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伦比亚黑手党 作者: 阿鹏 第三章 走私受阻 巴勃罗另辟蹊径 为对一位吧女报“一箭之仇”.结果被第一次送上法庭.虽然“无罪释放”.却被老板“炒”了鱿鱼:从此开始集体走私.又在巴、哥边境受阻.被边防军好得人仰马翻……面对可卡因生意的诱惑.巴勃罗开始另辟蹊径.同奥乔亚暂时分道扬镳。他由此寻找到了自己的“终生职业”。 埃斯科瓦尔第一次被送上法庭是1973年8月的一天,罪名是涉嫌偷窃汽车。 这条罪状对埃斯科瓦尔来说,实在是恰如其分。因为在这之前的两年来,他至少亲手偷窃过30多辆汽车,而且都是清一色的小轿车,其中不乏许多价值20万美元以上的世界名车。 埃斯科瓦尔偷来的这些车,都是经过奥乔亚的手,送进了莱德尔的麦德林汽车修理厂,由他进行“加工”,或重新喷漆,或改组外形,或者干脆肢解成各种部件,然后一件一件地去“零售”。有的在国内销赃不了的,就想办法偷运出境,销到国外去。 莱德尔在这方面的确是位高手,经过他‘咖工”后的汽车,已经是面目全非,即使是卖到了原来的车主本人手中,也难一时认得出来,还以为是拉了个便宜货。至于那些被肢解了的名车,更是“死”无对证,永远找不到它的任何踪迹,就像在这世界上风化了或者是沉到加勒比海里去了一样。即使是那些名车有统一编号的发动机,但找到这些发动机时,它也许已经在巴西、美国甚至是西欧某地同类型的车上了。 埃斯科瓦尔每交给奥乔亚一辆汽车,他都可以从他手上接过3至5万美元不等的现钞。他这两年来的收入,也就可想而知了。现在的埃斯科瓦尔虽然还是一名地位低下的汽车推销员,但他已今非昔比了。他现在推销汽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那每月20美元的薪金和每部车30美元的奖金,他现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找让他得到3至5万美元的线索。因此,他仍然干得非常卖力,并且多次受到老板的嘉奖,成为全公司最优秀的职员。 埃斯科瓦尔对此常常从内心感到可笑。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面对那把没有任何人知道的万能钥匙,不由得放在嘴边吻了又吻,这可真是一把名副其实的“金钥匙”啊! 有了钱之后,埃斯科瓦尔还有许多的痛苦。 首先,他不能像大街上那些有钱的人那样,正大光明地拥有属于自己的楼房、名车和美貌的妻子、情人。他依然只能住在一间肮脏的汽车旅馆里,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切。 其次,如今他依然不然一身,还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女人。尽管这两年来,他几乎逛遍了麦德林所有的上等妓院,玩遍了世界上各种肤色的女人。但是,却没有一个女人是属于他的,没有哪一次不是先付钱再上床。 这倒并不是他没有钱去娶一个女人,而是他还不能去娶一位有头有脸,有身份和地位的女人。由于麦德林市的窃车案接连不断,已引起了警方的注意,风声越来越紧。因此,奥乔亚一再警告他,千万不能过分张扬,否则,警察就会找上门来。这样,埃斯科瓦尔一直不敢轻举妄动,只好在一个又一个妓女的床上,打发难熬的长夜。 还有一件令埃斯科瓦尔一直耿耿于怀的事,就是那位向他要戒指的坐台吧女对自己的侮辱。他总忘不了她恶狠狠地对自己说“我看你这件西服准是偷来的”那种声调和神态。 现在,别说是一枚戒指,就是10枚戒指,把她10根手指都戴满,他也可以买得起。但是,埃斯科瓦尔却一直没有去找她算这笔账。这一直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他多次去找奥乔亚诉说自己的这种痛苦,但每次都被奥乔亚用同样的理由说服了。 一天夜里,埃斯科瓦尔又走进了一家妓院,接待他的是一位十分乏味的巴西女子。埃斯科瓦尔在她毫无性感的身上挣扎了几十分钟之后,扔下两张美钞就走了出来。这时,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终于驱使着他,走进了那家让他受辱的酒吧。他一进门,发现吧台上那位女子还在。他就像一位醉汉一样地走过去,冲着那位吧女打了个响指,神气十足地说: “小姐,给我来一杯威士忌!” 埃斯科瓦尔说这句话时,他的眼睛故意向上看着五光十色的天花板,而不去看她那张长得像毛拉一样的脸。但是,他眼睛的余光,却准确地窥视到了这位把女那吃惊的神色,并知道她正在往酒杯里缓缓地倒酒。 “先生,给你酒。” 埃斯科瓦尔听到那位吧女在招呼自己。 他以一种居高临下的目光,傲慢地盯着她半天,才缓缓地接过酒杯,轻轻地呷了一口。 突然,他眉头一皱,大叫起来: “啊,嗅娘们,这是什么东西,这也叫酒吗?老板,老板……” 当那位胖乎乎的老板闻声赶出来时,埃斯科瓦尔已随手连酒带杯子摔在那位吧女的身上。杯子“咣当”一声在大理石地面上碎了,酒浇得那位吧女一身。 老板惊讶地说: “先生,怎么回事,这一杯威士忌在我这里可是2000比索!” 其他的顾客也都睁大眼睛看着这一幕闹剧。 埃斯科瓦尔一见更来劲了,他向老板丢去一叠美元说: “这是200美元,总够你一杯威士忌吧!不过,我要告诉你,我明明看见这个女人倒的不是威士忌,是烈性的奇查酒,你看着办吧!” 说完他就扬长而去。转身时,他得意地看了一眼吧女的那张哭丧的脸,他的心里似乎轻松了许多。 然而,埃斯科瓦尔的这种恶作剧,并没有让酒吧的老板炒这位吧女的鱿鱼,倒是他的行为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一个汽车推销员出手就是200美元,这可相当于他10个月的工资啊!当天晚上,一位在现场亲眼目睹这出闹剧的市参议员,把这种情况报告了麦德林市的警察局长。因为,他似乎认出了这位扔下200美元的人,就是那位对自己推销那辆价值l00万比索的250CT型法拉利跑车的汽车推销员,而自己的那辆法拉利仅仅用了才四个月就不翼而飞了。 麦德林市警察局根据这一线索,同汽车推销公司进行了联系。通过调查发现,经埃斯科瓦尔之手推销的近50辆汽车中,就有20多辆被偷。 这可真是一个意外的发现。 埃斯科瓦尔由此被作为嫌疑人,受到了警方的传讯,并于三天之后在麦德林法庭举行宣誓听证会,他已经被正式起诉。 奥乔亚听到这一消息之后,不由得大骂埃斯科瓦尔:“混帐!” 三天之后,宣誓听证会如期举行。 法庭上除了3名法官之外,还有包括那位奥乔亚在内的5名麦德林市的市民代表组成的陪审团。旁听席上,除了各报社和电台、电视台的新闻记者和一百多名市民之外,还有许多丢了车的车主。那位议员也在其中,他是和那家酒吧的老板、吧女一道,作为证人出席这次听证会的。 奥乔亚作为陪审团成员,是因为他既有钱,又有名,属于麦德林市那种受人尊敬的上层人物,甚至是名流之列。如果将他的真实面目公布于众,那么,站在被告席上的应该是他。 然而,今天站在被告席上的却是汽车推销员埃斯科瓦尔。对此,埃斯科瓦尔并不为自己那天晚上的行为感到后悔。他知道即使没有那天晚上的行为,这一天迟早也会来到,只是时间的早晚。他已经开始讨厌这种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了。 他只是对道貌岸然地坐在陪审席上的奥乔亚,感到有点滑稽。他不由得又抬起头来朝他看了一眼。他发现此时奥乔亚也正在看着自己。 他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有罪。昨天,奥乔亚给他聘请的辩护律师已经转告了他:关键是不能承认自己会开汽车,并告诉他,他的老板也将会为他证明这一点。 埃斯科瓦尔当然知道,这位律师所得的“出庭费”绝不少于自己偷两部车的回扣。 一个半小时的听证会结束了,法庭没有找到埃斯科瓦尔任何有关偷汽车的证据。一位汽车推销员关心汽车,出人各种有汽车的场所,售后同客户继续保持联系,询问车况及有关问题,这都是属于正常职责范围。售后服务是值得提倡的,这是任何一位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再说,一位不会开汽车的人,能够在没有同伙的帮助下,是不可能把汽车偷走的,除非他能把汽车推着走;如果要说他有同伙,但目前尚无迹象表明这一点。至于说他出手大方,把200美元不当一回事,这未免有些少见多怪。在这样的时代谁都有弄钱的办法。客户的“回扣”“感谢费”等等,都是一位推销员经常可以碰上的好事。另外,如果你喜欢赌博,如果你又运气好也会发点小财。只要不出人命,赌博不应该在法庭讨论…… ——以上是那位律师辩护时的主要内容,他为埃斯科瓦尔挡住了八面来风,开脱得滴水不漏。这不能不让埃斯科瓦尔另眼相待。真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嘴巴上的功夫也有高低之分。 在法庭上,埃斯科瓦尔的老板也以证人的身份,证实了他的下属不但不会开汽车,而且是一位忠诚老实,很有敬业精神的职员。为了维护公司的形象,他愿以个人和公司的名义,为埃斯科瓦尔担保。 法庭最后作出裁决,接受这位老板的担保,撤销对埃斯科瓦尔的指控,当场释放,随老板“回家”。但是,埃斯科瓦尔一回到公司,老板就正式对他宣布: “从现在起,你被公司开除了,今后,你的一切行为与公司无关,请你不要再以公司的名义去招摇撞骗,否则,我将再次送你上法庭。你现在就滚蛋吧,朋友!但愿我今后不要再见到你!” 对于老板的这种愤怒,埃斯科瓦尔完全可以理解。他对老板宽容地笑了笑,然后几乎是高兴地走出了这家汽车推销公司的大门。 告别了推销员的生涯,埃斯科瓦尔正式开始了他后来的“终生职业”。 1974年2月,奥乔亚终于将埃斯科瓦尔介绍给了莱德尔,同时也把对方介绍给他。直到这时,这三位后来将哥伦比亚闹得天翻地覆的主要黑帮头目才真正走到一起来了,一个犯罪团伙便由此脱颖而出。 他们在奥乔亚的提议下,决定成立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就叫“麦德林卡特尔”。他们的主要“商业活动’是以奥乔亚的杂货店和莱德尔的汽车修理厂为据点,进行境外走私。当时,他们并没有把走私毒品当成主要“业务”。作为一位哥伦比亚公民,他们都知道以下几个事实: 1970年11月,哥伦比亚政府第一次颁布法令,宣布对非法买卖和拥有毒品者给予严厉制裁。这一法令经过多次补充和修改,已正式列入国家的宪法条款之中。 其次,是从1971年上述法令颁布之后,哥伦比亚警方配合政府各有关部门,立即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缉毒运动。从此以后,这种运动便持续不断地进行,每年至少要收缴和焚烧两次毒品,每次被收缴焚烧的各类毒品都在5000公斤以上。 同时,政府还从1971年开始,就专门成立了一支武装精良的缉毒部队,对机场、港口和通往各处边境的口岸进行严格检查。一经查出,便人赃俱拿,决不宽恕。 所以,贩毒虽然是一桩赚钱的买卖,但也是风险最大的生意,一步不慎,便人财两空。到底能发多大的财,他们一时还摸不准。尽管莱德尔尝过这种“甜头”,但这两年他一直在国内,加查和罗德里格斯在加州的网络发展如何,他也不十分清楚。再说现在全世界都在禁毒,国外毒品市场的前景又如何,这都有待于进一步调查研究。 走私家电、珠宝,这是奥乔亚的拿手戏,在没有认识莱德尔以前的那两年,他就是干这一行,手下有一班人马专干这种营生。同时,这也是幼年代初期,哥伦比亚许多人都在干的勾当。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政局动荡不安,哥伦比亚的经济一直处于疲软阶段。经济衰退的结果,导致了许多民族工业的破产。一直到对年代,甚至连收音机、电热器这样的家用电器都要依赖国外进口,更不要说高档的产品。 尽管哥伦比亚历届政府力求发展本国民族工业,多次下令封锁边界,抵制各种走私货物,但是,由于市场的需求在不断提高,国内产品又供不应求,这就给走私创造了一个极大的生存空间,也使走私变成了一种有利可图的生财之道。 另外,在哥伦比亚长达6300多公里的国境线上,都是人烟稀少的崇山峻岭。茂密的热带雨林为走私者设下了无数的天然屏障,一条条隐秘的“绿色通道”就在这密林深处,通往周边的许多国家的商品集散地,让政府的缉私人员和边防部队防不胜防。有了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利可图的走私活动自然屡禁难绝。 由于在东南部与哥伦比亚接壤的委内瑞拉、巴西和厄瓜多尔、秘鲁等国都不十分富裕,所以在西北部与之接壤的巴拿马就成了哥伦比亚走私的主要通道。 巴拿马本来是哥伦比亚西北部的一个行省,在美国的支持下,巴拿马于1903年11月3日发生军变,宣布脱离哥伦比亚。三天之后的11月6日,美国率先承认巴拿马为主权独立国家,并派遣一支海军开赴巴拿马海峡,帮助新独立的巴拿马抵御哥伦比亚军队的颠覆。紧接着一,美国又同巴拿马缔结了一个举世皆知的(海布诺瓦里条约),从此,诞生了世界近代海运史上的一个奇迹——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将太平洋和大西洋连接起来,使来往船只缩短了近7万公里的航程。为开凿这条举世闻名的运河,巴拿马人付出了近7万人的生命。但是,由于(海布诺瓦里条约)的签订,运河的主权却落入美国人之手。不过,巴拿马的经济也由此得到了发展。 巴拿马的发展,既让哥伦比亚政府眼红,也给好伦比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集结在运河地区的许多战后剩余物资,成了走私贩注目的目标。这里除了有大量的食品、服装之外,更多的是弹药军火。 为此,哥伦比亚政府曾多次下令封锁哥、巴边境,防止反政府武装从运河区偷运军火入境。然而,这种封锁,也给哥伦比亚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副作用,尤其是哥伦比亚上流社会所需求的生活品,如古巴雪茄、法国香水、海地棕桐油、荷兰奶酪和美国香烟、可口可乐等等,都在这种封锁之中被阻在国门之外。因此,从五六十年代开始,哥、巴边境的走私活动不仅屡禁不止,而且格外猖獗。尽管哥、巴边境山峦起伏、林深革密,巨蛇猛兽经常出没其间,但走私的马帮车队依然络绎不绝。因为他们知道,哪怕是九次失手,但只要一次得手,也可以获利。因此,许多人甘愿冒性命之虞,也要梃而走险。 如今,奥乔亚的走私集团也把目光瞄准了这条险象环生的“绿色通道”。谁知,等待他们的却是一条“死亡之途”。 l974年4月的一天,埃斯科瓦尔和莱德尔带着一支由三十多人和十多匹马组成的走私马帮,潜出了哥、巴边境,一个礼拜之后,他们满载着许多从巴拿马黑市上倒来的禁运物资,钻进了边境的丛林之中。两个印第安人的向导走在前面,埃斯科瓦尔和莱德尔分别走在马帮的中间和最后。他们之间永远相隔300米的距离,手中的大口径手枪机头大开,随时预防不测。 在密林中艰难地走了两天,除了两匹马陷进了沼泽之外,倒没有发生什么意外。第三天,已接近哥伦比亚边境线了,这是关键的一段路程。埃斯科瓦尔和莱德尔商量了一下,决定将剩下的11匹马分成两队,疏散开来,由两位向导分别带领,寻找入境的途径,然后在离边境50公里的一个叫巴拉亚奥的小镇集合。 在一位印第安人的带领下,埃斯科瓦尔带着由5匹马组成的马帮同莱德尔带领的马帮分道扬镇。临别时他们再一次互道了“小心”,并明确了汇合的地点和时间。 等对方隐入林莽之后,埃斯科瓦尔才招呼自己的马帮,朝另一个方向进人一条险峻的峡谷。 这是一条干涸的河床,再过两个月季风季节一到,这里便江河横溢,浑浊的洪流势不可挡。可是,如今这里却是一条崎岖的山间小道。苍鹰在悬崖边盘旋,巨蟒为寻找水源横跨峡谷竟像一座独木桥一样…搁下与其说是路,倒不如说是从一块块滚动的石块丛中,踏出来的一个个脚窝。埃斯科瓦尔带着他的马帮,在这条峡谷中艰难地跋涉。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的样子,头上响起了隆隆的声音,他们抬头望去,只见两架军用直升机擦着山头掠过去,随后又在山头盘旋。随即从山那边,传来了一阵激烈的枪声。 枪声响的地方,正是莱德尔那伙人经过的途径。那是一片比较开阔的丘陵地带。枪声告诉了埃斯科瓦尔,莱德尔的马帮,已经遭到了边防军的伏击,或者是进入了包围圈。结果一定是凶多吉少。于是,埃斯科瓦尔马上命令自己的马帮攀上旁边的悬崖,立即离开这条峡谷,隐入旁边的丛林之中。 但是,从峡谷往上攀登谈何容易。尽管这几匹马也和他手下的赶马人一样,是一匹匹能在山林中奔走的山地马,而要背负这样的重荷,爬上近90度的悬崖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约摸半个小时,他们终于找到了一条走出峡谷的小道。但第一匹攀上去的马却踩上了一块风化的石头,双脚凌空,不由自主地从悬崖上滚了下来。只听到轰隆隆的一阵巨响,在峡谷的回声之中,这匹马一直无遮无拦地滚到了洞底,最后像一件自由落体一样,重重地摔在干涸的河床上。连同它一起摔碎在那河床的乱石上的,除了它身上价值几千美元的索尼彩电和其他货品外,还有那位牵马的墨西哥人。那匹马更是四脚折腾了几下就不再动弹了。 其余的四匹马一阵惊恐,在“咴咴”地嘶鸣长啸。吓得埃斯科瓦尔大吼一声,命令他们全都退下。望着乱石堆上那些死去的同伙,其他的牵马人便再也不肯往上爬了。他们只有再次沿着峡谷,一步一步地向上游走去。 这时,那两架直升飞机又出现在头顶上,在峡谷上方盘桓。也许他们已经嗅出了什么味道,埃斯科瓦尔心想:看来今天真是在劫难逃。 果然不出他所料——可能是那乱石堆上的死人和死马散发出来的血腥味,立刻招引来一大群凶狠的墨西哥苍鹰,扑腾腾地从附近的悬崖边飞来,在乱石堆上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其中有几只鹰,竟然是从直升机的螺旋桨边掠过。 这一反常的迹象,让直升机上的那些边防军士兵终于明白了这里曾发生了什么。于是,一阵冰雹一样的子弹,便从半空中倾泻下来。一架飞机过去了,又一架飞了过来。那些士兵们疯狂地向峡谷扫射,将这段峡谷打得乌烟瘴气。这时,一匹马又受伤了,它挣脱疆绳,疯狂地从悬崖底下冲出来,在直升机的扫射下狂奔,最后也重重地倒在峡谷中。 这一下,所有的人和马都完全暴露了。埃斯科瓦尔知道,这条路,今天无论如何是走不通的。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将人马分散,再次缩小目标,各自为政,分别潜入境内,还是后天下午到那个巴拉亚奥小镇集合。他心中也清楚,这种做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还是第一次与这些手下人打交道。虽然他们都是奥乔亚的部下,但在这样的时刻,就是自己的儿子也没有那么忠诚。能拉回一条性命回麦德林就不错了,还管身上的什么东西,即使是金子他们也会丢掉的。 直升机终于飞走了。 接壤而来的,将是边防军的巡逻队。 埃斯科瓦尔抓住这个空档,立即带领人马由原路退回,从峡谷的入口处分散爬上周围的山峰,然后钻进莽莽的原始森林。 和埃斯科瓦尔同行的,还是那位印第安向导。他实在是一位最忠诚的仆人和卫士。在这原始森林当中,他一边仔细地寻找途径,一边不停地挥舞手中的长刀,砍去挡道的树枝和长藤,驱散迎面而来的马蜂,引导埃斯科瓦尔避开那看不见的蚁穴、蛇窝和食人树·……。 由于这位印第安人的忠诚,埃斯科瓦尔才安全地越过了防守严密的国境线,在第三天下午在约定的时间内,到达了巴拉亚奥小镇。 但是,当他伏在镇外的山林中朝那座山谷中的小镇望去,却发现这座小镇也不那么平静,镇中似乎隐隐埋伏着军队。他便立即招呼那位印第安人蹲下来,观察一阵子再说。 果然没过多久,一位走私队伍中的墨西哥人,刚一走到镇边,就被埋伏在路旁的边防军一拥而上活捉了。 原来在莱德尔的那拨人马遭到袭击时,边防巡逻队就从活捉的几个走私贩中,知道了他们这次行动的全部秘密。于是便派出飞机侦察埃斯科瓦尔这伙人,然后在巴拉亚奥小镇埋下了伏兵,要把这伙人一网打尽。 这次行动是一次彻底失败的行动。所有的走私人员和马匹、货物,除打死、走散和丢失的外,大部分都人赃俱获。唯有埃斯科瓦尔和这位印第安向导漏了网,另外还有荣德尔和两位墨西哥人,他又从原路空手潜回了巴拿马,直到两个月后才回到了麦德林。 不过这次失败,让埃斯科瓦尔找到了一条日后发迹的“正道”。 1974年夏天,埃斯科瓦尔又回到他的故乡思维加小镇。 由于前不久的那次失败的走私行动,让他不得不另辟蹊径。回到麦德林后,他便向奥乔亚谈了自己的想法。 他对奥乔亚说:“反正是玩命,要干就干大的。我看现在能发大财的生意,除了贩毒还是贩毒,不搞大麻就搞可卡因,我们这里满山遍野都是古柯叶,这就像你当年开导我的那样,不要捧着金饭碗去要饭。” “这话是不错,”奥乔亚老谋深算地说,“但这可是犯法的生意…” “你走私这些违禁品同样犯法,”埃斯科瓦尔打断他的话说,“反正都是犯法,何不去挑大的做!” “如果政府采取强硬措施,进行武装干预那将怎么办呢?” “那怕什么!”埃斯科瓦尔杀气腾腾地说,“政府可以武装干预,我们就可以武装贩毒,飞机大炮又不是买不到。我就不信那些缉毒部队的兵不是肉长的。” 奥乔亚不由得认真打量起眼前的这位年轻人来,心里说:真是后生可畏啊!如果他要这么干,让他碰碰运气也好。于是,便对埃斯科瓦尔说:“你有这种胆略,我当然高兴,那我们就双管齐下,我这种生意也不能丢,你那种买卖也试着干,这样可以二者兼顾,有进有退,你看如何?” 埃斯科瓦尔见他这么说,自然知道他另有打算,便说: “行,我还是回思维加去,在那里搞几个古柯种植园,再建几个秘密的可卡因加工厂,那里是深山老林,比麦德林安全。你如果认为这事能成,就来找我,先投资再合伙。” 他就是差一点儿没有说:咱们分道扬镳吧! 奥乔亚当然明白埃斯科瓦尔的意思,他也不好再说什么。但他的内心是相当矛盾的,既希望他成功,也希望他翻船。 一对“黄金搭档”,就这样暂时地分手了。 不过,奥乔亚还是给自己留了条后路,一是答应利用自己手下人走私的机会,帮他去国外寻找销路,发展贩毒网络;二是当时借给了埃斯科瓦尔50万美元。他知道埃斯科瓦尔如果真的大干,自己的本钱一定是不够的。如果他成功了,他是会还的;如果他失败了,也就不敢不变着法子还。 埃斯科瓦尔没有过多地去揣摩奥乔亚的良苦用心,只是非常感激他的慷慨和支持。 于是,埃斯科瓦尔就这样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干起来了。 把古柯叶加工成可卡因实在是一项赚大钱的买卖。 80年代中期,在麦德林三公斤古柯叶的时价,仅仅只值70至90美元(当然是指烘干了的),而加工成可卡因,每公斤也不过800至l000美元。但是,如果将可卡因走私到国外,那就“海”了—— 在欧洲荷兰的名城阿姆斯特丹,当时的可卡因在黑市上的批发价,每公斤就高达12万美元;如果走私到美国纽约,黑市批发价将上升到每公斤20至22万美元;要是在其他城市,如波士顿、芝加哥等地零售,每公斤可卡因的价格将是230万美元。 所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商品有如此高的利润,即使是黄金、珠宝也望尘莫及。 为什么有这么高的利润呢? 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种: 第一,走私贩卖毒品是非法的,这是国际常识。因此,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对走私贩毒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对制造生产毒品的窝点进行摧毁,使毒品的生产和流通受到巨大的威胁。而另一方面,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和交通事业的空前发达,再加上许多人为的因素,世界范围内吸毒的人数则越来越多。尤其是世界上一些富裕的国家,如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德国、英国…都是吸毒人数较多的国家。 以美国为例。据美国国家毒品滥用问题研究所最近的两次调查数据表明:在全美2.3亿左右的人口中,有2300万人经常使用大麻,54(万人试过大麻的味道;有45万海洛因的“瘾君子”,未成瘾的海洛因使用者至少有200万;有500万人是定期使用可卡因,有200万人经常使用“迷幻药”(即lSD),l600万人试用过“迷幻药”;有800万人尝试过PCP(即苯环碱),有3000到4000万人经常使一种或多种毒品;使用过非法毒品的人至少有1亿人;平均每年的毒品消费从500亿至2000亿美元不等——这其中还不包括其它“合法”毒品。截至1997年6月26日“国际禁毒日”为止,美国平均每年的毒品消费为l600亿美元。而这种情况还有增无减,愈演愈烈。近年来有资料表明,美国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中,吸毒者为六分之一,18至25岁的青年中,吸毒者为三分之二。在密执安大学,吸大麻的大学生为四分之一;哈佛大学,30%的学生吸食过可卡因,该校l000名年轻的医生和医学院学生中,已有三分之一的人沾上了毒瘾;在全美,每天吸食大麻的高中生长期固定在5%至10%之间…… 在美国文艺、体育界,吸毒已是公开的秘密。从三四十年代好莱坞著名的男影星切斯特·莫里斯,到当代闻名天下的文明星安娜·玛丽亚、玛丽·麦克、黛娜·华盛顿,演奏家吉姆·莫里森、著名摇滚歌星迈克尔·杰克逊、著名喜剧演员约翰·贝勃、明星演员查德·德赖弗斯,还有前文介绍过的、因吸毒烧伤了面部的喜剧演员、畅销片《愚蠢的激动》的男主角扮演者理查德·普顿尔等等都是著名的“瘾君子”,有的还因吸毒失业、堕落、坐牢甚至死于非命。 在美国的体育界职业运动员中,可卡因的食用非常普遍。全美篮协著名运动员、凤凰城太阳队的特拉克·罗宾逊认为,全美篮协运动员中,服过毒品的人达80%到90%。加州的一名篮球队总经理弗朗克·兼顿更说得明白: “全国篮协中,没有哪一个是你可以有信心地说没有毒品问题的。” 1986年6月,年方22岁的篮球明星毕亚斯,因吸毒而突然死亡,就证明了这位总经理的话不是危言耸听。 这仅仅是美国人吸毒情况的一个粗略的统计,至于其他国家的情况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联合国禁毒机构公布的一份资料说:1975年,全世界共没收了3吨可卡因、2吨海洛因、55吨大麻脂,而10年以后的1985年,没收的可卡因却多达56吨、海洛因14吨、大麻脂38O吨! 在这10年当中,没收的“量”翻了多少倍?没有没收的又有多少?实在令人怵目惊心。 全世界到底有多少人在吸毒,永远是一个无法搞清楚的谜。 到1997年6月%日的“国际禁毒日”为止,有一份资料表明: 各种毒品蔓延的范围已遍布全球五大洲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全世界有据可查的吸毒人数在5000万左右;全世界每年有20万人因吸毒而死亡; 全世界毒品年交易额已突破5000亿美元,相当于国际贸易总额的10%至13%…… 以上仅仅是一些有据可查的公开数据,而那些无据可查的‘地下’数据又是多少呢? 由于毒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和全世界各国不断地打击和遏制,两者之间就形成了一种“供不应求”的反差。这种反差便是“高利润”产生的主要原因。“物以稀为贵”这是一种普遍的价值规律。 第二,走私贩运过程中,过多的中间环节也是使毒品价格升值的另一个原因。 这其中既有贩运成本的提高,也有贩毒者的投机因素在内。 所谓贩运成本的提高,也就是说,如果把在麦德林生产的一吨可卡因走私到美国的纽约毒品市场,因为是非法贸易,毒贩们便要利用合法的手段和材料去伪装;用不同的交通工具,辗转无数个毒品集散地;还有部分或大部分被禁毒部门查获没收等等。那么,以上各种环节的人力、物力的开支以及损失了的可卡因的价值,都得由最后运到纽约毒品市场那部分甚至极少一部分的可卡因去分摊承担。这样,这一部分甚至极少一部分可卡因的价格,自然就相当于产地麦德林的几倍、几十倍不等了。 另外,所有的毒贩都是心狠手辣的投机者,唯利是图是他们的本性。因此,在贩运的过程中,他们为了牟取暴利,便层层掺假。如果是纯度为80%的1公斤可卡因,那么最后到吸毒者手中时,其纯度仅仅只有3%到5%;而重量则由1公斤膨胀到5公斤、10公斤甚至更多。这种可卡因里面掺进了大量的奎宁。砂糖、面粉等物质。 但是,其价格并不是奎宁、砂糖或面粉的价格一一而是纯度为80%的可卡因的价格加上贩运成本后的价格的总和,还要加上“地区差价”。 这样,你就可以想一想:1公斤可卡因从产地麦德林运到美国纽约,卖到吸毒者的手中时,其价格变成了多少! 这便是高利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80年代中期,可卡因的行情变化程序大致如下: 第一个毒贩在麦德林买到纯度为80%的可卡因时,每公斤在800至l000美元之间,这时,他便以每公斤5万美元的价格卖给第一道中间商;第一道中间商便开始掺假加工,在每公斤可卡因中掺入同样重量(即1公斤)的砂糖和奎宁,使可卡因的纯度下降至40%,这时,他却以每公斤6.5万美元的价格卖给第二中间商; 第二中间商得到纯度为40%的可卡因之后,再在每公斤可卡因中掺入同样重量(甚至超过可卡因重量本身)的砂糖和面粉,这时,其纯度就到了20%以下。 这时,第二中间商已经是国外某地的毒品批发商了,他不再把整批的毒品批发出去,而是把这纯度为20%以下的可卡因开始零售了。他大概是把每250克包成一包,每包售价在4.5到2万美元之间——而其中同样掺进了250克的代用品。 这时,这种纯度为20%以下的可卡因就到了零售商手中。 零售商拿到这种可卡因之后,开始卖给一些迫不及待的吸毒者。此时,他便狠赚一把——除了使纯度为20%以下的可卡因变成纯度最多只有3%到5%的“粉末”之外,还将这250克一包的可卡因随意分成更小的小包,并随意漫天要价。 这样,原先在麦德林每公斤价格为800到l000美元的可卡因,这时的价格就升到了200万美元以上了。 这种戏法,在当时的毒品交易中,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有人卖,更有人买。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厢情愿。 所以,当埃斯科瓦尔了解这一“秘密”之后,即使是明天被拉去枪毙,今天他也要大干一场。 于是,他的贩毒生涯便由此开始。 ------------------ 图书在线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