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其它文库经济管理经济管理论文>平均化规律是“利他—平均化

经济管理论文


平均化规律是“利他—平均化

作者: 曹国奇



——从热干面谈开去

    自本人公布平均化规律后(参见 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543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538两文),不少人总是以为这是经典理论中讲乱了的一个规律,其实不是。本人揭示的平均化规律是“利他——平均化”,认为利他是平均化的原因;经典的平均化是“竞争——平均化”,认为竞争(即自利)是平均化的原因。这二者在形式上并无大的差异,“利他——-平均化”表现为工资平均化、利润平均化、税金(拨款)平均化,而“竞争——平均化”中虽然只强调了利润平均化,但是也暗含了工资和税金(拨款)这两个平均化。但是我们千万别小看二者的差异,这可是经济理论的最基础部份。同地心说与日心说一样,也许对简单问题的解释二者分不出高低,但是随问题的复杂,二者的解释将有天壤之别。例如“利他——平均化”能直接说明供求平衡时的价格,能为帕累托最优、福利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人权平等、法律平等,等等提供说明,而“竞争-——平均化”则做不到。下面通过热干面价格的变动看看“竞争——平均化”错在那儿。

    热干面是武汉人最喜爱的一种早点,我最早接触它时它的价格为5分钱一碗,外加二两粮票,后来涨至1毛、5毛、8毛,现在是1块2角。面还是那个面、效用还是那个效用、活劳动还是那个活劳动、供求还是那个供求、生产率还是那个生产率……,但是价格不是那个价格。在此,除成本价值论还有半席之地外,似乎所有的以自利为基础的经济理论在这里都失灵了。这里让我们先看看热干面的涨价过程吧。

    当武汉人一觉醒来时,都愣了,昨天还是8角的热干面,今天便要1元!市民轰动了,报纸电视轰动了,市政府也轰动了……,最轰动的还是经济学教授,即立撰写了很多“谈面说垄” 的文章,指责热干面行会组织垄断,哄抬物价。但是这些都不是真的,只有热干面一夜间涨了2毛是真的。市民没有轰动,但心里的确不舒服,于是责问卖面的:为什么要涨价?武汉卖热干面的可不是一人,而是几万人,大街小巷都是,他们没有一个共同的组织,也从不曾在一起开过定价会,但回答却像背毛主席语录一样地统一:面粉涨价了、煤涨价了、工资涨了……。更奇怪的是,武汉700万市民也像着魔似的,也都全票通过了,都欣然接受了卖面人的说词,多掏了两毛钱。没有人因热干面涨价了也去生产热干面,也没人因此而少吃热干面,热干面涨价了就是涨价了!

    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你从这里看到什么?是竞争吗?是供求吗?是稀缺吗?这是看不到的!不少经济学家此时会看成本,但这是表面的,不可靠的,因为买面人的工资是1千元也是成本,是1万元也是成本。没人能说清以哪个工资计算成本才是对的。这里真正要看到的是协商!但是,一个聪明的经济学家绝不会只看到协商,而是还看到协商背后的问题--------朋友,对不起!我们先玩个游戏。请你先想一想你能看到协商背后的什么问题,再看下一自然段。也许这对你不公平,因为我是想了很多年才看到这个背后的问题的,但是这只是个游戏。

    这里出现了可怕的萤火虫效应!一群萤火虫开始是各自闪烁各自的,但最后它们同步了,一起闪烁。自然科学正是从这样的事件中找到了那个可怕的对称法则,一个支配整个宇宙的总法则!几万个卖热干面的人,几百万个买热干面的人,作为卖买双方,都不曾开过任何定价会议,那么,是什么使他们的行为如此统一,都是同一个成交价?要知道几万个卖热干面的人都在与顾客讨价还价,且这个讨价还价与那个讨价还价间是互相隔离的。卖热干面的相互间没因讨价还价而互通信息,买热干面的相互间也没因讨价还价而互通信息,但是成交价统一了!

    实际的成交价,绝大多数是协商的结果(采购员和妇女很清楚这一点),且这个协商价与那个协商价是隔离的,但是却趋于同一了。如张三在这个店子买衣服,李四在那个店子买衣服,二者的成交价趋于同一。显然用竞争来说明这种同一性是不恰当的,因为竞争是指买方内部或卖方内部的争斗,这两种竞争在逻辑上没法直接发生联系,从而不能决定均衡价格。只有竞争在买卖双方间展开时,才能说竞争决定均衡价格。再说,买者与买者间,卖者与卖者间往往来不及(也很难)互通信息,如何竞价?经典理论似乎认为买卖都是发生在集贸市场,大家都在那儿报价。实际的逻辑恰好是协商价将买卖双方内部的竞争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当成交价不能使买卖双方都满意时,竞争机制才会起动,迫使成交价向协商价回归,但是主流经济学中却将这种回归当成了决定,这显然不对。这里我们将有两个问题:

    一、买卖双方为什么能协商?要知道双方完全可以选择威吓、打斗来完成交换。

    二、买卖双方是以什么作为协商标准的?要知道若双方没有一个共认的标准便没法协商。

    A:买卖双方为什么能协商呢?

    只因人有利他的本性,是这个本性保证人类能够群居的,是这个本性保证人类能够协作的。时下很流行博弈论,其实博弈学的本质只是概率统计,其本身不能说明博弈的结果为何一定如此这般。博弈的最终结果一定是共赢,只因为人类有利他的本性,选择了共赢。利他性太弱的一般动物间博弈时,最终结果只能是淘汰一方;人类在自利高涨而利他消退时,也必定是淘汰另一方。希特勒灭犹、成吉思汗屠城都说明这一点。经济活动中如果竞争双方真的红了脸,也会选择灭掉对方。灭掉对方才真正获得了最大利益,因为对方的一切都是你的。我们今天的道德、法律之所以是如此这般,总是阻制淘汰式竞争(如反垄断),只因我们每个人都有利他的本性。人既是自利的动物,也是利他的动物。

    所有的有影响的经典理论都是以自利为基础的,都只是研究了经济活动的自利这一面,这是经济学被称之为伪科学的根本原因。绝大多数己有的经济学定律,其本身没有错,但是由于我们完全否定了人的利他性,就不得不用以自利为基础的定律去解释利他行为,这便大错而特错了。当周其人警告“科斯定律不是闹玩的” 的时候,我看到的是,周其人连科斯定律本身的产权也没搞清楚,他比谁都闹着好玩。竞争理论将人的利他本性完全抹杀了,从而为了维护其理论的完备性,便只字不提经济活动中协商行为,专挑那些竞争行为说事,从而制造危言。

    只有斯密的人格是完备的,当他用竞争解释不了共赢时,便留个悖论放在那儿。那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利他,那只“看得见的手”就是自利(竞争)。大自然给我们制造了美丽的对称,但竞争理论只要一只手。

    B:买卖双方是以什么作为协商标准的?

    当卖方各厂家激烈竞争时,他们都在本能或意识上己认同了一个共同标准,是这个标准使得大家都不会乱报价,从而竞争是有序的。即使在垄断行业,这个标准的作用同样存在,垄断价也不是不受制约,可以随便制定的。这个标准对买方的约束也是一样的,从而买方也不能乱报价。热干面的买卖双方都明确这个标准,所以全武汉市的热干面价格能瞬间协商下来,统一为一个价。那么这个标准是什么?是本人揭示的平均化规律。是这个规律决是平均工资、平均利润是这么多而不是那么多的。我们通常说张三的工资高了,李四的工资低了,我们通常说甲店衣服贵了,乙店衣服便宜了,当我们这么说时,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不管我们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我们都是以平均化规律作为评说标准的。工资的高与低,价格的贵与贱,都是相对平均工资、平均价格而言的。主流经济学在开始分析案例时,说是竞争使得工资、利润趋于社会平均值,这明明表明均衡价格先于竞争而放在那儿,但是,它最终硬是归纳为竞争决定了均衡价格,说均衡价格在竞争之后形成。

    马克思指出任何商品都是社会生产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贡献。也许我们看到的是张三生产了粮食,李四生产了电脑,产权很明晰,但这不是真的。我们的分工始终是群体下的分工,所以从本质上看,任何人生产的商品都不是他生产的,而是群体共同生产的,张三李四只是完成了其中一道工序,或是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这样,既然商品是大家共同生产的,也自然分不出张三的和李四的,从而按劳分配、按贡献分配也没有立论基础。那么社会该怎样分配共同的财富呢?显然,既然分不清你的我的,那就有平均分配了,因为这种行为才是最约节的,大家都没意见。当卖热干面的报出“面粉涨价了、煤涨价了、工资涨了……”这些账目时,实际上是向买面的人诉求:我要获得平均利润、平均工资、平均税金。正好买热干面的内心深处也同样是以平均化作为讨价还价的标准的,所以买面的便欣然接受了卖面的诉求,于是成交了,热干面涨了2毛。交易双方,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其讨价还价的终极标准都必定是平均化,这是利他本性的使然。

    当然,我也绝不否认人的自利本性,当条件成熟时,卖热干面的人也会按最高工资、最大利润法则报价,市民得付更多的钱买热干面,心里不舒服。于是便有人加入卖热干面的行业,竞争启动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争,热干面的价格便回归到平均化规律决定的价格------使买卖双方都舒服的都能接受的那个价格。

    顺便说明,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利他也并非必然导致平均化分配,上面只不过是从好分和节约的角度导出平均分配的,这是不完备的。真正要从必然性上导出平均化分配,还得从对称法则、匀均分布、热力学第二定律、节约法则角度进行论证。这种论证只有在本人的劣作《价格论》一书中才看得见。有些网友批评我的“利他-----平均化”及由此导出的价格四大运动规律,说我的理论没有假设前提,不能证伪,这部分在于网友太习惯经典理论中的无穷多个假设,也部分在于网友还不了解我的定律。“利他-----平均化”的假设条件虽然少得可怜,但不是没有假设,人性是“自利+利他”就是一种假设。“利他-----平均化”也不是不能证伪,你我他的工资都不一样就是证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