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酒泉等地发现珍贵古生物化石 一批珍贵的古生物化石近日在甘肃酒泉马鬃山等地区被发现,专家认为,这一发现有可能弥补热河生物群的空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此次发现的化石经初步鉴定有禽龙类、蜴脚类、鹦鹉嘴龙和肉食类恐龙以及哺乳动物化石等,此外还发现了热河生物群的典型分子三尾拟蜉蝣和东方叶肢介以及硅化木等。专家介绍说,由于发掘的化石正在修复当中,不排除发现新的古生物种类的可能。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说,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是中国著名的热河生物群分布的西部边缘,这些恐龙化石埋藏在距今约在1。1亿至1。2亿年前的河流和湖泊沉积的地层中,其层位大致相当于热河生物群九佛堂组。将这一化石群与热河生物群的核心分布区辽西发现的化石群进行对比,对研究热河生物群的分布、起源与辐射以及地层对比、古地理、古环境、古气候、古生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汪筱林说,从这次发现的化石赋存地层和初步的研究可以看出,在约1。1亿至1。2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晚期,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主要为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植被繁茂,湖泊密布,以恐龙为代表的各种古代生物在这里繁衍栖息,与今天当地的戈壁荒漠和十分干旱的自然环境有着天壤之别。 甘肃省酒泉市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与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化民说,依托这些古生物资源,酒泉市将建立一个自然历史博物馆,除了研究和科普的意义外,这些古生物化石资源将对当地政府和人民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带来指导和启发。 今年7至8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甘肃省酒泉市政府组成的一个联合科考队,对酒泉市马鬃山、昌马、清泉等地区的20多个化石地点进行了系统考察,并对马鬃山的恐龙化石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上述化石发现就是这一为期两个月科考活动的主要收获。 据悉,这是甘肃酒泉地区规模较大的一次古生物发掘,在未来几年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还将继续与酒泉市政府合作,对这一地区的古生物化石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发掘,并协助酒泉市政府建立自然历史博物馆。(记者 王艳明) 新华网 2004年09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