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埃及艺术古埃及艺术瑰宝
阿蒙神的箴言云:“大水灌溉之处即为埃及,埃芳提尼之居于此而饮其水,此乃埃及人是也”。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它东接阿拉伯沙漠,南傍荒瘠的高山,西靠撒哈拉,北临地中海,是块完整而封闭的绿洲。每年6月当红鹤飞临这块狭长的河谷时,尼罗河开始泛滥,到11月大水才消逝,留下一层沃土。七千年前就有人在这块土地上耕作。 埃及由尼罗河造成两块地形,即以开罗为界分成南北两部:南部称上埃及,北部称下埃及。公元前3200年上下,埃及的统治权分属于两位君王。他们曾进行一次次权力竞争,结果是下埃及屈尊为臣,埃及统一为早期王朝,埃及文明由此逐步形成。从第三王朝开始进入古王国,尔后是中王国,接着外族篡政,18王朝力逐群虏而建新王国,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终于征服埃及。 埃及进入奴隶制社会后,国王(即法老王)就是奴隶主阶级至高无上的首领,同时也是太阳神和尼罗河神的化身。他们活着的时候是人间的王,死了以后仍是阴间的统治者。埃及人的宗教观念是相信人死后灵魂只是离开躯体飘泊于宇宙间,如果回归肉体人可以复活。因此埃及人就把尸体做成“木乃伊”妥为保存,并十分重视棺材制作和陵墓建造,以祈求复活。所以埃及人十分重视保护法老王和大奴隶主的尸体,不惜代价地建造陵墓。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的由来。由于担心尸体腐烂就不能复活,他们就想到用石头雕刻国王、王妃的像保存下来。国王在阴间称王称霸,也要享受在人间时的一切欢乐,于是又想到把人间的事都画在墓壁上以供享受。这样就发生、发展了埃及的雕刻、绘画艺术。
古代埃及雕塑 埃及文明一直保持了稳固的传统,在美术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埃及雕刻具有明显的程式化造型:固定的姿态、装束和色彩,类似立体绘画的浮雕,头部呈侧面像,眼睛为正面形,肩胸上半身为正面,两腿双足同样呈侧面。国王、贵族的雕像尺寸大而基本向右,仆从则不受程式约束,姿态随意,接近于生活中的形象。 在埃及雕像造型的特征中,程式化的标准是正面律法则。这种法则源于强烈的宗教感情。人死以后复生是基于灵魂与冥体的重新结合,这就必须为灵魂的复归找到门路。为达到这个目的,塑像雕造便出现两种表现方法: 一种是造型取正面律。凡法老王及王族成员,都取正面律,躯体以对准鼻尖与肚脐连成的正中线而作左右对称,这种对称,正是各种姿式(立、坐、蹲等)中最稳定的样子,这种样子才能使灵魂在复活时轻易地找到复归的门路;另一种是注重结构,形式化。尽管埃及雕像按照“正面律”塑造,然而人物的容貌却十分写实,这种在同一作品中复合两种不同的表现方法的做法,正是埃及美术的重要特征。这种写实造型当然也源于埃及人的一种信仰,容貌具有某个人物生前的肖像特征,也是便于灵魂找到可栖的所在。不过这种肖像性又非流露情感的生动表情,而是这个人永不变化的稳定表情,因此形象给人以冷漠感。 埃及雕塑作品的形式多样,有石板、木板浮雕、彩陶塑、着色石雕人像、着色肖像雕刻等。
古埃及绘画 埃及的绘画有三种样式。有一种称为“线刻”,就是在石头上刻画人物或动物的形象,这些形象都是平面造型,类似绘画造型,实际上是界于雕刻和绘画之间的一种美术样式。另一种样式是象形文字,这种象形文字最初是用一个符号代表一件实物,每一个符号就是一幅独立的绘画。后来,象形文字虽然逐渐发展为会意,但始终保持着象形的符号,我们现在看到他们把人和鸟、狮子等动物与各种植物的形象一个个真实而生动地画出来,配在画面或浮雕的背景上,起着类似中国画中的“题跋”作用,同时对画面也起着装饰作用。可见古埃及人也是把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来看待的。古埃及的第三种绘画样式是墓壁画,这是古埃及最主要的绘画形式。 当我们观赏和研究古埃及的壁画时,似乎可以看到几千年前古埃及奇妙的、充满生气的生活情景。在我们初次见到这些壁画时,常常会深感迷惑:他们既不像欧洲人那样根据物象去画,也不像我们中国画家依照想像去画。原来他们是根据实际的目的和用途去创作,因此他们的画不是精致、漂亮,而是完整、圆满。画家尽可能地把一切东西都制作得明确而又耐久。 因此,他们不是按照任何偶然表现出来的样子去描绘自然,而是根据自己的记忆去描画,并且遵循着严密的法则,因为这种法则可以保证所有必须入画的东西都被完全明确、突出地显示出来。他们的这种作画方法,类似于画地图标记。如果我们仔细考察,就会发现埃及画家画人物的方法很像我们的儿童画法,所有的东西都必须从它的最有特色的角度表现出来。比如画人的头部,面孔画成侧面像,眼睛却画成完全正面形,人体的上半身画成正面的,而从腹部向下的两腿却画成侧面,直到双脚都是侧面形。 生活中的人不可能是这个样子,那为什么要画成这种样子呢?这可能是处于人类幼年时代的古埃及人还无法正确地理解和表现复杂的人体吧。比如侧面的面孔,鼻子突出易画得像,正面的眼睛要比侧面的眼睛好画得多,双肩正面既完整又容易画,而侧面就有透视变化且不完整,不完整就不符合他们所知道的人体知识。 由此可见,古埃及绘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们是用线条造型,
1, 金字塔 论及人类文明建树时,人们首先会想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它是人类幼年时代最伟大的成就之一。金字塔把王权和神权的稳固强烈地表现了出来,纵使今天大地上早已没有古老的埃及王国,可是金字塔雄风犹在,人们在它的面前依然会感到渺小和卑微。在离开罗不远的基泽地方平坦广阔的沙漠上,耸立着许多体积庞大、高耸入云的金字塔,最高的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它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王胡夫的陵墓。金字塔现在只有137米高,底边各长2306米,占地53公顷,用230余万块平均重约25吨重石块砌成,塔身斜度为51°52′。金字塔的构思反映古埃及人的信仰。他们相信高山、大漠、长河都是神圣的,法老王被宣扬为自然神。于是通过审美就把高山、大漠、长河的形象的典型特征赋予王权的纪念碑,在广阔的大漠中金字塔显得高大、稳定、沉重、不可动摇,单纯、简洁,雄伟壮观。它带着强烈的原始性,仿佛是人工堆垒的山岩、混沌未凿。它的形象和尼罗河的风光十分协调,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何其壮阔。 2,《狮身人面像》 在仅次于胡夫金字塔的哈夫拉金字塔的东面,伏着一尊巨大的狮身人面像,它面朝着东方,似乎在向初升的太阳行注目礼。当年希腊的旅行家们走到这儿,不禁大叫起来:“斯芬克司!”斯芬克司是希腊神话中的怪兽。其实狮身人面像在希腊神话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一千多年了。它和金字塔共同显示了法老生前的无上权威以及死后的灵魂不灭。这个巨大的、身子蜷缩着的巨像,是在一个软石灰石小丘的基础上雕刻而成的。它雄踞在巍峨的金字塔旁,更为法老的陵墓增添超人间的威仪和神秘感。狮身长240英尺,高66英尺,人面部是哈夫拉法老的理想肖像。这种创造起源于图腾崇拜:把某种动物当成祖先或神加以崇拜,再把法老的面容雕在这种动物身上,这就意味着法老是神的化身,借以显示无上权威。这是人类第一件巨型雕像,仅人面部就有5米长,耳朵有3米。这座巨大塑像是伟大的科学和艺术成就的结晶。由于雕像过于庞大,在雕作过程中首先要重视的是整体艺术效果,不可能对形象细部精雕细刻,因此这座巨像的造型手法极其简练、概括,达到一定程度的写实,充分显示了古代埃及雕刻家们的高超技艺 3,《彩陶女神》 埃及史前文化丰富,在尼罗河流域以耕织为主的农业部落很早就已形成,由实用发展起来的制陶工艺也趋发达。现今所见最早的作品是阿姆拉提时期的彩陶塑女像。这是立像,28厘米高,双手高举向内卷曲,头很小成蛋形,无眉目秀发,上身裸露,胸前垂挂两只娇小、对称的乳房,细腰宽臀,以起伏变化的曲线构成洗练、单纯的人体,腰际以上着棕红色,可能是赤裸的肤色,下身呈灰褐色,像是穿着简洁的裙子。从高举的双臂,随势弯曲的姿势看,好像在翩翩起舞,整个形象给人以生动活泼的动感。从这尊陶塑女像看,远古埃及的雕塑造型自由奔放,重整体造型,艺术语言简练概括,大胆舍去一切人体细节,单纯到接近抽象,如今看来颇有现代感。 4,《拉蔌荷特普及妻诺佛列特像》 拉蔌荷特普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的王子,他和妻子诺佛列特的坐像集中体现了埃及王族的雕像规则:人物正襟危坐,双腿并齐,男子右手横陈胸前,左手置于膝上;女子双手护胸,面容平静严肃,没有性格的刻画和情感的流露。古埃及王国时的雕像常常是这样。王子除短裤外全身裸露,肩阔胸厚,肌肉丰健,蕴含着征服一切的力量,皮肤呈棕红色,可能是因为男子常常出征和常受日晒雨淋。女像则为淡黄肤色,娇嫩白皙,这是由于长期闺房生活养成的。这两尊像各有不同的美感。王子具有力的健美,妻子主要呈现出纯洁的柔美:清秀的面容两边分列浓密短发,身着白色连衣长裙,犹如曹衣出水,透现出丰腴圆浑的肉体,酥胸前突现一双丰乳,整个体态造型富有对称的匀衡美。雕刻的艺术语言极为简练,于概括中见刚柔变化,可谓古王国时期审美理想的典范作品。 5,《国王与王妃像》 这是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法老王门考拉和王妃双人立像。国王夫妇并肩而立,都是左脚略向前迈出半步,但没有行进的动势,全身的重心仍落在两只脚上。在埃及雕刻中从未表现过把全身重心放在一条腿上,而另一条腿轻轻地离开地面的人物,这种站立姿式增强了安定稳固的感觉。国王两臂垂直,双手握拳,以表示力量的集中;王妃左手弯曲放在国王左胳膊上,右手臂搂抱着国王的腰,这是埃及夫妇像的标准格式。尽管立姿呆板,但人物的面部隐露微笑的表情还是生动的。雕刻家对男女躯体作了不同的对比处理,通过薄而紧身的长衣刻画出女性柔软起伏的曲线和优美的体形,而国王在埃及雕刻中则是永远年轻而理想化的躯体。 6,《村长像》 埃及肖像雕刻中的法老和王公贵族雕像,按宗教规则严格遵循“正面律”程式,所以这类雕像的姿态和表情都较僵化呆板,神性多于人性。但是身份低贱的人物的雕像就很少受这种程式的局限,更多偏重于生活形态的写实。这类人物大多是作为俑陪葬的,比较杰出的有《村长像》。这件木雕立像高110厘米,属第四王朝作品,原名叫卡别尔王子。当时,王子作为王家族庄园的管理者,类似工头的地位,在田间监督奴隶劳动,兼及组织人力筑坝修水渠,据说这件雕像出土时一个旁观者惊叫道:“这是我们的村长。”事实上他也像个村长,他那肥头胖脑的神气使人联想到一个忠于主子、欺压奴隶的乡村小吏的典型。 7,《阿门哈特的石碑》 这是古埃及中王国第十一王朝(公元前2000年)时期彩色浮雕作品。彩色浮雕类似于立体绘画,形象微微凸出于壁面,外轮廓仍勾线填色,背景空白处阴刻象形文字以表达画中含意。画中人勾肩搭臂形成一个整体。人物和景物都被置于一个平面,在一条水平线上进行构图安排,极富装饰性,造型程式化富有简练概括单纯的美感。 8,《书记像》 《书记像》,这件雕像的姿式动作和表情更加接近生活的真实。书记是记录主人言词的小吏,没有地位,所以不受王族雕像程式的约束。雕像刻画出这个书记在聚精会神地听主人讲话,准备记录的动作神情。雕像造型写实,对人物结构的处理丝丝入扣而不琐碎,这是第五王朝最生动的作品。 9,《战士》 在中王国时期的墓室里还流行一种小型的木制雕刻。最有名的是在阿西尤特地方的一个将军墓中发现的有80个战士组成的队列雕像,像高40厘米,有弓箭手和枪盾兵。其中的弓箭手是来自努比亚的雇佣军。群雕列队战士被表现在行动之中,身体裸露,健壮有力,只是在每个人的腰间系有朱色裤式短裙,个个神勇善战,很有生活气息。 10,《阿门哈特三世的斯芬克司像》 又叫塔尼斯的人面狮身像,长220厘米,被确认是阿门哈特三世的雕像,在埃及同类雕像中它是别具一格的,在于人的脸上长出了狮子的耳朵,并用厚厚的鬣毛把头、胸、肩包了进去,从而增强了头部浑厚凝重的效果,充分显示了庄严威武的力量。 11,《阿门哈特三世像》 阿门哈特三世是第十二王朝盛期的帝王。他治世48年间大兴水利工程,开发莫里斯人工湖,树立纪念巨像,建筑神庙和迷宫,颇有建树。阿门哈特雕像是中王国时期雕刻的最高成就代表,它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特征。在古王国时期那种绝对的威严观念已经开始削弱,开始注重人物的情绪刻画。 12,《涅菲尔蒂像》 据说世界雕塑史上有两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国卢佛宫的《米洛岛的维纳斯》,一是柏林国家博物馆里的《涅菲尔蒂》,她比米洛维纳斯要早1500年左右。这两尊塑像都是无与伦比的。《涅菲尔蒂》雕像的写实技巧极高可达乱真之境,人们很难相信这竟是出自3500年前奴隶艺术家之手。涅菲尔蒂是十八王朝法老王阿赫那东之妻。史称阿赫那东是勇敢大胆的改革家,他竭力削弱宗教对王权的控制,扩大法老王的世俗权力,这种重世俗人生权利的改革,对艺术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艺术减少了神性而充实了生活和生命的气息。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埃及艺术才逐渐摆脱僵化程式,趋向生动活泼的现实主义,《涅菲尔蒂》雕像就是这个时期的杰出代表。埃及肖像雕刻是作为死者的替身而创作的,所以雕刻家竭力追求雕像的逼真。为了达到酷似,还经常从死者身上印下面模,直接翻置雕像,然后再仔细加工。埃及雕刻家经过这种长期的训练和探索,掌握了极高的写实技巧。据说涅菲尔蒂王后在古埃及具有倾城倾国的美貌。这尊雕像在几千年之后的今天还令人心醉神迷。当然,与其说是惊叹王后的美,倒不如说是折服艺术家的天才。雕塑家表现了一个美丽的东方女性的典型,长圆型的面孔,五官端正,线条柔和清秀,修长的颈项,变化微妙的曲线构成庄重、优雅的仪态,体现出埃及人对女性美的理想。为了创造形象的真实感,雕像施加了色彩:浅红色的肤色,浓黑的眉毛和深红的双唇,显得美丽而又雅致。雕刻家十分重视传达人物心灵的眼睛的制作,据史料称该像的眼睛是用铜料镶边,雪花石膏填白,并用下面垫了一块磨光的黑檀木的水晶石做眼球,使双目极富神气,显得非常明媚动人。她那色彩优雅的高冠和胸饰具有极高的工艺装饰性,从这一形象可以见得古埃及文明的程度。 13,《室外法老像》 埃及法老是神的化身,除了在陵墓和王陵庙宇中供奉法老石像外,埃及人还在全国的庙宇中供奉法老石雕像。到十八王朝时建筑同雕塑紧密配合,法老的雕像被放到了门外,为了让大众也能目睹。由于建筑物越造越大,法老的雕像也越来越大。在拉美西斯二世统治下的埃及帝国,一些巨大的石像有的竟高达65英尺。辩证法告诉人们,任何事物发展到顶峰时就意味着开始衰落。从下一代法老起,埃及的权威开始败落,埃及雕塑的传统形式也随之衰落。但是古埃及的文明却开始经过克里特岛影响到欧洲,首先是古代希腊。 14,《神殿浮雕》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征服了埃及,沦为波斯的一个省。前332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了波斯又占领了埃及,从此埃及处于外来民族的统治,艺术从此进入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0年埃及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从这时起古埃及历史宣告结束。这块浮雕是埃及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04年—公元前30年)时期作品。浮雕表现的是女神为国王戴上两重王冠,宣扬了“王权神授”的意思。浮雕遵循传统造型方法,薄衣紧贴裹着身体,表现出女神身体曲线变化美。 15,《装饰门》 上埃及国王美尼斯统一了埃及,建立了埃及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古王国的历史是从第三王朝开始到第六王朝。(公元前2780—公元前2280年)这件《装饰门》是第五王朝时期作品。这件装饰门实际上是一件木刻作品,门的三面刻满了象形文字和立于两侧的男女立像,门楣上有男女相对而坐,均以对式结构,十分庄重美满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