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刘晓庆──不得不说的故事 作者: 陈国军 在丹东的日子 法国有一个大革命家叫丹东,并且有人还专门拍了一部关于他的电影。每当我看这部影片或者从人们嘴里听到丹东这个字眼的时候,我的思绪就禁不住地飞到了那个遥远的边境小城,那个保存着我的许许多多美好记忆的地方…… 我们摄制组来到丹东后,住在郊区的一个飞行员宿舍。这个楼是为朝鲜培养歼击机驾驶员而建造的,后来由于培养任务减少,就被闲置起来。 小楼坐落在群山之中,自成一个院落,四周的环境很美。 当时我住在二楼左手的第一个房间,和组里的录音师同屋。刘晓庆住在右手的倒数第二个房间。 当时在丹东主要是我和刘晓庆的戏。在戏里,我们扮演一对恋人,所以我们可以借着准备角色的理由,名正言顺地整天泡在一块儿。 五月的辽宁已经是青山绿水了,而且天气也并不热。 由于驻地坐落在群山之中。推开窗户。就能看到外面山上盛开的野花以及叫着飞过窗子的杜鹃。 我第一次注意到这种鸟,它的叫声真的很好听,它的出现激发了我们的灵感,以至于我和刘晓庆的“接头暗号”就是——我用口哨吹《杜鹃圆舞曲》的头两句。每当我要约她出来的时候,就在窗下装着若尤其事的样子,边吹口哨、边慢慢地踱过。不一会儿,刘晓庆就偷偷地溜了出来。 丹东市电影发行公司的人对摄制组的成员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在丹东市最好的饭店来宴请摄制组的主创人员。 为了表示对我们这些电影人的敬意,他们买了整整一船海鲜。所有的盘子里,是捍得不能再高的螃蟹,盛得不能再满的对虾,还有海螺肉和毛蛐…… 主人还特别介绍了给金日成做过朝鲜冷面的大师傅,他匕为我们做了一次可以上国宴的朝鲜冷面。 这种冷面决不是我们平时在一般的冷面馆儿里所吃到的。泡在冰冷的狗肉汤里的,是一块儿宽宽的面片儿,它被叠得整整齐齐,只有在你用筷子去夹的时候,它才会一下子变成一碗面条。而且每一根面条都是那样地粗细一致。这简直是一件艺本的杰作,大家都不由得赞叹大师傅绝妙的手艺。 不知不觉,宴会从下午已经进行到了晚上。 当我们准备起身告辞的时候,才发现,饭店门前已经挤得水泄不通了。 一定是饭店的同志不小心把消息透露了出去,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赶过来围观。究竟有多少人?谁也看不清楚,只觉得黑压压的一大片。要离开饭店,已经成了一件大大的难事。 最后,经过反复研究,我们决定采取《孙子兵法》中的策略——声东击西:由导演带着几个主创人员从前门出去,并找了一个身材和刘晓庆相仿的人化装成她,刘晓庆呢,却从后门偷偷地溜走。 当时我们八个年轻小伙子护在她身边,想把她平安地送出去。 就这样,我们兵分两路,导演们兴高采烈地、高谈阔论着走了出去,我们八个加上刘晓庆通过厨房,从后门往外走。 为了保险起见,我们派了一个当地的同志出去看看。也许恰恰因此耽搁了时间,当我们走出门的时候,立刻看到,楼角儿正有许多人在往这边跑。 现在想一想,那次围观的群众足足有二千多人。我们还没有醒过懵儿来,就陷入了这二千多人的包围之中。 我们八个小伙子手拉着手,把刘晓庆围在中间。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下穿过我们的肩膀,穿过我们的头,伸向刘晓庆,人们显得异常兴奋,他们叫喊着,谈论着,手里还不停地抓着…… 我正好面对着刘晓庆,黑暗中,看到她那苍白的充满了恐惧的脸。 我们纷纷挥动着手臂挡开人们伸过来的无数双手,大声地斥责着。 叫喊和斥责声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声音的旋涡,气势汹汹地,仿佛要淹没掉眼前的一切。 开始,我们八个小伙子还信心百借地移动着,可是,阻力越来越大,到了后来,根本动不了。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突然间,我被什么绊住了,低头一看,原来是脚插在了一辆自行车的车圈里。围观人的车子散落了一地,脚底下磕磕碰碰的,根本无法站稳。大家慌乱地把插在车梁、车圈里的脚移出来。 人们慌乱的涌动变得规律起来,大家口里喊着“一二”,“嘿……嘿……”地挤着。人群一会向左,一会向右,一会向前。一会又向后。我们几个挤在人群里,仿佛漂浮在海里的遇难者。荡啊荡的,内心也和身体一样丝毫没有着落。 突然,眼前豁然开朗,原来,我们被人群拥到了马路边。其他七个小伙子都不幸被马路沿儿绊倒,摔在了地上,他们身后的群众也控制不住,倒下了一大片,刘晓庆也被挤得向我扑过来。一下子,我看到了她那惨白的脸上充满了恐惧,一双大眼睛里溢出绝望的光。 后果是任何人都能够料想得到的。而且在人海中,我也感觉到自己是多么渺小.多么无力。 在我倒下的那一瞬间,刘晓庆突然大喊了一声“国军”,那是发自内心的哀号。 我想当时我一定是疯了,因为正常的人不可能做出后来我做的事情。 我一下子从地上跳了起来,把刘晓庆夹在腋下,努力地用后背挤开后面的人群。 一切都是黑暗的,眼前好像充斥着人们的脚、胳膊和身体……我也觉着那黑暗似乎马上就要将我吞噬了。我腋下夹着自己乙爱的女人,拼命地挤着,和人们抗争着。 这时候我听到身后传来汽车的喇叭声,凭知觉可以判断出。汽车就在我的右后方。就像溺水的人突然看到了一只救生船一样,我居然夹着她…… 那是二千多围观群众啊! 身后的力量越来越小,我终于从人群中挤了出来。放眼望去,部队的那辆轿车在不远处响着喇叭。 我夹着刘晓庆拼命地向汽车奔去,也可能.我这亡命徒般的举动更加激怒了群众,使他们回过槽儿来,人们铺天盖地地追了过来。 终于,我冲到了车前,一把将刘晓庆塞迸车里,接着,自己也钻了进去,我几乎是出于本能,想也没想,就紧紧地锁上了车门,喘息未定,愤怒的人群就把那辆黑色的伏尔加抬厂起来,可能,他们根本不允许我的这种蔑视众人力量的胜利,所以,人们在一种亢奋的情绪里证实着自己的存在。 车被抬起来了,无数双手臂托着车底,敲打着车门。“砰砰胖”,周围无斥看敲打车体的声音和人们的喊叫声。 我回身看了一眼刘晓庆,她依然是面色苍白。这时,为我们开车的空军(幸亏是空军的)同志聪明地发动了引擎,汽车轰隆隆地响起来,在和人们较劲儿,这一举动,无疑使围观者更加疯狂,人们又一次抬起了汽车。 车轮在空中“轰轰”地转着。 不过,这毕竟是几吨重的汽车啊!而且,仓促间聚集的人群似乎还不太习惯通力合作,车身被不情愿地放在了地上,接触地面的一刹那,车身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开始缓慢地向前方移去。司机赶紧刹车,挂倒挡,车身又向后滑去。 车子就这样向前、向后、抬起来、又被放下…… 最后,人们终于恋恋不舍地把车放下了,汽车的车轮坚定地向前碾着,虽然速度不快,但力量不可抗拒……围观的人们终于本能地闪开了一条缝隙,我们的车一溜烟儿地跑了…… 人群被撇在身后,越来越远,越来越远,有几个人似乎还很不情愿地追了几步,可仍旧慢慢地消失在夜幕里…… 我看了看身边的刘晓庆,这时她满脸木们,没有任何表情。是的,刚才的一幕,对于任何女孩子来说,都太可怕了。 回到驻地,人们不由得谈论起这场“历险记”,而且还互相埋怨着,这时我才发现,我浑身上下所有的地方都湿透了,几乎没有一条干爽的布丝。 不少人对于我的“英雄救美”行为颇为嫉妒,在他们的赞扬声中,流露出不满;我呢,则得意洋洋地坐在一边,似乎还沉浸在刚才那种紧张的气氛里;刘晓庆此时也缓了过来,开始诉说着她的感觉。 渐渐地,她停下来,把头转向我。 静静地,她看着我,我也看着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