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其它文库经济管理49万养大一个孩子>理财问与答(大学部分):(1)

49万养大一个孩子


理财问与答(大学部分):(1)

作者: 徐浩 楚沛强


 

  1. 问:我家的收入状况比较稳定,年收入在15万左右。应付日常开销绰绰有余,且目前尚有30万元闲置资金。女儿是大二学生,计划在3年内出国留学。但目前家里正同时考虑换一套住房,请问在这种情况下,近3年内用这30万元选择何种理财投资组合最有效率?

  答:鱼和熊掌不可得兼。一般换一套住房的目的总是扩大居住面积,而按照目前的房价,哪怕增加一室,估计30万元用上去正好差不多,怎么还有钱供女儿出国留学呢?鱼我所欲 
 
 
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天下怎么可能有如此好事?更何况目前国家连续出台各种政策调控房产市场,房价正处于微妙阶段,未来下跌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根据目前的形势,比较现实一点的做法是放弃换房的计划,专心致志准备女儿出国留学事宜。

  30万元中拿出10万购买A股或者股票型基金。另外的20万可以投资货币市场基金,年收益率高于一年定期存款;也可以投资中短期债券基金,这种基金目前主要投资于期限小于二年的企业短期融资券,且利率较高;另外,回购也是不错的选择。

  2. 问:我儿子学历不高,毕业后工作前景不太乐观,估计刚开始的几年内收入也不会高。我和妻子都是工薪阶层,万一儿子要当半个“啃老族”,我们的负担会很重。请问是否有相应险种,能让孩子在毕业后按期领到一笔钱,保障他自己的生活也减轻我们的压力?

  答:相信所有的家长都希望有这样的险种:孩子毕业后不用工作就可以领钱。不过,大概不会有保险公司对这种保险业务感兴趣。客户付一点点保险费,然后每月按时来领“工资”,试问保险公司作为商业性的公司,它如何盈利呢?

  笔者多次对客户讲过:向理财师叙述自己的理财目标时,千万不要提“我有几元钱,你能不能帮我理成亿万富翁”这样不着边际的要求,理财师不是神仙。理财师是在市场上众多金融产品中推荐最好、最合适的产品给客户,但绝对找不到金融机构亏本、客户独赢的产品。

  目前市场上可以按期领取保险金的保险有两种,一是人寿险,但需要投保人交付若干年保费后,才能开始领取。从这个例子看,孩子已面临毕业,家长是希望孩子毕业后马上能领保险金,时间上恐怕来不及。另外,人寿险的目的实质是获得保障,领取的保险金基本上与银行存款的本金加若干年利息相同,如果单纯为领钱,还不如自己存银行方便。

  第二种是投资连结险,马上投保倒是一年后就可以有分红。但没有保证,完全视保险公司保险费投资经营的业绩而定。如果亏损可能一分钱没有,即便盈利基本也在银行利息的标准上下浮动,不会很多。因此,没有相应的保险品种,能让孩子在毕业后按期领到一笔钱,保障他自己的生活也减轻父母的压力。

  3. 问:我在孩子10岁的时候为他购买了一份保险,当时工资低收入少,年缴3000元是个不小的数目。这份保险规定孩子在30岁以后能每年领取5000元,但按照目前的生活发展趋势来看,5000元的收回似乎不足以应付将来的花费。请问在给子女选择保险时,考虑到通货膨胀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什么样的支出和收回比例是较为合理的呢?

  答:保险不是投资,保险的目的是花钱寻求保障,而不是花钱寻求收益。但是据可靠的心理测试,人均是急功近利的。花钱寻求保障,不出事体会不到;有的时候出了事,当事人“走了”,更加体会不到;而花钱寻求收益,一年投资收益有多少则是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因此,保险难销举世皆知。为了迎合客户的喜好方便推销,保险公司设计了许多既有保障功能、又有投资“噱头”的产品,推销人员更是将其收益无限夸大。于是,客户也被误导成“买保险是投资”,而保险真正的功能却被逐渐淡忘。

  人寿险将来领取的保险金,一定是以投保人多年交付的保费为本金外加若干年市场利息,而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上升等因素均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如果投保人自己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希望将来多拿保险金,势必现在多付保费,其实还是自己现在多存、将来多拿,没有什么意义。因此,在给子女选择保险时,不是考虑通货膨胀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什么样的支出和收回比例较为合理,而是要考虑所购买的人寿险究竟能提供什么样的保障!

  4. 问:我们家目前有15万元定存和10万元即将到期的国债,本来是准备留给儿子买婚房用的。儿子还有一年毕业,最近跟我们提出借家里20万创业的想法。如今房地产市场走势不明朗,我担心房价还会上涨,所以才提前考虑儿子的结婚准备。现在这笔钱应该怎么用才合理呢?儿子创业有没有合适的贷款方式可供选择?

  答:继前期一系列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后,2005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最严厉的措施抑制房价上涨。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各项调控政策会逐渐显现其威力,房产价格将从疯涨回归稳定,因此没有必要担心房价还会上涨。

  是否将20万借给儿子创业的判别标准,是其对创业项目所属行业是否熟悉?有无详细的计划?计划的每一个步骤有否经过充分的论证?如果将来走不通,估计损失是多少?年轻人往往凭一时的热情,对于创业冲动多于周全的考虑。在近几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创业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几乎所有的行当都能够发财;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在一片啧啧称奇声中,失败的例子还是比成功多,热热闹闹开张、冷冷清清关门的也不在少数。如果连一份计划书都没有,这个钱是肯定不能借的。但是如果儿子所从事行业的前景不错,计划尚属周密,就值得冒一下风险。不过新成立的私人公司,没有任何业绩马上想获得银行贷款,除非有抵押,一般不太可能。




其它文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