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剑桥中华民国史 作者: 费正清 社会名流在地方政府中的作用 早在现代部门成为19世纪末期重要的力量以前,晚清社会名流的积极参与精神, 就已从社会及经济的内部条件中产生了。政府谷物贡赋体制的弊政,引发19世纪20 年代下层士绅的抗拒运动,他们以特别联盟的形式向北京提出上诉;联盟有章程、 执事人及非官方的集资,堪称完善。联盟从未得到官方的认可,成员也容易受到指 控。在太平天国叛敌期间,地主名流卷入类似的团体,但这次采取官方支持的地方 团练形式。团练具有社会名流积极参与的传统特征,但它在职能上并不是严格专门 化的。同一地方领导层可以使用团练于各种用途,如教育和慈善救济工作,很像宗 族团体可使用其财源于各种各样的需要。政府在叛乱年代依靠地方名流的领导,形 成了一种新的模式,即他们带头组织团体和筹款,可以得到官方的保护并取得合法 地位。 到18世纪后期,水道管理已经成为地方管理人才的一个重要的用武之地。例如, 在上海县,地方名流负责疏浚河道,并向地主和商人征集款项。这种办法超出了特 定的社区自愿捐助的原则,主事人具有绅董之类的准官衔,以表示他们在官府边缘 的地位。这种办法称为“官督商办”,这是一种弥补县级官府统治薄弱的混合制度。 社会名流的积极参与和官方的支持相结合,也表现在慈善救济方面。例如,江 苏嘉定县以下的行政机构,即由救济站的网状组织发展而来。31个这样的施粥厂原 建于1805年,以救济饥荒。在整个19世纪中,施粥厂的董事逐渐成为在地方行政中 辅助知县的近乎常任的官吏。在他们之下轮换任职的是村长。随着集镇网络的交错 发展和市场地域的分化,地方行政区划也相应改变。市场社区的政治功能从而正规 化,而由地方名流充任准官吏性质的管理人员。在这些富庶的商业化地区,地方名 流的管理功能已渐超越非正式的调解和特定的社区服务工作——而我们的“士绅社 会”的概念常常就是与这两点联系在一起的。 城市化使古老简陋的城市服务过时;城市士绅和商人也发现他们自己正在取得 一种新的综合性的行政管理身分。19世纪后期,士绅管理的善堂和商业公会,正在 负起一般城市服务的责任。这是利用传统的社会事业机构发挥新的作用。到19世纪 后期,也就是说,在现代型商会出现之前,地方官府授权传统城市组织担负起市政 的某些职能。此外,综合职能模式是由专门职能模式发展来的,而不是相反;救火 会担负慈善和民团工作;善堂担负民团、救火、街道清扫和道路保养。当然,做所 有这类工作,都是为了给商业和士绅宅院创造一个有益的、安全的环境,深合老式 的士绅服务的精神。这些社团的准政府权力,包括征收商业税款。随着这类社会事 业机构在20世纪头十年的发展,它们的职权也扩大了。上海市政工程局议董在1905 年创立,部分地是受公共租界工部局的成功的启发。在官方直接赞助下,地方绅商 受权选举董事管理城市服务,如道路、电灯和警务。议董具有城市政府职能的更明 显的标志是,议董拥有征税和司法权能。 由社会名流管理的新公共事业,其财政基础必须是在土地正税之外。清政府已 经尽其所能防止地方名流介入土地正税系统,虽然到了19世纪,某些土地附加税已 由士绅参与的机构征收。然而,一般地说,这类附加税是杂捐,给地方名流提供了 一条介入地方财政系统的合法渠道。和更有名的厘金一样,这类杂捐可以很容易地 扩展为新税源,官府很难监督。20世纪第一个10年的“地方自治”活动,包括举办 新式学校和警察,就是利用这类捐税。它们的征收大多由地方名流管理,他们急切 地不让县的办税人员插手这些新税源。 产生于这类地方活动的一项制度变化,是官方明确规定“地方”征税范围。在 此以前,县政府仅有正税收入的合法“保留”部分,外加非正规的“例定费”以补 知县和下属官吏薪俸之不足。直到1908年才建立起地方计税基准,划定县里名流可 以用来作为地方政府新事业经费的税款。在1908年的县治所在地、集镇和村镇的自 治章程中,规定土地特别税和附加税为这类新单位的合法税收。 1909年,在新组建的度支部的一套大型出版物中,对国家、省和地方财政范围 有详细的规定。从这些规定中可以看出,地方士绅已经多么深地卷入征集与动用地 方税款的工作。他们向地方商业与服务业征收各种杂税,并把所收税款用在新组建 的县警察部队和新式学校。社会名流参与新教育制度特别重要,新教育制度迫切需 要新税源。现代化的学校在数量上迅速地增加(例如,在山东,从1903年的140 所 增至1907年的3424所),成为吸引社会名流参与的新天地。地方取自商业的捐税大 多避开县衙,“由士绅管理和不经官吏之手”。 地方名流的管理工作,伴随有大量的理论著作的出现。关注地方政府曾经是19 世纪60年代“中兴”的一个重要部分,当时中国面临随19世纪中期叛乱而来的混乱 与破坏。省当局所作的努力,是采用加强传统的控制和宣教机构以巩固地方税务和 秩序的基础:整饬县政,振兴儒家教育,重建地方经济。与此同时,有的人在寻求 新的途径,认为只有找到一种新办法控制社会名流的能量,帝国体制才能存在下去。 争辩者(最有名的是冯桂芬)认为地方名流多年来非正式的政治势力不是帝国控制 的合适基础,需要进一步加强县级及其以下的行政管理。清代末期的几十年,占主 流地位的思想认为,中国政治体制的复兴有赖于对地方政府所采取的新办法。如何 做到这一点呢?问题是,是否要通过吸收社会名流到地方自治机构中来,从而达到 把他们的力量用于国家的目的,或者,一个向下延伸到村级的更官僚化的控制系统, 是否更适合中国的政治传统。 19世纪90年代末,由国际压力突然引起的危机,使解决这个问题有了新的紧迫 感。社会名流对外国压迫者的义愤(和暗地里对不能保卫国家的满族人统治政权的 不满),导致要求扩大政治参与的范围。戊戌维新运动包含一股值得注意的地方积 极精神的潮流,它预示着利用好地方名流的力量将是建成强大国家的唯一途径。像 黄遵宪这样的改良派人士,在呼吁以地方自治作为强国基础之时,心目中显然以日 本作为榜样。黄遵宪断言,官方的控制只能导致依赖和被动,而这正与全然觉醒的 民众的素质背道而驰。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以及义和团运动的灾难,加强了要求立宪的呼声;人们认 为立宪的一个重要部份就是要求在地方政治方面实行改革。康有为在1902年写道, 地方自治对国家复兴来说是必须的。关键是动员民众的力量,特别是动员地方名流 的力量。只有在管理自己地方社区的策略方面长期研究,才能使中国人适于在竞争 的世界中生存。康有为在文章中吸收了顾炎武在17世纪信奉的旧“封建”思想,地 方人士对他们社会福利的关心远远超过按照回避原则从别处调来的官吏。康有为认 为,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够动员民众的力量,完全是那些国家的地方自治长期实践的 结果。经济发展和国家强盛必然会跟随地方政治力量的动员而来。可通过立宪制度 把这些力量用于国家,地方主义决不会减损国家的凝聚力。相反,康有为认为两者 是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在立宪派中间,康有为的弟子梁启超是地方自治这一新思想的最主要的推动者。 他认为自治将主要有益于中国的民气。自治绝不是一种分配权力的方案,而是一条 加强内部纪律、充实整个国家的途径。虽然没有官吏从“外部”统治他们,但是民 众会最终为一系列的社会法则激励,朝向他们共同的目标迈进;这个目标就是国家 的团结和强盛。和康有为一样,梁启超相信自治对个人性格并最终对群体起到改造 作用。立宪派的主要对手章炳麟,作为同盟会的发言人,带头抨击“封建”思想。 中国数千年以前就脱离了封建时代,它不同于西方国家——更不必说日本了。他认 为,那种以为中国适合于实行西方变体的代议制政府的观点是荒谬的;它只会在从 政者中导致追求自我利益和相互竞争,并在地方社会中导致无政府状态。(可能是 作为革命的后果)所需要的是一个肃清腐化、纪律严明的适应统一的民族国家各种 需要的官僚政体。 晚清官方关于地方自治的观点,大部分是由袁世凯的活动和提议形成的。袁世 凯在1902年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后不久,即开始在天津建立现代化的警察和教育制度。 天津被列强视为它们通向京城的路线上的一个枢纽;在义和团事件后,有效率的市 政管理被认为是避免中外冲突一再爆发所必需的。袁世凯的计划不仅包括现代的警 察和学校,而且包括吸收和利用地方名流的措施。这要通过在天津府属各县实行代 议制去做到。新的警察局首先在天津县示范,进行居民普查,作为制定选民名单的 基础。天津县议事会在1907年选举产生,成为清政府建立名流代议机构的样板;清 政府认为,这种代议机构在对待地方自治权限范围的问题上,应恪守基本保守的观 点。在采取这一步骤走向以名流为基础的立宪制度的同时,袁世凯开始把新式警察 系统扩展至直隶的其他地区,从而把地方治安系统牢固地置于官府的控制下,加强 了知县的权力。 义和团事件以后列强撤出,华北地区处于无政府状态,袁世凯以名流为基础的 民主制和官府控制结合起来的试验,可看成是他对所接管的这一混乱局面作出的反 应。在日本人的影响下,较为严厉的政府控制,将会在地方名流的合作下建立起来。 这种观点也体现在清廷自己对地方行政的看法上,1908年颁布的法令授权逐步 设置地方谘议局作为全国立宪制度的基础。朝廷认为地方自治只是传统的绅- 官关 系的延伸;在自治中,地方名流能够做那些县政府不能执行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 公共救济和公共工程等固有士绅管理领域内。在官府密切监督下,自治团体在地方 政府中起纯粹的补充作用。当然,这里没有我们先前在维新派分子的著作中见到的 动员民众的热切呼唤。中国地方政府的改革将在以后的30年中摇摆于这两种概念之 间:追求动员和追求控制。 议事会和“新政”
政府支持的宪政,尽管有种种局限性,但对地方政治的冲击还是巨大的。一旦 清廷本身开始承担起有限的制度改革,建立合法的机构加以实施,地方名流固有的 积极精神便大规模地发扬出来,这正是国家机构压倒之势的威信的标志。庚子义和 团运动带来的羞辱震撼了全国,导致朝廷支持的措施出台,从而开创了地方名流参 政的许多渠道。其中首要的是1901—1905年的教育改革,首先是授权创立一套仿照 日本的新式学校体制,采用西式课程。当1905年传统的科举考试制度废除,新式学 校成为社会流动的标准渠道的时候,随之而来的是名流大量参与新体制的管理。地 方政府经费与人员的不足,使得新式学校系统主要成为地方名流的事业。1906年根 据敕令在各县设立“劝学所”通常安排地方名流任董事,他们立即埋头于全县范围 的基金筹集和管理工作。正如教育是为了地方的文人学士,官方新委办的商业公所 是为了商人和厂主。和新的学校系统一样,商业公所是一种非官方负责的系统,名 流活动家可借以在公共事务中发挥作用。 然而,采取市议事会和县议事会形式的地方自治,是县名流进入政界的最重要 的渠道。它的机构的声望接近于官府,引人注目,而它介入政府事务的能力,似乎 就是对地方精英议程上的一些长期忌讳的问题发言。其中一个主要的议题是采取控 制公共财政的某种措施,因为公共财政被看作地方官吏和幕僚过高收益之源,对社 会并没有什么益处。自19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地方自治一直是维新派的战斗口号, 现在已是清廷1908年明令宣布的新宪政纲领的正式组成部分。省谘议局代表选举法 颁布后不久,清廷(在1908年8 月27日)宣布可以制订设治的城和非设治的镇乡的 自治章程。1909年1 月18日,北京颁布了这些自治章程。各级行政单位的自治也随 之登台:1910年2 月6 日,北京颁布府、厅、州、县的议事会章程。 建立议事会的过程首先是举行选区(1909年诏书规定的城和乡)的选民普查, 并向民众宣传地方自治。这些工作委托给县名流组成的新的自治事务所和自治研究 所。像公民权本身一样,两所管理人员限由有财产的或受过教育的名流担任。考虑 到这是崭新的事业,议事会的选举和召开如此之快是非常惊人的。例如,在比较先 进的东部省份,地方议事会在1911年秋开会。无论对选举和议事会实质的理解多么 模糊,很显然有一股参与地方政治的强大动力。除上述行政单位建立议事会以外, 县议会的选举也在1913年初举行,这就是说,县选举与县城选举是不同的。是由20 人组成的每一议会,选举出参议会,由县知事任议长。此举看来为名流参与正式的 地方政府工作奠定了新的基础,它标志着与过去体制的根本决裂。 不管地方士绅和商人多么热心自治,最初阶段的进展速度看来很可能取决于官 方的态度。江苏虽然以有积极参与和高度商业化的名流而闻名,但在进程中由于南 京两江总督迟疑不决,而明显地受到阻碍。 清廷“地方自治”纲领的理论基础,仍然是保护官方特权。正如立宪筹备局指 出,名流管理的地方性活动的范围,从未很清楚地与官方统治范围划分开来。所以 官方的软弱必然导致名流的越权,反之则处于无休止的争议之中。明确划分“地方 人士管理地方事务”的范围,有可能使地方名流的积极参与和官方的压制都不至过 分。地方自治必须限于“官方政府”不能执行的职能,即官方系统无力提供的公共 服务方面。这纯粹是为官僚制国家——它把地方权力委托出去——认为合法的一种 辅助职能。教育、公共卫生、道路维修、公共救济,加上像电气化和供水系统之类 的“改善”,均属“士绅”传统关切的范围。如今这些职能由明确的授权划定了范 围,并由选举出来的地方社区代表来管理;在朝廷看来,对于国家官僚体制的权力 是一种安全和有用的附属物。很明显,这种办法保证公共服务职能得以执行而不冒 官僚政治受到太大的政治挑战的危险。 实际上,地方议会和议事会的事务范围与传统的名流事务范围相比,并没有很 大的区别。诸如供水系统的维修、教育和公共救济之类传统的项目,都列在它们的 议事日程上。为这些组织的活动筹措基金,常为它们讨论的问题。自治组织没有既 定的地方收入基础,只有在正税边沿上筹集基金。特定的商业课税(类似厘金), 土地正税之上的附加税和有限的政府接济,它们简直不能为充满活力的地方政治提 供充足的物质基础。 名流参与地方政治的潜力,由登记条件放宽、选民数量迅速增多的现象表现出 来。1909年选民约170 万人(其中约100 万人实际投票),只构成全国人口的0.42%。 在1912年君主政体瓦解后,登记章程更为开明(根据居住地而不是传统的“出生地”, 要求财产和教育的条件也较宽松),选民可能达到了4000万人。虽然我们对早期地 方和省议会选举中投票者的兴趣和行为所知甚少,但是由县级关切的政治事务范围 可以看出,对地方发展普遍关切,对县财政问题普遍有争议。镇议事会和县议事会 逐渐从传统名流关切的事务扩展开去,创办了诸如电灯公司和现代诊疗所之类的现 代企事业。 纵观民国时期代议制的议会存在的近20年,可以看出它的发展过程呈现两种对 抗的趋向。其一是在较为先进的县,名流扩张和部分政治化。议会和议事会,作为 表达政治利益的一条渠道,对于名流权力的传统机制不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和经 济体系的一些县,尤其重要。(在较落后的地区,设立新的公共机构显然不太有用 ;传统的亲属关系和经济联系仍是地方名流所需要的。) 另一种趋向是官僚政治的权威通过强制的方式重新逐步地树立起来。面对难以 驾驭的地方议会运动,袁世凯下令废除地方自治,代之以一种更适合官方控制的形 式。袁世凯的体制在县以下保留了区,其辖区大小为每县只设区4 至6 个,区长实 际上是县政府的官吏,不是社区选举的代表。袁世凯去世及其帝制失败之后,地方 议会从1921年到1927年有过第二次短暂的繁荣;但环境已经改变。专门的行政部门 已经出现,掌管诸如教育之类职能,所以议会如今只是开会为这类机构筹资,而不 是管理它们。而且县知事通过参事会——成员仅有一小部分由议会选出——收回了 大部分控制县事务之权。这样,袁世凯对议会制的攻击,可以看作只是重新强力推 行官府控制的总趋向的一个极端例子,羽毛未丰的地方名流政治机构敌不过这种趋 势。 名流领导的议会运动在农民中也不受欢迎。从一开始,地方自治在县一级显然 不可能在民众中组织起支持者。相反,在许多地区,还偶尔发生民众的暴力事件, 以之作为对那种被视为仅仅是名流另一种投机活动的反应。尤其是民众对新式学校 泄愤。这些新式学校比传统学塾花费超出甚多;其经费必须以日常零售商品消费税 和土地附加税的形式从平民中筹集。由于新式学校和传统学塾相比,农民更难进入, 所授科目对他们又不太有用,新式学校被理所当然地视为征税于民而无利于民。民 众忿怒的另一个目标是地方自治机关本身;有的项目,如为造选民名册而进行人口 调查,使民众害怕是征收人头税的前奏。普遍以地方寺庙充当学校或自治机关之用, 触犯了民众的宗教情感。自治运动早期接二连三地引起骚动,导致纵火焚烧新式学 校和自治运动领袖的住宅。地方名流使自己陷入一种境地,即看来是最进步的改良 与发展计划,却被视为经济上的剥削和文化上的触犯。自治正迫使改良派的名流与保 守的农民进一步分开,而不是创造出一种由名流领导和民众支持的充满活力的地方 政治。县级名流上下都无同盟者,既不大可能从下而上地改革中国的政治制度,也 不大可能成功地与复苏的官僚政治国家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