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中医宝典中医名医大全当代名医徐相任>验方
 
中医名医大全



 徐相任 >

验方

 

一、 理中定乱汤

〔组成〕炮熟附子、炒苍术白术(各)9g 连皮茯苓15g 上川厚朴1.5g 枣槟榔(杵)、广藿梗、佩兰梗(各)4.5g 广木香0.9g 陈皮、老生姜(各)3g 煎浓汤送服以下徐氏痧药散。

徐氏痧药散:当门子(麝香)0.03g 上肉桂、公丁香各0.6g 上腰黄、明白矾(各)0.3g 共研细末备用。

〔功效〕温中祛寒化湿,顺气辟秽。

〔临床应用〕主治霍乱吐泻初起、形气未变、冷汗未甚、四肢微冷者。本方由仲景附子汤,《卫生宝鉴》附子温中汤等方衍化而来。由于大吐大泻之后,阳气渐微,阴寒内盛,故方中主用大辛大热之附子,着重振奋一身之阳而驱阴寒;茅术(为苍术产于江苏茅山者,质量最佳)、川朴、连皮苓能燥湿渗湿而运脾,辅以藿梗、佩兰梗、枣槟榔(当槟榔未成熟的果实)以辟秽化浊;佐以木香、橘红以顺气和中。又加老生姜以温中止呕,本方浓煎送服徐氏痧药散,且具有祛暑辟秽,解毒开窍之功。

 

二、 回阳来复丹

〔组成〕倭硫黄(制)、净火硝各0.3g 龙涎香0.09g 上肉桂、吴茱萸、补骨脂、煨肉果、玄精石各0.3g 五灵脂0.6g 细青皮(去肉)、新会橘红(各)0.3g。

上药共研成细末,再用别直参、炮黑附子(各)9g 炒白术15g 晚蚕矢(包煎)30g 两头尖(包煎)9g 伏龙肝(包煎)30g。 煎浓汁送服。

〔功效〕回阳救逆,温中导浊。

〔临床应用〕主治霍乱吐泻稍后形气不支、冷汗愈多、四肢如冰者。本方含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方(硝石、硫黄、玄精石、五灵脂、青皮陈皮),其中硫磺、硝石性温,能荡涤寒涎宿垢,玄精石性味甘咸而降,与硫磺、硝石同用,可治上盛下虚,能救阴助阳,具扶危拯逆之功,辅以五灵脂、青皮陈皮橘红)以祛瘀行气。方中又取《妇人良方》四神丸加减,原方去五味加肉桂,合补骨脂补命门火,温养脾阳,配吴茱萸、煨肉果以温中涩肠,再加龙涎香,性味甘酸气腥,能行气活血,通利血脉,可治神昏气闷,心腹诸痛。兼服汤剂浓煎取汁,药用别直参、黑附片、白术,以扶元阳,温脾肾,祛寒湿;晚蚕矢、两头尖、伏龙肝以导浊行滞,温中燥湿。

原注:以上二方,孕妇忌服。如病危不能两全者,服之单救大人,亦有病去而胎不堕者,有病则病当之也。病重者,二、三剂并作一剂服。

 

三、 三矢定乱汤

〔组成〕晚蚕矢30g xia鼠矢、干鸡矢白(炒)(各)15g 净黄沙(炒红)120g 烧食盐、明白矾(各)9g 上降香3g。 阴阳水煎,滤去滓服,得微汗微吐良。

〔功效〕温中燥湿,理气辟秽。

〔临床应用〕主治秽浊霍乱及危笃霍乱后,病势未净,未便即作善后调理者。本方不偏寒不偏热,即霍乱无大寒大热者亦宜之,并可作为预防服用。方中蚕矢、xia鼠矢、鸡矢白能祛风除湿,导浊解毒,治筋脉挛急;炒黄沙、烧食盐、白矾可温中燥湿,通得经络;降香顺气辟秽。又用阴阳水(一名生熟汤即以新汲水与百沸汤混合)煎药者,义取霍乱由于阴阳“二气淆乱,浊阴不降,清阳不升”,故用阴阳水“分其阴阳,使得其平”。

 

四、 润肺开胃汤

〔组成〕南沙参、北沙参各12g 冬虫夏草3~9g 冬青子、茯神、料豆衣、川贝母各9~12g 石斛、瓜蒌皮、生白芍(各)4.5~6g

冬瓜子12g 生谷芽30g 生甘草1.5g 竹叶心6g。 毛燕(布包)3g

煮汤代水煎上药服。

〔功效〕益气润肺,生津养胃。

〔临床应用〕主治肺气虚弱,易受外感者。症见时有肌肤蒸热,面红唇赤,咳嗽或咯血,遗精,大便时干时溏,小便色赤。本方由《医醇??义·秋燥》清金保肺汤(天冬、款冬、南沙参、北沙参、石斛、玉竹、贝母、茜根、杏仁、瓜蒌皮、茯苓、蛤粉、梨、藕)等方化裁而来,属于轻清之剂。方中沙参、冬虫夏草、石斛、冬青子、瓜蒌皮、白芍等滋而不腻,清热以甘寒为主,不用苦寒伤阴之品。毛燕(为燕窝内有较多灰色羽毛者)能滋阴润燥,补而能清,为调理虚损佳品。此方不用四君、六味,而用轻清之剂,病人服之,胸膈舒畅,不致闷腻,而效果亦好。良由燥热在上,肺胃之阴干枯,灼液成痰,因此纳呆、蒸热、痰多、溲赤是化源不足,而非下焦湿热,必须滋养化源,清浮热而化燥痰,养胃阴而苏胃气。

治验举例

盛左,先天不足,自幼多病,年来问学复习功课,肺家愈弱。易受外感,时常发热,易起难止。幼年便溏,后来大便转结,又增跗肿。去腊起咳呛不止,迩来又加失红,先鲜后淡,遗泄,口干,苔净舌红,蒸热不退,脉细无力,面红唇赤,势将入损。挽回之法,切忌发散、利湿、温燥消痰,而宜清养五脏之阴,润肺开胃,但能纳旺血止热退即佳。处方:南沙参、北沙参各12g 冬虫夏草、冬青子、乳茯神各9g 料豆衣12g 京川贝母9g 石斛4.5g 生瓜蒌皮6g 生白芍4.5g 冬瓜子12g 生谷芽30g 生甘草1.5g 竹叶心6g 毛燕3g(绢包)煎汤代水。二诊,失血暂止,胃口略醒,未能多纳,夜寐颇安,咳痰略稀,痰尚不爽,日间热势稍轻,夜来则重,脉稍有力,小溲极赤,肺热颇重。于前方加地骨皮6g 干芦根1支,竹叶心加至9g。 三诊,右脉转虚浮为沉细,左脉亦较收敛,虚热干咳,俱见减轻,舌色光红,小便略长而淡,大便未畅,眠食略有进步。大凡虚损之病,用药必须持以长力,以渐制胜。再于前方去北沙参、茯神,加原(支)洋参3g 川百合4.5g 火麻仁、丝瓜络(各)9g 鲜竹茹4.5g 霍斛易以铁皮斛18g 瓜蒌皮易以全瓜蒌9g 谷芽增至60g 后续诊10余次,服药百余剂而愈。

 

五、 温补摄纳汤

〔组成〕别直参9~15g 黄附子15~30g 白术9g 生杜仲、刀豆子(各)30g 甘枸杞子、生菟丝子各15g。 水煎服。另肉桂末(以饭作丸吞)1.5g。

〔功效〕益气扶阳,固摄下元。

〔临床应用〕主治高年心肾两亏。症见面浮足肿,便溏,汗多,或呃逆,脉象微弱者。方中别直参大补元气;黄附片温肾扶阳,二药合用,其扶阳、益气之功效更着;再配以肉桂以壮阳益火,天生术以健脾燥湿,杜仲、菟丝子、枸杞、刀豆子以摄纳肾气,下气止呃。若汗出肢冷,面色浮红,可加龙骨、牡蛎各30~60g 或加鹿茸、黑锡丹等以壮元阳,逐阴寒。

治验举例

某左,高年体肥面白,心肾素亏,面浮足肿,便溏汗多,神识似明似昧,脉象空虚,呼吸微弱,根本动摇,姑予摄纳之剂。此以温补为摄纳之用耳。处方:别直参、黄附片各15g 天生术9g 生杜仲、刀豆子(各)30g 甘枸杞、生菟丝子各15g水煎服,另肉桂1.5g

饭丸吞服。再诊,前方用温补中下法,神识似清未清,以在中年以前,即有上热下寒之象,迨至高年则阳气更衰,因于上方增用黄附片至30g 肉桂至3g 另加龙骨60g(先煎),鹿茸1.5g 黑锡丹9g(吞服)。又诊,汗止神清,便溏亦止,虽脉象软弱之极,仍宗前法调理而愈。

 

六、 乳蛾肿胀方

〔组成〕荆芥4.5g 牛蒡子(炒)9g 桔梗6g 前胡、僵蚕、苦杏仁、大贝母(各)9g 莱菔甲12g (或鲜青莱菔30g),白蒺藜12g

赤芍、丹皮(各)9g。 水煎服。外用金锁玉匙散吹喉。

〔功效〕疏风散寒,清热化痰,凉血解毒。

〔临床应用〕主治乳蛾初起肿胀疼痛。徐氏认为,乳蛾初起,多属风寒入于血分,痰热壅于肺胃。因此所用方剂多为祛寒化痰而兼轻剂清热之法,不用过分寒凉与甜腻之品,类如玄参,射干甘草等,以免抑遏风寒与阻碍痰浊排泄。如里热重,亦须与足够的宜透药同用,而不是清大于散,方使风寒得以宣解,痰热得以疏化,不致壅塞不解,便能渐渐向愈。

 

七、 痢疾方

〔组成〕葛根桔梗枳壳、生香附(各)9g 川黄连、高良姜(各)3g 赤芍15g 当归身4.5g 生甘草1.5g。 水煎服。

〔功效〕宣解风寒,清热化滞,养血润肠。

〔临床应用〕主治痢疾下痢赤白、腹痛里急。徐氏认为,下痢最多燥症,一方面是秋燥新邪,一方面是暑后伤阴,因此,既要宣解风寒,清热化滞,如葛根桔梗枳壳香附、高良姜、黄连甘草等,也要养血润肠,如当归赤芍等,若伴有发热,则加荆芥防风(各)6~9g;热感则加生川大黄6~9g;泛恶欲呕,则去当归甘草,加党参、橘皮、竹茹(各)6g

泛恶甚者去葛根桔梗

 

八、 血崩方

〔组成〕别直参9g 生黄芪30g 阿胶(烊化产中服)12g 升麻9g 杜仲30g 坎(无灬)条,紫河车12g 莲房炭2枚,全当归9g

龙眼肉、红枣(各)10枚。水煎服。

〔功效〕益气补血,升提止崩。

〔临床应用〕主治妇人血崩、月经过多或色淡质稀者,方中别直参大补元气,黄芪益气健脾,当归、阿胶、龙眼肉、红枣等敛阴养血,紫河车、坎(无灬)qi、杜仲以温纳肾气,补养精血,莲房炭性味苦涩而温,又能消瘀止血。更佐以升麻提举清阳,固冲止崩。徐氏认为,如以独参汤治病势较为严重的崩中,未免过于简单。因此常以益气补血升提之品与止血药同用,每能应手,一般服三、四剂取效者颇多。

 

九、 恶阻方

徐氏治疗妇女恶阻,以化痰浊和胃气为主,尽可能少用气味苦烈之剂。其常用方:姜半夏9g 陈皮6g 旋覆花(包煎)9g 竹茹砂仁(各)6g 生姜2片,南沙参9g 生白芍6g 伏龙肝9g。 如舌剥而花,则加干姜黄连(各)1.5g 如嗳气纳少,加香附枳壳(各)4.5g 如肝气不能收敛,则在理气之中参用木瓜4.5 g 并注意饮食休息,一般服五、六剂取效者不为少见。

 

     徐相任 中的相关章节:
      验方(当前页)
     【完】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