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历史民国细说孙中山>10.6 三次恭迎总理记

细说孙中山

作者: 李君如

10.6 三次恭迎总理记

“莘莘学生,亲爱精诚;三民主义,是我们革命先声。”

“同学同道,以学以教;生死与共,毋忘今日本校。”

“以血洒花,以校作家;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

这是黄埔军校校歌的几句歌词。孙中山积几十年革命的经验教训,深知建立一 支革命军队的重要,遂在晚年亲手创办了黄埔军校。

当年军校的一名学生,追忆了孙中山三莅军校的情景--

“……一生辛劳,半生奔走,为国家牺牲奋斗!

总理精神,永垂不朽;如同青天白日,千秋万古长留!”

这一首总理纪念歌,由天真活泼的小学生的口边唱出来,听在我的耳朵里,使 我的脑际,立刻浮现“大哉总理”的影子,泛起一阵活生生的回忆:当我青年时代, 受革命主义感召,踏入革命军的摇篮--黄埔军校,曾三次参加欢迎行列,恭迎这 位巨人的莅止,说起来该是40年前的事了。

大南“洋电船”载来巨人

第一次是1924年6月16日清晨。我们全校员生,在校长蒋介石和廖党代表仲恺先 生率领下,列队肃立在学校门首,恭迎总理莅校主持开学典礼;因为总理是乘专用 汽艇“大南洋”号(广东人叫“电船”,可载四五十人,总理大本营在广州珠江对 岸,每次到广州。黄埔,都乘这艘船,有时校长也乘用),从广州直驶黄埔,码头 就在学校门前,我们499个武装学生,穿着新发的草鞋,鸽立校门口恭候,正是齐集 码头迎驾。

上午8时,总理着白色翻领学生服(今称中山装),偕夫人莅校,只见总理伉俪 在前先行,精神洋溢,态度安详;后面随行人员,有拖刀的军官,也有穿西装和长 袍的文官,一批一批地在后随从,以后才知道这些随员中,有胡汉民、吴敬恒、林 森、谭延意、张继、邵元冲、孙科等党政要人,和许崇智、李福林等高级将领。总 理入内后,即由校长陪同到总理室休息,我们则整队到大礼堂候训。

理想革命军五百骨干

9时正,总理莅临训话,记得开宗明义讲题是“革命军的基础在高深的学问”。 他先感慨地勉励我们一番:

“……我们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 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我们今天 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创造,要 用这个学校内五百个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 有了这种好骨干,成立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

“……中国在这十三年之中,没有一种军队是革命军,现在广东同我们革命党 奋斗的军队,本来不少,我都不敢说他们是革命军。”

“……我今天到此地来和诸君讲话,是要把以往的成效,当做一场大梦,一概 不要回顾它;要从今天起,重新来创造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的革命军!”

我们体认总理所谓理想的革命军,必具有三大特色:第一,是一支属于国民的 军队,要植基于国民,与国民相结合,使成为国民的武力;第二,是一支打不平、 不怕死的军队,要兼备知、仁、勇三达德,能以寡击众,以一敌百,有不成功便成 仁的决心;第三,是一支步随革命党奋斗而奋斗的军队,要顺从革命建国的程序, 由党军过渡到国军。

试想当时一个向往革命、满腔热血的年轻小伙子--我,亲承总理警刘,在殷 殷期许下,竟以理想的革命军人自居,内心何等喜悦?又是多么值得骄傲?

总理面授“死”的学问

接着,总理引人人胜地讲到正题,只见他目光炯炯如电,一种大无畏精神,溢 于言表:

“……立志做革命军,要有高深的学问做根本,有了高深学问,才有大胆量, 才可以做革命军。要造就高深学问,是用什么方法呢?造就高深学问的方法,不但 是每日在讲堂之内,要学先生所教的学问;还要举一隅而三隅反,自己去推广;在 讲堂之外,更须注重自修的工夫肥关于军事和革命道理的各种书籍及一切杂志报章, 都要参考研究。研究有了心得之后,一旦融会贯通,自然可以发扬革命的精神,继 续先烈的志愿,舍身流血,造成中华民国的基础,使三民主义完全实现,革命大告 成功。”

“……当革命军的资格,是要用什么人物做标准呢?简单地说,就是要用先烈 做标准,要学先烈的行为,像他们一样舍身成仁,牺牲一切权利,专心去救国,像 这个样子,才能够变成一个不怕死的革命“军人!”

“……从前每次革命的时候,我常常参加,总没有一次贪生畏死,但是每次流 血,都没有流到我的身上,所以今天还能够同诸君讲话,把不怕死的道理口传到诸 君。我敢说革命党的精神,没有别的秘诀,秘诀就是不怕死!要能够有这种大勇气, 在心理上就是视死如归,以人生随时都可以死,要死了之后,便能够成仁取义,明 白了这个道理,便能够说死是我们所欢迎的;遇到了敌人的枪炮子弹,能够速死, 更是我们所欢迎的”……反复提示“死”的革命哲学,使我深受感动!

这是登台拜将的典礼

我是在场恭聆训话的一员,当时年轻,不够了解;于今回忆1912年到1924年的 革命形势,不由总理不无限感慨,发出沉痛的训示。民元经以往革命十次失败,一 直到辛亥,才能推翻满清,创造共和;不幸政权落于袁世凯之手,其后居然背叛民 国,索兴要当皇帝;1917年张勋复辟,以至大小军阀的混战……最痛心的是1922年 6月16日,陈炯明叛变,炮击观音山总统府,真是伤透了总理的心。以十余年卵育的 干部,一朝利欲熏心,乃如枭猿般造起反来,所以他指定这一天为黄埔军校补行开 学典礼,并亲临主持训话,意义至为深长。

开学仪式隆重,由总理双手捧着校印,授与校长;事后吴敬恒。张人杰对人说: “这是登台拜将的典礼!”总理并于这一天,亲书“亲爱精诚”四个字,作为黄埔 军校校训。

训词·党歌·国歌

11时30分,正式举行典礼,中央委员胡汉民宣读总理训词: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 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这一篇短短48字的总理训词,国家统一以后,先采用为中国国民党党歌,再进 而为中华民国国歌,和公元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革命党人所唱的马赛革命歌, 后来成为法国国歌,具有同样意义和同等价值。传说这篇被采用为党歌、国歌的总 理训词,是总理在“大南洋”号汽艇中,指示高级幕僚拟呈核定,由胡汉民先生用 曹全碑隶体书写并宣读。尔后校方为示不忘训词,特为翻印,到处张贴,礼堂、饭 厅、宿舍,每处贴一张,触目皆是,我们全校员生,旦夕映人眼帘,无不能信口背 诵,其影响力如此,宜乎后来采用为党歌、国歌了。

这里要特别一提的,彼时没有党歌、国歌,总理就座领导行礼,只命奏国乐唱 校歌及国民革命军军歌。记得当时的校歌是:

“莘莘学生,亲爱精诚;三民主义,是我们革命先声。

革命军人,奋斗牺牲;再接再厉,继续先烈精神!

同学同道,以学以教;生死与共,毋忘今日本校。

以血洒花,以校作家;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

又国民革命军歌是: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 欢唱,齐欢唱!”

台下员生唱得悲壮激昂,台上总理面带笑容,好像感到革命继起有人,主义大 行,引为平生快事。

下午3时,又列队到大操场,在阅兵指挥官教练部主任何敬公的指挥下,肃候大 元帅阅兵。只见台上总理慈祥恺梯,满面春风;校长戎装佩刀,庄严地肃立在左侧。 我是当时派出来的四个标兵之一,分站在阅兵台前两侧,做队伍向台前分列行进时 的目标,我能在总理面前当标兵,也真够荣耀的。

恭迎总理莅校视察

第二次是同年8月31日,我们奉命在学校门口排队,恭迎总理莅校视察。这次总 理着米色翻领学生服,面容严肃,未偕夫人同行;进校门后,由校长陪侍,径人总 理室休息并与校长密谈。当时校中传说系为本校同学在校长指挥下,扣留商团私运 武器密谋造反的挪威船,关于被扣枪支处理问题面授机宜。

原来假革命分子杨希闵、刘震寰的部队,在粤假借革命旗帜,横征暴敛,商民 不堪其苦,迁怒于政府;广州商团团长陈廉伯,因受陈炯明暨英帝国香港当局煽惑, 密组反动党,托言商民自卫,向香港德商顺金隆洋行,洽购大批枪械9000余枝,于 1924年8月4日,蒙领军政部护照一张,申明枪支40日后始能运抵广州,8日即以哈辅 轮悬挪威旗顶包偷运人口;总理得报,下令长洲要塞司令查办(校长兼司令),当 晚便率同大本营副官乘江固兵轮赴沙角大缉,在白鹅潭发现,当予扣留;10日,复 将私运军械挪威轮监押到黄埔,停泊学校门口。此时商团方面,煽动广州72行商店 总罢市,阴谋颠覆政府;一面纠集商民赴大本营请愿,总理曾面允查明依法处理, 后来陈廉伯以事泄逃逸无踪,滇桂军要求分配被扣枪支,其他各部队也纷提要求, 情势发展严重而复杂;8月31日,总理只得以莅临黄埔视察军校为名,和校长面商善 后处理问题。

文武学生会师聆训记

第三次是同年二二月3日,总理决意北上,准备由黄埔而香港。而神户、而天津, 再到北平;在到北平去之前,亲临黄埔军校告别。我们事先知道总理莅临的消息, 大家整肃仪容,在校长领导下,仍列队在校门外码头恭迎;这次总理面色沉重,后 面跟着浩浩荡荡一群青年原来他们是广东大学学生,随总理而来,打算文武合流, 各坐一边,共同恭聆总理一段革命意识最浓厚也最动人的告别辞--《革命成功个 人不能有自由团体要有自由》。训话开始,总理先来几句开场白:

“诸君今天在此地听讲的,有文学生,又有武学生。我今天到黄埔来讲话,是 暂时和黄埔的学生辞别,辞别的原因,就是因为我要到北京去。……北京也可以做 革命的策源地,造成一个革命的基础……我为答北方同志的欢迎起见,决定去北京。”

渐渐地肥话转人正题:

“……你们黄埔的武学生,都是从各省不远数百里或者是数千里而来,到这个 革命学校来求学,对于革命,都是有很大希望、很大抱负的;广大的文学生,今日 也是不远数十里到黄埔来听革命的演说,研究革命的方法,对于革命前途,也当然 是很希望成功的。大家要希望革命成功,便先要牺牲个人的自由、个人的平等,把 个人的自由平等,都贡献到革命党内来。凡是党内的纪律,大家都要遵守;党内的 命令,大家都要服从,全党运动,一致进行,只全党有自由,个人不能自由,然后 我们的革命,才可以成功。”

讲得起劲时,总理又深入浅出举例说:

“……商人做生意的资本是钱,我们革命的资本是什么东西呢?商人附股是拿 出钱来,我们参加革命党,要贡献什么东西呢?我们参加革命党,要贡献的东西, 就是自己的平等自由……我今天到此地讲话,是要离开广东北上,临别赠言。没有 别的话,就是要大家拿出本钱来,牺牲自己的平等自由;要把自己的聪明才力,都 贡献到党内来革命,来为全党奋斗!大家能够不负我的希望,革命便可以指日成功!”

总理北上告别辞,句句发自内心,当时对鼓舞文武青年革命精神,不啻一针兴 奋剂,有至诚感人、顽石点头的效力。

总理北上前革命形势

说到总理为什么毅然北上,不能不把当时革命形势做一个分析:总理鉴于反革 命的发生,完全继承专制时代思想,对内牺牲民众利益,对外牺牲国家利益,以保 持过去时代的地位。如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冯国璋、徐世昌、曹锟等的毁法窃 国……13年来连续不绝,可知他们的分子虽有新陈代谢,而其传统思想则始终如一, 这种反革命恶势力,以北京为巢窟。而流毒被于各省。幸奉直两军战事剧烈进行时, 直军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陕西陆军第一师师长胡景翼、京警备司令孙岳等,因受 黄郭、于右任先生等的策动,合谋政变,占领北平,曹银被逐,又迫清废帝博仪出 宫,以绝帝制后患。冯等组织的中华民国国民军,更大败吴佩孚,段棋瑞也由天津 赶来北平维持政局。这时北方各方面,纷请总理莅平,共商国是;本党同志在北方 奋斗者,尤盼能早日成行。当时北伐军已人江西,克赣州,下吉安,总理为谋中国 统一与建设,决应北方之请,毅然班师,由韶关回广州,因此才有平津之行。据说, 当时曾有部分同志以势险力阻其行,总理说:“若以我为大元帅,则我此行诚险; 若以我为革命党领袖,则此行实无危险可言。”总理革命精神的伟大,于此可见!

临别痛言竟成永诀

这一次总理于致训后,曾乘便到对岸鱼珠炮台,看部分学生为军事演习做的工 事。他看得很满意,听说曾对校长沉痛地说:“我这次到北京去,明知道是很危险 的;然而我为的是去革命,是为救国救民去奋斗,有何危险之可言呢?况今我年已 五十九岁了,亦已经要到死的时候了。”当时校长听了这些话,非常惊骇,就问: “总理从来不说这些话,为何今日突说这些呢?”总理说:“我是有所感而言的, 我看见你这个黄埔学校的精神,一定能继续我的革命事业。现在我死了,就可以安 心瞑目了!如果前二三年,我就死不得;现在有这些学生,一定可以继承我未竟之 志,能够奋斗下去的。”他伤感地对校长表示:“这次北上不论成败决不回来,革 命大任交黄埔军校同志负之!”想不到总理临别痛言,竟成永诀。但是总理大智、 大仁、大勇的革命精神,有如日月经天,而永垂不朽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历史栏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