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总论》 > 第五章 休克第一节 概述
休克是机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由于有效循环血量 锐减,机体失去代偿,组织缺血缺氧,神经一体液因子失调的一种临床症候群。其主要特点是:重要脏器组织中的微循环灌流不足,代谢紊乱和全身各系统的机能障碍。简言之,休克就是人们对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反应,是组织灌流不足引起的代谢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多种神经一体液因子参与休克的发生和发展。
所谓有效循环血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不包括贮存于肝、脾的淋巴血窦中或停留于毛细血管中的血量)。有效循环血量依赖于:不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搏出量和完善的周围血管张力三个因素。当其中任何一因素的改变,超出了人体的代偿限度时,即可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的急剧下降,造成全身组织、器官氧合血液灌流不足和细胞缺氧而发生休克。在休克的发生和发展中,上述三个因素常都累及,且相互影响。
一、战伤休克的发病情况
休克是战伤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常规武器战争中,发生率约10~20%;在核战争时,其发生率可达20~30%,或更高。战伤休克的病因是以组织的严重损伤和大量失血或失液为主。此外,战时 还与伤员过度疲劳、饥饿、脱水、中暑、受寒、感染等因素有关。
与战伤有关的血容量减少的原因最常见的是:
1.大量失血如炸伤(炮弹、地雷)引起的多处伤、肢体残 缺、骨折、腹腔脏器伤、血气胸等。
2.心脏、大血管伤以及内脏出血未被迅速制止;
3.遭受枪弹、弹片伤,或挤压后软组织血管内的血浆大量外渗到组织间隙;
4.心脏损伤(或受压)导致心脏的血液回流及搏血障碍;
5.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或肺动脉栓塞(组织碎片、脂肪颗粒、微血栓等),造成血流障碍,使回心血量及左右心搏血量减少 。
因此,实施救治时,应依据伤情和伤因采取针对性的纠正措施,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战时医疗机构一般均要设立抗体克室(或复苏室)配备有经验的医护人员立即对伤员进行初步检伤和休克的诊断分类,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救治效果。为减少战伤休克的死亡率,在团救护所采取快速补充血容量的有效措施,抗休克有效率可达85~95%。如在较后的师医院或一线医院方开治治疗,因时间较长,抗休克有效率明显降低。因此,重要的问题在于加强卫勤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实技术力量,向前线推进和保证物质供应,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抢救。
二、病因与分类
引起休克原因很多,采用较多的分类法是将休克分为低血容量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必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五类。这种按原因分类,有利于及时消除原因、进行诊断和治疗。
(一) 低血容量休克
1.急性大量出血(如上消化道出血,肝脾破裂 、官外孕及外伤性大出血等)引起,临床上称为失血性休克。有时可伴其他因素,如单纯的胃出血,机体还可重吸收其分解毒素引起肝脏等器管的损害。
2.大量血浆丧失(如严重烧伤时)引起,临床上称烧伤休克,主要由于大量血浆样体液丧失所致。
3.起。由于剧烈呕吐,大量体液丢失所致。
4.严重创伤(如骨折、挤压伤、大手术等)引起,常称为创伤性休克,除主要原因为出血外,组织损伤后大量体液渗出,分解毒素的释放以及细菌污染,神经因素等,均是发病的原因。
(二) 感染性休克(又称中毒性休克)
由于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败血症,阻塞性胆管炎及腹膜炎等)引起,多见于严重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也可见于革兰氏阳性菌,以及霉菌,病毒和立克次体的感染。临床上按其血液动力学改变分为低排高阻型(低动力型、心输出量减少、周围血管收缩)和高排低阻型(高动力型、心输出量增加,周围血管扩张)两类型。低排高阻型休克在血液动力学方面的改变,与一般低血容量休克相似,高排低阻型休克的主要特点是血压接近正常或略低,心输出量接近正常或略高,外周总阻力降低,中心静脉压接近正常或更高,动静脉血氧分压差缩小等。
(三) 心源性休克
由于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心包填塞、肺动脉栓塞等引起,使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或舒张期充盈不足,致心输出量锐减。
(四) 神经源性休克
由于剧烈的刺激(如疼痛、外伤等),引起强烈的神经反射性血管扩张,周围阻力锐减,有效循环量相对不足所致。
(五)过敏性休克:某些物质和药物、异体蛋白等,可使人体发生过敏反应致全身血管骤然扩张,引起休克。
外科 常见的休克多为低血容量休克,尤其是创伤性休克,其次为感染性休克,在外科病人中多由于化脓性胆管炎、弥漫性腹膜炎、绞窄性肠梗阻及烧伤败血症等引起。本章重点为创伤性休克。
三、休克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
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血液动力改变为主要的早期变化,为休克代偿期(休克前期)。另一类则是组织血液灌流不足、缺血缺氧引起的一系列损害,是为失代偿期一休克抑制期(休克期)。休克前期和休克期是一个连续性的病理过程。概括起来主要是微循环的变化、神经一体液因子的改变和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等三个方面。
(一)微循环变化
1.微循环收缩期:当循环血量锐减时,血管内压力下降,主 动脉弓和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反射性使延髓心跳中枢、血管舒缩中枢和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于心脏、小血管和肾上腺等,使心跳加快提高心排出量,肾上腺髓质和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周围皮肤、骨骼肌)和内脏(肝、脾等)的小血管和微血管的平滑肌(包括毛细血管前插约肌)强烈收缩,动静脉短路和直接通道开放。结果是微动脉的阻力增高,毛细血管的血流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尚可保持,血压仍维持不变。脑和心的微血管a受体较少,故脑动脉和冠状动脉收缩不明显,重要生命器官仍得到较充足的血液灌流。由于毛细血管的血流减少,使血管内压力降低,血管外液体进入血管内、血量得到部分补偿。微循环收缩期,就是休克的代偿期。
2.微循环扩张期:当微循环血量继续减少,微循环的变化将进一步发展。长时间的、广泛的微动脉收缩、动静脉短路及直接通道开放、使进入毛细血管的血量继续减少。由于组织灌流不足,氧和营养不能带进组织,出现了组织代谢紊乱,乏氧代谢所产生的酸性物质(如乳酸、丙酮酸等)增多,又不能及时移除,使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失去对儿茶酚胺的反应能力。微动脉及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但毛细血管后小静脉对酸中毒的耐受性较大,仍处于收缩状态,以致大量血液滞留在毛细管网内,循环血量进一步减少。毛细血管网内的静水压增高,水分和小分子血浆蛋白渗至血管外,血液浓缩、血液粘稠度增加。同时,组织缺氧后,毛细血管周围的肥大细胞受缺氧的刺激而分泌出多量的组织胺。促使处于关闭状态的毛细血管网扩大开放范围,甚至全部毛细血管同时开放。 这样一来,毛细管容积大增,血液滞其中,使回心血量大减,心排出量进一步降低,血压下降。
以上即微循环扩张状态,表示已进入休克抑制期。
3.微循环衰竭期:滞留在微循环内的血液,由于力血液粘稠度增加和酸性血液的高凝特性,使红细胞和血小板容易 发生凝集,在毛细血管内形成微血栓,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使血液灌流停止,加重组织细胞缺氧,使细胞内的溶酶体崩解,释放出蛋白溶解酶。蛋白溶解酶除直接消化组织蛋白外,还可催化蛋白质形成各种激肽,造成细胞自溶,并且 损伤其他细胞,引起各器官的功能性和器质性损害。中毛细血 管的阻塞超过1小时,受害细胞的代谢即停止,细胞本身也将死亡。
休克发展到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表示进入了微循环衰竭期,病情严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消耗了各种凝血因子,且激活了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结果出现严重出血倾向。以上是休克失代偿期的微循环变化。此期如继续发展,各重要器官组织可发生广泛的缺氧和坏死而无法挽救。
(二)体液代谢改变
1.休克时儿茶酚胺释放:儿茶酚胺除对血管系统影响外,尚能促进胰高糖素生成,抑制胰岛素的产生及其外周作用,加速肌肉和肝内糖原分解,以及刺激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故血糖升高。此外,细胞因受血液灌 流不良的影响,葡萄糖在细胞内的代谢转向乏氧代谢,只能产生少量的高能 三磷酸腺苷,丙酮酸和乳酸增多。在肝脏灌流不足情况下,乳酸不能很好地在肝内代谢,体内将发生乳酸聚积,引起酸中毒。由于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以致血中尿素、肌酐及尿酸增加。
2.休克时醛固酮增加分泌:因血容量和肾血流量减少的刺激,引起肾上腺分泌醛固酮增加,使机体减少钠的排出,以保存液体与补偿部分血量。又因低血压,血浆渗透压的改变及左心房压力降低,可使脑垂体后叶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以保留水分、增加血浆量。
3.休克时三磷酸腺苷减少 :由于细胞缺氧,三磷酸腺苷减少,能量不足,细胞膜的钠泵功能失常,以致细胞内钾进入细胞外的量和细胞外钠进入细胞内的量增多,细胞外液体也随钠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外液体减少,导致细胞肿胀,甚至死亡。
4.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损伤:休克时氧自由基生成增多。一为组织中大量ATP分解,血中次黄嘌呤增加,在黄嘌呤氧化酶作用下,在它形成尿酸过程中产生多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O-2通过链锁反应又可生成氢自由基OH.等。自由基使细胞膜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引起细胞膜和细胞器损伤,线粒体和溶酶体受损。另外,休克时的缺氧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通透性增高,血小板生成TXA2增加等。以上变化过程有许多是在休克好转组织恢复供氧后引起的再灌注损伤,参与休克后MsOF的发生和发展。
5.前列腺素和白三烯(LT):除了以往的前列腺素系(PGs)外,重要的有两个系统。一为花生四烯酸通过环氧酶生成TXA2和PGI2。前者主要是在血小板聚集过程中合成,后者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另一为花生四烯酸通过脂氧酶生成白三烯类(LT)物质-包括LTB4、LTC4、LTD4,主要在多核白细胞和肺脏合成。TXA2是极为强烈的血管收缩物质,并引起血小板进一步聚集导致血栓形成。LTD4亦使血管收缩。PGI2作用与TXA2正好相反,它引起血管扩张和抑制血小板聚集。TXA2/PGI2比值的变化对休克缺血期发生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以及参与MsOF等有重要的作用。
6.休克严重时线粒体膜和溶酶体膜肿胀、破裂: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酸性磷酸酶和脱氢酶进入细胞浆,损伤细胞器,其结果是细胞自身被消化,产生自溶现象,并向周围扩散,造成组织坏死。线粒体膜的破裂,造成依赖二磷酸腺苷的细胞呼吸被抑制,三磷酸腺苷酶活力降低和依赖能量的钙转运减少。
(三)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
在严重休克时,可出现多种内脏器官功能衰竭现象,称为多系统器官衰竭。发生的原因乃微循环障碍所造成。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的发生,与休克的原因和休克持续时间久暂有密切关系。低血容量休克,一般较少引起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休克持续时间超过10小时,容易继发内脏器官损害。
1.肺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造成肺部微循环栓栓塞,缺氧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细胞受损。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内高分子蛋白成分自血管内大量渗出,造成肺间质性水肿,继而造成肺泡内水肿。随之红细胞也能进入肺间质的肺泡内,肺泡上皮受损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减少,使肺泡内液一气界面的表面张力升高,促使肺泡萎缩,造成肺不张,肺泡内有透明膜形成。肺部毛细血管内血液需有通气正常的肺泡,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肺泡通气量与肺毛细血管血液灌流量的正常比例(通气/灌流)为0.8,休克时,萎缩的肺泡不能通气,而一部分尚好的肺泡又可能缺少良好的血液灌流,以致通气灌流比例失调,死腔 通气和静脉混合血增加,肺内右、左分流可增至10~20%,使低血氧症更为严重,临床上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的一系列症状。这种急性吸衰竭称为呼吸困难综合症。当严重休克经抢救,循环稳定和情况好转后,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并在以后的48~72小时内,达到最严重的程度。因休克而死亡的病人中约1/3死于此症。
2.肾
休克早期循环血量不足加上抗利尿激和醛固酮分泌增多,可产生肾前性少尿。如果休克时间短,经输液治疗血压恢复后,肾功能多能恢复。若休克持续时间长,肾缺血超过3小时,可发生肾实质的损害,严重时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休克并发的急性肾功衰竭,除主要由于组织血液灌流不足外,与某些物质(如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沉积于肾小管形成管型的机械性堵塞,以及毒性物质对肾小管上皮细胞 的损害亦有关。
3.心
冠状动脉灌流量的80%发生于舒张期。冠状动脉的平滑肌以β一受体占优势。在休克代偿期,虽然体内有大量儿茶酚胺分泌,但冠状动脉的收缩却不明显,故心脏的血液供应无明显减少。进入休克抑制期,心排出量和主动脉压力降低,舒张期血压也下降,可使冠状动脉灌流量减少,心肌缺氧受损,造成心功能不全。此外、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及高血钾,也可损害心肌。心脏微循环内血栓,可引起心肌局灶性坏死,进一步发展为心力衰竭。
4.肝脏及胃肠
休克时,内脏血管发生痉挛,肝脏血流减少,引起肝脏缺血、缺氧、血液淤滞,肝血管窦和中央静脉内微血栓形成,造成肝小叶中心坏死,甚至大块坏死,使肝脏受损。肝脏代谢和解毒功能不全,导致肝功能衰竭。
胃肠道缺血、缺氧,引起粘膜糜烂出血,肠粘膜屏障碍功能受损。
5.脑
休克时,因动脉压过低致脑血流量降低。脑内小动脉的平滑肌的舒缩,受着血液二氧化碳分压和酸硷度变化的影响。当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或酸硷度值降低时,脑血流量增加。 然而,这种调节机能要有一定的心排出量和平均动脉压才能起作用。因此,持续性低血压中引起脑的血液灌流不足,使毛细血管周围胶质细胞肿胀,同时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血浆外渗至脑细胞间隙,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
以上内脏器官继发生损害,心,肺、肾的功能衰竭是造成休克死亡的三大原因,救治中更应重视。
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一般认为和低血容量休克基本相同,但由于感染和细菌毒素等作用,机体的细胞损害常很早发生,不能利用氧,以致动静脉氧差缩小。此外,感染性休克的微循环的不同阶段常同时存在,并且很快即进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阶段;不象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循环具有收缩期、扩张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内脏官功能衰竭等典型经过。动一静脉氧差缩小的另一原因是毛细血管前的动脉短路大量开放。因此,感染性休克的微循环变化和内脏继发损害比较严重。
从血液动力学改变看,感染性休克可表现为低排高阻型和高排低阻型两种。①低排高阻型往往发生在已有液体丢失,血容量较欠缺,继发感染的病员中。细菌内毒素直接作用于交感神经末稍,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内毒素又可破坏血小板和白细胞等,释放5-羟色胺、组织胺、缓激肽等,使肺等脏器小静脉收缩,返回左心的血量减少和动脉压下降;感染灶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入组织间隙,也可使血容量进一步减少,引起休克。这种高阻力型休克的特征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而心排出量降低。②与此相反,高排低阻型休克是因感染灶释放出某些扩血管物质,而使微循环扩张,外周阻力降低,血容量相对不足,机体代偿性地增加心排出量,以维持组织的血液灌流,其特征是周围血管阻力降低,心排出量增加。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可引起低排高阻型或高排低阻型休克,但以低排高阻型休克为多,革兰氏阳性细菌则引起高阻型休克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