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掘持续近两年 越国顶级墓葬群现身无锡 近日经中国文物报和央视披露的无锡发现越国贵族墓葬群一事引起众人关注。有国内考古界人士评价认为,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考古取得了重大成果。该墓葬首次揭示了越国贵族墓地的埋葬制度和等级制度,其墓地的完整性和礼器、乐器组合的完整性,是我国越文化研究的一次巨大突破。其中的丘承墩越墓则是仅次于绍兴印山越王墓的越国第二大墓。前日,无锡市政府已召开协调会,拟对保护工作制定详细计划。 意外中发现古墓葬群 无锡市鸿山镇越国古墓葬群是被当地村民偶然发现的。2001年春节期间,当地两个年轻人拿着两件像是乐器的东西来到无锡市锡山区文管办询问有没有人想买。无锡市锡山区文管办的邹忆军主任看过后初步判断这像是陶瓷类质地的乐器,而从器物上残存的湿土则可以断定应该是刚从地下挖出不久。邹忆军和考古工作人员到“乐器”出土现场勘察,终于发现了该墓葬群。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3年由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牵头开始了对鸿山越国古墓的发掘工作。 发掘工作持续近两年 发掘工作从2003年3月一直持续到2004年12月。经过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锡山区文管部门近两年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查明:被发现的15个“土墩”中有7个墓葬是战国早期的越国贵族墓,这7个墓葬共出土了2000余件随葬器物,绝大多数为精美的成套成组的玉器、青瓷礼器和乐器,风格独特,年代考证大约为公元前4世纪,距今有2300多年历史。7个越国墓葬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等5个级别,它们以丘承墩特大型墓(封土为长方形覆斗状,墓坑平面为“中”字形,长57米)为核心,呈扇形分布。根据墓葬的规模、形制和在墓地中的位置,以及随葬器物的数量、种类和等级推测,丘承墩墓墓主的等级应为仅次于越王的越国大夫,此墓主室和后室总长仅次于绍兴印山越王墓,远高于其他中小型越国贵族墓,这也是我国第一次较完整地揭示越国贵族墓葬在同一墓地中的分布规律。 越国墓葬群雄伟壮观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无锡市鸿山镇的考古发掘现场,记者注意到,这个墓葬占地近10亩,现场到处是壁面笔直的一个个大坑,最深处至少有5米。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大坑就是墓葬的一个个墓室。在一个个大坑里,记者还看到明显是有物体摆放而造成的一个个浅坑,隐约还可以看到青砖和黏土堆起的台阶。据考古人员介绍,目前大规模的发掘工作已经基本告一段落,但不排除接下来还会有新发现的可能。 首次确认“缶”为何物 鸿山越墓出土的随葬器物是我国目前已发掘的越国墓葬中等级最高、质地最好且器类最为齐全的。已披露的资料显示,7个墓葬中共出土了2000余件随葬器物,其中仅乐器就多达500余件。其中更是首次出土并确认了“缶”这一乐器的考古价值。《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曾有记载:渑池会上,“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可是“缶”为何物,在史学界至今没有任何实物出土以正视听。此次却从鸿山越墓中出土了3件造型夸张生动的青瓷三足缶。 墓葬有助研究越国史 专家认为,鸿山越墓的完整性和礼器、乐器组合的完整性,尤其是越国的礼乐文化如何将中原系统和谐地融入越系统中,为越国史的研究和解决一系列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术课题提供了一批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同时出土的青瓷器或许会改变我国制瓷的历史和时间。有关人士介绍,鸿山越墓出土的大批乐器将进行排列组合,争取再现当初吴越时期的音乐风格。 (2005年04月10日 来源:现代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