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文学书苑人物传记佚名>开国上将-宋任穷

开国上将-宋任穷

作者: 佚名






热血启蒙
  宋任穷1909年出生在湖南浏阳乌垅村,原名宋韵琴,又名宋绍梧。193 0年遂川战斗后,红军在胜利的喜悦中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宋任穷在三营七连当 文书,营长是黄埔四期毕业的伍中豪,能打仗,爱喝酒,还喜欢作诗。酒兴浓时便 诗兴大发。那个春节伍中豪一边喝酒一边念着:“宋韵琴,这个名字不好,像个女 人名字,改了吧?”于是念念有词地在嗓子里转着:“宋韵珍,宋韵琴,──宋任 穷”。说:“就叫宋任穷吧!”这个名字就一直沿用至今。
  宋任穷13岁那年考上金江高小,金江高小的前身金江书院,是浏阳八大书院 之一。宋任穷入学时,陈章甫(即陈昌)、夏明翰等都被邀请在校任教,这是中国 最早的一批年轻的共产党员。陈昌、夏明翰在讲课时经常结合课文传播革命思想, 感染得学生热血沸腾。宋任穷举着小旗子随大伙上街游行,高呼打倒帝国主义列强 ,打倒军阔,打倒贪官污吏,而且唱着陈昌为他们编的“修路歌”:
  修我们的马路,贯彻我们的精神,怕什么寒和暑,雨和风,拿起我们的锄头、 铲子,快来做工。怕什么高和低,土和石,凡阻碍我们的,就要把它铲平!
  这首歌,宋任穷至今记忆能诵。而另一首“就义诗”,则是几乎国人皆能诵的 夏明翰烈士的绝命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
  两位革命志士都过早地洒尽了一腔热血。1950年,宋任穷在毛泽东住处谈 到两位启蒙老师时,毛泽东缓缓地说:
  “陈昌是我在湖南第一师范的同学,关系很好。在一起时朝夕相处,分别以后 常有书信往来。他是一位出色的宣传鼓动家,所以在组织进步青年出国勤工俭学时 ,我和蔡和森把他留下来在国内培育革命人才,不幸的是他1928年被国民党杀 害了。”
  陈昌的两个弟弟陈安古和陈安怀,一个在马日事变后被反动派杀害,一个在广 东讨伐陈炯明的战斗中牺牲。毛泽东说,不久前他收到陈昌女儿的来信,复了信并 从稿费中拿出三百元钱汇给陈昌家属以作生活补助。毛泽东还向宋任穷谈起他19 20年结识夏明翰的情况,当时夏在湖南市第三师范学校。尽管不在一个学校,但 相互之间也有往来。
  1927年5月21日,何健、许克祥在湖南发动“马日事变”:,湖南革命 陷入一片腥风血雨中。当时已是共产党员和区农民协会委员长的宋任穷,被十多个 “反水”的农民自卫队员捆在了区农民协会里,逼他去搞一大笔钱。宋任穷身上揣 着全区党、团员名册,盘算着怎样保住机密,趁机脱身。于是他答应设法借钱,被 押着走了好几家商店。总算借到了五十块大洋。那些人拿到钱后,押送宋任穷过浏 阳河,在一个人家过夜。宋任穷睡在床上用尿把党、团员名册弄湿,揉碎,趁小便 时扔进了尿桶,这才放了心。在被关押期间,他逃脱了敌人的追赶,但也不能再回 家了,从此参加了工农革命军。
  8月,宋任穷所在的浏阳工农义勇队因没赶上南昌起义,暂时驻在江西铜鼓。 县委派宋任穷和省委秘密交通员到南昌请示部队下一步如何行动。9月下旬,宋任 穷从省委赶回部队,团党委的同志高兴地告诉他:“毛泽东委员已经从安源到了这 里,并胜利地领导举行了秋收起义。”让他赶紧把省委的意见向毛委员报告。宋任 穷辗转来到毛泽东住的地方,第一眼见到了毛泽东:身材修长,一身布衣,目光炯 炯,镇定自若。毛泽东大步迎上去拉着宋任穷的手,让他坐下,详细地听他汇报。 宋任穷讲了省委负责同志的意见,把省委的密信和剩下的银元、铜板一个不留地交 给了毛泽东。
  随毛泽东上井冈山
  五百里井冈苍茫人耸立于罗霄山脉中段。这里奇树异花,流水潺潺,云海浩浩 ,林木参天。秋收起义以后,究竟把革命根据地放在哪里,毛泽东调查了沿湖南、 江西两省边界至湖北南部的整个罗霄山脉,最后选择了井冈山。也正是从这里开始 ,中国红色革命的星星之火,最终燎原。
  在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之前,山上就活动着两支农民武装,袁文 才和王佐的部队。毛泽东亲自对袁文才、王佐做了大量的工作,向他们详细分析了 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指出革命的道路和前途,并应袁、王请示先后派出几批干部 ,到他们部队担任连、排以上干部,帮助进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宋任穷被派到 袁、王部队当连党代表。临行前,毛泽东找到宋任穷他们谈话,要求他们去后要团 结袁、王所属干部战士,在团结的基础上,做好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工作,改造部 队。最后毛泽东特别叮嘱大家:“给山大王当党代表,当连排长,不要想不通,这 是革命的需要。”
  宋任穷在王佐营任党委干事时,井冈山工农红军总前委收到秘密交通送来的一 份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这次党代会是在莫斯科召开的,毛泽东接到信, 让秘书立即找人抄清。这在当时是一件大事。秘书处经过研究决定由宋任穷看这份 写在很薄很窄的竹纸上的决议,字迹端正,字体很小。他认认真真用正楷抄清了一 份,送毛泽东过目。毛看完后,即让谭政、欧阳毅、孙开础等人刻蜡板油印,向部 队传达。
  离开井冈山59年之后,1988年5月,时任中顾委副主任的宋任穷重返井 冈山,怀着追忆往昔的心情遍访当年战斗过的地方。那里的一草一,都引起他对过 去岁月的无尽思念。
  长征 惊心动魄的一幕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举世闻名的二 万五千里长征。长征前夕,宋任穷被调到干部团任政委。干部团团长是陈赓。
  红军干部团由中央根据地的四所红军干部学校合并而成,主要任务是警卫党中 央和中央军委机关,并负责储备、培训和为部队输送干部。必人时也参加战斗。遵 义会议后,董必武、徐特立二老和成仿吾、冯雪峰、李一氓等都被编到干部团,由 干部团保护和照顾。毛泽东对陈赓和宋任穷讲:对董老、徐老你们一定要保护好, 出了问题唯你们是问。四渡赤水期间,干部团直接参加了两次战斗,一仗是一渡赤 水之前打土城一仗是二渡赤水之后再克遵义。土城一仗,干部团打得相当惨烈,伤 亡百十来人。撤出战斗后,正是农历大年三十,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下了一夜,覆 盖了山山岭岭、沟沟壑壑。宋任穷万分痛惜。他就此事专门向毛泽东作了汇报,说 :“干部团的学员都是边排以上干部,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这样使用代价太大了 。”毛泽东同意并惋惜地说:“对啊,对干部团的学员用是要用的,但这样用不行 。以后要注意哩!”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以后,由于张国焘坚持分裂主义,使长征中的红军面临最 严重的一次危机。张国焘到阿坝后就按兵不动,坚持要南下,命令左路军停止北上 ,并打电报给中央,要右路军也重新过草地南下。毛泽东、周恩来在巴西召开紧急 会议采取果断措施,率领一、三军团和红军学校连夜出发。这时的干部团已和四方 面军红军学校合并,改编为新的红军学校。干部团编为红军学校特科团,宋任穷任 政委。
  红军学校特科团凌晨三时接到北上的命令,宋任穷和代理团长韦国清把全团集 合起来,明确地告诉大家:北上是中央的方针,南下不是中央的方针。愿意北上的 走,不愿意北上的可以留下。
  摸黑走了大约二十多里路,忽然从后面传来立即停止前进的紧急命令。这时, 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走在红军学校前头,在半山坡一块很小的平地上停了下 来。红军学校教育长李特持枪带着几个荷枪实弹、指头按着扳机的警卫员气势汹汹 地赶到毛泽东身边。李特问毛泽东:现在总政委张国焘同志来了命令要南下,你们 怎么还要北上?
  毛泽东镇定自若地同平常一样,冷静而坚定地说:这件事可以商量。大家分析 一下,看北上好,还是南下好。现在只有北上一条路可走,因为南边集中了国民党 的主要兵力,而陕、甘肃的敌人比较薄弱,这是第一。第二……
  李特依然不大服气。毛泽东换了严肃的口气说:彭德怀率领的三军团就走在后 面,彭德怀同志是主张北上、坚决反对南下的。他对张国焘要南下火气大得很哩! 你们考虑考虑吧!大家要团结,不要红军打红军嘛!
  这一说,李特再也不敢轻举妄动。毛泽东又语重心长地说:“我相信,不出一 年你们一定会北上的。你们南下,我们欢送。我们前面走,给你们开路,欢迎你们 后面来。”
  宋任穷清楚地记得毛泽东最后一句话接连讲了三遍。李特眼看威胁右路军南下 无望,便说:根据张国焘同志的命令,红军学校的学员要南下。毛泽东顾全大局, 同意让四方面军的学员回去。这时,毛泽东让宋任穷和韦国清集合特科团全体同志 ,他要对学员们讲话。毛泽东把前面讲的话对着大家又讲了一遍,最后又反复强调 说:“南下的路是走不通的,你们将来一定要北上的。现在回去不要紧,将来还要 回来的。你们现在回去,我们欢送;将来回来,我们欢迎。”
  宋任穷目睹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深为毛泽东高瞻远瞩的宏大气魄所鼓舞。他和 特科团剩下的几十个干部紧随毛泽东克服千难万险,一直走到了延安。
  痛失军长刘志丹
  人称陕北有四美: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巧而有 趣的是1935年底中共中央决定成立由陕北红军组成的红二十八军,竟在地理上 把出“四美”的地方全占了:中央这个决定是在瓦窑堡作出的,红二十八军下辖三 个团,绥德、吴堡战斗团编为一团,米脂西游击师编为二团,清涧红四团为三团。 共1200余人。军长刘志丹,政治委员宋任穷。
  宋任穷比刘志丹小二岁,彼此推心置腹,相处融洽。刘志丹在陕北名气很大, 威望很高,老百姓在“信天游”里唱:正月里来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二 月里来刮春风,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前夕,陕北红军受“左”倾错误路线影响,发生了错误 的肃反。刘志丹、习仲勋等人都被打成“右派”抓了起来,许多人被杀。毛泽东一 到陕北,听说刘志丹等人被关押的情况,立刻派人送信,“刀下留人”,解救了刘 志丹。刘志丹平反后便和宋任穷在一起工作。刘志丹光明磊落,胸怀坦荡。他被捕 是自己走到保卫局去的。当时,保卫局通知他从前线回瓦窑堡。经过安塞县时,恰 巧碰到保卫局送信的通信员。通信员见到副军长团长刘志丹,就把这个急件交给了 他。刘志彤拆开一看,原来是要逮捕他的密信。便不露声色,让通信员把信送到前 方军团部,自己毅然策马奔赴瓦窑堡,过家门而不入,径直走进保卫局,就这样被 抓了起来。这些情况,是刘志彤和宋任穷一起工作时讲述的。宋任穷非常敬佩刘志 彤的无私和坦然。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我国东三省和热河之后,又策动华北事变 ,图谋吞并整个中国。1936年2月中旬,红军主力改编为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 锋军,挥戈东征,抵御日寇的侵略。宋任穷、刘志彤率领红二十八军,东渡黄河, 开赴抗日前线。黄河岸边三月底的夜晚,浪高风黑,怒吼的涛声里不时传来沙岸崩 塌的沉闷声响。临出发前刘志彤平端一只粗瓷海碗,满斟烈酒,敬给船工鼓励他们 不畏艰险,帮助红军快速冲过河去。在一片风声、浪声、枪炮声中,红二十八军一 举突破阎锡山的河东防线,歼敌两个营,占领罗峪口。
  此后,红二十八军先北后南,接连打败六股来犯之敌,于1936年4月13 日到达山西中阳县西部渡口三交镇。该镇南北环山,西面临水,地势险要,易守难 攻。为打好这一仗,刘志彤亲自勘察地形,研究作战方案。接到中央命令攻打三交 镇电报的当天,刘志丹把团以上干部如集到一起向大家传达,说:“越向南走,离 中央总部越近,一定要打好三交镇 这一仗,打通山西前线和陕甘苏区的联系。”
  4月14日拂晓,围攻三交镇战斗打响。战斗至中午,攻击不大顺利。刘志丹 决定亲自到北山前沿阵地指挥。宋任穷留在军指挥部掌握全面情况。不料刘志彤刚 到前沿,便被一颗子弹击中左胸。他断断续续说完“告诉政委,请他带部队……坚 决把三交镇攻下来”这句话。几位同志肥刘志丹抬到军指挥部,宋任穷跪下来摸着 他已经摸不到的脉搏,看着这位年仅三十三岁的优秀共产党人,陕北人民的领袖溘 然长逝。
  宋任穷把军大衣轻轻盖在刘志丹身上,扶着担架一步步送下阵地。他向党中央 电告噩耗,并赶紧筹划船只,制作上好棺木装殓刘志丹的遗体,运往党中央所在地 瓦窑堡。临行前,在场的数十人扶棺挥泪,天地动容。
  部队到康城镇后,宋任穷立即向毛泽东汇报了刘志丹牺牲的经过。红二十八军 伤亡近半,原曾准备撤销。但部队群情悲愤,士气高昂,总政治部专门考察后改变 了决定,保留建制,补充兵员,宋任穷被任命为军长,接替刘志丹,蔡树藩为政委 。
  中国要搞原子弹 宋任穷当选去当三机部部长
  1956年4月,宋任穷在一次会后遇见周恩来总理。周恩来说要从军队里调 个中央委员出来加强地质战线,你考虑考虑。宋任穷考虑了两天,毛遂自荐,对周 恩来来说就把我调出来吧。周说你能出来吗?当时宋任穷还在总干部部任副部长, 刚授衔不久穿着一身制服也不习惯。他说总干部部有人,周恩来说那好,我请示主 席。没过几天,周告诉宋任穷:主席有新的考虑,要成立原子能委员会。
  周恩来1956年7月向中央提出《关于原子能建设问题》的报告,建议成立 “原子能事业部”。这个意见毛泽东主席同意,11月正式提交一届人大常委会议 通过,决定成立第三机械工业部。当时,一机部搞民用,部长段君毅;二机部搞军 工,部长赵尔陆;三机部搞原子弹,部长便是宋任穷。1958年2月,三机部改 为第二机械工业部。初创时,主要抓队伍组建,地质找矿,科研基地建设。
  1957年9月,由聂荣臻任团长,陈赓、宋任穷任副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 赴莫斯科谈判,商谈的初步结果,赫鲁晓夫有困难,想请毛泽东去苏联,由宋任穷 回国向主席汇报。宋任穷走下飞机的那天正是国庆节,毛泽东立即把他叫到钓鱼台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等在12号楼听了宋任穷的汇报,毛泽东很满 意,之后宋任穷又返回代表团,在莫斯科签定了1957年10月15日两国政府 协定,简称为国防部技术协定。
  1958年,大跃进风起,搞原子能的也头脑发热,提出“全民办铀矿”、“ 大家办原子能科学”的口号。随后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热情很大的一些人提出 要对苏联提供的设计和设备进行改造革新。宋任穷的意见和这种意见发生了分歧, 他说“反应堆、扩散机这些东西,我们自己还没弄明白,没有掌握好,怎么能随便 改呢?争论得很激烈。他就给毛主席写信,要求当面向主席汇报。两天后在中南海 游泳池见到毛泽东,毛说:“你们的意见是对的。这个原子堆、铀235工厂,你 们还没有掌握好,怎么就动手改呢?只有首先掌握好了,然后才能去改。”毛还形 象地说:“比如,写字,先得学写正楷,再学写行书,然后再练草书。小孩子连走 路都不会,就想跑;怎么行?不是要跌跤吗?”
  宋任穷把毛泽东的意见一传达,争论的问题也就统一了。
  1960年冬天,周恩来带领一些部长在广州学习政治经济学。学习结束后, 毛泽东约见宋任穷等几位部长,康生也去了。康生见到宋任穷就谈起了原子弹什么 时候能爆炸的问题。宋任穷说:“苏联原来答应给我们的原子弹样品和资料现在不 给了,部党组经过再三研究,即使尽到最大努力,爆炸时间也得推迟到1964年 。”康生摆出一副“最革命”的架势,说:“1964年爆炸迟了,还是应该19 62年爆炸。”毛泽东在一旁听着没吭声,康生就得意了,放高了声音滔滔不绝地 说:“原子弹提前爆炸一天,就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早一天有利。还是应该19 62年爆炸,这对我们国家,对外交,对世界革命人民都有好处。”这时毛泽东看 了看康生,说:“康生,你去当二机部部长吧!”康生一听势头不对,便再也不吭 声了。
  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戈壁滩上空滕起 的蘑菇云振奋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心。从此世界格局发生转变,一代开国元勋们终 于露出会心微笑。那时宋任穷已调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二机部副部长刘伟打电 话告诉他下午三点钟爆炸,宋任穷就一直等着听广播,等到晚上新闻联播仍没有报 道。事后他才知道,原来是毛主席不让忙着发消息,毛主席一再要求核实是不是真 的核爆炸,并要求注意外国的反应,等完全证实后再正式公布。这一声爆炸,对于 中华民族确实是太重要了。




目录
文学书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