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汉书
作者: 南朝宋·范晔 后汉书卷七十九下 儒林列传 第六十九下
前书鲁人申公受诗于浮丘伯,为作诂训,是为鲁诗;齐人辕固生亦传诗,是为齐诗;
燕人韩婴亦传诗,是为韩诗:三家皆立博士。赵人毛苌传诗,是为毛诗,未得立。
高诩字季回,平原般人也。[一]曾祖父嘉,以鲁诗授元帝,仕至上谷太守。父容,
少传嘉学,哀平闲为光禄大夫。
注[一]般音卜满反。
诩以父任为郎中,世传鲁诗。以信行清操知名。王莽篡位,父子称盲,逃,不仕莽
世。光武即位,大司空宋弘荐诩,征为郎,除符离长。[一]去官,后征为博士。建武十
一年,拜大司农。在朝以方正称。十三年,卒官,赐钱及頉田。
注[一]符离,县,故城在今徐州符离县东也。
包咸字子良,会稽曲阿人也。[一]少为诸生,受业长安,师事博士右师细君,[二]
习鲁诗、论语。王莽末,去归乡里,于东海界为赤眉贼所得,遂见拘执。十余日,
咸晨夜诵经自若,贼异而遣之。因住东海,立精舍讲授。光武即位,乃归乡里。太守黄
谠署户曹史,欲召咸入授其子。咸曰:“礼有来学,而无往教。”
[三]谠遂遣子师之。
注[一]曲阿今润州县。
注[二]姓右师。
注[三]礼记曰“礼闻来学,不闻往教”也。
举孝廉,除郎中。建武中,入授皇太子论语,又为其章句。拜谏议大夫、侍中、右
中郎将。永平五年,迁大鸿胪。每进见,锡以几杖,入屏不趋,赞事不名。
经传有疑,辄遣小黄门就舍即问。
显宗以咸有师傅恩,而素清苦,常特赏赐珍玩束帛,奉禄增于诸卿,咸皆散与诸生
之贫者。病笃,帝亲辇驾临视。八年,年七十二,卒于官。
子福,拜郎中,亦以论语入授和帝。
魏应字君伯,任城人也。少好学。建武初,诣博士受业,习鲁诗。闭门诵习,不交
僚党,京师称之。后归为郡吏,举明经,除济阴王文学。以疾免官,教授山泽中,徒觽
常数百人。永平初,为博士,再迁侍中。十三年,迁大鸿胪。十八年,拜光禄大夫。建
初四年,拜五官中郎将,诏入授千乘王伉。
应经明行修,弟子自远方至,着录数千人。肃宗甚重之,数进见,论难于前,特受
赏赐。时会京师诸儒于白虎观,讲论五经同异,使应专掌难问,侍中淳于恭奏之,帝亲
临称制,如石渠故事。明年,出为上党太守,征拜骑都尉,卒于官。
伏恭字叔齐,琅邪东武人,司徒湛之兄子也。湛弟黯,字稚文,以明齐诗,改定章
句,作解说九篇,位至光禄勋,无子,以恭为后。
恭性孝,事所继母甚谨,少传黯学,以任为郎。建武四年,除剧令。视事十三年,
以惠政公廉闻。青州举为尤异,太常试经第一,拜博士,迁常山太守。敦修学校,教授
不辍,由是北州多为伏氏学。永平二年,代梁松为太仆。四年,帝临辟雍,于行礼中拜
恭为司空,儒者以为荣。
初,父黯章句繁多,恭乃省减浮辞,定为二十万言。在位九年,以病乞骸骨罢,诏
赐千石奉以终其身。十五年,行幸琅邪,引遇如三公仪。建初二年冬,肃宗行飨礼,以
恭为三老。年九十,元和元年卒,赐葬显节陵下。
子寿,官至东郡太守。
任末字叔本,蜀郡繁人也。[一]少习齐诗,游京师,教授十余年。友人董奉德于洛
阳病亡,末乃躬推鹿车,载奉德丧致其墓所,由是知名。为郡功曹,辞以病免。后奔师
丧,于道物故。临命,□兄子造曰:“必致我尸于师门,使死而有知,魂灵不臱;如其
无知,得土而已。”造从之。
注[一]繁,县,故城在今益州新繁县北。
景鸾字汉伯,广汉梓潼人也。少随师学经,涉七州之地。能理齐诗、施氏易,兼受
河洛图纬,作易说及诗解,文句兼取河洛,以类相从,名为交集。又撰礼内外记,号曰
礼略。又抄风角杂书,列其占验,作兴道一篇。及作月令章句。
凡所著述五十余万言。数上书陈救灾变之术。州郡辟命不就。以寿终。
薛汉字公子,淮阳人也。世习韩诗,父子以章句著名。汉少传父业,尤善说灾异谶
纬,教授常数百人。建武初,为博士,受诏校定图谶。当世言诗者,推汉为长。永平中,
为千乘太守,政有异夡。后坐楚事辞相连,下狱死。弟子犍为杜抚、会稽澹台敬伯、钜
鹿韩伯高最知名。
杜抚字叔和,犍为武阳人也。少有高才。受业于薛汉,定韩诗章句。后归乡里教授。
沉静乐道,举动必以礼。弟子千余人。后为骠骑将军东平王苍所辟,及苍就国,掾史悉
补王官属,未满岁,皆自劾归。时抚为大夫,不忍去,苍闻,赐车马财物遣之。辟太尉
府。建初中,为公车令,数月卒官。其所作诗题约义通,学者传之,曰杜君法云。
召驯字伯春,九江寿春人也。曾祖信臣,元帝时为少府。[一]父建武中为卷令,[二]
俶傥不拘小节。
注[一]前书信臣字翁卿,为南阳太守,吏人亲爱,号曰“召父”。
注[二]卷,县,属荥阳郡。卷音丘圆反。
驯少习韩诗,博通书传,以志义闻,乡里号之曰“德行恂恂召伯春”。累仕州郡,
辟司徒府。建初元年,稍迁骑都尉,侍讲肃宗。拜左中郎将,入授诸王。帝嘉其义学,
恩宠甚崇。
出拜陈留太守,赐刀□钱物。元和二年,入为河南尹。章和二年,代任隗为光禄勋,
卒于官,赐頉茔陪园陵。
孙休,位至青州刺史。
杨仁字文义,巴郡阆中人也。建武中,诣师学习韩诗,数年归,静居教授。仕郡为
功曹,举孝廉,除郎。太常上仁经中博士,[一]仁自以年未五十,不应旧科,[二]上府
让选。
注[一]上音时掌反,下同。
注[二]汉官仪曰:“博士限年五十以上。”
显宗特诏补北宫韂士令,[一]引见,问当世政夡。仁对以宽和任贤,抑黜骄戚为先。
又上便宜十二事,皆当世急务。帝嘉之,赐以缣钱。
注[一]汉官仪曰:“北宫韂士令一人,秩六百石。”
及帝崩,时诸马贵盛,各争欲入宫。仁被甲持戟,严勒门韂,莫敢轻进者。肃宗既
立,诸马共谮仁刻峻,帝知其忠,愈善之,拜什邡令。[一]宽惠为政,劝课掾史弟子,
悉令就学。其有通明经术者,显之右署,[二]或贡之朝,由是义学大兴。垦田千余顷。
行兄丧去官。
注[一]今益州什邡县也,音十方。
注[二]右署,上司。
后辟司徒桓虞府。掾有宋章者,贪奢不法,仁终不与交言同席,时人畏其节。
后为阆中令,卒于官。
赵晔字长君,会稽山阴人也。少尝为县吏,奉檄迎督邮,晔耻于厮役,遂□车马去。
到犍为资中,[一]诣杜抚受韩诗,究竟其术。积二十年,绝问不还,家为发丧制服。
*(晔)**[抚]*卒*(业)*乃归。州召补从事,不就。举有道。卒于家。
注[一]资中,县名,今资州资阳县。
晔着吴越春秋、诗细历神渊。蔡邕至会稽,读诗细而叹息,以为长于论衡。邕还京
师,传之,学者咸诵习焉。
时山阳张匡,字文通。亦习韩诗,作章句。后举有道,博士征,不就。卒于家。
韂宏字敬仲,东海人也。少与河南郑兴俱好古学。
初,九江谢曼卿善毛诗,乃为其训。宏从曼卿受学,因作毛诗序,善得风雅之旨,
于今传于世。后从大司空杜林更受古文尚书,为作训旨。时济南徐巡师事宏,后从林受
学,亦以儒显,由是古学大兴。光武以为议郎。
宏作汉旧仪四篇,以载西京杂事;又着赋、颂、诔七首,皆传于世。
中兴后,郑觽、贾逵传毛诗,后马融作毛诗传,郑玄作毛诗笺。[一]
注[一]笺,荐也,荐成毛义也。张华博物志曰“郑注毛诗曰笺,不解此意。或云毛
公尝为北海相,玄是郡人,故以为敬云。”
前书鲁高堂生,汉兴传礼十七篇。后瑕丘萧奋以授同郡后苍,苍授梁人戴德及德兄
子圣、沛人庆普。[一]于是德为大戴礼,圣为小戴礼,普为庆氏礼,三家皆立博士。孔
安国所献礼古经五十六篇及周官经六篇,前世传其书,未有名家。
中兴已后,亦有大、小戴博士,虽相传不绝,然未有显于儒林者。建武中,曹充习
庆氏学,传其子曪,遂撰汉礼,事在曪传。
注[一]德字近君。圣字次君。普字孝公。
董钧字文伯,犍为资中人也。习庆氏礼。事大鸿胪王临。元始中,举明经,迁廪牺
令,[一]病去官。建武中,举孝廉,辟司徒府。
注[一]前书平帝元始五年,举明经。汉官仪曰:“廪牺令一人,秩六百石。”
钧博通古今,数言政事。永平初,为博士。时草创五郊祭祀,[一]及宗庙礼乐,威
仪章服,辄令钧参议,多见从用,当世称为通儒。累迁五官中郎将,常教授门生百余人。
后坐事左转骑都尉。年七十余,卒于家。
注[一]续汉志曰:“永平中,以礼仪谶及月令有五郊迎气,因采元*(和)**[始]*中
故事,兆五郊于洛阳四方,中兆在未,坛皆三尺。”
中兴,郑觽传周官经,后马融作周官传,授郑玄,玄作周官注。玄本习小戴礼,后
以古经校之,取其义长者,故为郑氏学。玄又注小戴所传礼记四十九篇,通为三礼焉。
前书齐胡母子都传公羊春秋,授东平嬴公,嬴公授东海孟卿,孟卿授鲁人眭孟,眭
孟授东海严彭祖、鲁人颜安乐。彭祖为春秋严氏学,安乐为春秋颜氏学,[一]
又瑕丘江公传谷梁春秋,三家皆立博士。梁太傅贾谊为春秋左氏传训诂,授赵人贯
公。
注[一]前书彭祖字公子。安乐字翁孙。安乐即眭孟姊子也。
丁恭字子然,山阳东缗人也。[一]习公羊严氏春秋。恭学义精明,教授常数百人,
州郡请召不应。建武初,为谏议大夫、博士,封关内侯。十一年,迁少府。
诸生自远方至者,着录数千人,当世称为大儒。太常楼望、侍中承宫、长水校尉樊
*(儵)**[鯈]*等皆受业于恭。二十年,拜侍中祭酒、骑都尉,与侍中刘昆俱在光武左右,
每事谘访焉。卒于官。
注[一]东缗,今兖州金乡县。
周泽字嗫都,北海安丘人也。少习公羊严氏春秋,隐居教授,门徒常数百人。
建武末,辟大司马府,署议曹祭酒。数月,征试博士。中元元年,迁黾池令。
奉公克己,矜恤孤羸,吏人归爱之。永平五年,迁右中郎将。十年,拜太常。
泽果敢直言,数有据争。后北地太守廖信[一]坐贪秽下狱,没入财产,显宗以信臧
物班诸廉史,唯泽及光禄勋孙堪、大司农常冲特蒙赐焉。是时京师翕然,在位者咸自勉
励。
注[一]廖音力吊反。
堪字子嗫,河南缑氏人也。明经学,有志操,清白贞正,爱士大夫,然一毫未尝取
于人,以节介气勇自行。王莽末,兵革并起,宗族老弱在营保闲,堪常力战陷敌,无所
回避,数被创刃,宗族赖之,郡中咸服其义勇。
建武中,仕郡县。公正廉絜,奉禄不及妻子,皆以供宾客。及为长吏,所在有夡,
为吏人所敬仰。喜分明去就。尝为县令,谒府,趋步彁缓,门亭长谴堪御吏,堪便解印
绶去,不之官。后复仕为左冯翊,坐遇下促急,司隶校尉举奏免官。数月,征为侍御史,
再迁尚书令。永平十一年,拜光禄勋。
堪清廉,果于从政,数有直言,多见纳用。十八年,以病乞身,为侍中骑都尉,卒
于官。堪行类于泽,故京师号曰“二嗫”。
十二年,以泽行司徒事,如真。泽性简,忽威仪,颇失宰相之望。数月,复为太常。
清絜循行,尽敬宗庙。常卧疾斋宫,其妻哀泽老病,窥问所苦。泽大怒,以妻干犯斋禁,
遂收送诏狱谢罪。当世疑其诡激。时人为之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
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一]十八年,拜侍中骑都尉。
后数为三老五更。建初中致仕,卒于家。
注[一]汉官仪此下云“一日不斋醉如泥”。
钟兴字次文,汝南汝阳人也。少从少府丁恭受严氏春秋。恭荐兴学行高明,光武召
见,问以经义,应对甚明。帝善之,拜郎中,稍迁左中郎将。诏令定春秋章句,去其复
重,[一]以授皇太子。又使宗室诸侯从兴受章句。封关内侯。兴自以无功,不敢受爵。
帝曰:“生教训太子及诸王侯,非大功邪?”兴曰:“臣师丁恭。”于是复封恭,而兴
遂固辞不受爵,卒于官。
注[一]复音复。重音直容反。
甄宇字长文,北海安丘人也。清静少欲。习严氏春秋,教授常数百人。建武中,为
州从事,征拜博士,[一]稍迁太子少傅,卒于官。
注[一]东观记曰:“建武中每腊,诏书赐博士一羊。羊有大小肥瘦。时博士祭酒议
欲杀羊分肉,又欲投钩,宇复耻之。宇因先自取其最瘦者,由是不复有争讼。
后召会,问‘瘦羊博士’所在,京师因以号之。”
传业子普,普传子承。承尤笃学,未尝视家事,讲授常数百人。诸儒以承三世传业,
莫不归服之。建初中,举孝廉,卒于梁相。子孙传学不绝。
楼望字次子,陈留雍丘人也。少习严氏春秋。操节清白,有称乡闾。建武中,赵节
王栩[一]闻其高名,遣使赍玉帛请以为师,望不受。后仕郡功曹。永平初,为侍中﹑越
骑校尉,入讲省内。十六年,迁大司农。十八年,代周泽为太常。
建初五年,坐事左转太中大夫,后为左中郎将。教授不倦,世称儒宗,诸生着录九
千余人。年八十,永元十二年,卒于官,门生会葬者数千人,儒家以为荣。
注[一]光武叔父赵王良之子,谥曰节。
程曾字秀升,豫章南昌人也。受业长安,习严氏春秋,积十余年,还家讲授。
会稽顾奉等数百人常居门下。著书百余篇,皆五经通难,又作孟子章句。建初三年,
举孝廉,迁海西令,卒于官。
张玄字君夏,河内河阳人也。少习颜氏春秋,兼通数家法。建武初,举明经,补弘
农文学,迁陈仓县丞。清净无欲,专心经书,方其讲问,乃不食终日。及有难者,辄为
张数家之说,令择从所安。诸儒皆伏其多通,着录千余人。
玄初为县丞,尝以职事对府,不知官曹处,吏白门下责之。时右扶风琅邪徐业,亦
大儒也,闻玄诸生,试引见之,与语,大惊曰:“今日相遭,真解蒙矣!”[一]
遂请上堂,难问极日。
注[一]遭,逢也。
后玄去官,举孝廉,除为郎。会颜氏博士缺,玄试策第一,拜为博士。居数月,诸
生上言玄兼说严氏﹑*(宣)**[冥]*氏,不宜专为颜氏博士。光武且令还署,未及迁而卒。
李育字符春,扶风漆人也。[一]少习公羊春秋。沉思专精,博览书传,知名太学,
深为同郡班固所重。固奏记荐育于骠骑将军东平王苍,由是京师贵戚争往交之。州郡请
召,育到,辄辞病去。
注[一]漆,县,今豳州辛平县。
常避地教授,门徒数百。颇涉猎古学。尝读左氏传,虽乐文采,然谓不得圣人深意,
以为前世陈元﹑范升之徒更相非折,[一]而多引图谶,不据理体,于是作难左氏义四十
一事。
注[一]折,难也,音之舌反。
建初元年,卫尉马廖举育方正,为议郎。后拜博士。四年,诏与诸儒论五经于白虎
观,育以公羊义难贾逵,往返皆有理证,最为通儒。
再迁尚书令。及马氏废,[一]育坐为所举免归。岁余复征,再迁侍中,卒于官。
注[一]建初八年,顺阳侯马廖子豫为步兵校尉,坐投书怨谤,豫免,廖归国。
见马援传。
何休字邵公,任城樊人也。[一]父豹,少府。休为人质朴讷口,而雅有心思,精研
六经,世儒无及者。以列卿子诏拜郎中,非其好也,辞疾而去。不仕州郡。
进退必以礼。
注[一]樊,县,故城在今兖州瑕丘县西南。
太傅陈蕃辟之,与参政事。蕃败,休坐废锢,乃作春秋公羊解诂,[一]覃思不窥门,
十有七年。又注训孝经﹑论语﹑风角七分,皆经纬典谟,不与守文同说。
又以春秋驳汉事六百余条,妙得公羊本意。休善历筭,与其师博士羊弼,追述李育
意以难二传,作公羊墨守﹑[二]左氏膏肓﹑谷梁废疾。
注[一]博物志曰:“何休注公羊云‘何氏学’,有不解者,或荅曰‘休谦辞受学于
师,乃宣此义不出于己’。”此言为允也。
注[二]言公羊之义不可攻,如墨翟之守城也。
党禁解,又辟司徒。髃公表休道术深明,宜侍帷幄,幸臣不悦之,乃拜议郎,屡陈
忠言。再迁谏议大夫,年五十四,光和五年卒。
服虔字子慎,初名重,又名只,后改为虔,河南荥阳人也。少以清苦建志,入太学
受业。有雅才,善着文论,作春秋左氏传解,行之至今。又以左传驳何休之所驳汉事六
十条。举孝廉,稍迁,中平末,拜九江太守。免,遭乱行客,病卒。所着赋﹑碑﹑诔﹑
书记﹑连珠﹑九愤,凡十余篇。
颍容字子严,陈国长平人也。[一]博学多通,善春秋左氏,师事太尉杨赐。郡举孝
廉,州辟,公车征,皆不就。初平中,避乱荆州,聚徒千余人。刘表以为武陵太守,不
肯起。着春秋左氏条例五万余言,建安中卒。
注[一]长平,县,故城在今陈州西北。
谢该字文仪,南阳章陵人也。善明春秋左氏,为世名儒,门徒数百千人。建安中,
河东人乐详条左氏疑滞数十事以问,该皆为通解之,名为谢氏释,行于世。
[一]
注[一]魏略曰:“详字文载,少好学,闻谢该善左氏传,乃从南阳步涉诣许,从该
问*[疑]*难诸要。今左氏*[乐氏]*问七十二事,详所撰也。杜畿为太守,署详文学祭酒。
黄初中,征拜博士。*[时有博士]*十余人,学多褊*[狭]*,又不熟悉,唯详五业并授。
其或质难不解,详无愠色,以杖画地,牵譬引类,至忘寝食也。”
仕为公车司马令,以父母老,托疾去官。欲归乡里,会荆州道断,不得去。少府孔
融上书荐之曰:“臣闻高祖创业,韩﹑彭之将征讨暴乱,陵贾﹑叔孙通进说诗书。[一]
光武中兴,吴﹑耿佐命,范升﹑卫宏修述旧业,故能文武并用,成长久之计。陛下圣德
钦明,同符二祖,劳谦□运,三年乃讙。[二]今尚父鹰扬,方叔翰飞,[三]王师电鸷,
髃凶破殄,始有櫜弓卧鼓之次,[四]宜得名儒,典综礼纪。窃见故公车司马令谢该,体
曾﹑史之淑性,[五]兼商﹑偃之文学,[六]博通髃蓺,周览古今,物来有应,事至不惑,
清白异行,敦悦道训。
求之远近,少有畴匹。若乃巨骨出吴,[七]隼集陈庭,[八]黄能入寝,[九]亥有二
首,[一0]非夫洽闻者,莫识其端也。隽不疑定北阙之前,[一一]夏侯胜辩常阴之验,
然后朝士益重儒术。[一二]今该实卓然比迹前列,闲以父母老疾,□官欲归,道路险塞,
无由自致。猥使良才抱朴而逃,踰越山河,沈沦荆楚,所谓往而不反者也。[一三]后日
当更馈乐以钓由余,克像以求傅说,岂不烦哉?
[一四]臣愚以为可推录所在,召该令还。楚人止孙卿之去国,[一五]汉朝追匡衡于
平原,[一六]尊儒贵学,惜失贤也。”书奏,诏即征还,拜议郎。以寿终。
注[一]陵贾为太中大夫,时时前说称诗书,著书十二篇,每奏一篇,高祖未尝不称
善。叔孙通为高祖制礼仪。并见前书。
注[二]史记:“高宗谅闇,三年不言,言乃讙。”时灵帝崩后,献帝居谅闇,初释
服也。
注[三]尚父,太公也。毛诗曰:“维师尚父,时惟鹰扬。”又曰:“方叔聭止,其
车三千。□彼飞隼,翰飞戾天。”注云:“方叔,卿士,命为将也。聭,临也。
□,急疾之貌也。飞乃至天,喻士卒至勇,能深入攻敌。”
注[四]毛诗曰:“载櫜弓矢。”櫜所以盛弓。言今太平,櫜弓卧鼓,不用征伐,故
须贤人也。
注[五]曾参﹑史鱼。
注[六]卜商﹑言偃也。论语曰:“文学则子游﹑子夏。”
注[七]史记曰:“吴伐越,隳会稽,得骨节专车。吴使使问仲尼:‘骨何者最大?’
仲尼曰:‘禹致髃神于会稽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僇之,其节专车,此为大也。’”
注[八]史记曰:“有隼集于陈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矢长尺有咫。陈愍公使问仲尼,
仲尼曰:‘隼来远矣,此肃慎之矢也。昔武王克商,信道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
于是肃慎贡楛矢石砮,长尺有咫。先王以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诸陈。’试求之故府,
果得之。”
注[九]左传曰:“郑子产聘于晋,晋侯有疾,韩宣子曰:‘寡君寝疾,于今三月矣。
今梦黄能入于寝门,其何厉鬼邪?’对曰:‘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能,以入羽
泉,实为夏郊,三代祀之。晋为盟主,其或者未之祀也?’韩子祀夏郊,晋侯有闲。”
注[一0]左传:“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者,绛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于食。
有与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
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吏走问诸朝。师旷曰:‘鲁叔仲惠伯会蜔成子于承
匡之岁也,七十三年矣。’史赵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士文
伯曰:‘然则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也。’”杜注云:“‘亥’字二画在上,并三六为身,
如筭之六也。”
注[一一]前书昭帝时,有男子成方遂诣北阙,自称卫太子。丞相﹑御史﹑二千石至
者,*(立)**[并]*莫敢发言,京兆尹隽不疑后到,叱从吏收缚。或曰:“是非未可知?”
不疑曰:“诸君何患于卫太子?昔蒯聩违命出奔,辄距而不纳,春秋是之。卫太子得罪
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遂送*(下)*诏狱。天子与大将军霍光闻而嘉
之,曰“公卿大臣当用经术,明于大义”也。
注[一二]前书曰,昌邑王嗣立,数出,胜当乘舆车前谏曰:“天久阴不雨,臣下有
谋上者,陛下欲何之?”王怒,谓胜为妖言,缚以属吏。吏白霍光。是时光与张子孺谋
欲废王,光让子孺,以为泄,子孺实不泄,召问胜,对言“在洪范”。
光﹑子孺以此益重儒术士。
注[一三]韩诗外传曰:“山林之士为名,故往而不能反也。朝廷之士为禄,故入而
不能出。”
注[一四]史记曰:“由余,其先晋人也,亡入戎,能晋言。*[戎王]*闻缪公贤,故
使由余观秦。秦缪公示以宫室积聚。由余曰:‘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
人矣。’缪公退而问内史廖曰:‘孤闻蝰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由余寡人之害,将
柰何?’廖曰:‘戎王处僻,未闻中国之声,君试遗以女乐,以夺其志;为由余请,以
疏其闲;留而莫遣,以失其期。戎王怪之,必疑由余。
君臣有闲,乃可虑也。’乃令内史廖以女乐二八遗戎王,戎王受而说之。由余数谏
不听,缪公又数使人闲要由余,由余遂去降秦。”
注[一五]刘向孙卿子后序所论孙卿事曰:“卿名况,赵人也。楚相春申君以为兰陵
令。或谓春申君曰:‘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孙卿贤者,今与之百里地,楚其危
乎!’春申君谢之。孙卿去之赵,后客或谓春申君曰:‘伊尹去夏入殷,殷王而夏亡,
管仲去鲁入齐,鲁弱而齐强,故贤者所在,君尊国安。今孙卿天下贤人,所去之国其不
安乎!’春申君使人聘孙卿,乃还,复为兰陵令。”
注[一六]前书匡衡为平原文学,长安令杨兴荐之于车骑将军史高,曰:“衡材智有
余,经学绝伦,但以无阶朝廷,故随牒在远方。将军试召置幕府,贡之朝廷,必为国
器。”高然其言,辟衡为议曹*(吏)**[史]*,荐衡于帝,帝以为郎中。
建武中,郑兴﹑陈元传春秋左氏学。时尚书令韩歆上疏,欲为左氏立博士,范升与
歆争之未决,陈元上书讼左氏,遂以魏郡李封为左氏博士。后髃儒蔽固者数廷争之。及
封卒,光武重违觽议,而因不复补。
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性淳笃,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时人为之语曰:
“五经无双许叔重。”为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洨长。卒于家。[一]
注[一]洨音侯交反。
初,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为五经异义,又作说文解字十四篇,皆传于世。
蔡玄字叔陵,汝南南顿人也。学通五经,门徒常千人,其着录者万六千人。征辟并
不就。顺帝特诏征拜议郎,讲论五经异同,甚合帝意。迁侍中,出为弘农太守,卒官。
论曰:自光武中年以后,干戈稍戢,专事经学,自是其风世笃焉。其服儒衣,称先
王,[一]游庠序,聚横[二]塾者,盖布之于邦域矣。若乃经生所处,不远万里之路,[三]
精庐暂建,赢粮动有千百,[四]其耆名高义开门受徒者,编牒不下万人,皆专相传祖,
莫或讹杂。至有分争王庭,树朋私里,繁其章条,穿求崖穴,以合一家之说。故杨雄曰:
“今之学者,非独为之华藻,又从而绣其鞶帨。”[五]夫书理无二,义归有宗,而硕学
之徒,莫之或徙,[六]故通人鄙其固焉,又雄所谓“譊譊之学,各习其师”也。[七]且
观成名高第,终能远至者,盖亦寡焉,而迂滞若是矣。然所谈者仁义,所传者圣法也。
故人识君臣父子之纲,家知违邪归正之路。
注[一]儒服为章甫之冠,缝掖之衣也。礼记曰:“言必则古昔,称先王。”
注[二]“横”又作“黉”。
注[三]经生谓博士也。就之者不以万里为远而至也。
注[四]精庐,讲读之舍。赢,担负也。
注[五]杨雄法言之文也。喻学者文烦碎也。鞶,带也,字或作“幋”。说文曰:
“幋,覆衣巾也。”音盘。帨,佩巾也,音税。
注[六]无二,专一也。
注[七]亦法言之文也。譊譊,諠也,音奴交反。
自桓﹑灵之闲,君道秕僻,[一]朝纲日陵,国隙屡启,[二]自中智以下,靡不审其
崩离;而权强之臣,息其窥盗之谋,[三]豪俊之夫,屈于鄙生之议者,[四]
人诵先王言也,下畏逆顺埶也。[五]至如张温﹑皇甫嵩之徒,功定天下之半,声驰
四海之表,俯仰顾眄,则天业可移,犹鞠躬昏主之下,狼狈折札之命,散成兵,就绳约,
而无悔心。[六]暨乎剥桡自极,人神数尽,[七]然后髃英乘其运,世德终其祚。[八]迹
衰敝之所由致,而能多历年所者,斯岂非学之效乎?[九]故先师垂典文,曪励学者之功,
笃矣切矣。不循春秋,至乃比于杀逆,其将有意乎![一0]
注[一]秕,谷不成也。以喻政化之恶也。
注[二]陵,陵彁也。
注[三]谓阎忠劝皇甫嵩,令推亡汉而自立,嵩不从其言。
注[四]谓董卓欲大起兵,郑泰止之,卓从其言。
注[五]言政化虽坏,而朝久不倾危者,以经籍道行,下人惧逆顺之埶。
注[六]昏主谓献帝也。札,简也。折简而召,言不劳重命也。绳约犹拘制也。
谓温及嵩并被征而就拘制也。
注[七]易大过卦曰:“栋桡凶。”桡,折也。极,终也。言汉祚自终,人神之数尽。
桡音女教反。
注[八]髃英谓袁术、曹操之属。代德终其祚谓曹丕即位,废献帝为山阳公,自废至
薨十四年,以寿终。
注[九]迹犹寻也。言由有儒学,故能长久也。
注[一0]史记曰“为人君父而不通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
通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弒诛死之罪”也。
赞曰:斯文未陵,亦各有承。[一]涂分流别,专门并兴。精疏殊会,通阂相征。
千载不作,渊原谁澄?[二]
注[一]论语曰:“天之将丧斯文也。”言斯文未陵彁,故学者分门,各自承袭其家
业也。
注[二]说经者,各自是其一家,或精或疏,或通或阂,去圣既久,莫知是非。
若千载一圣,不复作起,则泉原混浊,谁能澄之。
校勘记
二五七0页一二行年七十二按:汲本、殿本“二”作“一”。
二五七三页四行犍为武阳人也集解引惠栋说,谓华阳国志作“资中人”。按:张森
楷校勘记谓案下赵长君传,言到犍为资中诣杜抚受韩诗,疑“资中”为是,“武阳”非
也。
二五七三页七行杜君法按:汲本、殿本并作“杜君注”。
二五七三页八行召驯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桓郁传作“召训”,训驯古文通。
二五七三页一一行卷县属荥阳郡按:集解引洪亮吉说,谓汉无荥阳郡,当属河南。
二五七四页一行章和二年代任隗为光禄勋按:集解引洪颐餦说,谓章帝纪章和元年
光禄勋任隗为司空,则驯之代隗,当在章和元年。
二五七五页五行*(晔)**[抚]*卒*(业)*乃归据殿本改。按:集解引惠栋说,谓会稽
典录云“抚卒,晔经营葬之,然后归”。
二五七五页一一行韂宏字敬仲按:集解引惠栋说,谓“宏”书断作“密”。郑康成
自序云“字次仲”。书断亦云。
二五七六页五行鲁高堂生按:汲本、殿本此下有注“高堂生名隆”五字,殿本考证
李良裘谓高堂隆乃三国时人,此注疑误,前书注中亦不记其名。
二五七六页五行后瑕丘萧奋以授同郡后苍按:沉家本谓按前书瑕丘萧奋以礼至淮阳
太守,孟卿事萧奋,以授后苍,是奋授卿,卿授苍,此云奋授苍,误。
二五七六页九行德字近君按:沉家本谓前书“近君”作“延君”,释文□录同。
此作“近”,形近而斗。
二五七七页二行永平初按:汲本、殿本“初”作“中”。
二五七七页五行因采元*(和)**[始]*中故事据集解本改。
二五七八页三行长水校尉樊*(儵)**[鯈]*等据殿本改。
二五七九页三行坐遇下促急按:汲本、殿本“遇”作“御”。
二五七九页七行十二年以泽行司徒事按:通鉴作“十四年”。考异谓泽传云“十二
年”,按十二年不阙司徒,当是虞延免后,邢穆未至闲,泽行司徒事耳,故云数月。
二五八0页八行传业子普按:校补引柳从辰说,谓东观记“普”作“晋”,书钞引
同。
二五八0页一三行永元十二年按:汲本、殿本“二”作“三”。
二五八一页六行少习颜氏春秋按:原作“春秋颜氏”,径据汲本、殿本乙正。
二五八一页一三行玄兼说严氏*(宣)**[冥]*氏按:集解引惠栋说,谓前书春秋有冥
氏学,“宣氏”当作“冥氏”。今据改。
二五八三页一一行作春秋左氏传解按:随书经集志“解”下有“谊”字。
二五八四页一行颍容按:“颍”原作“颖”,径据汲本改。
二五八四页七行从该问*[疑]*难诸要殿本考证谓何焯校本“问”字下添“疑”字,
今据补。按:以下并据何焯校本,于“今左氏”今下补“乐氏”二字,“征拜博士”下
补“时有博士”四字,“学多褊”下补“狭”字。
二五八六页一二行*(立)**[并]*莫敢发言王念孙汉书杂志谓“立”当作“并”,汉
纪孝昭纪作“并不敢言”,是其证。王先谦汉书补注谓通鉴亦作“并”。今据改。
二五八六页一四行遂送*(下)*诏狱据刊误删。按:汉书无“下”字。
二五八七页三行*[戎王]*闻缪公贤据汲本、殿本补。
二五八七页一三行将军试召置幕府按:校补引柳从辰说,谓注引前书,据今本“试”
作“诚”。
二五八七页一三行辟衡为议曹*(吏)**[史]*张森楷校勘记谓“吏”当依前书匡衡传
作“史”,今据改。
二五九0页一二行为人臣子*[而]*不通春秋之义者据汲本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