。汗不出。恶寒支肿。大便难。脚挛脚胫酸。脚急跟痛。脚筋急痛兢兢。

足下热不能久立。胫痹不仁。螈 脚酸。脚痛如折。脚 酸痛。重引小腹。及腰脊痛。恶寒痔痛。指下肿。鼻鼽衄。资生经云。铜人千金皆云禁针。明堂乃云针三分。亦可疑矣。

不针可也。

合阳二穴 在膝约中央下二寸(作三寸)。针六分。灸五壮。铜人经云。治腰脊强引腹痛。阴肿成痈。筋疾重。履步难。寒疝 疾阴偏痛。女子崩中。西方子云。主膝股热。胫酸重。腹下痛。肠 阴偏暴肿痛。

委中二穴 土也。 中央约文中动脉。今附委中者。血 也。热病汗不出。足热厥逆满膝不得屈伸。取其经血立愈。明堂云。甄权云。在曲HT 内两筋两骨中宛宛是。令人面挺腹地而取之。针八分。留三呼。泻五吸。甲乙云。针五分。留七呼。灸三壮。素问注云。在足膝后屈处 中央约文中。又骨空论云。在膝解后。屈脚中背面取之。明堂经云。令病患合面卧。舒挺两脚取之。灸三壮。主脚弱无力。腰尻重。曲 中筋急。半身不遂。铜人经云足太阳脉之所入也。为合。治腰侠脊沉沉然遗溺。腰重不能举体。风痹髀枢痛。可出血。

痼疹皆愈。西方子云。凡风湿痹。腰脚重痛。于此刺血。久痼宿疹亦皆立已。主小腹热而偏痛。阴跳遗溺。小便难。尿赤难。衄血剧不止。腰痛侠脊至头皆痛。筋急身热。痔痛。腋下痛肿。少腹坚肿。脊强反折。螈 。癫疾头痛。热病汗不出。足热厥逆满。膝不得屈伸。

委阳二穴 三焦下辅 也。在足太阳之后。出于 中外廉两筋间。屈伸取之。承扶下六寸。灸三壮。针七分。素问注云。在足 中外廉两筋间。千金云。足太阳前。少阳后。铜人经云。足太阳脉之中。治腋下肿痛。胸满肠虚。筋急身热。风痹不仁。小便淋沥。西方子云。主阴跳。及小便难。小腹坚痛。引阴中不得小便。腰痛不可俯仰。脊强反折。螈 癫疾头痛筋急膨胀。飞尸遁注。痿厥不仁。

浮 二穴 在委阳上一寸。展膝得之。灸三壮。针五分。西方子云。主小腹热。

大便坚。太阳膀胱经大肠结。股外经筋急。髀枢乏。

殷门二穴 在肉 下六寸。针七分。西方子云。主腰脊不可俯仰。举重恶血注之股外肿。

扶承二穴 一名肉 。一名阴关。一名皮部。在尻臀下。股阴冲上文中。针七分。

明堂经云。灸三壮。千金云。在尻臀下股阴下文中(一云尻臀下横文中)。又云。主腰脊尻臀股阴寒痛。五种痔疾。泻鲜血。尻椎中肿。大便难。小便不利。西方子云。主小便不利。失精。腋下肿。尻下肿。大便宜出。及阴胞有寒。腰脊相引如解。尻腋肿。大便难。资生经云以上诸穴。皆根据铜人经次第而编。明堂上下经有穴。而铜人不载。亦或附入。惟有其穴。

而无其名者。无虑数十穴不编。当各根据本经所说。而针灸之。不可泥此经之无穴名。而不针灸也。又云。扁鹊灸鬼邪。凡十三穴。与同人明堂同。而其名却异。故不编入。许希针经之穴。既与诸经不同。其名又异。如兴龙穴之类是已。亦不附入者。不欲以一人之私名。乱诸经之旧穴。以滋后学人惑也。又云。右诸经穴。以铜人为次。凡三百六十。其明堂上下千金等方。有穴铜人不载。数穴既附入之。其未附入。更数十穴。如眉冲(眉两头直发际上)。明堂(鼻直上入发际明下)。当阳(当瞳人直上入发际一寸明下)。胸堂(两乳间。见咳逆上气)。

头冲。一名颈冲(见瘿瘤)。气冲。一名气堂(见谖)。口注市。在两乳边邪下(见尸厥)。身交。

在脐下横文中。胞门。在关元左边二寸。气门。在关元旁三寸(并见无子)。气穴(见月事)。

水原。玉泉门(并见无子。冲门(见难产)。九曲(见血块)。中都(阴谷)。合阳(见血崩)。天瞿(见瘿瘤)。穷骨。百劳穴(见产后余疾)。故载之卷末。其扁鹊灸鬼邪十余穴不载云。

吕细穴 足太阳膀胱经。资生等经不载。出济生拔粹方。及流注通玄指要赋。治牙齿痛。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