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文学书苑人物传记陈逸飞传:视觉人生>认识逸飞(1)

陈逸飞传:视觉人生

作者: 杨长勋

认识逸飞(1)

 

    三、认识逸飞

    就在陈丹青看完“黄河”现场并立志要画大油画之后不久,陈丹青有幸结识了陈逸飞、夏葆元、刘耀真、魏景山、邱瑞敏、王永强等画家,他仿佛进入了一所美院,面对众多的老师。这些人的性情和教养又那么让他感到亲切,便有了日后的讨教和学习,加快了自己的成长步子。

    什么是性情教养,我以为这就是性情与教养。上海美专毕业生虽则全都画着造反年代的革命画,却是平日里一派斯文谦和,看过去非常之“上海”。上海所谓“老侠客”怎样气质呢,葆元便是,只不过他当时太年轻,而我竟至于从此走路甩手有意无意模仿夏葆元——同年我结识了刘耀真,耿介有礼,行事说话一点不晓得敷衍,今时想来真好比张爱玲时代的女书生。她看出我辈与她周旋恐怕是为认得魏景山与陈逸飞,于是爽然引见,同时结识了邱瑞敏与王永强。

    奇怪。这几位才俊个个生得一表人才好模样,年纪青青,待人真心,一次见过,就说“下次来白相”——那时“油雕室”位于瑞金路长乐路,全上海迷油画的小青年对那里是个个望之沮丧而心心念念——我就日后经常去“白相”,好比小阿弟到隔壁弄堂面见大兄长,彼此招呼过,他们便手里停下来,对着画面说是“看到哪里不舒服”就“讲讲”。我有什么资格呢?然而那时的画家请教成风,彼此都诚恳。

    很快,陈丹青与陈逸飞就成了往来密切的朋友和画友。你到我家,我到你家,一起去图书馆,一起去画室,一起去吃风味。当然,在这对朋友中,陈逸飞是资深的大哥哥,对陈丹青有引领和支持的作用。陈丹青也见证了陈逸飞及其画家群体的一段创作经历。

    1972年,“文革”后首次全国美展揭幕北京,影响之大,我们这些年半吊子油画草寇从此想入非非要来摆弄所谓主题大油画——陈逸飞魏景山合作的《开路先锋》获选进京,初件运走了,两人复制一件挂在南京路上海美术馆,观者如堵。我为看清为首工人腰间那枚铜吹哨,周围拥挤,心里崇拜,汗淋淋几乎对不准目光的焦距——陈逸飞,戴副眼镜,众人堆里似乎数他最年轻,不记得怎样一来,已是他带着单位的同仁到我家里来“白相”,每次人在楼梯口就一迭声连名带姓叫上来。日后他左右逢源摊子铺得开,原是天生忙碌会办事,那时他就头绪多,帮这个买把小提琴,忙那个联络调回来,我后来赣南乡下混不开,也是逸飞几句话荐我找人帮帮忙而有后来流窜苏北一场戏,到得江北,我好像也只送袋花生米算是谢谢他。那时我能看到世界名画集,便是他特意领进单位图书馆陪我看,结果两人张冠李戴错把克里姆特当成女同志......《黄河颂》之后,陈逸飞的年少气盛之作是巨幅双联画《红旗颂》,气势宏大,呕心沥血,也被官家所否决,出不了油雕室的门,直到1996年上海举办所谓“现实主义回眸展”,我才见《红旗颂》正式挂在墙面上,想起当年油雕室壁角里有个家伙全身披挂旧军装,挎着冲锋枪给他画,一站就是好几天。那时逸飞画画好认真,1976年他与魏景山雄心勃勃接手北京军事博物馆《占领总统府》大订件,前后折腾一年多,为了捉摸红旗怎样飘,不知哪里借来庞大的鼓风机,通上电源,对准红旗使劲吹。钢盔枪械子弹壳之类更是从远郊军区借来一大堆,与魏景山两人勾头耸肩爬在木架上,一五一十描质感。

    陈丹青赞叹陈逸飞早早成名。陈逸飞作完《黄河颂》、《开路先锋》、《红旗》、《刑场上的婚礼》、《占领总统府》的时候,年纪还是那么轻。当然到1976年、1977年,更年轻的陈丹青在画坛浮出水面,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时,理论家们开始把陈丹青与陈逸飞放在一块讨论了,而且发现他们两位画家有一些共同的追求。著名美术评论家刘骁纯在《困惑的时代和时代的困惑——谈新时期的写实绘画》一文中,谈到1977年画坛出现一些“新的信息”时,他认为这种新信息,最早是从陈逸飞和陈丹青的绘画作品中看到的。他说:“在谈到新时期写实绘画的历程时,不能不谈到一批转折性的作品,其中多是‘文革’刚过去时的历史画,最有代表性的是陈逸飞、魏景山的《蒋家王朝的覆灭》(1977),阿旺曲扎、陈丹青的《泪水洒满丰收田》(1977),这两幅分别是陈逸飞、陈丹青初露锋芒的成名之作。这些画的意义在于反叛‘文革’时期的虚假现实主义,找回失落了的苏联模式的真实观,在艺术观念上,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复归,而这在当时便意味着前进。这些画在两方面唤醒了后来的写实绘画:首先,追求火辣的原生型态的真实感。作品不仅强烈逆反于‘文革’期间的‘红、光、亮’、‘高、大、全’,甚至也抛弃了《血衣》、《刘少奇与安源矿工》所存在的英雄化倾向,在这点上它们更类似刚解放不久的《地道战》(1951,罗工柳)、《开镣》(1950,胡一川)等一批‘土油画’,但技巧更成熟,追求更意识化。其次,追求超越以往的写实程度。这突出表现在静态物体上,陈逸飞把优秀习作方能达到的写实程度第一次搬上了大型历史画,对人们的视觉经验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文艺研究》1988年第3期)我们赞叹陈丹青进入画坛这么早,陈丹青则在赞叹陈逸飞早早就享有很高的艺术声誉。

    那年陈逸飞仅止二十九岁。我今在学院奉命招收所谓博士生,告诉“博士”说:三十好几还来啃外语、诌论文,休想沾得了艺术的边——当年上海美专小青年出身顶高是本科,陈逸飞不过预科班,然而青春无价,才华不等闲,他们是二十岁出头便在画布上一仗一仗打过来。如今市面上或有瞄着陈逸飞不服气而说闲话的,闲话说过,请哪位说者自己也来一板一眼从头做做看。

    岂止是“瞄着陈逸飞不服气而说闲话”,怀着各种阴暗心理胡乱批判者多的是。又岂止是70年代,80年代呢,90年代呢,21世纪初呢,一样的。不只是批判陈逸飞的时候,批判陈丹青的时候,也会拉来陈逸飞作陪斗。钱海源在《谈陈丹青现象》的批判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这些年来,我们某些新闻媒体,围绕着改革开放以后一些美术家出国留学、考察或定居的倾向不同的宣传,实在令人感到难以理解。譬如,有些在西方国家打入不了主流艺术,甚至为生活所迫沦落街头给人画像或到餐馆酒楼给人洗盘子的画家,有些在西方国家的街边小‘画廊’搞很不像样的所谓‘画展’的画家,在他们回国后,却被国内某些新闻媒体吹嘘为是‘在欧美走红的艺术家’,‘其画展轰动欧美画坛’云云。可是,令人费解的是,对于在欧美真正取得了成功的画家,某些新闻媒体却又要对他们妄加贬斥。比如,有人说,‘与陈丹青相比,陈逸飞和丁绍光只能算是三流画家’,说‘陈逸飞和丁绍光在欧美之所以获得成功,主要是由于靠市场经济的商业操作的成功’云云。这就令人感到难以理解了。因为其一,既然‘三流画家’们都能在欧美取得成功,这实际上是对中国艺术的抬举,说明中国艺术的整体水平很高;但同时也是对欧美新闻媒体、艺评界和商业界的嘲讽。其二,我相信如若陈逸飞和丁绍光在艺术上毫无实力的话,在欧美是站不住脚的,是走红不起来的。而‘一流画家’陈丹青打入了不了欧美主流艺术,在美国走红不起来,这至少表明他没有按自己所说的‘面向市场’的规律去操作,怪谁呢?你指责洋大人们有眼不识陈丹青这尊‘泰山’也没有用,洋大人们才不会去理睬你那套中国古代封建士大夫式的清高呢!”(《文艺报》2000年3月16日)这种手法我们已经见得多了,借陈逸飞打陈丹青,借陈丹青打陈逸飞,这是不怀好意的。陈逸飞、丁绍光、陈丹青都在国际画坛上为中国美术争得巨大的荣誉,陈逸飞不会相信钱海源们说的这些东西,丁绍光也不会相信这些东西,陈丹青也不会相信这些东西。

    批判陈丹青拉陈逸飞来陪斗,等到批判陈逸飞的时候,他们还得拉陈丹青来陪斗。这里我要多说风句。有一些人在陈逸飞活着的时候不便或不敢开口,而陈逸飞刚刚停止呼吸,他们便开口大骂了。《艺术评论》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刊物,照说他们得到大艺术家陈逸飞不幸病逝的消息,他们应该赶发一篇沉痛悼念陈逸飞先生的文章,至少也应该是这样一条消息,这才是他们应做的道德文章。但《艺术评论》却赶在第一时间,赶在2005年第5期发表了恶意定性的批判。陈逸飞4月10日病逝,《艺术评论》的批判文章5月5日前就到了各地读者的手上,发稿特快,传播迅速。文章的作者叫杨卫,他不是一般人,他是《艺术评论》2005年第5期的“本期责任编辑”。杨卫已经为其编的《艺术评论》第5期写了一篇《圆明园画家村》,发在这一期的“艺术地图”栏目上。得到这个死讯后,杨卫日夜兼程,写稿,编稿,发稿。因此,这一期有杨卫的两篇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刊物,所谓国家级,罕见同期杂志发同一作者的两个长篇宏论,应该说杨卫开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先河。




文学书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