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武侠天地温瑞安作品“红电蓝牙”系列之《绿发》

“红电蓝牙”系列之《绿发》


附 录



      轻生一剑知
      ——为曹正文“中国侠文化史”序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武侠小说。那时候,我仍未曾上学。也就是说,我在还没正
式在学校上课念书识字之前,已在看武侠小说。别忘了,我是生长在服中国大陆本土有一段
漫长海陆空距离的南洋(东南亚)的一个半岛上,而且,在那半岛(马来西亚——那时还只
叫做“马来亚”)的一个相当荒僻的小镇(霹雳州美罗埠)的火车站(俗称美罗埠火车头—
—离美罗山城约3英哩半,当时只有百数十户人家)的我,能够感受得到中国传统文化、民
族色彩熏陶,武侠小说,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媒介,一重大的关键。
  之后,我又陆陆续续、断断续续的读了许多武侠小说,年纪稍长之后,转而对纯文学
(尤其是现代诗和文学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对武侠小说的要求与鉴赏,也慢慢严
格了起来。毕竟是“生有涯”,学海无涯,我不能每一本武侠小说都读遍、每一部都喜欢,
所以就私下作了比较。为什么我喜欢?何以我不喜欢,喜欢的我就介绍给大家看,不喜欢的
就忘掉它。
  由于我在小学期间就办“期刊”,初中时已搞“文社”,到高中毕业前已发展成有十余
分社“忝为当时当地”“人口”最多的民间纯文艺社团),办了数十种刊物,所以,也有不
少人受我的观念所影响。我在学校里不同的班上也常常“代课——老师没来或告假的时候,
我就选讲武侠小说,有时边讲边创,也有老师赏面,干脆邀我“主讲”,他们也三五成群,
就在“台下”“听课”,使我的“不自量力”因受鼓励而变本加厉,终于也执笔写武侠小
说,把同学的名字(当然我喜欢的就写成忠的、不喜欢就写成奸的)写成了小说内江湖中的
武侠人物,起先只在班上传阅,慢慢变成了在香港的“武侠春秋”连载发表。
  这段时期,在我内心里也不无疑惑。别忘了,我是在海外成长的华裔,我所受的教育,
所遭遇的环境,并不常有机会接触到中国文化传统。我们的教育文凭里,中文决非必语)学
程。中学时期,我曾转校到纯马来(即巫文:是当地的国语)学校去念书,说一句华语(或
方言),给学校当局“抓到了”还得要罚款或罚站堂呢。我最先接触到的武侠小说,提供了
我中国传统文化(文学)的根基(当然个中难免有些偏差),这是不可讳言,也不可抹煞
的。它终于推动我走向参与中文文学创作的道路。试想,相距那么遥远的所在。而我只是一
个小镇里的一个小兵,因为通过武侠小说。我终于衔接上中国文学博大精深的根。
  我坚信我只是其中一个。相信有千千万万的人,他们在各处各地各个不同的时候。也蒙
受过这“武侠文化”甘霖的滋润,乃至成长茁壮,终于血脉连接,发一分热,放一分光。
  不过,当时我也同样有摄惑:人人都说武侠小说一味只知暴力,打打杀杀,无知幼稚,
虚妄不实,决非文学——怎么大家对“武侠小说”的偏见如此之深,但它的流传又如此之
广?致使骂他的人,也忍不住要看她;不肯看他的人,也决果不开她无所不在的影响力(例
如:报章连载、电台广播、人们谈论得津津有味……)。既然任何作品(就算是打着“文
学”旗号的作品)都有瑰宝与糟粕。那么,我们为什么没有评论家来正视这么多优秀作家写
了那么多优秀的作品而影响了那么多优秀读者的这个事实呢?武侠的传统,其来何自?什么
是好的武侠小说?什么是不成功的武侠作品?如果她有不良的杂质,我们是否能把她炼得更
好?要是她已有优良的品质,为何我们不予以发扬光大?
  那时候,武侠小说的精萃已影响了我做人处世的看法。我也尝试去建立一套自己的看
法。“侠出自于伟大与同情”、“止戈为武”、“侠是知识分子从坐而言到起而行的指
标”、“武者不为侠”、“知行合一、救人于难才是侠?”、“侠是重然诺、守信义、虽千
万人吾往矣”……我也相信武侠小说是中国文学里的一种独特类型,而“侠义”亦是中国文
化精神中的一种特色。
  我深信不止是我,还有我身边的人(由我影响或非由我影响)乃至我不相识的人,都深
受这些武侠小说所描述的情节和观念所吸引……”
  可惜,可是,也可悲的是,一般人仍对她喘之以鼻,认为这类小说不登大雅之堂,甚至
把阅读这类小说的人视为低级无聊,好像“看武侠小说”竟是一种“罪行”。大家一面读
他,一面骂她,一面笑她,一面侮辱她,却并不愿意花时间去研究她,并歧视她的存在。
  那段期间,正从童稚迈入少年的我,也从武侠的阅读者进创作者(包括口头讲述)。那
约莫是60代初至末的事,金庸、卧龙生、诸葛青云、金童、金锋等人小说,已逐渐风靡华人
世界。在新马亦已开始流行。
  我把“绿洲文社”和“天狼星诗社”办至高峰期间,毅然放下一切。赴台进修。由于自
己的不甘寂寞,而且确想为中国文学做点事,于是在大学课程的同时。也办文艺社团,大概
花了五、六年的光景,成立了“神州诗社”八部六组,办了试创山庄。出版过十几种不同的
期刊杂志,也成立过出版社,虽然出版诗刊、文学刊物是我们的理想和指标,但真正嫌钱
的,足以维持我(们)生活费的,却是武侠小说的推出——包括《神州奇侠》、《血河车》
等作品。
  这段期限,我们由草创的六人。在短短三、四年间成了三、四百人以上的阵容。亦可算
是当时仍在“戒严”时期的台湾纯民办有组织的文学社团中最具“声势”(许或只是“虚
张”)。我因而接触不少年青朋友,当然,年长、年少的都有,而且每年、每月、每天如
是。他们来自各个不同的阶层,在完全不同的行业里任事,他们大都爱看武侠小说。不过,
他们也认为武侠小说非关文学,只是消遣,只算娱乐,甚至认为我从事武侠方面的创作,是
对正统文学的一种“高经叛道”的行为。其中有不少本来对我“颇为看好”的师长,为我
“误入歧途”(事实上,我仍保持大量“纯文学”:包括诗、散文、小说、评论的写作)而
忧心、惋惜、唏嘘和指责。
  说真的,我写武侠小说并非为了生活(在那时候,我正年轻。以当时“形势”——当然
也是“虚张”的——我若为糊口,大可不必选择”笔耕”这条路子),而是想寄情和舒展自
己多年来的抱负和信念。我也遇上好些志同道合者,他们开始正视武侠小说的特质与成就,
也有些颇具慧眼与心得,但他们都“光说不练”,批评的多,理想大高,绝少人真正为“武
侠是不是文学?可不可以是文学?能不能成为文学?”恳恳切切、踏踏实实地做些事。
  不少大学生,乃至大学教授,甚至诗人、政客、社会名流,都迷上(或曾迷上过)武侠
小说,但他们却照样看不起武侠小说,也不正视自己曾有这种“嗜好”。这时期,不少人都
在写,但由于她是一种大众消费品,大家只忙着粗制滥造,以致武侠小说多如汗牛充栋,目
不暇接。只能算是一种“谋生的工具”,而不是“理想的寄托。”然后认真悉心写好她的
人,显得少之又少;杰作巨构,更万中无一。这更促成鄙薄她的人更振振有词,武侠更成为
怪力乱神,暴力血腥(有时还加上妄诞变态色情)的代名词。在那年头,尽管古龙已崛起江
湖,古龙式的电影辄风行亚洲各地,但她仍给视作“毒草”,“香花”从来不往她头上戴。
  70年代初,我和我社里的友人。曾在我们的刊物上,(在74、75年间)召开过座谈会,
讨论金庸(当时他的作品仍只能在“地下”传阅,仍未“正式登场”于台湾文坛,那当然是
非关作品质素,而是其他敏感的政治因素之故)、古龙的作品,引起热烈也激烈的反应,几
乎把我们文社也视作“毒害人心”的“黑道”。我的《四大名捕会京师》、《白衣方振眉》
是在台湾最早以纯文学书籍包装、以“武侠文学”名目推出的武侠作品系列(由“长河出版
社”约英在76、77年间出版),非常意外的得到好评,销量也好,许是因为在这之前,从没
有这样做过,接着,古龙和金庸等的书,都纷纷以这个“以正视听”甚至更加华贵美观的方
式推出,从此成了风气。
  在这之前,台湾全省有上千家租书店,他们出租的大都是武侠小说。那种装订甚差、设
计也不讲究、质素更十分低劣的薄薄小册,甚至连作者版权也从不予尊重,时常张冠李戴,
颠三倒四,作品也良莠不齐,盗印翻版,不胜枚举。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有群众支持、消费
价值、传统特质、文化菁华的一种文学特殊类型。却受到这样的贬待、歧视和忽略,虽然不
知有多少高质素的读者仍为她疯狂入迷。
  台湾那时候注重现代文学(正统文学当代化的一种统称)和乡土文学(台湾本土文学)
的抗争与对垒,对这种跨越界限、不分阶层的作品根本不予重视。我在歧路与迷途上继续创
作和研究武侠小说,惹来不少诽谤号流言。我一直希望有学者从事这方面的批评、整理,甚
至期待有人能深入探讨和整理中国“侠”的特质与历史,到最后,我盼望会有有心人出来为
武侠说些话,做些事,然而除了一些作家(例如古龙)仍然为我们写些好小说之外,最多只
有三数位名士学人,在片章残篇里偶然以高姿势为武侠说了几句“打抱不平”的话之余,我
委实得不到什么支援的声音,只有孤军(幸好这种“孤军”在世界各地、海内海外都有呼
应)作战到底。
  那时候,武侠小说里的一些信念,仍影响了我和我好些朋友;我们相信“侠”是可以存
在于现代的。侠不一定要拿刀子、见血光、出人命的。一个仗义执言、知行合一、秉着良心
骨气做人作事的律师、教师、商人、警察、学生、记者乃至于屠夫、清道夫都在“行侠”,
都是“侠者”。“侠”的定义其可贵性都不在于他武功高不高、武力强不强大,而是在他有
没有具备一颗“侠义的心”。而文学不分类别,只要写得好,不管侦探、言情、武侠、神
怪,俱可成为伟大的文学经典。武侠写的是极度情境中的人性。凡是为大众接受并可流传广
远的作品,必有其深层价值。
  那时候,我正从少年步入青年。也从武侠小说的爱好者进入研究者(包括敦促鼓励别人
去探究),我在香港武侠世界连载“四大名捕系列”,并已写完了《神州奇侠》故事。那大
的是70年代至末的事,古龙在台湾一纸风行,金庸的书在坊间以各种名目流播,台湾武侠各
大名家的写作黄金时期,已开到荼靡。
  恰好在新派武侠小说第二次高潮全面归于消租时期,我也“迫不得已”离开了我办文艺
社团最巅峰(指”得心应手”)的台湾,经过一段岁月在海外流浪流亡之后,终于定居香
江。
  我说第二次新派武侠小说的巅峰期全面干寂,系指这段时期,武侠小说或任何通过武侠
的形式或本质表达的作品、成品和消费品,已失去了焦点,没有了市场,甚至缺少了那原有
的一股朝气蓬勃的原创(动)力。可不是吗?以中国功夫打出名堂扬威世界的“武神”李小
龙,已在7O年代初期逝世。70年代起,金庸已不写新的武侠作品。不过,他的旧作却在这段
期间经苦心删修后正式“登陆”台湾和中国大陆,引起风潮,风靡天下,独领风骚,极受注
重,甚至兴起“金学研究”我也为研究他的作品写了几本专书。但他的作品是“推出”而不
是写出新的著作来。他不写了,自然是读者和“武侠文坛”的一大损失。可是,其“后遗
症”更是“可怕”:在港台文坛,都觉得好的武侠作品都给金庸写光了,再写,谁也写不过
他,不如不写了;或是,武侠小说金庸写得最好,看他的,就够了,别的都不用看了;尤甚
者根本认为金庸不写了,加上80年代的前段武侠文坛另一大师梁羽生也金盆洗手,而一代怪
杰鬼才古龙也醉卧西天、武侠小说已经可以划上句号,余无足观,寿终寝了。
  这种观念很有理很有力也很“名正言顺”的摧残的武侠小说可以承先启后的生机。新一
代的武侠新秀,根本寂寞无人管,任其自生自灭。人赞金庸作品“空前绝后”:“空前”自
是必然的,也是恰当的赞誉,但对一种文类的存在价值而言。“绝后”决非好事,甚至对金
庸作品的评价也因而“略减颜色”。后人不一定要(能)超过金庸,但大可写出自己的特色
来。有比较才能见出该种文类的恒存价值、不朽成分。假使李白之后,没有杜甫,没有白居
易。没有李煜、晏殊、苏轼、黄庭坚,那么,唐诗宋词或许就不见得那么伟大。而李白的天
才也难名因而逊色,虽然他们在诗词方面的成就并不见得能超越李白。可是,读武侠小说者
难免都有“幕古倾向”,就是金庸作品也常透露出这种观念:上一代或已逝的一代往往比下
一代的新锐更强,人格更完美,境界更高尚。这对古代的向往与道回,运作在现实层面上,
很容易使会对正在撰写和努力尝试的作家生起漠视和冷待的反应。金庸作品,冠绝同侪,受
到尊崇,理所当然,当之无愧;不过,这种现象无疑对武侠小说的发展生机,有所扼杀,恐
怕是十分不妙的。
  同时,武侠小说市场全面崩败,老一辈武侠前贤,多已辍笔不写,或者,仍在撰写的却
写不出当年虎虎生风、凛凛神威来?现代人太忙碌了。报章杂志上的武侠长篇连载,已不适
应社会节奏。这非关有没有好作品出现的问题,而且认真创作的武侠作家(不分老幼)根本
生存不下去了。就算写得像还珠楼主、平江不肖生、白羽、金庸、梁羽生……,这样出色而
曾在报刊上连载风靡万千读者的作品,换作这时候在报上逐段刊登,只怕也不复盛况。别忘
了,就算当时古龙名声如日中天,作品多为电影电视改编拍摄,但作连载发表时的反应,也
远不如上列时期的武侠名家来得哄动,余者可想而知。人们娱乐更多了,花样多,选择也太
多了;电影(港台中外都有)、电视(卫星电视有多种多国选择)、琳琅满目各式其式的杂
志书报。资讯爆炸、电子游戏机纵横大街小巷……这都是前二代的武侠小说家不必面对的挑
战,不需面临的危机。
  在香港,这样一个急促节奏快皮应和经济挂帅的大都会里。从事写作(要是没有学院的
支持),而又是认真的写作(且又没有兼营的正职),并且是认真的去写作通俗的作品,这
是一件非常奢侈也十分冒险同时是相当孤寂的事。
  这段时期,许是因为武侠素材的改编“盛极必衰,”致使70年代几10部电影有9部是
“武侠片”的趋势,争遽直下,成了一年制作的电影里,居然连一部武侠电影也无,继续苦
心悉力去写好这种文类的人愈来愈少,大家继续把注意力集中在武侠一代大宗师金庸身上,
加上还珠楼主、平江不肖生的作品已多不为年轻一代所接受,梁羽生锋头为金庸所掩盖,古
龙英年早逝,武侠小说潮流于是进入“一枝独秀,全面沉寂”的“冰河时期”。新秀们没受
到培养、鼓励,他们既不敢写。也缺乏条件写,没有兴趣去写。
  这时候,武侠小说已可以开始在中国大陆出版流传,造成高潮迭起,风靡一时。而且在
台湾及香港各地。已展开了“金学研究”对武侠小说一代大师金庸的作品。提出多面性和多
角度的金庸开快的精采意见,但都是以趣味性为主。台湾方面,叶洪生专事研究整理中国武
侠名著,重新修订推出,确也保存和推动了不少佳作巨构。不过,除了中(象章培恒)、台
(如龚鹏程)少数几位学者作家注意到武侠小说在中国文学的地位与特质,写下了为数并不
多的(多是对前代或已给认定具有代表性作家的作品)评奖或研究之外,我几乎仍完全找不
到在20年前苦苦追问的指引,什么是武侠传统?什么才是好的武侠小说?武侠小说能不能成
为文学?“侠”的定义为何?武侠小说在现代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
  我在这时候,却似自己撰写的一部武侠小说:《逆水寒》的题名一样,足足“扒”了10
年的“逆水”,专事写作。而且以武侠小说为主,并希望能够为“新派武侠小说”之后摸索
一条“超新派”的路向。由于这条路向是雨生、多险阻、荆棘清途的,而我不仅个人冒险寻
觅,也得要支持勉励好些志同道合的年轻一辈并请同行,所以价外战战兢兢,小心翼翼,但
已箭在弩上,不得不发。
  30年来,我仍在期待一本(甚至是大量的)对武侠小说传统、历史、文化取向。精神价
值、文学评介作全商的研究比较的专业论著。这时候,大概是80年代初至末的期间,中国大
陆的“武侠热潮”方兴未艾,海外侠坛,金庸文学地位已受全面肯定,日丽中天,众星消
殒,百家沉寂。
  90年代一开始,海内外“侠坛”有两大盛事;
  一是“武侠电影”的复生。过去的名家作品重新受到注意。争相翻拍;不过,值得注意
的是;这跟六、七十年代改编武侠名著大为不同,这“改编”简直是“改头换面”,不再是
影、视企图透过武侠小说来争取观众、吸收灵感、丰富题材,而却变作了一种反客为主、财
大气粗、任意删改、曲解丑化的“牟利工具”或曰:一种“噱头”。故此,武侠热潮星再兴
起,便后劲未必有力,而此水亦非前流,与其说这是对武侠作品的重视和尊重。不如说是利
用武侠的剩余(甚或是残余)价值。来制造宣传、吸引注意(对电影、电视成品)。此等情
形,别说已逝的大家如古龙者已抗议无从,就算使在、独尊的大师如金庸,他的作品也一样
给改得面目全非、体无完肤。这“武侠热潮再生”,是悲是喜,是好是坏,那当真是见仁见
智了。(况且。这股“武侠热潮”大有“来得快、去得也速”之势。)
  一是中国大陆对武侠小说出版权的下放和开禁,以致群龙并起,可以自由争相推出武侠
作品,不必再受禁制。我们甚至可以读到江苏文艺出版的“武侠天地”等高水准新风格的武
侠杂志。这也连带起了“反效果”:由于失去了版权的约制,以致翻版、盗版、伪作、滥作
充斥市场。造成销量上的“反弹”和伤害。另一个“副作用”却是:正式公开研究、讨论、
整理、评介作为中国道俗小说的圭皋:武侠小说的论著,也开始发威;有心人开始可以从事
武侠评论方面的著作了。这是可喜的现象,故而,在这进人90年代短短两三年间。有关武侠
传统、侠义精神、武侠作品的论介和辑录(包括多本武侠辞典和作家专论)已纷纷面世了。
其中不乏精辟独到、眼光深远、胸襟广博、资料完备的作品,可惜,我们仍在期待一部真正
能对中国“侠文化”历史和意义、传统与延续贯通古今、综合分析、惊警动人、重行定位的
论著。
  直到我认识了曹正文。
  直至我认识了曹正文,并知道他正耗时费力,苦心孤诣的撰写“中国侠文化史”。
  我生平交游颇多,但能交上曹正文这样的朋友,绝对是我的福气。他的特色和优点,十
分之多。我这儿只举出其中四项,让熟知他的朋友共鸣,和论还没有熟悉他的朋友他分享:
  (一)曹正文是一个学识渊博的才子。要知道有才气的人不一定有素养,而有学问的人
不见得也有才情。才情与学识兼具的人并不多见。曹正文绝对是相当罕见也非常杰出的一
位。
  他是自学成家、苦写成名的作家。在撰写和出版这部:“中国侠文化史”之前,他已推
出的作品逾20部。他曾在工厂当过10年工人,当过最操劳的翻砂工、搬运工、磨工,但他在
艰苦中不忘进修,终于卓然有成。且看他自25岁起出版迄今的著作书目;从“咏鸟诗话”、
“群芳诗话”,到“女性文学与文学女性”,这一类作品属于文学评论面笔的范畴;或从历
史小说“唐伯虎落第”、武侠小说“三夺芙蓉剑”、到推理小说“佛岛迷踪”、至文学故事
“近代名人暗杀风云录”这些属于多类型的小说创作;抑或是知识小品“米舒博士谈读
书”、新闻学论著“旧上海报刊史话”、心理学著作“愿你喜欢我”、乃至于他主编的“中
国100名人谈读书”等作品……从他的写作书目,类型之多,题材之宽,学识之博,取角之
广,可以说是非才气纵横、笔力淋漓不能臻此。
  更且,他的作品从不故弄玄虚、炫耀才学,而他一贯主张写作应以普罗大众读者群的相
应为依归,他每一部作品都不是空泛之作。而是紧扣人心,深入发掘资料与题材,以生花之
笔力以万钧的从容道来,所以他强调:“任何经得起历史经验的文学作品,必定要雅俗共
赏”,又强调:“我不希望自己成为显赫一时而终究湮灭于世的宫廷文学家。而努力做一个
以文学作品赢得广大读者喜爱的文学代言人。”
  就算他处理一部推理小说,他也试图更为中国的推理小说闯荡摸索(有别于西洋、日本
推理小说)出一条自己的路、同时也是中国的路向来。
  由此,他对写作的态度,令人起敬。
  (二)曹正文不仅是一个学问渊博、才气纵员的作家,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记者好编
辑。
  他完全不因人事,只靠真材实料的投稿,进入新闻界与文坛。他先在“文江报”理论部
编文史稿,后在“解放日报”文艺部编杂文。81年上海“新民晚报”复刊。他考入当记者,
擅写社会新闻,不久便调入副刊部编“夜光杯”副刊,现为该报“读书条”专版之主编。他
主编这一副刊。不但办得有声有色,吸引不少书迷和非书迷成了该报或该版“拥护者”。同
对罗网了不少海内外好手名家来为他写稿,而他自己也以“米舒博士”之名,主持专栏,为
读者回答各种各类十分专业艰辟的文史问题,成为中国大陆最受欢迎的副刊和最具影响力的
专栏之一。
  他有这样资深的阅历和编采经验,对于创作、评鉴编纂工作,当然有着莫大的帮助。很
多人有着深厚的学力从事文史工作,但在经验与眼界、胸襟上,却不足以将才学尽情挥洒,
以致有所囿限;接触面广、交游阔而生活层面深刻的他,可不必虞此。
  (三)曹正文不只是一位学博才高的作者,他除了也是资深记者与编辑之外,同时对武
侠小说的创作和研究,有着极为深沉丰富的知识,以及高瞻远瞩的独到之见。
  他曾写过一部“古龙小说艺术谈”,那是中国大陆第一部研究古龙的专书,甚至在海外
亦是第一册古龙武侠小说的专论。也就是说。世人都钻研并撰写金庸小说评介之时(他也有
另一评赏金庸小说的论著,把金庸小说里的“一零八”将论作者手笑技法,与别不同)。他
却“虽千万人吾往矣”,着手埋首苦写古龙小说论述。他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作为
一个真正的论评者所必需的眼界、胸襟与胆气,他都—一具备了。
  难得的是,他除了是一位对武侠小说和中国侠义文化传统研究经年的人之外,同时也是
武侠小说的创作者之一,写过“龙凤双侠”等多部武侠小说。作为一个评论家和资料收集者
论武侠小说,可能够客观,但不见得够投入;然而,他兼备创作、评论双角度,可以“出
得、人得”左右逢源,时就文学价值下评,对为历史流变定位。时替作家化腐朽为神奇(或
者反之)作出激赏、分析;撰写“中国侠文化史”,他当真是在“先天”与“后天”上都能
“称职”。
  (四)曹正文不独是才学兼具、有深厚编采背景、以及同时是武侠小说的作者、论者,
他还是位侠者,是个性情中人。
  我跟他相交不久,相知却深。我们自90年通信以来,他二度出国。但因机缘,只见了一
面。聚了两次,但这已足够:正文是侠义中人,重情守信,已然肯定。
  他在跟我还素昧平生之时,已热情来信,为我联络出版的事。我当时因事烦缠,常还未
及为他好好写信,但千忙中的他,仍不以为杵,照样来信恳切相邀,拳拳盛事,凛凛汉风,
使我对这个简朴文笔蕴露剑胆琴心的侠客书生,十分好奇、向往。
  他为我的书在中国大陆洽谈出版刊载的事,我原想以前请人代洽,多付上部分佣金,正
文如此为我奔走费心,且在洽谈过程里时时为我争取应得之利益,又一再不胜其烦将细节、
款项、重点、进程电传予我,比身为作者的我,还更维护我的权益,且也比我急切,于是我
数度敦请他应收取应得之报酬。但却为他断然拒绝。我再三提出,反而换来他峻然写道:
  “……佣金一事,兄再也勿提,否则就是瞧不起我们的交情了。比起古代侠者,我所作
所为,不值一提……”
  他的侠心激烈,不止如此。我相信在他笔龙蛇之余,也做了不少为民请命、打抱不平的
事,然而他施恩不望报,继续他耿介执著的文侠生涯。
  具备以上的特质(还有我许多未及在这篇章里引述的),由曹正文去为“中国侠文化”
作传,那是最恰切的事。
  我在前文引述了三个时期(恰好上致上有30年)作为一个“武侠人”在三个不同地域的
期盼与感触;至于国内“武侠文化”的状况,读者诸君可能比身在海外的我更加深切,我在
这儿就不多赘了。
  经过多年在侠坛的“闯荡”。我在现阶段仍坚信:侠是知其不可为而义所当为者为之。
侠即是在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中作抉择。伟大的作品不一定能伟大,但极伟大的作品必然极流
行(试想;三国、红楼、水游、西游、金瓶梅……已流传了几百年了)。通俗是美德,媚俗
不可取,但通俗不等同干庸俗。文学艺术应乞灵于本土(及传统)的文化,才能生根。新派
武侠小说已“新”了超过一甲子,早就不“新”了,更新的(超新派)的武侠若不诞生,武
侠小说定必没落。每一个时代必有每一个时代的文学,武侠小说若要推陈出新,就必须要有
“时代气息”,“不惜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作战”。写作要有“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
后识器”的锻炼。
  我试图将武侠文学化,文学武侠化。将文学大众化,不是降格,而是提升。写作要有高
扬志气,平宽心情。写作有时确要有”非大成即大败”的抱负。小说,要写出感动来;武侠
小说,更要写出动感来!如果没有至少一项全新的创意,我便宁可不写。要先属于自己的,
才能成为时代的。要有民族色彩,才可能国际化。艺术的层次可能大家看法不一,但到最高
境界,无论中外,不分类型,都是极为接近甚至是一致的。运用得好的陈腔滥调,其实就是
最深刻的真实,能善用通俗就是一种不俗。作家是作家,创作是第一要义,不必也不须要是
个大思想家——当然,成熟的哲思绝对可以加强和加添作品的繁复性和深层意义。这个时候
从事武侠创作和论评,难免会有点野渡夫人舟自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心态。写作不止是兴
趣,也得要有志趣。这唯利是图、价值混淆的时代,最需要侠者来振奋人心。我坚决相信:
侠运能倡国运。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正是为侠作传写评者的写照。
  我一直等有人来为侠作传写史著书:我终于等到了曹正文。

  稿于九三年三月九日香港大会堂书展结束。
  校于九三年三月二十二日:安徽文艺出版社《七大寇》版税已汇至深圳/购得绿幽灵
《彩翠》、《初遇》及奇石《蓝精灵》/梁电误/淑端FAX/LaFore't及
CottonCollention、福临门、怡丰行、水品宫搜购。

        作者通讯处:香港北角邮箱54638号
        传真:香港(852)28115237
        传真:中国深圳(86755)5544257

 上一页  [返回目录] 
武侠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