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管理论文 宏观经济学:一个简明方法 作者: 张国忠 本文在模拟现实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上,探究宏观经济分析须遵循的方法。 一、宏观经济循环总图式: E(AD)——P×Q——Y(AS)——E(AD)
这是模拟现实宏观经济运转的一个基本模型。式中,AD为总需求,以买者购买商品时的货币总支出E来衡量,合并记为E(AD)。AS为产品的总供给,以生产者的产品销售总收入Y来衡量,合并记为Y(AS)。P为产品的价格,Q为产品销售量。 这一图式表示的是一个循环过程。总支出E(即总需求AD)使生产和出卖产品成为必要,产品的出卖(P×Q)形成总收入Y(AS),总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经过货币资金的安排和配置过程后,形成了总支出E(AD),总支出又作用于生产和价格(PQ),如此循环不已。 二、宏观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显然,逻辑应从P×Q开始。因为,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目标是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而在“P×Q”中,Q与前者(就业)密切相关,而P本身就是物价水平。然而,P与Q又是如何决定的呢? P与Q是市场经济中的P与Q。P与Q是市场概念,它们是由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在萨缪尔森著名的教科书《经济学》中,他把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画到一个图中,以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互作用来解释作为其后果的现实经济现象——产出、就业、价格水平等,这在逻辑上无疑是正确的。 在经济学的历史上,一些经济学家注重对需求方面的因素的研究,而另一些经济学家则注重对供给方面的因素的研究。实际上,按木桶理论的逻辑,需求和供给是同一木桶上的两块木板,它们对P×Q的影响,完全遵守“短边规则”,即最短的一块木板决定了木桶的盛水量。加长短板,消除此短边制约,木桶的盛水量即可增加。 现在我们分别就供求两方面来进行因素分析。 三、需求方面。 先看E(AD)对P×Q的影响。 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特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它是由该社会所拥有的资源——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技术条件,企业和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组织生产的能力等因素——决定的。设一个社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既定,则E(AD)对P×Q的影响,取决于该社会的当前生产是否接近其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及以怎样的状态接近其生产可能性边界。当一个社会的生产距自己的可能性边界较远时,E(AD)的变化主要引起Q的变化;而当一个社会的生产接近它自己的可能性边界时,E(AD)的变化主要引起P的变化。 那么,E(AD)又是如何决定的呢?我们知道,一般来说,支出来源于收入,而收入又来源于生产。所以,我们来分析一下上述循环公式中的Y(AS)——E(AD)部分。 我们以封闭型经济和开放型经济两种情况来展开公式Y(AS)——E(AD)。 ⑴、封闭型经济图式: Y(AS)——个人收入+企业收入+政府收入——C+S+T——C+I+G——E(AD) 在没有对外贸易的封闭经济中,厂商们的产品销售收入Y(AS),经过初次分配后,形成居民个人收入、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三部分。其中居民个人收入和企业收入又分别变为消费(C)和储蓄(S)两部分。若政府收入用T来表示,则初次分配的结果变为C+S+T。通过储蓄转化为投资(I),政府收入变为政府支出(G),C+S+T经过再分配变为C+I+G。C+I+G就是对本国产品的总需求(AD),用总支出(E)来代表,在图式中为E(AD)。 ⑵、开放型经济图式: Y(AS)——个人收入+企业收入+政府收入——C+S+T——C+I+G+(X-M)——E(AD) 在开放经济中,对本国产品的总需求AD=C+I+G+(X-M)。其中出口X是国外对本国产品的需求,进口M是国外对本国的产品供给。在总需求中,之所以要减去M,是因为在统计本国居民、企业和政府的三项购买C+I+G时,既把他们购买的本国产品算了进去,也把他们购买的国外产品算了进去,而购买国外产品是不能算作是对本国产品的总需求的,所以要把他们所购买的进口品即M扣除。这样,开放经济中对本国产品的总需求就是:AD=C+I+G+(X-M)。 在从Y(AS)到E(AD)的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数量关系: ①、储蓄:可支配收入与消费之差,即Y-T-C,包括窖藏,银行存款,购买股票、债券、保险单等。 ②、I与S的关系:I=S,储蓄恰好全部转化为投资;I<S,出现流动性滞存,或称为货币滞存、资金滞存;I>S,利用过去的剩余储蓄或有新的货币发行。 ③、G与T的关系:G=T,财政收支平衡;G<T,财政盈余;G>T,财政赤字。 ④、X与M的关系:X=M,外贸收支平衡;X<M,外贸收支赤字,贸易逆差;X>M,外贸收支盈余,贸易顺差。 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为既定时,P×Q(即一国之名义GDP)由E(AD)决定。即名义GDP=f(AD)。 由于AD=C+I+G+(X-M),且C=Y-T-S,则:
AD=(Y-T-S)+I+G+(X-M) 其中,I、G、X的增加,使AD增加,进而使就业和名义GDP增加,为注入量;而S、T、M的增加,使AD减少,进而使就业和名义GDP减少,为漏出量。 由于注入量和漏出量对于总需求,进而对于就业和GDP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而成为总需求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这六个量的决定因素和决定机制,人们可以作出不同的分析和判断。宏观经济学家们因此划分为不同的派别,如凯恩斯学派、古典学派、货币学派、制度决定学派等。 实际上,仅就总需求来看,它本身就构成了一只木桶。这只木桶上的木板又是由若干的小板组成的。具体地说,是由C、I、G和(X-M)组成的,既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组成的。这几块小板也有个长短问题。例如,总需求的两个基本部分——消费和投资,相互关系密切,一板过短,则短线制约不可避免。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讲过,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广大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就是投资增长和消费增加之间不均衡,存在着消费短线制约的例子。 从政府角度看,注入量和漏出量对就业和名义GDP的影响,决定了一国需求管理政策的内容和方式。 需求管理政策是政府通过调节总需求来影响就业和GDP的政策。它分为紧缩政策和扩张政策两种。紧缩政策是政府通过鼓励漏出量、抑制注入量来减小总需求的政策。扩张政策是政府通过鼓励注入量、抑制漏出量来扩大总需求的政策。 需求管理政策的一般应用方法是:设ASF为潜在的总供给,则在AD>ASF,出现通货膨胀时,用紧缩政策;而在AD<ASF,出现通货紧缩、萧条和失业时,用扩张政策。 四、供给方面。 影响一个社会的产品总供给能力的因素较多,对这些因素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 例如,有这样一种分类方法:⑴、数量因素,即一个国家或社会的资源禀赋;⑵、水平因素,包括生产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的素质水平,生产的技术层次和组织管理层次,以及与之相关的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的程度等,这些因素决定一个经济社会的技术效率;⑶、制度因素,包括在产权、交易、竞争、分配和调控等方面存在的,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发挥作用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规则,它决定一个经济社会的制度效率。换一种说法,就是:⑴、经济中有多少资源?⑵、资源质量和配置如何?⑶、人们提高经济效率的意愿如何? 概括地说,决定一个社会的产品总供给能力的因素有二:⑴、资源禀赋(上述第一个因素);⑵、资源产出效率或全要素生产率(主要由上述第2、3个因素决定)。 所有这些,都可用木桶原理来分析。举个例子。设一个社会生产中有三个部门:能源产业、原材料产业、加工业。这三个部门间有着密切联系。加工业需要原材料,加工过程需要以能源为动力,即是说,加工业需要能源产业和原材料产业的产品。能源产业的生产,需要加工业提供的设备。而原材料产业的生产,既需要加工业提供的设备,也需要能源产业提供的能源作为动力。这三个产业彼此间在产品的供求上存在着密切联系,是密切相关产业,在发展上应保持均衡,若某一个产业发展过慢,成为制约其他产业发展的短线部门,就会象木桶分析中的短板一样,制约了整个经济的产品供应能力。该经济的产品供给能力,就由这个短线部门的规模决定。中国2003-2004年的经济,就受到农业、能源、原材料等部门的“短线过短”,和汽车、钢铁、房地产等行业的“长线过长”所困扰。 上面的数量因素、水平因素和制度因素之间也是这样。一个社会的生产能力,不仅受这三个因素整体状况的制约,而且受这三个因素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制约。当其中某一个因素成为制约生产和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为木桶上的短板时,采取措施解决这一制约,就能大大解放生产力,对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一种类似“乘数扩张”的效应。如中国自1978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经济发展就产生了这种“乘数扩张”效应。 供给方面的分析,着重从结构、技术、制度层面来探究影响一个经济的生产能力和水平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