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历史唐朝武则天私密生活全记录>第六章(5)

武则天私密生活全记录

作者: 司马路人

第六章(5)

调露元年(679年)五月,李治下诏令太子李贤监国。不久明崇俨被暗杀在回家的路上。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嗅觉灵敏的武则天隐隐地感觉到了什么,于是一面派人监视李贤的举动,追查剌杀明崇俨的凶手,一面在朝中任命与太子贤有隙之人,来牵制太子贤的手脚。

面对母后武则天的步步进逼,太子贤和东宫的太傅们焦虑不安,接连在东宫的密室里召开秘密会议,商讨对策。太子贤说:“拘捕了赵道生,下一步就可能轮到我,以母后的性格也决不会轻饶于我。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铤而走险。我打算秘密筹备一些兵器铠甲、招募一些江湖勇士,必要时突入后宫,逼母后归政。”

一听这话,太子太傅张大安吓得脑子里“嗡”地一声,不由自主地摸摸项上的人头,颤声地说:“殿下,此……此事万万不可为。一来危险性大,二者一旦事败,殿下与臣等人的家眷老小必然徒遭祸害。臣以为殿下还是退居东宫,佯装沉湎酒色,以此避祸为最好。”

“避祸避祸,能避得了吗?”太子贤恼怒地说:“沉湎酒色,更授人以口实,前段时间,就因为这些,我这个太子差点又被废掉。”

“殿下不如无为而有为,具书向皇后请罪认错,讷言以为皇后还是会顾念母子之情的。”太子洗马刘讷言献计说。

太子贤点了点头,决定采取两步走,一是建立自己的私人武装,积极备战;二是如刘讷言所言,以哀愍之心,去打动和麻痹武则天。于是,太子贤也不去上朝了,除给母后武则天写几封请罪认错的书信外,每天就是呆在东宫里,歪躺在坐床上,看舞女跳舞,听乐工奏乐。

密探把太子贤的举动汇报给武则天,武则天冷笑了一声。即刻赶往后宫去见高宗皇帝。

“皇上,金吾卫已查明杀害明崇俨的凶手。”见高宗不说话,武则天接着说:“此凶手名赵道生,乃是东宫的户奴,据他交代……”

“不会是贤儿指使的吧?”高宗打断武则天的话问。

“审问还在继续,目前还不清楚。据这赵道生交代,东宫内政混乱,蓄养的许多户奴皆为所欲为,拉帮结派,私藏武器。我想派人去搜检东宫,查出这些不法之徒,肃清东宫,否则贤儿就慢慢地被他们带坏了,最近又不去上早朝了。”

“又不上朝了?”高宗惊讶地问。

“对。贤儿都是被那一帮户奴哄骗的,疏于政事,耽于酒色,请皇上速下圣旨,着人搜检东宫。”

“这……不如让贤儿自己处理吧。”高宗说。

“他能处理他早就处理了,臣妾恳请皇上从教子成人的角度出发,不袒护孩子,速下搜检东宫的圣旨。”

高宗被逼无奈,只得点了点头,还叮嘱武则天说:“一是不要惊吓了贤儿,只查户奴不查其他,二是向贤儿事先通报,说明情况,取得贤儿的谅解和同意。”

“这你就不用操心了,我会做到的。”武则天说着,便急匆匆地走了。一眨眼的功夫,宰相薛元超、裴炎和御史大夫高智周各带着本府甲士,联合程务挺和他率领的羽林军,迅速完成了对东宫的包围,一场大搜查开始了。

薛元超等人高举着圣旨,长驱直入,东宫的左右卫士不敢阻挡。无可奈何的太子李贤也被程务梃的手下逼到了一间屋里,软禁了起来。

“报--”一位羽林军的队正气喘吁吁地赶到东宫大殿,向薛元超、程务挺等几人磕头:“我部在东宫马厩里搜出大批军用铠甲!”

“铠甲?”薛元超看了裴炎等人一眼,急问那个队正:“有多少套?”

“回大人,我的人正在点数,估计有好几百套。”

“好几百套?”薛元超一挥手,“走,看看去。”

一行人赶到马厩,果然看见地上摆放着一套套崭新的铠甲,十几个羽林军士正在查数。一会儿,查清楚了,共计四百八十八套。薛元超对裴炎等人说:“你们先在这继续搜查,同时审问相关人员。本官先去武皇后那里,把铠甲的事汇报一下。”

后殿里,正在焦急等待搜查结果的武则天,一听薛元超关于东宫搜出铠甲的汇报,如获至宝,面露喜色,急问:“还搜出其他东西没有,比如刀枪兵器之类的?”

“暂时还没有。”

“行,有这五百副铠甲就够了。”武则天说着,面露杀机,命令薛元超,“你先过去,把太子和他的手下带至大理寺,严加审讯,严加看管。我去找皇上商量处理的办法。”

薛元超走后,武则天坐在龙案旁静静考虑了一会儿,然后乘上步辇,来到后殿,面见高宗。

“皇上,东宫后厩搜出近五百副崭新的铠甲。太平盛世,私藏如此众多的武器,其谋反之心昭然若揭,请圣上即刻下诏废其太子称号,待查清事实,再行治罪。”

“没有这么严重吧?”高宗说:“太子东宫本来就有左右卫卒护卫,存些甲胄器仗,也是正常的,也算不了什么。当面说说他,让他以后注意就行了。”

“皇上,据东宫的户奴交代说,李贤早就暗暗准备着甲胄器仗,准备伺机突入中宫,武力逼圣上退位。他为人子心怀逆谋,天地所不容,绝不可饶恕,绝不能赦免,应该在废去名号后,依律处死。”

“处死?”一听这个字眼,高宗心里一惊,对武则天说:“处死贤儿是绝对不可能的,朕绝不答应。”

“皇上!”武则天正色地说,“作为一国之尊,更应该心存公心,大义灭亲,对逆谋造反的人,决不能心慈手软,否则,将何以示诫后来者,又何以坐稳江山。”

“朕……朕实在是于心不忍,贤儿是一个多么聪明英武的孩子啊。”

“怜子之情人皆有之,贤儿堕落到这个地步,我作为母后的更为伤心。但现在朝臣的眼睛都看着圣上,看着圣上怎样公允的处理这事,若一味顾念儿女之情,恐怕会造成文武众卿离心离德,那时候,后悔就晚了。”

高宗被武则天几番话说得心神不宁,拿不定主意,哭丧着脸老是用手揉开始疼痛的头,这时,武则天又进一步催促道:“皇上,快下圣旨呀。”

“下,下……”高宗被逼不过,泪如泉涌,手哆嗦着,在武则天拟好的废太子贤为庶人的诏书上盖上了印。

调露二年(680年)八月,太子贤被废为庶人。其余同太子贤来往密切之人皆被武则天派人捕杀。文明元年(684年)二月,武则天又派人将太子贤逼死在巴州。

刚刚处理完太子李贤,武则天又要应对吐蕃赞普向太平公主求婚之事,这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掌上明珠,平日里最讨武则天喜欢。武则天又怎能忍心将太平公主远嫁到蛮夷之地,于是让太平削发为尼入住尼姑庵,从此打消吐蕃赞普的念头。

还好,吐蕃使者见太平已然成为尼姑,也不好强求。第二天,即告别武则天,打道返回吐蕃。

打发了吐蕃的求婚使者,望着女儿日益丰满的身体,武则天深深地感到,女大不中留,该给女儿找一个婆家了。这天,武则天正坐在殿里寻思这事,内侍报说千金公主来了,武则天忙令请入。这千金公主乃是高祖李渊的第十八女。论辈份,长武则天两辈,论年龄,和武则天差不多。诺大的一个皇室,只有她最能和武则天谈得来,最善于讨武则天的喜欢。

千金公主来到殿里,首先跪地磕头,口称:“臣妾千金拜见皇后娘娘,愿娘娘千岁千千岁。”

武则天忙说“免礼平身”,命近侍看坐,而后问道:“你怎么好些天不来看我了?”

“娘娘,臣妾平日无事,何尝不想进宫来找您玩。但娘娘您政务繁忙,日理万机,臣妾怕耽误您宝贵的时间啊。”

“千金,我有一事相托。”

“娘娘说话怎么这样客气,臣妾就是您身边的奴婢,娘娘有话尽管吩咐。”

“我是想让你打听打听,在皇亲贵戚中,有没有合适的男儿给太平选一个。她现在年龄也不小了,惹得吐蕃的赞普大老远的也跑来提亲。”

“赞普提亲的事,臣妾知道,亏娘娘想出让太平公主入道观这退亲的高招。不过--”

“不过什么?”

千金公主向武则天适时地卖个关子,这才把夸奖人的话说出:“太平公主才貌双全,颇随娘娘您,堪称天下第一公主。这天下能配得上她的也无有几人。臣妾对这事颇感棘手,不

过,臣妾有一个办法,不知娘娘同意不?”

见千金说话处处卖关子,武则天含笑不语,故意不接她的话茬儿,千金公主只得自己道出:“臣妾想在皇亲贵戚望族中,一一排查,选出前十名品貌俱佳的小伙子,然后一一给他们附上档案,包括父母情况、才学官职,然后把这些材料呈给娘娘您,请您甄选,不知娘娘意下如何?”

武则天点点头,说:“这方法很好,不过这么复杂能办好吗?不会让最好的小伙溜掉吗?”

“娘娘这点尽可放心,臣妾平日无事,好走街串巷,逛东逛西,皇族中,谁家的什么什么情况,臣妾差不多都能了解。”

武则天当即拍板,令千金公主在一个月之内,把皇亲望族中所有未婚的小伙子全部考查一遍,选前十名品貌俱佳者,呈报给武则天,最终定夺。

千金公主在宫中女官的协助下,不到一个月,她就搞出了洋洋三卷本的档案。呈给武则天过目,闻讯赶来的太平公主,却撇着嘴,不屑一顾地翻看着。

写得都不错,惜没有画像,这让武则天颇费踌躇,于是征求宝贝女儿太平公主的意见。

“太平,我看这些人都不孬,还是你从中选一个吧。”

“母后,”太平把档案往桌上一抛,指着说:“这些都是虚的,关键是看人怎么样。”

“你还能一家一户地去看人?”武则天笑着说。

“不必要一个一个地去登门查看,不过女儿有一个好主意,可以让这些人聚在一块,当面让您老人家甄选。”

“令他们在殿前排班候选,这样做,岂不让天下人笑话。”

“不需要,”太平摆摆手,然后说:“母后可以在前宫设置鞠场,让这些人和宫中的女子比赛蹴鞠(足球)。我们在一旁观看,既可以观看各人的相貌和健康状况,又可以观察这些人的品行。母后,此计如何?”没等武则天表态,千金公主就在一旁拍手叫好,连连夸奖道:“哎呀呀,太平公主简直太聪明了,太像皇后娘娘你了。她想的这个选婿的办法再也恰当不过。试想想男女同场蹴鞠竞赛,最能看出一个人品行,简直是一目了然。”

“行,”武则天拍板说,马上通知这十个候选人,后日到宫中参加蹴鞠比赛。”

这天,侍中省前的空地上,彩旗招展,人群涌动。十个宫女中的蹴鞠高手与十个皇室贵族的青年男子同场踢球,这本身就是非常吸引人的事。于是,侍中省的官员和宫中的寂寞女子都纷纷赶来,聚集球场两侧,来看热闹。侍中省门口的台子上,武则天与太平、千金凭案而坐,瞪大眼睛观望着。

比赛已经开始了,不过一柱香的功夫,场上的优劣就分出了大概。宫中的女子蹴鞠高手,显然技高一筹,其球技令人啧舌。只见那个担当次球头的梳有三鬟头的女子,抢到球后,一个倒踢紫金冠,飞脚把球传给球头。身穿红衫、绿巾系头的漂亮的女球头接球后并不马上射门,而是让球在身上缠绕起伏,时而用膝、时而用腹、时而用胸乳,顶得球绕身滚荡,其花样翻新,技艺娴熟,令人叫绝。待男队的球头气喘吁吁地赶过来,欲行抢夺拦截时,女球头抬膝把球一垫,高及过身,而后她甩头一顶,球打了个旋子,不疾不徐地旋进了球门。男球员扑了个空,栽到了地上。太平公主气得用拳头一砸桌子,骂道:“连几个女子都比不过。”

千金公主见状,忙起身离座,站在太平的身后,指着球场上一个奋力奔跑的漂亮男子,对太平说:“那个不错,球技不高,但积极拚抢,不甘落后,整个上半场,我也没见他摸一次女球员。”

太平公主的眼睛于是注视着那个男子,见其长相还真不错,奔跑的姿态也潇洒,遂叹了一口气,一拍桌子,一指那人,对母后和千金公主说:“就是他了。”

武则天瞅了一会儿,也点点头,问千金公主:“那个小伙子是谁家的?”

“回娘娘,太平公主还真有眼光,选的还真行。那个小伙子叫薛绍,其父乃从三品光禄卿薛曜之,其母乃太宗皇帝的第十六女城阳公主。父母皆已去世,这孩子不但长相好,听说才学也不一般。他老薛家在京城中,也算大门大户的。”

“我女儿的眼光就是高。”武则天抚摸着太平公主的秀发,对千金说:“那就定下这个姓薛的了,你再从侧面再详细地了解了解他家庭和他本人。过几天我让礼部的人过去说。”

开耀元年七月已丑,太平公主出嫁。

到底是武则天宠爱的女儿,太平的婚礼规模盛大,比李弘、李贤那几个太子、王子结婚时强多了。为庆祝公主出嫁,特赦京师,天牢里的囚犯一并被放出来。公主的封邑破例增加。按规定,皇子的封邑是八百户到一千户,公主最多为三百户,而太平公主却为三百五十户。

按照习俗,婚礼在夜间进行。附近的各县州府,都派人装扮了社火故事、花灯大灯前来助嫁。百十余起社火,百十余起花灯大炮,前前后后,一起一起,接接连连,从含元宫西面的兴安门一直摆到宣阳坊南隅的薛氏宅第。

整个京都正日晚上成了不夜天,稍稍富裕的人家是家家挂彩灯,户户随份子。文武百官见天后如此宠眷,谁敢不来庆贺。都备有金帛表礼,前去祝贺。一时间,京城中大街小巷,衣冠车马,填门塞户。大家小户,尽来争看。

太平公主为了让平民小百姓一瞻自己的天表,一反常态,不坐大轿,而是和薛绍一起,各骑两匹枣红骏马,并辔前往薛府。打头的是鼓乐笙箫,三百人的乐队前面走着,接着是御

赐的龙亭,龙亭上焚着御香,点着圣火,由八个人抬着,龙亭过后是十六个锦衣使者,各挑着八对金莲御灯。接着就是公主和驸马,公主是金装玉裹,翠绕珠围,山黛与冷绛雪,打扮的如天仙一般。新郎是乌纱帽,大红袍,簪花挂红,燕白领与平如衡,青年俊美,惹得道旁百姓啧啧称羡。

一路火炮与鼓乐喧天,花灯夹道,宛若云汉之星回;仙乐频吹,俨然箫韶之递奏。一时富贵,端的是占尽人间之盛。

到了薛家,拜过天地,入了洞房。薛绍不知怎么办才好,他躇踌着,手微微地抖着,胆怯地看着面前的公主。太平公主大大方方地看着薛绍,笑着说:“你娶了天下第一公主,占尽了人间之盛,这是何等的风骚,怎么不见你眉宇间神情飞跃?”

薛绍被问得一愣一愣的,半天翻不过神来,说:“公主乃人间仙女,英才天纵,貌美如仙,薛绍自然诚惶诚恐。如有不到之处,万望公主原谅包涵。”

太平公主眼盯着薛绍,撇着嘴,不置可否,说:“你很会说好听话呦。”

“绍说的都是心里话。”薛绍说着,就要给公主跪下。

太平公主抬手止了他。走过去坐到了床沿上,招手说:“过来,过来。过来给我脱衣服。”

薛绍服从命令,胆怯地走过去,不敢碰太平的衣扣。

“怎么啦?”太平公主问。

“绍不敢。”

“从今儿起,你就是我的夫君了,来嘛。”

薛绍望着美丽的太平,不由地血脉贲张,走到床边,一把搂住了太平……

完成了幺女太平公主的终身大事之后,高宗的病似乎也越来越重了。他躺在床上,除了呻吟声之外,就催促太医局速想办法。其实太医局的御医们也没闲着,太医局也比任何时候都忙。大门口一天到晚,人来车往。有贡献偏方的,有拍着胸脯要求亲手给皇上治病的,有说能给皇上驱魔的。太医局的皇帝医疗班子也一天到晚地商量可行的医方。还要根据武则天的指示,把皇上病情的发展及相应的治疗方案,每天上报给武则天。

这天,武则天来见高宗。

“皇上,”武则天坐在床边,轻轻地拍打着高宗说:“近日大理国派流星快马送来一种处方,您不妨尝尝。”

“什么处方?是不是‘婆罗门药’?”高宗撑起身子问。

“差不多吧,闻着味觉得呛鼻子。”

“不行,不行。朕十几年前就服过这种药,既难吃又没有疗效,还烧得朕胃疼。”

“那--”武则天叹了一口气,摸着高宗的手,似乎自言自语地说,“难道真要服那‘金石之药’?”

“啥‘金石之药’?”高宗问。

“‘饵’药呗。当年先帝太宗服的那种,如今虽经太医进行改良,但此药太烈,我还是不敢让他们给你服。”

“没事,服!朕这多少年的老毛病,不施重药,就拿不下来它。”高宗急着说。御医久治不愈,土方、偏方试过一遍,全无疗效,高宗决定冒险使用饵药。

由于事关重大,武则天召见大臣,讨论此事。宰相裴炎说:“以万乘之躯,服虎狼之药,确实令臣等担忧。臣恳请天后转告皇上,服之前,一定先安排好国家大事。”

武则天点点头,说:“我和皇上也考虑到此事,所以把太子和裴爱卿从长安召回。在服饵前,决定裴炎为侍中,崔知温、薛元超守中书令。”

“服‘饵’前,循例请令太子监国。”薛元超恭手向武则天说道。“有我在,监国不监国的倒无所谓。”

“天后,太子乃国之根本,国之皇储,惟有监国才可号令天下,以安天下。请天后速转告皇上,务使太子监国。”薛元超一脸严肃,郑重其事地奏道。

“监国就监国吧。”武则天轻描淡写地说。

饵药即金石之药,类似于方士所练的丹药,里面有金、银、汞及其它成份,其性甚毒,服少了没有疗效,服多了往往致人于死命。对这样药性甚烈的狠药,在魏晋时非常盛行,名士们仰慕升仙之道,对此乐此不疲,往往不顾身家性命,以身试药。七孔流血,一命呜呼者大有人在。高宗李治选择此药,也属万般无奈之举,他确实被自己的病逼急了。

服药这天,武则天、太子和几个宰相全部守候在高宗的床前,盼望着奇迹发生,同时心理上也预备着以防不测。当那闪着琥珀色光泽的圆圆的丹药递到高宗的嘴边时,高宗不由自主抽动了一下身子,他并没有马上张嘴去吃,而是用手接过来,送到眼前看了看,但由于视物模糊,看也看不出个所以然。他又搁在鼻子下闻了闻,似乎也没有什么异味,遂一咬牙,搁到了嘴里,用半碗桃花水把它们送了下去。吃下去之后,高宗长出了一口气,倚在枕头上,静静地等候着。好半天什么反应都没有,高宗要求再吃两粒。

侍在旁边的裴炎磕头劝道:“皇上,此金石之药不宜多服,也不宜久服,服多了必然中毒,臣恳请皇上过两天再说,若有疗效,就可以加服,若无半点疗效,即说明此药无用。”

“裴爱卿言之有理,皇上还是等等,看看效果再说吧。”武则天也跟着劝道。

高宗忍住劲等了五、六天,见身体全无动静,病情依然,不禁灰心丧气,对侍病的几个

大臣说:“朕才刚刚到天命之年,此时若告别众卿,心犹不甘。朕虽不求活个百年、千年,但若再活二十年、三十年的,朕就满足了。”

“修短自有天命。皇上尽可安心养病,依照常规服药。有病在身,急也没有用,徒增负担。”裴炎说道。

“裴爱卿言之有理,皇上还是宽心养病为好。我和朝臣们也都为皇上的病,急得天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也都在到处寻找办法。盼望皇上能早日康复。”武则天劝道。

“可朕这病一天重似一天,却不见你们拿出什么好办法。”高宗说。

“皇上,”薛元超上来奏道:“不妨上高山封禅,以祈求天神保佑皇上身体康复,长命百岁。”

“封禅?”武则天不高兴地看着薛元超,说,“泰山已封过,还上哪封禅?”

“皇上,天后,”薛元超分别作了两个揖,说:“山有五岳,乃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此五大名山,均可封禅。除泰山之外,皇上还可去华、衡、恒、嵩封禅,以祈告上天,保佑皇上。”

“皇上病成这样,还能遍拜四岳?”武则天生气地说。

“行,行。”高宗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来说,“只要能治好朕的病,多高的山,多远的路朕也不在乎。就照薛爱卿所奏,朕要去四岳封禅。”

“皇上,山高路远,旅途劳顿,您的身体怕吃不消,如果要封禅,可遣特使去代为封禅,效果也是一样的。”武则天好心地劝道。

“不行,别人代封,显得朕心不诚。朕虽不能一下子封完四岳,但可一年去一个山,四年也就封完了。”

“皇上!”裴炎上前,欲行劝谏。

“你们都不要说了,就这样定了。朕愿以毕生之余力遍拜四岳,上告于天神,朕当皇帝几十年,还是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庶民的。朕也不相信天神不保佑朕长命百岁。”

事关皇上的身体安康,武则天也不好再说什么,她和几个宰相交换了一下眼神,见几位宰相点点头,武则天奏道:

“皇上既然发此誓愿,就先从近处的嵩岳封禅吧。我先着人去嵩山建设封禅台和行宫,等一切准备妥当了再行封禅。”

“要建就快一点,越快越好,”高宗在床上着急地说,“另外,要给行宫起个好名字,名字要显示出朕对天神的崇敬。”

“这个请皇上放心。”旁边一直不言的崔知温说道。关于嵩岳行宫的名字,几个大臣想出了十来个名字,什么“天佑宫,玉成宫,康宁宫,乾盛宫……”

高宗总觉不满意,最后还是武则天一锤定音:“叫‘奉天宫’吧,奉天承运,也附合封禅的意思。”

高宗觉得有理,点头答应了下来。

弘道元年(683年)正月,奉天宫提前完成。高宗不顾天寒地冻,不顾文武群臣和武则天的劝说,当即决定立即前往嵩岳封禅。但天不由人,其时已是病入膏肓,两目已不能视。这天,侍候的御医秦鸣鹤觉得实在不能拖下去了,于是斗胆趴在地上磕头请求道:“天后,皇上,此风疾已上逆,砭头血可愈。”

“此可斩也,乃欲于天子头刺血!”

一句话吓得秦太医又连磕几个头,带着哭腔说:

“天后,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啊!皇上头上因风逆瘀血,塞焉脉路,因而头晕目不能视。惟有砭头血放之,方可缓解症状。”

高宗在床上动了动,说:“试一试吧,未必不行。”

秦太医忙又看武则天。见高宗同意,武则天也点点头,再三叮嘱说:“小心点,度要把握好,千万别出错。”

“臣谨遵天后圣谕。”秦太医忙从自己的医疗箱里,拿出几根金针,又用药酒擦了几次,才预备给高宗头上扎针放血。

手拿金针,临到高宗头上,秦太医的手又打起颤来,武则天见状,鼓励道:“别怕。”

秦太医感激地冲武则天点点头,捻针在手,沉着、冷静地在高宗的百会、脑户两个穴位上扎了数针,不一会儿,放出了些许紫黑色粘稠的恶血。还没等秦太医发问,高宗就一个劲儿地叫起来:“我好像看清楚东西了!”

“皇上,您是不是感觉头部轻松了许多?”秦太医问。

“轻了,轻了。”高宗兴奋地说。

武则天担着的心放下来,她转嗔为喜,以手加额,长出一口气说:“感谢苍天!”

秦太医收起了金针,叩头说,“今天砭头血多放一些,明天就少一些,以后逐日放一点,直至放出鲜红的正常的血。”

秦太医告辞走了,武则天又亲自把他送到殿外。第二天,武则天又亲自负彩百匹以赐秦太医,感谢他的妙手回春。

秦太医纵然是华佗转世,但天意难违,高宗李治的病还是一日不如一日,其生命之光也渐渐地熄灭。

十二月丁巳,高宗卧在床上,已不能进水米。武则天半步不离地守在床前,她一会儿轻轻地抚摸着高宗削瘦的脸庞,一会儿背过脸去暗自落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历史栏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