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邦大传 作者: 陈文德 评论:双赢和沟通 楚使者正在传布项羽指令,责备英布为何迟迟未能发兵配合。随何直入会场,坐在 楚使者之上位,大声表示:“九江王已加入汉军阵营,当然不可能再发兵协助楚军了!” 与魔鬼共舞,随何抱必死决心 攻击赵国南方失败后,项羽也察觉到自己落入劣势中,因此他决心讨灭据守荥阳的 刘邦,以彻底解决问题。 11月间,项羽已亲临前线,准备对荥阳发动总攻击。 刘邦虽不断要求韩信支援兵力,但汉军的作战技巧和威猛远不如楚军,长期打下来, 荥阳迟早要被攻破。因此刘邦惟一寄望的是前往九江的随何能顺利说服英布,使其从后 方牵制项羽,以减轻荥阳的压力。 随何固然远离荥阳战场,但他的生命却比前线的将领更加危险,因为他的游说对象 是项羽阵营中最凶暴不讲理的九江王英布。 出身于罪犯和盗贼,英布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便在于他的毒狠无情,因此得到了 “黥布”(面上有罪犯记号)的诨名。 英布脾气暴躁,喜怒无常,杀人不眨眼,所以常出任需要大量残杀的前锋任务;此 外,坑埋20万秦兵和击杀义帝等行动也都是由英布负责执行的。 惟一对随何有利的是他和英布都来自六地,对下阶层出身的英布而言,乡里间的感 情是相当重要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英布和项羽间明显的裂痕和猜忌。 英布的勇猛和企图心深得项羽重视,但出身楚国大贵族的项羽在潜意识里却相当看 不起英布,因此英布无法拥有和他功劳相等的礼遇。 对项羽而言,英布是个相当有用的“工具”,而不是“伙伴”。这样的态度使英布 内心严重受伤,长期累积的怨恨使英布对项羽和他的贵族伙伴们相当不满。 拒绝出兵征齐,和彭城大战时的袖手旁观,便是英布对项羽的赌气和报复。 项羽倒不愿和英布闹翻,特别是在有刘邦这位大敌当前之时,因而虽曾派遣使者给 予警告和责备,但并未严厉追究其责任。 不过,英布的心情却更为低落,而且危机意识愈来愈形浓厚。 利用矛盾心理,随何说动英布 11月中旬,随何到达六地,这里是英布的故乡,也是九江国的京城。 但英布并未接见随何,只派太宰来招待他。 显然英布的心中此时正充满矛盾,因为如果他忠于楚国,理应立刻将随何杀害或驱 逐出境。但英布不但未表现恶意,反而派负责礼节的太宰去和随何见面,这表示一切还 可以谈。 虽说回到故乡,但因有重大任务在身,随何并不敢大意,他和20名汉营使节在行馆 中等了3日。英布仍不见动静。随何只好向太宰游说道: “大王不肯接见随何,想必认为楚强汉弱,背叛楚国而结交汉王可能会对九江不利。 其实这一切正好相反,随何冒死前来,正是要向大王提供正确情报的。 “如果随何拜见大王时说得有道理,这不正是大王最乐意的吗?如果我说的没道理, 大王可立刻将随何和20名使者处斩于九江市,以向楚王表示其弃绝汉王、效忠楚国的决 心。” 太宰也以此向英布报告。 其实英布也很想听听随何的说法。 由于和项羽间迟早要闹翻,英布对这些楚国贵族已有强烈非我族群的感觉,他猜想 出身不高的刘邦或许对自己较有利也说不定。 英布记得自己投奔项梁时,和刘邦曾是同事,刘邦大而化之的作风实在让人看不出 他有什么出息。反而项梁叔侄当时威风八面,的确是大军团的领导风范,也是英布认为 值得追随的主子。 虽然凶猛无情,但英布倒没有争夺天下的野心,他很清楚自己充其量不过是据地为 王的料。 但谁也没有料到刘邦会先入关中,并成为拥有国际威望的领袖。 彭城攻防战时英布之所以没有出手援助楚军,多少在于他对刘邦已有点“心仪”。 因此他决定接见随何。 英布沉默地坐在王位上,直盯着站在下方的使者随何。由于是同乡,又是颇有声望 的儒生,英布在直觉上不想给随何太多压力和难堪。 随何随即大胆地主动询问英布: “汉王的使者随何,谨奉汉王馈赠大王的礼品前来晋见大王。汉王私下不了解大王 为何如此忠心于楚王?” “寡人是楚王底下的臣属王国啊!” “大王和项王在名义上同为诸侯国,之所以自甘为臣属国,在于大王以楚国强势, 可以依赖之。但项王北伐齐国时,亲冒矢石之险而挂帅远征,大王本应率九江国所有兵 力为楚王打前锋,这才是臣属之道呀!但大王却只派出了4千人马协助,一个臣属之国 怎能如此轻忽呢?” 英布仍冷静地盯着随何。 随何见英布有接纳之意,更大胆表示: “当汉王攻入彭城之时,项王仍在齐境,大王理应立刻率九江国之军团火速渡过淮 水,和汉军决战,以解彭城之围。但大王手下一万多亲卫军团却按兵不动,垂拱无为地 坐壁上观,这难道也是臣属之国应有行为吗?” 随何单刀直入地批评,英布却似乎仍无怒意,让随何更有说服他的把握了。 “大王以虚有的臣属地位而欲托国于项王,臣颇为大王担心啊!” 英布:“依你们的立场而言,对我可有什么帮助吗?” 随何:“大王所以不肯背叛楚国的主要原因,在于您认为楚国是强国,势弱的汉王 恐无力和楚王对抗吧! “其实,大王您错了。楚军作战力虽强,但却有着不义的罪名。因为项王背叛了当 时的盟约,又杀害了天下共主的义帝,他是无法让天下诸侯心说诚服的。 “汉王虽败于彭城,但仍整编了诸侯归附的军队,既有蜀汉源源不断的粮食补给,又有深沟高垒的防御工事,各军团已各就其岗位不让敌 人轻越雷池一步。 “反观楚国深入敌境八九百里,其间彭越老将军时常袭击其补给,是以粮食供应困 难重重,全靠老弱残兵来掌控运输,充分显示项王在人力上已有不及之势。 “如果汉军坚守不动,则楚军进则不得攻,退则不能解,其力量是不会维持太久的。 “况且,万一楚国拥有太大优势,诸侯必然深感不安,将会不约而同的救援汉军。 所以楚国愈表现得强盛,愈会让天下诸侯发兵抗拒他的。 “因此长期而言,楚国必不如汉,也必会为汉军所败,这种趋势是相当明显可见的 啊! “如今大王不与万全的汉国打交道,却托付己身于日愈危急的楚国,这是臣最无法 了解的地方! “当然臣并不是认为九江国可以灭亡楚国,而是大王若发兵攻楚,项羽必立刻返回 彭城自守,这样一来只要有数个月的时间,汉王就可以完全取得天下。 “如果大王能够提剑举兵协助汉王,汉王也必会封爵裂土予大王,何况九江之地本 来便是大王所有的啊!” 直性子的英布对随何的直言非常感动,当场表示: “寡人愿依照先生的建议。” 强势行动,逼反九江王 然而,随何深知英布心虽动而意未定,因此决定采取更激烈手段以达成目的。 这时候项羽又派使者到九江来催逼英布共同出兵荥阳,以配合全力攻击刘邦的军事 行动。 英布不得已,只好和使者召开会议,讨论出兵事宜 随何探听到此消息,立刻率领20人使节团赶往开会地点。 楚使者正在传布项羽指令,责备英布为何迟迟未能发军配合。 随何直入会场,坐在楚使者之上位,大声表示: “九江王已加入汉军阵营,当然不可能再发兵协助楚军了!” 英布当场愕然,不知如何应变。 项羽使节团大怒,立刻起身离开会场。 随何随即向英布表示: “事情已决定了,请立刻杀掉楚军使者,莫让他回去泄露军机,并且请求汉王助您 对抗楚军。” 事情已无法延迟和挽回,即使杀了随何也很难解开项羽的怀疑,因此英布只好决心 依计划而行。 于是他下令杀害楚国使节团,正式起兵加入汉军阵营,准备和楚军作战。 随何在达成任务后,也立刻启程返回荥阳述职。 楚军击破九江军,英布投奔刘邦 项羽在获知九江王英布造反后,非常愤怒,但由于自己即将攻打荥阳,无法分身, 乃派出楚军团长老项声联同楚军嫡系军团中首席猛将龙且,率军攻打九江。 龙且的勇猛不亚于英布,而且统率大军的经验丰富,一向是项羽最倚重的将领,也 是楚军团中少数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 龙且的特遣部队有5万,比起六地的1万多英布部队,在人数上有压倒性优势。 英布也迅速向各地集结兵力,但九江一直是楚国统辖地区,各地长老和将领对英布 叛楚深不以为然,所以大多未能立即响应,有些甚至公开倒向龙且的军团。 由于手中掌握的只有1万多直属部队,英布知道自己无法坚守六地,所以立刻派遣 使者到荥阳,准备率军投奔刘邦。 刘邦在随何的建议下,立即派遣军队去迎接英布到荥阳来。 英布虽亲自率军迎战龙且,但敌众我寡,数个月后,楚军已兵临六地城下。英布只 好率直属部队突围而出,直奔荥阳,其妻子及家人在仓皇中均未能及时撤出。 随何也遵守约定,亲自冒险来援救英布,在楚军的搜捕和追赶下,他们由小路退回 汉军阵营。 12月中,英布到达汉营,刘邦此时正在洗脚,一听说英布到,不假思索便立刻召见 他,这也是刘邦一向大而化之、不讲繁文缛节的作风。 但出身低微的英布,成名以后对于别人尊重自己与否最为敏感,他无法想像刘邦会 在这种不正式的场合接见像他这么重要的诸侯,而且还在洗着那只“臭脚”。 “士可杀不可辱”,英布对刘邦轻率的亲和作风极为不满,又想到自己已山穷水尽、 虎落平阳,不禁掉下了“英雄泪”。于是他决心自杀,以明“不受欺侮”之志气。 随何素来深知刘邦的作风,对此倒是一点也不惊慌。 于是他带着英布告别了刘邦,住进为英布特别准备的行馆。 到达行馆一看,又让英布大为吃惊,因为所有的御帐。饮食,仆人,完全都和刘邦 自己享有的一模一样。显然刘邦对待自己完全平等,并不以臣属礼节相待,刚才轻率的 接见,正表示刘邦视自己如同亲兄弟一般,所以彻底免除了俗世之礼。 英布思及此处,又再度感动得“英雄泪”直淌而下。 随何知道英布已然心服,乃说动他派使者进入九江,招募反项羽人马以共襄大事。 这时,项羽已派个性温和的项伯代替龙且处理九江国安抚事宜。 项伯尽量缩小打击范围,除将英布妻子家人全部斩杀外,其余人等尽皆赦免,九江 国因此很快又安定了下来。 但英布使者到达后,仍集结了与之关系较密切的友人。幸臣数千人,刘邦更拨出数 万兵力,由英布率领而驻守于成皋。 英布亲人全部被杀,和英布有姻亲关系的衡山王吴芮也大为不安,九江国虽暂时恢 复平静,但江南地区和项羽政权间的关系却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恢复封建政策的正反思辩 英布归顺,使刘邦正式成了众诸侯的名义领袖。 但楚军兵力上仍有明显优势。 刘邦联盟的管辖地区较大,兵力分散,让亲自在前线领导抗争的刘邦十分头痛。 楚军在准备总攻击之前,打算先行扰乱汉军补给体系,如同巨鹿之战前的策略。 所以项羽不断派遣游击队攻打汉军运输的甬道,造成驻守各地的汉军常有断粮的恐 惧。 刘邦正为力量无法有效集结而深感烦恼。 此时,郦食其建议刘邦恢复封建体制,将刘邦和诸侯间关系正式化。 郦食其表示: “昔日商汤讨伐夏舛,封夏舛之后代于杞;周武王伐殷纣王,封其后代于宋。但秦 国却不懂得这一道理,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灭其社稷,使诸侯的后代臣民均无立锥之 地。 “陛下若能再立六国之后,其君臣、百姓必皆感激陛下之德行,绝对会自愿归属于 陛下。一旦德义已行,陛下便能南向称霸成为诸侯共王,那怕楚国不臣服呢?” 刘邦听了也觉得很有道理,便下令郦食其带着汉王印缓。行使六国,集结诸侯旧势 力以共同对抗楚国的压力。 郦食其前去准备的时候,正好张良外游归来。 有烦恼的时候着听到张良回来,是刘邦最为高兴的事了,因此即使是正在吃饭的时 候,刘邦仍迫不及待地立刻召见张良。 “子房啊,刚刚有客卿提了一个对抗楚国力量的策略,你来替我评估一下它的可行 性吧!” 接着便将郦食其的建议,详细告诉张良。 没想到张良却笑着表示: “是谁为陛下出此主意的呢?按照这个计划去进行,陛下之大势去矣!” 刘邦傻眼了,问道: “为什么呢?” 张良说:“请借用桌前的筷子,我来为大王作个说明。昔日商汤、周武分封舛、纣 后代,是因为他们评估自己有足够的力量控制这些后代的命运生死。如今大王自己估量 能够在这方面和项羽竞争吗?此不可一也。 “周武王入殷京时,曾为商容洗雪冤屈,释放在监牢中的箕子,祭祀为国忠诚、进 谏纣王被杀的比干,这些有力的政治号召,陛下目前有没有呢?此不可二也。 “武王进入殷京后,立刻散发巨桥谷仓的存粮,并以鹿台的金钱财宝赈济穷人。由 于殷纣王的暴政,使周武王可以大量施恩于百姓,如今陛下可有这种机会?此不可三也。 “讨伐殷纣王后,周武王之所以分封诸侯,是因为天下业已太平,所以能收回干戈 以示天下不再用兵,这点陛下能做到吗?此其不可四也。 “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在华山之东设有马场,表示天下无事,从此无为而治,陛下 也能够做到吗?此其不可五也。 “周武王并且放牛于桃村之西,以表示从此不用再运输粮食,不用再征民于劳役, 这点陛下能做到吗?此其不可六也。 “如今天下游士离其亲人,抛弃祖产,解放族人,跟随陛下一起争逐天下,无非想 建立功劳,以获得咫尺之封地啊!倘若陛下复立六国诸侯之后,天下游士必各归其主、 回到故里,陛下的人才将因而流散,还有谁愿意和陛下共争天下呢?此其不可七也。 “再者,楚国在军事上仍为当前强国,谁能保证新立的六国之后不会反过来唯其马 首是瞻,那时候陛下能得到谁的臣服?此其不可八也。 “有此八不利,陛下若用客卿之建议,臣料想陛下之大事去也。” 这下把刘邦听得目瞪口呆,饭也吃不下了,赌气般地表示: “又是这个竖儒,专出馊主意,几乎败我大事也!” 立刻下令取消郦食其的任务。 离间计撼动项羽班底 但楚军迫境的压力仍愈来愈强,张良也提不出什么有力的解决办法。 面对刘邦的烦恼,张良经常只平静地表示: “再忍耐一会儿吧!” “会发生的就是会发生,不会发生的便不会发生,撑下去,看着办吧!” 但对荥阳的态势.刘邦是愈来愈担心,他想着: “总得做点事吧!” 郦食其、张良都提不出积极建议,刘邦只好找陈平商议。 刘邦问陈平: “天下纷纷,到底什么时候才安定得下来呢?” 陈平自然了解刘邦的意思是在问如何才能赢得对项羽的抗争。 由于在项羽阵营里曾待过一段时间,陈平对项羽阵营的情形倒有相当深的了解。 陈平于是透露他日思夜想的计策: “项王真正可以倚为班底的骨鲠大臣不多,不过是亚父(范增)、钟离眛、龙且、 周殷等数人耳。 “大王如果能捐出数万斤金,以反间计离间他们君臣之关系,增加他们之间的猜忌, 便可彻底摧毁项王的力量。 “项王之为人一向耳根软,心意不坚,容易听信谗言,如此一来其内部将自相残杀, 我们可乘乱而举兵攻之,楚国必破矣!” 刘邦颇认同陈平的策略,当场便赠送4万斤金给陈平,任由他自己使用规划,不必 向刘邦作报告。 像陈平这种外表够帅、心思够密、计策够毒的人,的确才是最优异的情报组织头子。 间谍行事,必须完全秘密,因此也只有像刘邦这样相信陈平的做法,才能让情报组 织完全发挥其功能。 楚汉相争情势逆转的关键.便在这个策略上。
【陈文德说评】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 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柔能克刚,以天下至柔的道理,方能驾驭天下至坚的东西。道体至柔,至柔至于无 有,此无有则无所不入,因而“道”是无微不入、无所不至的。老子因而确信地表示, 吾是以知无为而无所不为,这对天下是最有益的。此即所谓的不言之教、无为之益,而 天下人真正懂得这种道理的少之又少。 老子学说中所谓的顺其自然,绝非放任或大胆妄为,反而是要更小心审慎地体察自 然之道。凡是自然中的春、夏。秋、冬的循环,阴阳五行的变化,阴阳晴雨的交错,生 物成长中的质变和蜕变,食物链中的相生相克,都须仔细觉察自然变化和人事变化间的 关系。道乃天下之至柔,顺乎此自然之道者,可以克服天下任何至坚的力量。 随何说服英布时,体察了英布和项羽间的矛盾关系,以及其心态的可能变化,最后 更以“致命一击”强力逼迫英布作反叛的选择。 刘邦用人的习惯可能没有任何华丽的技巧,更没有虚伪的繁文缛节,甚至有点粗糙 而不修边幅。在洗脚时接见英布,吃饭时约谈张良,虽然会让人有“无礼”的伤害,但 刘邦却深切了解人心,因此他给大家真正的实利,以及和自己没有差别的待遇。由于他 大而化之的个性,使一切显得自然而不造作,更使英布和韩信这种血性男子完全感动。 刘邦的领导和指挥作战能力虽然不如项羽,但他能深深体察自然人性的作风,却使 英布和韩信更为诚服。 张良对分封诸侯事件的分析,不但深入各阶层人性互动和自我条件变化的道理,也 解开了刘邦和郦食其过分讲求世俗道理之盲点。 陈平的离间之计,更紧紧抓住项羽的弱点,加上刘邦对间谍工作闭着眼睛完全相信 的豪气,都正好切入了人性中不为外人道的特色。 这些人世间至微、至小、至卑、至贱的小地方,却是输赢胜负的转折关键。天下之 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其是之谓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