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历史民国剑桥中华民国史>政治和军事的发展

剑桥中华民国史

作者: 费正清

政治和军事的发展

日军对一号作战河南阶段投入了近150000人,对湖南- 广西阶段投入了近350000 人以上。尽管华北和华中日军总数没有显著下降,但是应一号作战第二阶段的需要, 从这些战区抽调了许多有经验的军官和士兵,而用守备队或来自本岛的新兵顶替他 们。日军也增加了对伪军的信赖,抓紧了某些军事上松弛的环节。据延安的参谋长 叶剑英提供的资料, 1944 年 6月的情况如表30所示。

在共产党方面,党和军队重新开始发展,但在战争最后阶段,党的发展形式不 同于军队。大约从1943年中期到1945年中期战争结束,党再次扩大,只是比战争头 几年慢得多。如上所述(表16),从1943年中期到1944年中期,中共发展了约100000 人(约15% )。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时(1945年4 月),毛宣布有党员120 万,比 一年前增加 40%,比 1942 年的低数字高出 60%以上。因此,到战争结束时,有近 半数党员党龄不足两年。

中国共产党的兵力,1944年—1945年

※假定和1944年6 月的比例一样。

资料来源:这是一个合成的表。1944年6 月的数字取自叶剑英:《中共抗战一 般情况的介绍》。1944年10月和1945年3 月的数字是《解放日报》(1945年3 月17 日)刊载的数字。1945年4 月的数字是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的数字。

与党的持续发展相比,军队的规模有好几年几乎保持不变,征兵数只稍多于足 够补充伤亡。1944年下半年情况突然发生变化。在不到一年里,共产党当局宣布, 他们的正规军(野战军加地方部队)实际增长了一倍。

这一迅速发展,部分地是对1944年和1945年地区有机会扩大所作出的反映,也 是由于预感到日本的失败以及届时军队的重要,它既是执行政策的工具(接管日本 占领区或与国民党人争夺),也是讨价还价的筹码(因为任何谈判解决的条件都将 反映现有的实力)。这种发展主要来自迅速将地方部队编入野战部队;因此所称的 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大量增加较多来自改编,较少来自招募新兵。在这些正规部队之 下是兼职民兵——华北大约有150 万,华中有50万。民兵在保卫村庄、辅助执行政 策以及提供地方情报、短距离传递急件、运输给养和担担架等任务中都是很有用的。 但是他们的训练是初步的。事实上没有武器能发给他们。民兵不指望像正规战斗部 队那样执行任务,他们也很少这样做。

叶剑英报告,从1943年中期到1944年中期作战次数比前几年急剧增加;与此同 时,作战规模较小,其中大部分对伪军,而且伤亡比率愈来愈对中共有利。1943年 年中到1944年年中期间,共产党伤亡数为29000 人,不及1941年年中到1942年年中 期间的64000 人的一半。

战争头几个月出现过的争论有些又重新出现了,有些军事领导人主张加速扩张, 并从传统的游击战向较正规的作战转变。有些高层领导人显然想立即攻打中、小城 市。1944年春一号作战进行之际,八路军在河北对战略要点石家庄铁路枢纽进行了 试探性的进攻,甚至短暂地占领了重要城市保定。也是在这个时期,河北北部和南 部平原根据地都恢复了活动。毛原则上同意前进战略,并使党处于能利用日本最后 战败的地位。1944年春,他极力主张他的同志们要“注意在大城市和沿着主要交通 线开展工作,并把城市工作提高到与根据地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可是他仍劝告 要审慎、灵活,并对党的能力作出现实的估价:

我党的力量还不够强大,党内还不够统一,还不够巩固,因此还不能担负比较 目前更为巨大的责任。今后的问题就是在继续抗战中使我党我军和我们的根据地更 加发展和更加巩固,这就是为着将来担负巨大工作的第一个必要的思想准备和物质 准备。

毛还担心他的野战军司令员们会鲁莽从事,不能相互配合,或不了解战略全局。 有好几次他申斥的正是这种“山头主义”。他一定回想起未经批准的百团大战和未 能控制项英。

然而,没有理由在中共首先建立根据地的地区和国民党已被清除的地区退缩不 前。在这些地区,仅有的问题是战术方面的——用手中的资源能完成多少任务,敌 伪的对抗可能达到何种程度。敏感得多的问题是在国民党仍声称拥有主权的地区或 在一号作战中新丧失的地区开拓大块新根据地。朱德、叶剑英和陈毅都表明他们对 这样的发展想得很多;他们显然发现前景是很有吸引力的。最终,中共虽然进入某 些上述地区,但做得很谨慎,有选择,并采取低姿态。

在战争中的最后一年,中共对以前形成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政策进行改造,他 们这样做既是由于因胜利而产生的信心,也是由于对党的影响和力量的局限性的现 实的评价。在新的“解放区”,中共做了很多工作,像早期发展浪潮中做过的那样, 他们做了为得到初步立足点所必须做的任何事情,然后再扩大影响。在已建立的根 据地,重点既放在生产运动上,也放在阶级斗争上。最为经常的是,阶级斗争意味 着进一步扩大减租减息。

在许多根据地——包括一些核心地区——减租减息并没有彻底实现,或者乡绅 们试图取消已经执行的改革。名为“查租减租”之类的运动在各级和各地区都可看 到。许多详细而生动的文件报导了令人震惊的恶劣行为。干部因为对群众工作缺乏 理解和兴趣经常受到批评。推诿和腐败是常事。农民的卷入常常是不规则的和勉强 的。

人们应当如何理解这些报告呢?一方面,它们似乎来自巩固的根据地,在那里 作系统的调查是可行的。也正是在这样的地区,人们才会期望改革进行得最彻底和 最有效。这或许暗示,在半巩固地区或游击区减租减息几乎从来没有完成过。但另 一方面,这些报告是用来刺激运动,表明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以及揭露错误——简 言之,是用来作为有力的反面例子。但即使人们接受了这些文件的说教性的意图并 怀疑其夸张,对这些文件的紧迫需要也表明了全面完成这些有限的改革超出了党的 能力。而且经验表明,强制执行较为激进的经济政策不仅会降低生产,而且经常会 吓走和疏远许多中农,尽管这些政策不是针对他们的。

虽然对在中国农村进行革命变革的承诺没有减弱,但党的领袖们认识到,不成 熟的、计划不周的尝试是注定不能完成这一变革的,而抽象的说教也没有多少说服 力。“民族主义”和“阶级斗争”在它们能被那些对这样的模糊概念缺乏经验的农 民理解和接受前,必须在日常的基础上被赋予明确的、具体的意义。毛的谨慎与其 说是缺乏信心,不如说是对党及其军事力量仍然有限的能力的现实评价。而到1944 年,在中国已经拥挤的舞台上,一个新演员——美国——正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历史栏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