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历史现代史领袖风采毛泽东专辑毛泽东谋略>6.3 支部建在连上,保证了党的组织系统一竿子插到底

毛泽东谋略

作者: 萧诗美

6.3 支部建在连上,保证了党的组织系统一竿子插到底

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支部建在连队是毛泽东的一大创造。

1927 年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带了一支部队向井冈山前进。可是他怎么也稳定不了部队,开小差逃跑的越来越多,有的人公开地问:“你走不走?”“你准备到哪儿去?”还出现整个排利用放哨的机会带了枪集体逃走的现象。这种现象发展下去将意味着什么,毛泽东很清楚。他成大出没在连队战士中,了解情况,思量对策。他设想,如果有一个坚强的组织作为领导核心,并通过这个组织去密切联系战士群众,那么部队肯定会巩固下来,并且会得到发展壮大。于是他采取果断措施,在工农出身的战士中大力发展新党员,同时在连队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党支部。

支部一建立,连队立刻有了灵魂。各支部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布置党员们做好三件事:一是学习当前形势,明确理想和目标;二是了解战士群众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工作,解除他们的顾虑,坚定革命的信心;三是积极培养和发展新党员。

支部下面有党小组。党小组差不多每天都要研究一下当天的情况。发现不良苗头就及时做工作,或向上一级党组织反映。对意志坚定、工作积极、遵守纪律的好同志,及时帮助鼓励,介绍他们入党。

支部建在连上,最大的优点是密切了党和群众的关系。每个普通战士都可以直接同党见面。党生活在群众中,群众也生活党中,一言一行,一个思想动向,都逃不出党的眼睛。支部通过培养积极分子和吸收新党员的形式,把每一个希望上进的战士都团结在党的周围。已经入了党的就更不用说。他一旦成了党员,不仅自己要服从党的纪律,而且有责任向党外同志做工作。

连队以上设党委或分党委,连以下设党小组。党委提出工作任务并向全体指战员公布。各支部负责落实并定期检查。团结、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是每个支部和党小组的经常性工作。小组向党员分配工作,党员向小组长汇报,小组长向支部书记汇报。这样每个大队就像一台巨大的机器,党的支部带动着党的小组,党的小组带动着党员,党员带动着群众。掌握这台机器动转的各连党支部就是联系群众的核心,又是对外作战的战斗堡垒。

连是军队的基层。支部建在连队,广义地说就是把党的组织系统一竿子插到底,一直建到基层单位。与连队相对应的基层单位,在农村过去是生产大队,现在是行政村,在城市是街道委员会或街道办事处,在工厂是车间,在学校是年级或教研室。党的基层组织与行政的基层单位、社会的基层结构一一对应。工农商学兵、东西南北中,都在党的领导之中。

国民党的历史比共产党悠久,势力比共产党大,又是执政当权的党,为什么反而败在共产党手里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民党基层空虚。国民党的基层组织到县、区级为止,再下面就是空的。共产党的基层却一直下到社会结构的最底层,下到连队、生产大队、村子、车间、街道、科室,总之是无所不在,滴水不漏。共产党基层的充实发达正好钻了国民党基层空虚的空子。这对于共产党自下而上的革命活动来说是极其有利的优势,因为它有利于行动,其政权的稳固性又因为基层的发达而远远超过国民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历史栏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