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部队 作者: 胥士詹 二、马——士兵的无声战友 1.档案摘抄 马,哺乳纲,马科。草食役用家畜。耳小直立,面长。 毛色复杂,有骝、栗、青、黑等。性温驯而敏捷。寿命约30年。广布于世界各国, 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有重挽、轻挽和骑乘三型、亦可兼作驮、乳等 用。 阿根廷科学家培养出的一种微型马,身高仅三四十厘米,体重仅几千克。这种马成 为国外王公贵族的收藏品。 在莫斯科“苏联经济成就展览馆”里,有两座马的纪念碑,它们是纪念两匹赛马 “喀巴德拉特”和“塞恩波利”的。 这两匹马是赛马中的佼佼者,曾在多次比赛中夺得桂冠。匈牙利也有一座马的雕像, 它是为纪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国牺牲的许多战马而建立的,台座上的题词是“献 给忠实的朋友”。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有3匹警马获得英国政府颁发的“迪金”勋章 2.布封笔下的马 法国作家布封有一篇精采的散文,为马画了一幅逼真的肖像。下面我们摘录其中描 写马的外形的一段。对其他动物的贬词是否适当我们姑且不去管它,布封精心描绘的马 的“匀称”和“优美”恐怕没人会不同意。 在所有的动物中间,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因 为,如果我们拿它和比它高一级或低一级的动物相比,就发现驴子长得太丑,狮子头太 大,牛腿太细太短,与它的粗太身躯不相称;骆驼是畸形的,而最大的动物,如犀,如 象,都可以说只是些未定形的肉团。颚骨前伸本是兽类头颅不同于人头颅的主要原因, 也是所有动物最卑贱的标识;然而,马的颚骨虽然也大大地向前伸着,它却没有如驴的 那副蠢像,如牛的那副呆像。相反地,由于它的头部的比例整齐,它却有一种轻捷的神 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被颈部的美烘托着。马一抬头,就仿佛想要超出它那四足兽的地 位;在这样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形状很美; 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不大不小,不象牛耳太短,驴耳太长;它的髟毛正好和它的头 相称,装饰着它的项部,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迈的模样;它那下垂而丰盛的尾巴覆盖着 并且适宜地结束着它的身躯末端;马的尾和鹿、象等兽的短尾,驴、骆驼、犀牛等兽的 秃尾都大不相同,它是密而长的鬃毛构成的,仿佛这些鬃毛就直接从屁股上生长出来, 因为长出鬃毛的那个小桩子很短、它不能和狮子一样翘起尾巴,但是它的尾巴虽然是垂 着的却于它很适合;因为它能使尾巴向两边摆动,所以它就有效地利用着尾巴来驱赶着 苍蝇,这些苍蝇很使它苦恼,因为它的皮虽然很坚实、又生满着厚密的短毛,却还是十 分敏感的。 3.驰骋疆场数千年 就动物从军来说,时间最长、数量最多、贡献最大的当然是马。军马先是挽车、后 是供骑乘,在全世界范围内,驰骋疆场数千年,直到今天还没有完全在军队中绝迹。 “它和人同受着战争的辛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神, 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它听惯了兵器捕击的声音……”(法国作家布封语)。 马具有驮力、挽力和快速机动能力,是人类较早利用的牲畜。马参战最初是用来挽 车。从公元前2000年巴比伦人开始使用战车起,到公元13世纪印度人最后使用战 车止,战车曾驰骋沙场3000多年。中国是世界“战车王国”。传说在黄帝时期,中 国就发明了车战方法,打仗时大将站在车上。停战休息时,便将车连接起来,围成一圈, 以保护中军。只留下一隙,算是出入的门,叫做辕门。 作为运输工具的车辆大约在夏朝开始出现,夏朝末年广泛用于战争。据战史专家考 证,四马驾挽的战车至少在公元前1300年的武丁时期就已达到相当完善的地步,所 以它的起始阶段大致应当是在殷初或夏末,而单马和双马的驾挽阶段则应当更早。商汤 灭夏之战中,曾使用战车70乘。商末的牧野之战,武王出动戎车300辆。大约到了 西周时代,马拉战车已成为陆军的主要兵种和主要突击力量。车战的规模小者数百乘, 大者上千乘。最大的一次是宣王南征,出动战车3000乘。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战车 发展到顶峰,战车不仅成为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而且成为军事力量的标志。军队的编 制以战车为基础,实施进攻的战斗队形以战车为核心,中间一乘战车,前左右方各配属 24名步兵,加上车上3名甲士,共75名,称为乘。春秋时代,衡量一国国力的强弱、 兵力多寡,都是以“乘”来表示。当时的大国,如秦、齐两国战车各多达8000乘。 一次大的作战,出动兵车多达4000乘。 后来,为了同北方、西北方游牧民族作战,骑兵登上历史舞台,并逐渐取代战车。 到了汉武帝时期,战车被骑兵赶出了战争舞台。汉武帝发动的几场对匈奴的战争,都是 靠骑兵取胜的。其中公元前119年的一次战争中,曾出动10万骑兵。 历代诗人无数军旅诗章几乎都离不开马。我们顺手抄录几首在下面: 泰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都教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唐·李白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赋先擒王。 …… ——唐·杜甫 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宋·柳开 群胡束手仗天亡,弃甲纵横满战场。 雪上急追奔马迹,官军夜半入辽阳。 ——宋·陆游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明·戚继光 城头一片秦时月,每到更深照黑河。 马上万人齐仰首,不知乡思是谁多? ——清·徐兰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毛泽东 这些诗句连起来,不就是一部生动形象的马的从军史吗? 与中国使用骑兵的同时,在亚洲的其他国家和欧洲国家中,也先后出现了骑兵。据 说西方的骑兵最早出现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由次等的贵族组成。因为他们有足够 的财富、占有许多马匹,买得起盔甲和好武器。古希腊由于多山不适宜骑兵机动,因此, 很不重视骑兵。马其顿地形较为平坦,对骑兵较为重视,到了公元前5世纪和前4世纪 初,国王的贵族骑兵成为主要军事实力。古罗马最早的骑兵也是来自最富裕的阶层。大 约到了公元前300年的时候,古罗马军团(相当于现代军队中的1个师)有骑兵30 0人。从公元3世纪中叶至5世纪中叶,罗马军队战斗编队的核心,由步兵逐步让位给 骑兵,最后,骑兵不仅是古罗马军队而且也是西方其他 各国军队中最主要的兵种。骑兵在欧洲的战场上称霸了约1000年的时间。 在近代战争史上,世界各国的骑兵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波兰军队曾经用骑兵打败了侵略者,保卫了自己的国家。苏 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使用骑兵部队与法西斯德军作战。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其骑 兵的铁蹄曾踏遍我国东北、华北、华东的广大国土,给我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美国的战马被称之为“士兵的无声战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全部退出现役。 4.老马识途 春秋时,齐桓公率兵汇同燕国和无终国军队征伐孤竹国,并在孤竹国附近击败了逃 往孤竹国的山戎大王和孤竹国大将黄花。到了晚上,齐桓公扎营休息,半夜里黄花前来 投诚,还拿着山戎大王的首级,并说孤竹国君答里呵已逃往沙漠,孤竹国的都城是一个 空城。 第二天,齐桓公和燕庄公跟着黄花进了孤竹国都城,果然是一座空城。齐桓公让燕 庄公留驻在这里,自己带兵让黄花带路到沙漠中去追答里呵。黄昏时分,他们来到一个 地方地人叫它“迷谷”,只见平沙一片,跟大海一样无边无际。大家都辨不清方向,齐 桓公赶紧派人找黄花,可黄花早就没影了,齐桓公这才反应过来,是中了黄花的诡计。 这时,齐国的大臣管仲说:“我听说北方有个‘旱海’,是个很险恶的地方,恐怕就是 这儿,我们不能再走了。”挨了一夜,第二天天亮,仍然不知怎么走出去,人困马乏, 随时都有饿死渴死的危险。这时,管仲猛然想起,狗和鸽子不管离家多远,也不会迷路, 便对齐桓公说:“马也许认得路,不如挑几匹当地的老马,让他们在前头走,也许能走 出去。”于是齐桓公便让人挑了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面领路。这几匹老马不慌不忙地 走着,还真领着大队人马走出了迷谷。齐桓公马上回兵孤竹国,杀掉了答里呵和黄花, 灭了孤竹国。 5.蒙古铁骑纵横欧亚 公元1200—1300年,中国北部的蒙古族,由成吉思汗创建并由他的继承者 保持了一支15—24万人的骑兵部队。这支部队由三个骑兵纵队组成,每个纵队有1 万骑兵,大体相当现代一个骑兵师。每个骑兵纵队包括10个骑兵团,每团1000人; 每个骑兵团包括10个骑兵连,每连100人;每个骑兵连10个骑兵班,每班10人, 所有骑兵一般都骑马作战。为了确保和加强骑兵的机动性,每个骑兵都有一匹或几匹备 用马。这些蒙古马是经过极其严格的训练的,不论严冬酷暑都生活在外面,具有极强的 忍耐力,必要时可以连续行军而不吃一点东西,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在最险恶的地形上通 过。由于行军时不需要为马匹备带饲料,士兵又自带个人的装备和食物,加之,大部分 战马都是母马,士兵都能喝马奶生活,因此减轻了军队食品供应的负担,不需要拖着庞 大的后勤供应辎重车队,也不必保留一个后方供应的基地。成吉思汗及其后代,凭借这 支骑兵部队,几乎踏遍了整个亚洲和欧洲,所向无敌,建立了一个强盛的国家。 6.拐子马难敌岳家军 金兀术率大军犯宋。金兵勇敢善战,士兵们都身穿重铠甲,前后用绳固定在一起, 3匹马并排联结成一个整体,互相牵制,进退一致,名曰拐子马。每次大战时,金兵都 用拐子马打头阵,横冲直撞,宋军难以抵敌。偃城战役时,金兀术率1.5万骑兵进犯, 其势汹汹。未曾想这次拐子马却遇到了克星——岳家军。岳飞命令士兵,手持大马闯入 敌阵,不要抬头看,只照准马腿猛砍。由于拐子马是互相联结在一起的,一匹马被砍倒, 另外两匹也就无法行走了。宋军奋力砍杀,拐子马再也不能施展它的威力,金兵大败。 7.林则徐巧用“鸦片马” 这个故事发生在鸦片战争中。 水路进攻失败后,英国侵略军变换手法,偷偷派骑兵步兵偷袭清军。林则徐早就料 到敌人的诡计,在经过一阵交锋之后,故意向附近山沟缓缓败退。洋骑兵步步进逼,长 驱直入,一直追到林营附近。英军想想不对,恐中林则徐的埋伏,准备返回。谁知这时 候,所有战马都不听指挥,英兵越勒紧,战马越是奋蹄奔腾向前,冲入林营。林则徐早 布有神弓手,此时一阵雨箭,英兵个个被射落马,全军覆没。 洋人的战马因何不听指挥?那是林则徐驯养的“鸦片马”。原来,林则徐在一群战 马的饲料中拌上鸦片烟,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战马也染上了“鸦片瘾”。在一次战斗 中,林则徐佯装败退,弃下战马,让洋兵缴获了那群马。不出所料,在这场战斗中,敌 人果然骑上缴获的战马出击。当战马逼近林营的时候,因条件反射,“鸦片瘾”大发, 就奋力地向前奔跑,哪会听你指挥啊! 英国人贩鸦片毒害中国人。林则徐以英国的鸦片喂马,让它们去与英国人“捣乱”。 这也算“以夷治夷”吧。 8.战马在红旗下驰骋 我军在历次革命战争以及建国后保卫祖国的斗争中,军马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 仅广泛用于交通运输、后勤保障、救送伤员、驮枪驮炮、军事通信等,还将其组成骑兵 部队,直接参加战斗。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和保卫国防的战斗中, 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军建立了一支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骑兵部 队。这支部队包括骑兵11师和16师,在保卫锡察盟根据地、反对国民党大规模进攻 的自卫战争中,经过无数次战斗。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在驰名中外的 平津战役中,这支骑兵部队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和毛泽东主席指示,协同察北骑兵旅和北 岳军区地方兵团,解放张北、宝昌等察哈尔北部7县广大地区,从北面形成对张家口的 包围;同时,在张北一线阻击从张家口突围的敌人,阻击遏制察北地区敌人对张家口守 敌的增援,从而配合东北、华北野战部队攻占了张家口。辽沈战役发起后,骑兵第11 师的马队相继冲进张北城内,与北岳军区步兵一起,同敌人展开了逐街逐巷的争夺,经 10小时激战,歼灭了守敌,解放了察北重镇张北城。接着,我骑兵11师和察北骑兵 旅,又将流窜到张北西面的敌鄂友山部暂编骑兵第12旅2000余人击溃,粉碎敌人 突围企图。1948年12月24日,我军攻下张家口后,少数残敌向锡察草原逃跑。 上级命令骑11师和骑16师追歼残敌于锡察草原上,不让其逃往绥远。我英勇的骑兵 健儿们,马不停蹄,人不离鞍,昼夜兼程,纵横驰骋在人烟稀少的千里草原上,迂回、 包抄、追歼敌人,在广大人民群众支援配合下,圆满地完成平津战役的作战任务。随后 又参加了解放绥远的战斗,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 allan9扫描校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