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清有个李鸿章 作者: 赵焰 第十二章 暴风骤雨(3) 就这样,在维新变法中,出现了一种匪夷所思的现象:在变法的100天中,作为变法的推动者光绪皇帝,和变法骨干康有为、梁启超等,竟然只见过一次面。而谭嗣同等,都没有见过光绪。真搞不清光绪到底在打什么算盘,也许,凭光绪的直觉,他觉得康有为是一个难当大任之人?或许,光绪根本就没有考虑该怎样去扭转乾坤,以为一切事易如反掌?于是,100天的变法中,就形成这样一种局面,所有的主意都由光绪皇帝做主,而光绪皇帝明显表现出经验不足。在光绪的身边,几乎没有人替他出谋划策,也没有分担他的压力和痛苦。而光绪皇帝又是一个有着明显性格缺陷的人,时而独断专行,时而当断不断,弄得下面无所适从。一种幼稚的政治谋略和手腕,不仅推进不了变法和维新,同时,也激化了矛盾,引起了朝廷大臣的普遍不满。 光绪皇帝召见康有为后不久,慈禧有一天召见了李鸿章,慈禧是在替光绪担心,究竟,最熟悉光绪的,就是慈禧了。闲谈之际,慈禧问李鸿章那个叫康有为的人到底怎么样,李鸿章将康有为描绘成一个幼稚而浮躁的书生:“这个人是个书生,也如市井中喜欢争强好胜打官司的人。”慈禧继续着她的不解:“那么,洋人为什么支持他们呢?”李鸿章没好气地说:“那是洋人们不了解中国国情,把中国的知识分子都当成他们的知识分子了。等洋人们都了解中国的文人们都是些什么角色之后,别说支持,就是躲避,怕也来不及了。”李鸿章这一番话是有潜台词的,也是有体会的。李鸿章是太熟悉中国旧式知识分子了,熟悉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假如说中国女人之足是被裹脚布紧紧缠裹住的话,那么,中国旧知识分子的灵魂就是被散发着酸腐气息的八股文化所紧紧缠裹住的。中国的旧知识分子一直习惯于作茧自缚,缺乏创新求变的精神,千百年来,他们只会啃那几个干骨头,只会清谈,只会喊喊口号,对于外部世界的千变万化一概不知,对事物的理解也一知半解,实际操作能力也非常弱。在李鸿章看来,康有为、梁启超同样是这样的土壤中长成的。这样的书生,只是空谈和满腔热血,没有政治谋略和经验,也缺乏起码的政治手腕和妥协精神。而依靠着他们进行改革,肯定是绝难成功的。 李鸿章对于变法的不看好,还在于他深深了解光绪这个人。只不过李鸿章对于皇上不好直接评价罢了。李鸿章深知,在帝制传统的国度中,帝王本身的素质对于国家的前途太重要。甚至可以说,国家命脉,系于一人之身。在这样的体制中,最高权力才是撬动社会前行的唯一杠杆。被寄予厚望的光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迂腐而懦弱,意志薄弱,神经过敏,他的人品、才干、意志力等,都谈不上能担当大任,更谈不上扭转乾坤。对这一点,洞察人情的李鸿章岂能不明白呢? 变法后不久,曾有一个外国人这样描述光绪:“大清国皇帝陛下的容貌看上去要比他的实际年龄衰老得多。他额部凹陷,脸色发黄。他的嘴角流露出的是悲伤的、疲惫的和带有孩子气的笑脸。当他咧开双唇时,嘴里露出的是参差不齐的长长的黄牙齿,两侧脸颊上都出现了深深的凹坑。他的表情并非缺乏同情心,不过更多表现出的是麻木不仁。从他的容貌上看,我们看不到一点生趣。事实上,光绪皇帝给我的印象是:克制、冷漠、无趣、缺乏精力、疲惫不堪,整个人就像是半死不活的样子……似乎生活对他来说已成为一种负担,这样的人必定在走下坡路。” 当然,这里描述的光绪,已是变法失败后的光绪了。尽管如此,一个人的本质是很难改变的。光绪的性格、身世,他的成长经历,决定了他是一个绝难担当大任的人。更何况这个懦弱的皇帝并不拥有绝对权力,在他之上,还有心狠手辣的慈禧。这样的权力架构,也决定了当这次看起来“气壮如牛”的维新改革,只要一触及体制的内核时,就肯定会支撑不下去。而光绪的草率和幼稚,更使得这一次维新变法如同儿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