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文学书苑人物传记王帆尼米兹>第十八章 马里亚纳海战

尼米兹

作者: 王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马里亚纳海战



          远涉重洋入腹地,了如指掌位置清;
          日军舰队演悲剧,大洋孤岛“猎火鸡”。

  1944年6月,美军向马里亚纳群岛发起了进攻。美军此次进攻与日军1942年6月袭击中途岛颇为相似,都是远涉重洋,深入对方腹地。其主要的区别在于,1942年日军不知美国舰队的具体位置,结果遭到美军的突然反击;而此次美军对日军舰队的位置却了如指掌。美军知道日军联合舰队主力就在苏禄群岛的塔威塔威岛海域。为了监视日军舰队的动向,美军将潜艇部署在吕宋岛以北、棉兰老岛以南以及圣贝纳迪诺海峡东口等处,另有一些美国潜艇在菲律宾海和菲律宾与马里亚纳群岛之间的太平洋海域内巡逻,织成了一张严密的监视网络。
  6月13日,美国“小银鱼”号潜艇报告:发现日军6艘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8艘巡洋舰和若干驱逐舰,正从塔威塔威岛向北驶去、15日18时35分,美“飞鱼”号潜艇发来急电:在菲律宾的圣贝纳迪诺海峡附近发现庞大的日本航队。同日19时45分,美“海马”号潜水艇又在菲律宾的苏里高海峡以东约200海里处发现正在北上的日本战列舰。
  斯普鲁恩斯预感到一场空前的大海战已不可避免,立即决定推迟原订的18日对关岛的登陆,速从特纳手下抽调了8艘巡洋舰和21艘驱逐舰来加强米切尔第58特混编队的力量,留下其余的一些战列舰和驱逐舰掩护对塞班岛的登陆攻击。
  6月17日,美“棘鳍”号潜艇在北纬12度23分、东经132度26分处发现约15艘日舰正以20节的航速向马里亚纳开进。日军企图把舰队置于盟军侦察机的活动范围之外。美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司令下令潜艇向西南方向移动250海里,挡住敌军舰艇的去路。
  斯普鲁恩斯根据潜艇的多次来电确定,海面上至少有两支日本编队,他担心登陆塞班岛的美军遭受日舰队的“侧背攻击”,因而要求米切尔的兵力在未接到命令前,不要离开马里亚纳群岛。
  据美军情报分析,日军机动舰队由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指挥。他的舰队拥有9艘快速航空母舰,而美军第58特混舰队有15艘。在即将开始的战斗中,无论是舰艇和飞机的数量,还是海员及飞行员的素质,美军都占有优势。但小泽也有一定的有利条件。日本经过改制的轰炸机和鱼雷机已成功地把战斗距离延伸到400海里,而美机仅能在280海里的半径中作战。同时,小泽还可以在关岛、罗塔岛和雅普岛等处日本机场加油加弹,从而大大提高战斗效率。
  尼米兹注意到,由于美第58特混舰队位于小泽舰队和马里亚纳群岛中间,小泽的飞机攻击美军部队后,可以到关岛或罗塔岛上补充弹药和油料,在返回航空母舰途中还能再次攻击美国特混舰队。在这期间,美国飞机却无法对有效活动半径以外的日舰队实施打击。因而,尼米兹特意发报,提醒斯普鲁恩斯警惕敌机可能进行的穿梭轰炸。
  美军尽管存在不利条件,但尼米兹以及太平洋舰队的领导人对即将来临的决战还是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有新闻记者问:“日本广播电台宣称,‘一场大海战即将开始’,你对此有何看法?”尼米兹回答:“我希望他们讲的是真话。我真不知道怎样才能把他们引出来打一场大仗。”
  18日黄昏,美舰队在西南355海里处发现了日本舰队。米切尔建议连夜把舰队开到西面靠近日军舰队的地方,以便在19日凌晨与日舰交战。然而,斯普鲁恩斯在与参谋们讨论了1个小时之后,决定不去迎击日舰队。他向部队下达的命令只提出“攻占并守住塞班岛、提尼安岛和关岛”,而没有提到连续进攻敌军的舰队。
  米切尔和他的飞行员为此大失所望,认为斯普鲁恩斯使他们坐失良机,米切尔痛苦地抱怨到:“敌人跑了,它曾一度处于我攻击范围内。”飞行员普遍埋怨“这是非飞行员指挥飞行员带来的结果”。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才证明斯普鲁恩斯的战术是完全正确的。从缴获的日军档案来看,6月19日那天,斯普鲁恩斯凭他的运气或直觉把第58特混舰队部署在最理想的位置上。
  当时,小泽已将最强大的高射火炮舰艇组成了3个环形大队,每个大队中间有1艘轻型航空母舰,并置于重型航空母舰100海里之前。米切尔的飞机若要攻击重型航空母舰,必须穿过密集的高射炮火以及敌先头舰队的空中攻击,然后,再往前飞行100海里;返航时仍要飞行100海里,还要受到上述高射炮火和舰载敌机的拦击。如果米切尔果真实施这种打法,他的飞机损失将会是灾难性的。
  6月19日晨,日关岛基地的航空兵准备对第58特混舰队实施主动进击。但飞机在即将起飞时遭到美“恶妇”式舰载战斗机的袭击。在这场小规模空战中,美军以33架“恶妇”式战斗机击毁了日军30架战斗机和5架轰炸机。从而使日方的岸基航空兵无力参加菲律宾海海战。
  上午10时,美军雷达发现日机从西面飞来,距离美军舰队150海里。这群飞机是日本机动舰队派出的第一波突击机群,编有45架俯冲轰炸机、8架鱼雷机和16架“零式”战斗机。第58特混舰队向日舰方向连续航进20分钟,转向迎风航行,使全部450架战斗机升空。接着,米切尔命令所有的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机起飞。美军大部分轰炸机轰炸了关岛机场,使日本机动舰队不能利用该机场实施“穿梭”轰炸。
  当日军第一波突击机群在离第58特混舰队70海里空域时,与美机群相遇。美军利用性能优良的电波指示器,居高临下地对缺乏训练的日机编队进行突袭,一举击落日机25架。一位美飞行员说:“日本飞机像树叶一样地往下落。”
  那些侥幸未被击落的日机,武士道精神大发作,凶猛地扑向美航空母舰,但遭到了高炮的猛烈轰击。仅有1架日机击中了‘南达科他”号战列舰,炸死美军27人。
  11时30分左右,小泽从其主力中派出128架飞机组成规模更大的第二攻击波。日美空战又掀高潮。日机在飞出50海里之后,遭到美“恶妇”式战斗机群的截击,飞机损失近半。有20余架日机突防成功,有2架轰炸机投下的炸弹落在“邦克山”号航空母舰近旁,引起了大火。另有1架日机撞到李海军中将的旗舰“印第安纳”号的舰舷上。
  第三攻击波的47架日机,在预定的目标区内没有发现美舰,大多数飞机不战而归,其余约20架日机在寻找美航空母舰的途中与两艘美战列舰遭遇,7架被击落,其余仓皇回逃。
  这次作战历时8个小时,日本海军航空兵损失惨重,美国飞行员把这次痛快淋漓的海上空战比作是“猎取马里亚纳火鸡”。
  当天晚上,尼米兹和他的参谋部还收到了潜艇部队转发的令人振奋的消息:当空战正酣时,“大青花鱼”号潜艇和“棘鳍”号潜艇悄悄穿越日主力舰队警戒薄弱之处,分别袭击了日旗舰“大凤”号和久经疆场的“翔鹤”号航空母舰。袭击后两个半小时,这两艘航空母舰因发生剧爆而沉没,日舰员伤亡惨重。小泽及其参谋们仓皇转移到“瑞鹤”号航空母舰之上。
  小泽命令所有舰只撤出战斗,驶向西北,准备补给燃料后再寻机报仇。米切尔留下一个航空母舰特混大队封锁关岛和罗塔岛,自己率其他几个特混大队沏夜向南航进。20日16时许,米切尔终于等来了盼望已久的报告。侦察机发现,日本舰队正在第58待混舰队西北偏西220海里处向西航行。米切尔果断地下达了“全部飞机出击”的命令。
  日落前,美飞行员炸毁了“千代田”号和“瑞鹤”号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并使之起火。数架“复仇者”式鱼雷机在低空成功地发射了鱼雷,炸沉日军“飞鹰”号航空母舰和2艘油船,炸坏1艘战列舰和1艘巡洋舰。战斗结束时,日军机动舰队的舰载机只剩下35架。
  马里亚纳海战不失为一场意义重大、战果辉煌的战役,经此一战,美海军掌握了马里亚纳的制海权和制空权,为美军最终战胜日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有关斯普鲁恩斯指挥失当的议论仍时有发生,尼米兹出面作了大量调解工作,但效果并不明显。直至金上将公开表态支持斯普鲁恩斯的决定,这场风波才渐渐平息。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事件的起因是,海军陆战队的霍兰·史密斯将军撤换了作战不利的陆军第27师师长拉尔夫·史密斯将军的职务,这使得海、陆军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了。
  尼米兹试图将此事引起的纷扰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但显然没有成功。当拉尔夫·史密斯回到瓦胡岛陆军司令部时,陆军司令理查森将军为此事勃然大怒,他立即组织了一个陆军调查组,调查史密斯被撤职的问题。
  新闻记者也为此事推波助澜、大作文章,有的报纸把霍兰·史密斯说成是“塔拉瓦岛的杀人犯,无情地将年轻人推向火坑”。《旧金山调查者报》指责海军陆战队伤亡惨重,呼吁在太平洋战场建立统一的司令部,由“在历次战争中战胜艰难险阻,以轻微伤亡赢得最大胜利”的麦克阿瑟将军来指挥。《时代》和《生活》杂志也载文批评陆军第27师师长缺乏进取精神、领导不力,并指出:“指挥官在战场上优柔寡断,担心军种间出现矛盾而不敢撤换一个部属,势必贻误战机,造成部队伤亡。”
  理查森将军不仅没有为消除部队间紧张关系做工作,反而公开偏袒陆军,制造新的麻烦。他在没有跟斯普鲁恩斯、特纳和霍兰·史密斯打招呼的情况下,专程来塞班岛检阅陆军第27师,给部队授奖。
  理查森还当面斥责前来探望的霍兰·史密斯:“你没有撤换拉尔夫·史密斯的权力。27师是太平洋地区素质最好的陆军师之一,是我亲自训练的。你歧视陆军,偏袒海军部队、我告诉你,你不能为所欲为地欺负陆军。你和你的军长都没有资格像陆军将军那样指挥大部队。我们指挥部队的经验比你们丰富,你竟然敢撤掉我们陆军的一位将军……无论怎么说,你们海军陆战队不过是只知道打滩头战罢了,你们在陆上会打仗吗?”
  霍兰·史密斯出于顾全大局的需要,一言不发,忍受着理查森的谩骂,倒是凯利·特纳尖锐地提醒理查森应注意必要的礼节。
  理查森给尼米兹送了一份指责特纳蛮横无理的报告,随后,又把调查小组认为撤换拉尔夫·史密斯职务是不合理的报告送给尼米兹。
  尼米兹对这场争论感到厌倦,将理查森和斯普鲁恩斯分别撰写的报告上交马歇尔将军。于是,参谋长联席会议出面干预了此事,结果是陆军部把拉尔夫·史密斯从太平洋战场调到驻欧部队,海军部也把霍兰·史密斯调到新建立的太平洋舰队海军陆战队担”任司令。
  1944年中,由于美海军快速航空母舰部队在压制马绍尔群岛、袭击特鲁克岛和帕劳群岛的战斗中获得了辉煌胜利,使得加快战争进程的可能性增大了。
  金海军上将主张绕过菲律宾,直取台湾,认为这将有利于封锁荷属东印度与日本之间的海上交通线,为进攻日本本上提供一个前进基地,这样也可以避免在菲律宾旷日持久的争夺中耗费时间,从而加速太平洋战争的进程。
  麦克阿瑟坚决反对这一建议,因为这将使他无从扮演“菲律宾的解放者”的角色,他在给马歇尔的电文中称:“菲律宾是美国的领土,我们的孤立无援的军队曾在那里被敌人消灭。1700万菲律宾人几乎仍在忠于美国,而由于我们未能支援和救济,他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有义务去解救他们。”他要求马歇尔给他一次机会,让他亲临华盛顿陈述意见。
  马歇尔给麦克阿瑟发了回电。他告诫麦克阿瑟:“重新夺取菲律宾等地将付出高昂的代价,我们必须谨慎,不能让个人感情和对菲律宾的政治考虑损害我们的远大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早日结束对日战争。”
  麦克阿瑟对马歇尔的好言相告不予理会,仍继续制定进攻菲律宾群岛的“滑膛枪手”计划。他在计划中提出,他的部队将在太平洋舰队支援下于10月25日在棉兰老岛登陆,11月15日在莱特岛登陆。之后,中太平洋部队将于1945年1月15日在吕宋岛北部登陆,西南太平洋部队于2月在吕宋岛东南部和民都洛岛登陆,然后于4月1日在林加延湾东西两面登陆,并向马尼拉进军。
  几乎没有人同意这个复杂的作战计划,认为执行这个计划缺乏足够的空中支援,将会使作战时间拖得很长。于是尼米兹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即麦克阿瑟的西南太平洋部队首先在太平洋部队支援下夺取棉兰老岛,并在那里修筑机场,使日军在吕宋岛上的航空兵陷于孤立,然后绕过菲律宾其他岛屿,同中太平洋部队会合,一起向台湾和中国沿海挺进。
  麦克阿瑟对尼米兹的计划感到震惊。他坚决反对把这么多菲律宾的岛屿和菲律宾人扔下不管,认为这是一个在战略上站不住脚、在道义上行不通的计划。
  显然,麦克阿瑟与尼米兹又一次陷入战略分歧之中。尼米兹虽然已决定由单线出击转为双线出击,但麦克阿瑟却不能改变自己顽固坚持的决定,即首先攻占吕宋,然后由南方北上进攻日本。而尼米兹和金则认为要继续实施西进卡罗林群岛,再进攻中部菲律宾群岛、硫黄岛、冲绳岛,然后进攻日本的作战方案。看来,只有总统罗斯福本人,才能对有关海上作战的行动作出最后裁决。
  罗斯福总统正准备在民主党年会后,到太平洋沿岸基地视察,以作为他竞选连任总统的一项活动。届时,他将在夏威夷的瓦胡岛上接见麦克阿瑟和尼米兹,并设法消除两人之间的分歧。
  此时,正是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一个星期,中太平洋部队进攻塞班、提尼安岛和关岛的战斗已经打响。这是一次决定性的战斗,日军遭受到了严重损失。
  在舰炮和飞机的大力支援下,美登陆部队沿塞班岛北部的狭窄通道向前推进,日军则利用岩洞阵地和地下工事进行顽抗。日军形势孤危,粮食供应断绝,便以草根树皮充饥度日。7月6日,曾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威震一时、现任中太平洋部队司令的南云忠一海军中将切腹自尽。残余的日军于次日凌晨绝望地发起反突击。他们从美第27师的进攻地段打开一个突破口,向前冲杀31英里,打死美军约400人。但是最后这批日军大部被歼,残余者亦被击退。又经过3天激战,海军陆战师前进到塞班岛的东北端,结束了日军在塞班岛的有组织抵抗。据悉,在美军来临时,塞班岛3.2万日本平民有2/3自杀身亡,大有“举国玉碎”之气概。尼米兹曾为此感叹道:“或许这就是东方人所尊崇的气节吧。”
  当提尼安岛正沐浴在枪林弹雨之中的时候,罗斯福总统已确定了动身日期,出访的各项计划均已制定。白宫特工局局长迈克·赖利先行一步,来珍珠港布置保安措施和总统的行辕及下榻之地。
  尼米兹向麦克阿瑟发出特别邀请,鉴于山本五十六的教训,为了保密,他未提罗斯福来珍珠港一事。麦克阿瑟以“公事太忙,实难成行”为由,加以拒绝。金接着给麦克阿瑟发出请柬,麦克阿瑟以同样的理由回绝。直到马歇尔以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名义命令麦克阿瑟赴珍珠港向“大人物”汇报时,他意识到总统可能亲临视察,这才勉强答应了列会要求。
  7月21日,罗斯福乘“巴尔的摩”号巡洋舰离开圣迭戈。出于政治宣传上的考虑,他决定不带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成员同行,而只让莱希将军以总统参谋长的身份同往。金对总统的这一决定极为不满,认为这是大选前哗众取宠的举动,以突出他作为总司令的形象。
  麦克阿瑟的行动再次体现了他那难以捉摸的乖戾品性,他在总统巡洋舰靠码头的前一个小时才抵达夏威夷。他拒不接受作为接待委员会的成员出席尼米兹举行的欢迎仪式,而是先到西点军校的老同学罗伯特·理查森家中,似乎有意拖延时间,制造晚到的场面。
  7月26日午后,“巴尔的摩”号徐徐驶进港湾。桅杆上升起了总统旗,港内的所有舰艇都加强了戒备。码头上,莱希、托尔斯、波纳尔、谢尔曼等高级将领和其他十几位军官,在麦克莫里斯率领下,穿着耀眼的白色制服站成一行,向总统致敬,仪仗小分队着华服盛装登上巡洋舰欢迎总统。
  罗斯福总统面露微笑地接受了军事荣誉,但当欢迎队列刚刚散去时,他便探询似地问尼米兹:“麦克阿瑟在哪里?”正在这时,远处笛声大作、哨声四起,伴随着阵阵欢呼声,开路的摩托车轰鸣着向码头开来。后面跟着一辆有陆军上将标志的黑色敞篷大轿车。当轿车在码头上停下来时,麦克阿瑟走了出来。他身穿土黄色卡其布军裤、棕色皮茄克,头戴一顶菲律宾元首便帽,叼着玉米芯做的烟斗。在场的士兵和群众都欢呼起来。麦克阿瑟走上甲板时回身对欢呼的群众致以谢意,然后向总统敬了一个军礼。他抢走了其他所有人的镜头,包括总统。
  罗斯福不习惯麦克阿瑟的这种戏剧式的表演,两人握手时,罗斯福问:“你来见我们时,怎么不穿上合适的制服?”无疑,穿着笔挺的白制服的尼米兹与麦克阿瑟形成了鲜明对照。麦克阿瑟回答说:“你没有到过我那里,那里的天气可冷了。”寒暄之后,罗斯福、麦克阿瑟、尼米兹一起坐在甲板的椅子上,让摄影师为他们照像。事后,麦克阿瑟曾对他的副官说:“这是一套官场上俗不可耐的丑剧,让我离开指挥岗位来拍这种政治性的照片,简直是耻辱。”
  会晤按尼米兹安排的计划进行。这是一出“二人转”。罗斯福和麦克阿瑟进行会商,尼米兹只是旁听。尼米兹认为,麦克阿瑟关于如何进行战略部署、如何进行人事调整的提法,无多少可取之处。但是,尼米兹作为主人,只好由他去说。
  那天晚上,总统、麦克阿瑟、莱希和尼米兹在总统下榻的地方吃过饭后,一起来到挂着大幅太平洋地图的起居室里。坐在轮椅上的罗斯福指着棉兰老问麦克阿瑟:“我们从这里再往哪里去?”
  “总统先生,莱特湾,然后再到吕宋岛。”
  接下来,尼米兹和麦克阿瑟不时站起来用竹棍在地图上指着所谈到的地方。罗斯福偶尔插话以缩小他们之间的分歧。尼米兹详尽阐明了台湾对于战略发展的重要地位,却只字不提攻占台湾的建议。因为他经过仔细考虑,认为绕过吕宋岛毕竟不是好办法。
  麦克阿瑟则继续从政治和道义的角度强调收复菲律宾的重要意义。
  “但是,”总统想到日军在马尼拉地区已加强了地面部队和航空兵力量的报告,说道:“攻占吕宋岛需要付出的代价,我们恐怕承受不了。我认为我们似乎应当绕过它。”
  “总统先生,”麦克阿瑟回答说,“我的损失不会大,决不会比过去大。正面进攻的时机过去了。现代化的步兵武器是致命的,正面进攻不合时宜了。只有平庸的指挥官才会这么干,优秀的指挥官打仗是不会招致重大损失的。”
  尼米兹本可以对麦克阿瑟这种明显含沙射影的话反唇相讥,指出如果不是中太平洋的攻势牵制了日本大量兵力,麦克阿瑟在南部的进展就不会那么顺利,损失也可能会更大。但是,他却一言不发,只考虑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麦克阿瑟进一步指出,美军在台湾不可能得到当地居民的协助,因为那是日本人长期统治的地方。而在菲律宾却可以赢得成千上万民众的支持。
  讨论一直持续到午夜,并在第二天早晨继续进行。麦克阿瑟的意见逐渐占了上风,不但说服了总统,也说服了尼米兹。
  中午,会议宣告结束,大家乘车去珍珠港应邀参加尼米兹为他们举行的午宴。他们抵达马卡拉帕山时,寓所区已清理干净,还专为罗斯福开辟了轮椅通道。
  这是一次由36位陆、海军将领参加的盛会。高级官员除麦克阿瑟、莱希和尼米兹外,还有从南太平洋奉召回来的哈尔西将军。拉马尔统计了一下,出席宴会的将军领章上的星共有146颗。
  罗斯福问尼米兹:“为了国家的荣誉和战略需要,在攻取台湾之前,占领菲律宾怎么样?”
  尼米兹表示愿与麦克阿瑟通力合作。于是,三人举杯,共饮烈性马丁尼酒。罗斯福举杯对两位统帅说:“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调解两位的分歧,下次喝酒的地点将在东京的庆功会上。”
  麦克阿瑟向罗斯福保证,他和尼米兹之间的所有分歧已消除。他说:“总统先生,我们的看法完全一致,我们彼此完全了解。”临上飞机前,他不无得意地对副官说:“我们的意见被采纳了!”
  7月29日,罗斯福总统视察了珍珠港海军造船厂,在海军第14军区司令部大楼前,向行政军官、士兵和民工们发表了演讲。黄昏时分,罗斯福与尼米兹、理查森等人告别,登上巡洋舰,离开了珍珠港。
  马里亚纳的战斗已近尾声。陆战第2师和第4师部队,在陆军、海军和航空兵的火力支援下,扫荡了整个提尼安岛。8月工日,美军宣告占领了这个岛屿。
  攻占关岛的时间稍长一些。直到8月中旬,才由陆军第3师和陆军第77师彻底肃清日军抵抗力量。
  宽阔的马里亚纳群岛终为美军所有。在攻占塞班、提尼安岛和关岛的战役中,美军死亡5000人,而消灭日军近6万人。美军最终突破了日军最后一道防线,夺得了下一步作战的后勤基地、潜艇基地和将轰炸东京工业设施的B-29型轰炸机基地。
  战局如此骤变,使日本朝野惊恐万状。就在美国宣布占领塞班岛的时候,对美发动战争的东条英机内阁垮台了。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文学书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