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丸
- 目录
- “理中丸”在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 “理中丸”在《伤寒论》
- “理中丸”在《博济方》卷二
- “理中丸”在《普济方》卷二○八引《澹寮方》
- “理中丸”在《古今医鉴》卷五
- “理中丸”在《春脚集》卷四
- “理中丸”在《育婴秘诀》卷一
- “理中丸”在《普济方》卷三六一
- “理中丸”在《直指》卷八
- “理中丸”在《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 “理中丸”在《外台》卷六引《延年秘录》
- “理中丸”在《千金翼》卷十八
- “理中丸”在《外台》卷六引《广济方》
- “理中丸”在《博济》卷二
- “理中丸”在《圣惠》卷四十七
- “理中丸”在《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理中丸
【处方】
人参、白术、干姜(炮)、甘草(炙),各二两。[一方加炮过附子一两]
【炮制】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中寒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八十丸,米饮汤送下,食前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伤寒论》:理中丸
【别名】
四顺理中丸(《备急千金要方》卷三)、白术丸(《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处方】
人参 干姜 甘草(炙)白术各90克
【制法】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大。
【功能主治】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治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
【用法用量】
以沸汤数合,和1丸,研碎,温服,日三至四次,夜二次。服后腹中未热,可加至3~4丸,然不及汤。
【摘录】
《伤寒论》
《博济方》卷二:理中丸
【处方】
阿魏7.5克(白面10克,醋和饼子,炙令黄熟)荆三棱(煨)蓬莪术(煨)甘草(炙)青橘皮(去白)陈皮(去瓤)干姜(炮)官桂(去皮)干木瓜 白术各30克
【制法】
上十味,杵罗为末,用面糊为丸,如樱桃大,以好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
治一切冷气攻刺疼痛,心腹胀满,胃冷吐逆,脐腹撮痛。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嚼破,煎生姜、木瓜、盐汤下。若妇人血脏气攻刺,即用炒当归、生姜汤嚼下1丸。
【摘录】
《博济方》卷二
《普济方》卷二○八引《澹寮方》:理中丸
【处方】
人参1两,干姜(煨)1两,白术(炒)1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泄泻。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生姜汤嚼下。
【摘录】
《普济方》卷二○八引《澹寮方》
《古今医鉴》卷五:理中丸
【处方】
人参1钱,干姜(炒)1钱,茯苓1钱,甘草(炙)1钱。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钱。
【功能主治】
转筋霍乱,上吐下利,心腹疼痛,及干霍乱,并真阴症,手足厥冷。
【用法用量】
取1丸细嚼,淡姜汤送下。
【注意】
忌食米汤。
【临床应用】
真阴症:嘉靖甲子年间,梁宋之地人多患此,自脚心麻至膝,死者不计其数,时大方伯赵公出示此方,患者咸蒙其惠。
【摘录】
《古今医鉴》卷五
《春脚集》卷四:理中丸
【处方】
官栋参2钱(去芦),漂白术2钱(土炒),干姜炭1钱5分,炙甘草1钱。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5分重。
【功能主治】
小儿脾虚,中寒面青,腹痛寒呕寒泻,四肢厥冷,一切虚寒者。
【用法用量】
每服或1-3丸,用大红枣去核、蒂,水煎汤,放凉调服。
【摘录】
《春脚集》卷四
《育婴秘诀》卷一:理中丸
【处方】
山楂肉5钱,神曲(炒)3两,半夏(汤泡)3两,白茯苓1两,陈皮(去白)1两,莱菔子(炒)1两,连翘1两,发糵面(炒)1两。
【制法】
上为细末,别用生神曲5两,入生姜汁1小盏,水调打糊为丸。
【功能主治】
饮食所伤,胸腹饱闷不安,或腹中有食积痞块。
【用法用量】
每服白汤或清水饮送下。
【注意】
脾胃虚者勿服。
【各家论述】
此方脾胃虚者服之,虚虚之祸,疾如反掌。盖山楂一味,大能g化食物,若胃中无食,脾虚不运,不思食者服之,则g伐之气胜,故云然也。
【摘录】
《育婴秘诀》卷一
《普济方》卷三六一:理中丸
【处方】
人参、干姜(炮)、白术、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温中止痛。主小儿胎寒,腹痛躽啼。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水1盏,加大枣1个(擘破),同煎至半盏,分3次温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三六一
《直指》卷八:理中丸
【处方】
人参、干姜、白术、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补肺,止寒嗽。主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加炒阿胶、五味子煎服。
【摘录】
《直指》卷八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理中丸
【处方】
高良姜(锉)1两,白术1两,桂(去粗皮)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霍乱吐泻,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浓煎橘皮汤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外台》卷六引《延年秘录》:理中丸
【处方】
白术2两,干姜2两(炮),人参2两,甘草2两(炙),大麦糵2两(炒黄)。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霍乱吐利,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饮送下,1日2次,稍加至20丸。
【注意】
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
【摘录】
《外台》卷六引《延年秘录》
《千金翼》卷十八:理中丸
【处方】
人参1两,白术1两,干姜1两,甘草(炙)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霍乱。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妇人良方》引作“加减理中丸”。
吐多痢少者,取枳实3枚(炙,4破),水3升,煮取1升和1丸服之;吐少痢多者,加干姜1累;吐痢干呕者,取半夏半两(洗去滑),水2升,煮取1升和1丸服之;若体疼痛不可堪者,水3升,煮大枣3个,取1升和1丸服之;若吐痢大极转筋者,以韭汁洗腹肾,从胸至足踝,勿逆,即止;若体冷微汗,腹中寒,取附子1枚(炮,去皮,四破),以水2升,煮1升和1丸服。吐痢悉止,脉不出体犹冷者,可服诸汤补之。
【摘录】
《千金翼》卷十八
《外台》卷六引《广济方》:理中丸
【处方】
人参8分,白术8分,甘草8分(炙),干姜6分,高良姜8分,桂心6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冷热不调,霍乱吐痢,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腹以饮送下,1日2次。渐加至40丸,老小以意加减。
【注意】
忌生冷、油腻、生葱、海藻、菘菜、桃、李、雀肉。
【摘录】
《外台》卷六引《广济方》
《博济》卷二:理中丸
【处方】
阿魏1分(用白面两匙,醋和作饼子,炙令黄熟),荆三棱(煨)1两,蓬莪术(煨)1两,甘草(炙)1两,青橘皮(去白)1两,陈皮(去瓤)1两,干姜(炮)1两,官桂(去皮)1两,干木瓜1两,白术1两。
【制法】
上为末,用面糊为丸,如樱桃大,以好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
冷气攻刺疼痛,心腹胀满,胃冷吐逆,脐腹撮痛。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嚼破,煎生姜、木瓜盐汤送下。如妇人血脏气攻刺,用炒当归、生姜汤嚼下1丸。
【摘录】
《博济》卷二
《圣惠》卷四十七:理中丸
【处方】
人参1两(去芦头),干姜1两(炮裂,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白术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霍乱,或吐或泻,口干大渴,头疼体痛。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粥饮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七
《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理中丸
【处方】
人参、甘草、白术(炒)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生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中气虚热,口舌生疮,不喜冷饮,肢体倦怠,饮食少思。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白汤送下。
【摘录】
《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