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狮城舌战 作者: 王沪宁、俞吾金 成功背后的光辉 记得三月初,我代表学校第一次发函给新加坡广播局华文时事节目组高级总监朱亮亮女士,在告之复旦大学将有幸代表中国的大专学府参加“’93新加坡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的同时,还特意加上了一句:“我们准备以最佳的阵容参加这个盛大的文化聚会,像88年亚洲大专辩论会一样,我们希重取得良好的成绩。”——如果说,这是一句留有余地的吉言,那么,当我们优秀的参赛队员姜丰从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手中接过冠军奖杯时,坐在新加坡广播电视演播厅一角的我,心情更是别样的兴奋和激动。 我们的队员是出色的:姜丰、季翔、严嘉、蒋昌建,我们的教师更是一流的:王沪宁、俞吾舍。我难以找到更确切的语言赞誉他们,只有一句,那就是: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作为此次参赛的联络员,我深感从参赛筹备到得冠军的整个过程,也是我们受到许许多多热心人士支持、配合以及帮助的过程: ——新加坡广播局的朱亮亮女士、林文庆先生,一开始我并不认识他们,可他们给我的感觉像是合作多年的老朋友。在前期联络中,他们几乎是有求必应,不厌其烦。回国后,我把与他们的所有来往函件进行了整理,居然有五十余件,还有许多没有记录的电话。本书出版之际,我又收到了他们用快件寄来的几张珍贵照片,面对他们高效周密的工作,我真是无法表达感激之情。 ——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的潘国驹博士,作为我校谢希德教授的老朋友,他有着谢先生一样的大家风范,在88年的比赛中,他就曾代表我校进行赛前抽签,并在参赛阶段给予了许许多多的帮助。此次他又在百忙之中代表我校进行赛前抽签,为我校参赛和取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我校校友,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张洪明博士为我校辩论队员送来了参考资料,西洋参;另一位校友卞国瑞也送来了水果,关心之处,可谓情至意尽。 ——中央电视台的潘跃、张元鹏、谢青,对我校参赛队员也倾注了厚爱,每次参赛前后,他们都来到我们的队员中间加油、鼓劲。 ——还有许多新加坡的华人以及中国留学生,我虽然不能一一列举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给予的支持,将永远留在我们的美好记忆之中。 所有这些,把它比作一座通向成功的桥梁一点不过分。自我从新加坡回来后,我最大的感触是:一位成功画家的一幅成功作品,她必然是光与色彩的成功组合,没有光,也就没有了色彩。复旦之所以有色彩,离不开她周围每一道光芒。本文写到这里,我还要说明一点,我这次有幸作为随队联络员赴新加坡,从我个人来讲,要深深感谢学校给予的这个极好机会,同时也要感谢国家教委外事司赵升元先生、李超然女士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新加坡之行,作为我人生中的一段插曲,是非常值得回味的。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