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宝级乾隆御碑破土而出 部件俱全较为罕见 部件俱全较为罕见 将作新首博镇馆之宝 本报讯 昨天,市文物局宣布,刻有乾隆手迹《帝都篇》、《皇都篇》的御制石碑在先农坛内坛东北角发掘完毕。这块距今252年的“国宝级”石碑,将成为新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五件俱全实属罕见 据负责挖掘的首博副馆长王武珏介绍,整个石碑分为碑身、碑帽和碑座3个部分,碑帽和碑座各有2个,一共有5件。石碑总高6.7米,总重40多吨。石材用的是汉白玉,保存十分完好,风化也不严重。据介绍,这主要与其长期存于地下有很大关系。 “5个部件在同一地点一次性发掘出来,而且保存得如此完好,这在北京的考古发掘史上是非常少见的!”市文物局局长梅宁华对这一考古发现十分兴奋。 刻字清晰雕刻精致 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目前已经挖出4个完整的部件,这些部件摆放在院子空地上,碑身用塑料袋和绳子捆绑着放在地上。此外,一个轿顶式碑帽已经露脸,工人正在现场搭架继续施工。 已挖掘出的碑面刻字除了个别字被磨得看不清外,大部分都清晰可辨,连“乾”字的刻章都十分清晰。雕刻的刀工也很精致,浮雕、圆雕等手法都有运用。 乾隆手书可定国宝 据介绍,碑身上全部是很少见的乾隆正楷手书。碑身的四面分别用汉文和满文刻着乾隆皇帝作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的两篇诗文———《帝都篇》和《皇都篇》。这两篇诗文都有历史记载,是乾隆皇帝所作的“北京颂”,反映了乾隆对清代建都北京的基本看法,文中“右拥太行左沧海,南襟河济北居庸。会通带内辽海外,云帆可转东吴杭”等名句,至今仍被广为引用。 “无论从文物价值、艺术价值还是科学价值来衡量,这块石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评为一级文物肯定没问题!”市文物局局长梅宁华昨天表示,这是近年来北京文物考古工作的重大发现,其意义远超一般遗址考古发现。 将作首博镇馆之宝 首都博物馆王武珏副馆长介绍,石碑将运往新首博作为“镇馆之宝”。在运输过程中,将先用带滚轮的车一点点地将石碑运出发掘地,然后再用吊车运走。 王武珏说,运至首博后,将紧接着对其进行保护,不仅要进行清洗,而且还要对一些已经出现裂缝的地方进行修补。 发掘谜团 -两碑为何内容相同有意思的事,永定门外还有一块同样刻了《帝都篇》和《皇都篇》的石碑,被称为“燕墩”。王武珏说:“两个石碑只是在花纹和形式上有所区别。同样的内容刻两块碑的情况一般比较少见,至于为何要刻两块碑,目前还没有答案。” -石碑会不会是废碑据推测,这两个石碑应该是制作于同一时期,在不同的地方制作完成。因此,有人怀疑此次发掘的碑是一块废碑。对此,梅宁华的看法是:“现在看来基本不可能,因为这块碑的做工非常出色,况且御制碑不是谁都可以随便制作的,否则是要掉脑袋的。” -何人为何埋石碑据介绍,与“燕墩”不同,此次发掘的石碑在官修的史书中没有记载,因此是个“无名碑”。那么,为什么要刻这块碑?最初这块碑摆放在哪里?这都是个谜。据推测,这块石碑可能在上世纪50年代被埋于此地,那么,又是什么人为什么将石碑埋于此呢?这些谜团都在等待研究者做进一步的探索。 -发掘幕后 老人记忆终被证实 御碑的发现地位于先农坛内坛的东北角,几位北京古建博物馆的老职工就一直在这里工作。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这些老人在闲聊中忆起他们曾经见到的一块乾隆御碑:“当年碑就在这儿立着,怎么不知踪影了呢?”于是,他们将情况反映给市文物局。 之后,此事暂时搁置下来。去年,对文物保护愈加重视的市文物局将此事提上了议事日程。 工作人员先是动用探测仪进行现场探测,但结果令人失望。后来,根据一位老人的回忆,初步确定了御碑的方位。令人兴奋的是,今年春节前,在先农坛内坛的东北角,现北京方便食品厂院内的一间办公室地下,发现了碑身一角! 这让工作人员极为激动,在看到碑身和一个底座后,他们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对永定门的“燕墩”进行了比对,并得出该御碑应该有5个部件的结论。 但是,发掘一波三折,御碑其他部分却始终不见踪影。文物部门曾登报寻找知情人,但没有奏效。就在大家快要放弃的时候,在工作人员的果断挖掘下,其他部件才在近期内一一破土而出。 (2005年04月04日 07:45 京华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