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其它文库经济管理经济管理论文>价格是分得商品的量

经济管理论文


价格是分得商品的量

作者: 曹国奇



    说明:本文的价值分配就是财富分配在量上的陈述。

    研究价值的最初切入点是“10斤米=1件衣”这个交换等式,这个等式说明价格越高商品本身越多,这是很必然的直觉。然而通过对价值分配(转形)的研究后,我们发现不是这回事。由于价值分配的存在,价格不再表示商品本身的多少,而是表示商品所有者分得社会总财富的多少。这太出乎经验系经的意外,但是价格的确是人们分得商品的量。如粮食的价格,如学费,如工资,如电视机,随便什么商品都行,我都会发现其生产及供求完全不变时其价格要变。显然对于这种变化唯有“价格是分得商品的量”才能说明,而马经的活劳动及西经的效用则毫无用处。譬如工资,它为什么要不断上涨呢?为什么美国人的工资比中国人的工人高呢?这因为社会财富总量不一样,财富总量多则人们分得的财富自然多,从而工资高。再如粮价上涨,不外乎在于农民分得的财富相对太少,现在要多分一点财富给农民,所以得让粮价上涨。

    一:从总量上讲,社会中的价值总量等于价格总量;从个量上讲,各商品(要素)的价格只是分配符号。价格不说明你的产出有多少,只说明你的产出值多少。如某人同样搬一块石头,创造的财富没有变,但是他的价格过去是10元,现在是20元,这只因为现在社会的总财富比过去多,从而分给他的也多。商品本身的多少由 Q=f·t 决定,但是商品的价格与这种价值无直接关系,这是价值分配(或转形)的必然决定。当商品以其价格出卖时,其所有者便将分配符号兑换成他所需要的真实财富了(省掉货币的描述)。

    二:产权本身也是分配的结果。自然之初并无私有和产权,但是当一群人得到一块土地(或财富)后,便要分配,分配后各个体得到的东西才是私有的,于是产生了产权。所有经典理论中似乎都将产权置于分配之前,这仍然是“谁创造归谁所得”在作怪,是不对的。人类的生产始终是分工协作下的生产,在生产或生产结果中分不清你的和我的。产权是由分配决定的,这种决定的终极因是行为上的节约性(宇宙中万事万物的运动都遵循节约法则)。显然如依分配理论描述的过程来分配产品,在行为上是浪费的。产权在本质上是通过分配生产要素及劳动权来分配产出的,从而省去分配实际产出的麻烦。己有产权理论一般不问产权从何而来,若问了也只能依“谁创造归谁所得”来回答,说产权是贡献(或劳动)所得。这给实际造成的危害巨大。

    按贡献(或劳动)分配是“谁创造归谁所得” 的别名,是对分配理论的歪曲。由于生产始终是协作下的生产,所以也无法确定各要素贡献的大小。要素的价格不说明其贡献的大小,仅说明社会分给它的有这么多。按贡献分配只是一个政治取向,在企管中有同武之地,但是其经济学意义不大,因为我们无法评价各要素贡献的大小。

    经典理论总是认为收益等于贡献,这是害人的。没有那个国家不被这种贡献论害过,我国当今的圈钱圈地圈企运动,其背后的理论依据都是这种荒谬的贡献论。看看国企的流失,看看人们劳动权的丧失,就知道产权理论的不完备给我们带来的灾乱有多大。将国民一脚踢开以卸包袱,这完全是将公民当成偷渡客!我们剥夺了公民的劳动权。我们必须明确产权是分配的结果,以有效保证各方的权利。顺说明,怎样的分配合理,怎样的分配不合理,不是本文要说明的。

    总之,只有明确价格是分得商品的量后,我们才能理解影响价格的因素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我们才能理解企业为要讨政府的好。政府是专门制订分配标准的,这可是决定企业收入的最要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