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史之乱 作者: 莺歌 第三十章 三月初六,决战的日期到了,唐军步兵、骑兵共六十万大军,在安阳的河北岸,浩浩荡荡地摆开了庞大的阵势,真是人山人海、气势如宏。而叛军,只有仅仅五万人前来交战。唐军见了,认为只是叛军的流动部队,不是叛军的主力,也就没有放在心上。叛军扎好营寨后,史思明就亲自带领一支叛军向唐军杀来。唐军方面,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与鲁炅等,先带领自己的部队迎上前去,与叛军展开了激战。双方杀得天昏地暗,人仰马翻,死伤各半。鲁炅在混战中被乱箭射伤,退下阵来。郭子仪带领大军紧跟在这几支部队的后面,正在指挥人马,进行布阵,准备投入战斗。忽然,天空中一阵狂风吹起,卷着黄沙,夹带着折断的树木,像一条条巨大的黄龙,向战场上疯狂奔来。很快,天地之间就变得一片昏暗,人们近在咫尺,也分不清敌我。正在作战的将士卒看到这种情况,都十分吃惊,开始纷纷逃跑。唐军们很快向南奔逃,叛军也向北奔逃,形成了两股巨大的混乱的人流,滚滚向前。双方的将领们已经无法控制。一路上,唐军丢弃的武器、盔甲等军用物资,比比皆是。战马也受了惊吓,不再受人的控制,嘶鸣着到处狂奔。一路上,有很多将士被践踏而死。奔逃的唐军一路向南而来,已经不能作战。郭子仪还控制着一部分朔方军,他们过了河阳桥,郭子仪命令把桥拆掉,阻止叛军通过,确保东京的安全。 郭子仪的部队,一路逃跑下来,一万匹战马只剩下了三千匹,军用物资基本上都丢失尽了。看到溃逃下来的唐军,东京洛阳城中的官吏和百姓都十分害怕,认为叛军又要来了,都纷纷逃向了山中。东京留守崔圆和河南尹苏震等官吏,向南逃奔到襄州、邓州。其他各路节度使们,也领着自己的部队逃回了自己原来镇守的地方。逃跑的士兵们,一面逃跑,一面沿路大肆抢掠,胡作非为,无恶不作。军中的将帅和当地的官吏都没有办法进行制止。唐军们一路溃逃,十多天才安定下来。参战的部队中,只有李光弼与王思礼两个人,在军队溃逃时,能够及时地整理部队,将部队全部带回来了。 郭子仪随着部队到达了河阳,他打算在河阳停下来,坚守河阳城。可是,部队已经乱作一团,他刚把这一部分部队稳定住,那边又涌来一股逃跑的军队,一边逃跑,一边叫喊着叛军来了,那些刚刚稳定的军队听了,又一阵大乱,不再听将领们的约束,开始逃跑。直到逃奔到缺门,军队才渐渐地稳定下来,部将们都陆续到来了。郭子仪命令点检人马,结果只剩下几万人。郭子仪和众多将领们研究后决定,放弃东京洛阳,退守到蒲州、陕州,进行防守。这时,都虞侯张用济说:“蒲州和陕州,这几年来连年遭害,百姓们都没有吃的,军队到了,更没有粮食,我们不如在河阳坚守。如果叛军来攻打,我们就拼尽全力进行坚守。”郭子仪经过思考后同意了。郭子仪就派都游弈使灵武人韩游,率领五百名骑兵先去占领河阳,又命令张用济率领五千步兵在后。这时,叛军的行军司马周挚,已经带领叛军来争夺河阳,因为晚到了一步,唐军已经占领了河阳,叛军不能进入河阳城,只好撤走了。张用济命令士兵们对河阳城的南、北两面进行加固,准备坚守。 段秀实率领镇西将士的家眷和公私财物,从野戌渡过了黄河,在河清县南面驻扎下来,等待命令,荔非元礼带领镇西将士来到之后,就把军队驻扎在那里。等部队稳定了,各路将帅都纷纷上表谢罪,请求皇上的处理。李亨对各路将领都没有问罪,只是剥夺了崔圆的封爵与官阶,并把苏震贬为济王府长史,削夺了他的银青光禄大夫的官阶。 史思明得到唐军败退的消息后,就在沙河整顿了他的兵马,又带领军队回到了邺城的南面。安庆绪派人收集了郭子仪军队败退时留在营中的粮食,共有六七万石。安庆绪有了资本,就和孙孝哲、崔乾祐等商量,将邺城城门紧闭,不让史思明进城。可是,他手下的将领们不干了,将领们说:“我们不能这样做,如果我们现在背叛了史思明,以后唐军再来攻城,谁还能救我们。我们现在不能背叛史思明呢!”而史思明到了邺城,就把军队驻扎在那里,既不派人和安庆绪进行联系、通报情况,也不带兵南下追击唐军,而是每天在大营中,宴请他的将士。张通儒、高尚等人沉不住气了,他们对安庆绪说:“史思明带领部队远道而来救援我们,我们都应该去迎接他们,表示对他们感谢。”安庆绪十分生气地说:“你们想去你们就去吧。”张通儒、高尚就带着一些酒、肉、物品,来到时思明的大帐,来感谢慰问时思明。史思明听说他们来了,就亲自把张通儒、高尚等迎紧帐内,激动得痛哭流涕。张通儒、高尚告诉史思明,安庆绪三天后将亲自到来。史思明听了,有些受宠若惊,设了丰盛的宴席来招待他们,并送给了他们很贵重的礼物,然后,派人将他们送了回去。可是,过了三天,安庆绪还没有来。 于是,史思明就派人暗中把安太清召来,让他去见安情绪,教他设法把安庆骗来。安太清见了安庆绪,又威胁又利诱。安庆绪无计可施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不听孙孝哲、崔乾祐等人的劝告,派安太清向史思明上表称臣,并说等史思明安顿好部队入城后,就奉上皇帝印玺。史思明看了表书后,叹了口气,假装说:“何必要这样呢!”并立即把表书拿出去,让将士们观看。将士们看了,都高声呼喊万岁。史思明就亲自写信安慰安庆绪,写信时,并不像过去一样称臣,只是说:“愿与你作为兄弟邻国,互相援助。我们之间地位平等,鼎足而立,这样做就可以了。如果你向我称臣,我是万万不敢接受。”并把他的信和安庆绪的表书一起封后,派人送了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