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灿玾 > 穷80余年从医经验和体会,张灿玾说——理论是基 人才是本 疗效是关键穷80余年从医经验和体会,张灿玾说——理论是基 人才是本 疗效是关键
□ 张灿玾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近年来有忽视中医理论的倾向,十分危险。基础一垮,大厦必倾。加强对中医理论的学习与提高,方保无虞。
● 目前的中医队伍十分复杂,相当一部分人既无真才实学,也不相信中医的科学性。必须对现有人员进行整顿和再学习,以解决中医乏术的问题。
● 现在不少中青年医生很少阅读古书。有些经典著作在高教课程中也成了阳春面上的葱花,令人遗憾。
本人从事中医的医疗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已80余年,对中医事业所取得的新进展,倍感高兴,然对中医工作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亦深感忧虑,现仅就中医工作的5个问题和8个关系,聊陈管见。
抓住五个根本
理论是基础。中医学术之所以能存在于今,特别是在近百年来,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之下,仍能生存下来,就是因为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作为中医学术的坚实基础,然而,近年来有忽视中医理论的倾向,十分危险。若基础一垮,大厦必倾。吾意必须进一步强调,加强对中医理论的学习与提高,方保无虞。
人才是根本。中医事业之振兴,靠的是人才,历史与现实都说明,数千年来中医事业之所以能传承下去,靠的是一支坚信中医而又有真才实学的人才队伍。然而,目前的中医队伍十分复杂,一部分人既无真才实学,也不相信中医的科学性。因此,必须对现有人员进行整顿和再学习,以解决中医乏术的问题。现行教育制度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内容都存在不少问题。应在办学方针和教育思想方面都进行反思,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把握好教学的方向和宗旨,方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人才。
疗效是关键。中医得以存在的关键,是中医自身的优势和临床疗效。然而,就如今的中医医疗单位来说,虽然也有许多深受群众信任,但也确有不少中医医院由于种种原因的确不尽如人意,甚至两极分化的情况日趋严重。有些中医工作者,中医水平不高,疗效较差,仅靠一知半解的西医知识来支持,因此,中医疗效不高,故中医院必须进一步强调,保持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提高中医疗效。
财力是保证。目前,中医医疗机构多都具有先天不足的缺陷,有些基层中医院甚至是由某个西医门诊部或门诊所改头换面成立起来的,物质基础十分简陋,人员中医临床水平很低,甚至仍以西医为主。财力更难以得到相应的资助和扶持。如此条件,怎能承担起发展中医事业的历史重任?故建议有关部门,务须对中医机构在财物方面给予必要的资助,在人员配备方面,进行适当调整,且应委派坚信中医的人员担任领导。
政策是导向。新中国成立初期,正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及时制定了正确的中医政策,才挽救和保护了中医,使中医学术得以继承和发扬,中医事业得以发展和提高,中医队伍得以扩大和进步。然而,前些年,发展中医的指导思想有些混乱,甚至有过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和脱离中医发展自身规律的思想。建议中央领导重申党的中医政策,统一思想,统一认识,遵循中医自身的发展规律发展中医。
把握八大关系
继承与发扬的关系。中医学术源远流长,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以现存古籍来说,以辛亥革命为限,就有万余种之多,这是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其中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宝贵经验。此外,在诸多名老中医的头脑中,也保留有大量的知识和经验,对他们进行继承和抢救,是历史赋予现代中医人的重要使命。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得到健康、快速地发展。然而,近些年来,有些人却不重视继承的问题,妄谈发扬,长此以往,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所谓传统,是指中医自身原有的学术基础,是我们的祖先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才能促进事业的发展,先辈们就是如此,使中医学术不断向前推进。今天仍应遵循这一原则,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果不谈继承传统,妄谈创新,岂不是空中楼阁,数典忘祖?
中医与西医的关系。中医与西医是客观存在的两种医学体系,宪法总纲第21条明确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就目前情况而言,两种医学各成体系,不能互相代替。作为中医机构,当务之急就是发展中医。当然,在学术发展的进程中,两种学术的互相借鉴和互相补充,是允许的。但把中医医疗单位过分“西化”,就谈不到发展中医了。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如前所述,理论是中医学术的基础,理论也是从实践当中产生的,反过来,又以理论指导实践,这就是中医学发展的辩证法。中医理论之所以得以存在,就是因为它能够指导实践,中医疗效得以提高,也是由于有中医理论的指导,我们现在之所以有些疗效不高,正是由于理论基础的欠缺和削弱。故从事临床工作的同志,必须进一步强调理论方面的学习,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古籍与今著的关系。大量古籍,尤其是诸多经典性著作,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今著是指今人的著作,主要指某些今人的经验。但就目前而言,很多古籍与经典著作中,更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应该大力挖掘。许多名老中医在这方面有很好的根基。但是,现在不少中青年医生很少阅读古书,很多古籍在图书馆中已成为尘封之物。有些经典著作在高教课程中也成了阳春面上的葱花,令人遗憾。
中药与中医的关系。中药与中医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用中药,才能更好发挥中药作用,才能提高疗效。但是,目前对中药的研究,脱离了中医和中药的理论,单独追求化学成分,研究的结果能代替中医吗?比如黄连素能代替黄连吗?因此,对中药的研究必须在中医中药的理论指导下,才能对中医药的发展作出贡献。
中文与外文的关系。中医高教事业,自建院就规定有医古文一课,这是根据学习中医的需要而设置的。另一方面,国家教育部门,又规定高校学生必须学习英语。因此,加之其他因素,中医院校的学生负担很重。就当务之急而言,中医院校的学生首先要学好中医,要学好中医,就必须学好医古文。但目前中医高等院校由于新增加课程较多,如外语过级、计算机过级、西医选修课增多等等,把中医课及医古文课时大为压缩,这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中医人才,建议有关部门,务须重视此事,予以妥善解决。
理论思维与实验研究的关系。理论思维是人类在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认识事物本质规律和普遍联系的一种理性思维。古人所谓“医者意也”及“有诸内必形诸外”、“司外揣内、司内揣外”等,颇富有这方面的含义,也很符合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当然中医学也不曾拒绝某些实验和直观的方法。实验研究是现代研究方法之一,对中医学的研究,当然也可以有条件地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但有时用实验方法得出的数据并不一定符合中医理论和要求。因此,要根本解决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对理论思维的培养决不可忽视。
80余年的从医生涯,使笔者与中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真正认识到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而笔者在学习与研读众多中医学典籍时,更加体验到中医学的博大精深。
吾生也鲁,学也浅,不揣冒昧,发诸管见,愚陋之识,不胜惶恐。切望方家,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