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创世纪 作者: 郭良 第五章 全球大邮局 E-mail的中文意思是电子邮件,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电脑网络来收发信件的一种方式。谁也没有想到,这种方式会对人类的交流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现在看来,当年ARPANET的核心功能是电子邮件,后来在互联网上使用频率最高的也是电子邮件,而且在讨论ARPANET的作用和意义的时候,谈的最多的还是电子邮件。如果说“包交换”是对网络的重大革命的话,电子邮件的出现则导致了对电脑的全新理解。 可是,并非所有的人都知道,在互联网上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却是同一个人自己发给自己的。 给自己写封信 这里将要谈到的自己写信自己读,不是孤独人的自我排解,而是人类通信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正如前面已经谈到过的那样,建设ARPANET的最初目的并不是为了使人们能够更多地通信和交流。从军方的角度,ARPANET是为了建立一种没有中心控制的更加安全可靠的互联网络;而对设计和研究人员来说则因为大家使用的是不同的电脑,希望能够共享研究成果。 自1969年担任信息技术处理办公室主任的Lawrence Roberts,曾描述当时的情况: “我们这些人在不同的地方做着不同的工作,但是却不能很好地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因此,每个人都不能使用别人的成果,每个人的工作对别人来说都是没有用的,因为大家使用的是不同的机器。” 这种状况当然不能长期继续下去。1971年,在BBN公司为ARPANET工作的RayTomlinson考虑要编一个在不同的电脑系统之间通信的程序。实际上,当时并不是没有电子邮件的程序。自从50年代有了电脑网络,至少60年代初就有了可以在单独一台电脑上使用的电子邮件程序。在某台电脑上运行这种程序之后,所有使用这台电脑的人都可以通过这台电脑和其他使用这台电脑的人通信。 因此,这样的电脑实际上就象是一个邮局。每个人在这个邮局里都有自己的信箱。每次进到邮局之后,可以打开自己的信箱收看给自己的信件,也可以把给别人的信投到对方的信箱里。当时的这个通信软件叫做“SNDMSG”,就是发信(SeND MeSsaGe)的意思。 问题在于,这种软件只能在单独一台电脑上使用,而不能在不同的电脑系统之间传递信件。也就是说,不管路远还是路近,大家都只能到同一个邮局去。所以,与其说这是邮局,还不如说只是一个寄存处。 Tomlinson要做的工作实在是太简单不过了,他只是把一个可以在不同的电脑网络之间进行拷贝的软件(CPYNET)的功能和这个发信软件的功能合而为一,就历史性地编出了新的通信软件。好象是为了直言不讳自己只是做了一项合并工作似的,Tomlinson把这个新软件仍然称为“SNDMSG”。 然而,无论如何,这个软件已经和原来的哪个SNDMSG完全不同了,因为,现在的这个新软件可以在网络中运行。通过这个软件,可以实现不同电脑系统之间的通信。 为了验证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Tomlinson就用自己的这个软件在ARPANET上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发信人是Tomlinson,收信的人还是Tomlinson,所不同的只是这两个Tomlinson是在两台不同的电脑上注册的用户名。因此,这是一台电脑上的Tomlison,给另一台电脑上的Tomlison发信。 由于时代的久远,Tomlison早就忘记了在那封信里写了什么。据说无非是一些随便的符号,比如:“qwertyuiop”或者是“test:1-2-3"等等。 其实,信的内容已经不重要了。不管发出这封信的过程是多么简单,也不管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这个软件有多么微不足道,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因为这是第一次真正的两台电脑之间的电子邮件。既然可以实现不同电脑之间的通信,大家也就不必挤在同一个邮局里了。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技术,大家会很快在ARPANET上造出大量的电子“邮局”来。 我们甚至可以想象这种电子邮件和以前的电子邮件有什么区别。如果在同一台电脑中使用电子邮件的话,大家的信件都存放在同一台电脑上。所以,只要写上用户的名字,对方就能收到。而网络电子邮件和单独一台电脑的电子邮件的最大区别在于,网络上的电子邮件除了要有收信人的名字外,还得有收信电脑的“地址”,也就是要有接受信件的电脑的名字。否则的话,电脑本身是不可能知道该把信送到哪里去的。就是这样一封既有收信人的名字,又有收信人使用的电脑地址的信,开了互联网络上电子邮件的先河。 Tomlinson的第二封信是第一封信的合理继续。这是发给网络上的所有其他用户的,通知大家可以用他编的程序在现有的电脑网络中互相联系。他告诉大家,在这样的电子邮件中,除了要写上收信人联网时用的用户名之外,还要加上收信人所用的电脑的名称,中间用“@”(读作at)隔开。在网络通信中,有了这种命名地址的方式,也就可以顺利地进行通信了。 那个时候,ARPANET上有15台电脑相互联接,电子邮件这种新的方式使网络通信前所未有地方便起来。后来又有一些人对这个电子邮件软件做过一些改进,比如增加了读信的功能(RD)等等,但是在1977年之前,与SNDMSG基本类似的电子邮件软件一直在ARPANET上被广泛应用着。 开张大吉 一种成熟了的技术就应该有一个成熟的标准。1977年,DARPA正式规定了在ARPANET上使用的电子邮件标准(RFC733)。 从此以后,所有的电子邮件都必须有“文件头(Header)”。这个文件头就象日常通信的“信封”,其中包括收、发信人的名字、网络地址和主题三个部分。 所谓电子邮件地址,通常前面是用户在网络中的名字。这倒不一定非得直接是自己的名字,也可以由管理网络的系统操作员规定一个编号。在用户名的后面,则是用户所使用的网络服务器(也即“邮局”)在互联网上的地址。这个地址通常由主机的名字,加上机构的名字,有的时候还要加上国家的名字来构成。这往往就是自己所用的电脑在互联网上的域名地址。在电子邮件中还会注明发信的时间和途中经过的各个网站的名字和时间。而电子邮件在网络上传送的方式,正是我们在前面讨论过的“包交换”的方式。 从此以后,不断有人设计出新的更加方便有效的电子邮件软件,这种通信方式也开始在ARPANET上风行起来。利克里德尔和Vezza在当时给DARPA的研究报告中写道: “1977年的秋天,几乎所有参加开发ARPANET的人,尤其是ARPA的总管S.J.Lukasik,都发现了这个快速、强大的信息处理器的方便和有效。......因此,被开发出来的电子邮件系统和使用这些电子邮件系统的用户都在急速增加。” 电子邮件的迅速发展,即使对于当时的开发人员来说也是始料不及的,军方更没有打算用几百万美元来支持这种个人之间的通信,DARPR的官员则对此保持着沉默,好象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大家只是尽可能地使用电子邮件。而所有人一旦使用起电子邮件,就会马上喜欢它。 说起来,电子邮件的迅猛发展一点也不奇怪。在网络上收发电子邮件实在是太方便了。首先一个优点就是速度快。不管距离有多远,你的信发出后,对方往往用不了一、二分钟就能收到。其传输速度绝对可以和电话、电报相媲美。而且还不象电话那样,一定要求对方当时在现场。电子邮件放在收信人的信箱里,什么时候读信就是收信人的自由了。 同时,电子邮件的管理也非常方便。由于都是一些电脑文件,因此可以把电子邮件按收发信的人名用软件管理起来。写完信之后,也不必起身去打印,更不必去邮局,只要给一个发送命令就行。写出的信和收到的信都可以分类保存起来。 如果想把收到的信给另一个人看,只要转发一下(forward)就行。要是给许多人发通知,也可以同时列出这些人的网络地址,一次发出就解决了。到了圣诞节的时候,还可以用各种键盘符号组成一个圣诞树,然后发送给大家。今年的春节就有不少人在互联网上用ASCII符号组成大幅中文的春联,互相传送。 其实,这些还不是电子邮件最大的好处。电子邮件最吸引人的地方有两个: 一个是费用低廉,在很多时候低廉到不管和世界上多远的地方通信都不用花一分钱。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是可以不那么正式地写信。 由于电子邮件是通过网络来通信,不管通信的距离有多远,既不用象打长途电话那样交长途电话费,也不必象使用网络公司(比如后来的American Online或CompuServe)那样按分钟计算费用。当时使用ARPANET的都是研究人员,因此可以享受完全免费的待遇。目前在绝大多数校园和研究机构中,使用互联网也都由科研经费或教学经费支出,个人不必另外付钱。即使是个人用户通过电话线拨号入网,由于只需交纳本地的电话费和少量租用网络的费用,使用电子邮件的费用比打长途或者打电报都要便宜的多。而且不管传输的远近,价格是一样的。目前在中国,如果只使用电子邮件而不使用互联网的其它功能的话,即使每天都要和国外联系,也用不了多少钱。假设平均每天收发5封信,每月的费用也顶多几十元。不用说发传真,即使是写信的话,也远远不止这些费用。更不用说写的信要等很长时间才能送达。 至于互联网上的电子邮件为什么这么便宜,为什么在互联网上不管通信距离的远近,价格却是一样的,一直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因为,毕竟电子邮件也要占通信量,也同样租用了通信线路。有的人认为,由于提供互联网服务的机构都属于国家或者是大公司,资金雄厚,有竞争力,使用电子邮件的人也多,所以就便宜。但是,电话局、电报局也都是非常大的机构,多数也都是由国家来办的,而且,本来使用电报和电话的人也不少。有人认为由于使用了网络,所以就便宜,其实,电话系统也同样是一个网络系统。《经济学家》杂志的一篇文章甚至把互联网笑称为“建立在真正的电话网络之上的‘虚拟网络’”。(http://www.economist.com/surveys/internet/economic.html) 还有人进一步强调,互联网是数字式通信,而电话是模拟式通信,所以互联网的通信可以使用数字压缩技术。这应该是导致互联网上的电子邮件价格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不管是数字通信还是模拟通信,都要占用线路。至少数字技术肯定不是最关键的原因,因为这没有解决距离不同却价格一样的问题。 在我看来,很可能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互联网使用了“包交换”和TCP/IP协议。 因为,电话和电报都是直接到达目的地的,因此要占用整条线路。而电子邮件则使用包交换,虽然最终的传输距离一样,但由于分段传输,当然要比占整条线要便宜。如果从天津往广州打一个电话,就必须占用从天津到广州的整条线路,而如果从天津往广州发一个电子邮件,就可以一段、一段地传输数据,从哪里走方便就从哪里走,哪里空闲就从哪里走,而且也不存在占线的问题。并且,电话网络的控制是属于中央控制,其设备、维护的费用也都高得多,而电子邮件是使用“包交换”。当年的“接口信号处理机”(IMP)、也就是现在的路由器(Router)的价格比电脑本身的价格贵不了多少,而比电话局的设备就便宜多了,并且这些费用不由中央机构支付,而是由每一个互联网服务商(ISP)支付。 再有就是国际长途电话的费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要交给接收电话一方的电话局的。按照《经济学家》那篇文章的估计,这笔费用占整个电话费的40%。这也是为什么从国外往国内打电话比从国内往国外打电话便宜得多的原因。而在互联网上则根本没有这个问题。 也许,电子邮件最重要的、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是不拘礼节。写信的人完全可以不顾及拼写错误,也不管大小写,甚至不必追究语法错误,只要对方能读懂,兴之所至,就提笔写上几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还不用考虑对方是否是长辈,本来电子邮件就不是正式的信件。这种随意性,是许多人都乐此不疲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通过打电话来联系,总要找一些“开场白”,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然后才转入正题。而电子邮件就没有那么罗嗦,要是在电子邮件里这么寒暄才会让人觉得奇怪。 正是由于网络通信的这种随意的特点,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一些只在网络上用的专用语。“以前”(Before)可以写成“B4”,“顺便说一句”可以写成“BTW”(By TheWay),“我知道了”可以写成OIC(Oh,I see.),“面对面谈”可以写成“F2F”(Faceto Face)。甚至可以只用一些符号,把不高兴写成“:-(”,把高兴写成“:-)”,高兴得大笑还可以写成“:-D”。如果不想说话,可以表示“:-X”。如果给情人写信,还可以送一枝玫瑰过去“@-',--”。现在,这些符号都已经成了网络用户最常用的、也是为人们所熟知的符号。专门有整本的书介绍这些“专用词汇”。 正是由于电子邮件的便宜、方便和随意的特点,使其成了ARPENET上最受欢迎的功能。即使到了现在,互联网上使用频率最高的依然是电子邮件,几乎所有使用互联网的人都有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有的人甚至可能还不止一个地址。在国外,电子邮件的地址几乎随处可见。个人的名片上有电子邮件的地址,单位的信纸上有电子邮件的地址,看电视上的广告也经常能看到电子邮件地址,甚至美国总统、英国女王也都有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每天打开电脑查看自己的电子邮件,已经成了许多人必不可少的习惯。按照在美国进行的一项统计,41%的互联网用户每天都要使用电子邮件,还有27%的用户至少每周也要使用一次。这个数字甚至比使用网络浏览(WWW)的人(24%每天使用,44%每周使用)都要多得多。 本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应该是随意的,但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和那些所谓“受过教育”的人,交流起来就不那么随意了。有许多规矩需要遵守,因此也减少了许多交流的机会。而电子邮件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人们不再需要顾及那些“规矩”,因此也更加接近本来意义上的交流。 同时,电子邮件也使人们的工作以及人们在工作中的配合方式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使讨论问题比过去方便得多,也容易得多。当S.Crocker发出第一份“征求意见与建议”的时候,还只是书面的印刷物,即使能够通过ARPANET传输文件以后,也只是单方面地传输,远不如在电子邮件的邮件名录(Mailing list)中,大家共同讨论问题更加方便,也更加有效。 当然,有一利就有一弊。通过使用电子邮件,一方面,自己可以随意地给别人发信,但另一方面,别人也可以随意地给自己发信。有了电子邮件,本来不一定要说的话,顺手一写也就发出去了。结果,往往比没有电子邮件的时候要多写很多的信。而且,如果有很多朋友,如果有信必回的话,很可能每天要花半天的时间来写信。 要是你的电子邮件地址是公开的、大家都知道,那就有可能要遭殃了。或许有一天早上起来,打开信箱就会发现,自己的信箱里装满了信件。而一封一封地读下去,竟然没有一封是有意义的,有的甚至是一些毫不相干的广告。 电子邮件的这种通信方式是发信者处于主动地位,而收信者只是被动地接收。 这也是我们平常的通信方式。然而,有的时候,我们希望自己能有选择地去读信。 换句话说,有时我们希望收信者能处于主动地位。这种情况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就显得非常重要。于是就有人设计了在互联网上用来讨论的“专题讨论网”:Usenet。 网上“海德公园” 伦敦有一个风景秀丽的海德公园(Hyde Park)。每到星期天,人们三五成群地来到公园的西北角,在这里或者发表各自的“高见”,或者听一听别人的想法。任何人只要想说些什么,就可以到这里来说,听众也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 至于有没有人听,或者听了以后有什么反应,就要看说得怎样了。 互联网上也有一个“海德公园”,但是这个“海德公园”却没有固定的地点。 其中的各种论坛遍布了全世界,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到讨论中去。这个“公园”在网上的名字就是“Usenet”。 如果从严格的技术意义上讲,Usenet的原理和互联网完全不同,不应该算是互联网的一部分。但是既然两个网络连接在一起,所有互联网的用户都可以使用Usenet,就使得Usenet在互联网中有着相当大的影响。谈到互联网的时候,自然少不了要谈一谈Usenet。 实际上,关于在网络上进行讨论的想法早在40年代就提出来了。Vannevar Bush(1890-1974年)曾经在《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1945,v196(1),p.101-108)发表过一篇著名的文章,题目是“因为我们要思考”(As We May Think)。 Bush曾经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付总裁,后来成为卡内基研究院的总裁,随后又担任罗斯福科学研究与发展办公室主任,领导了对原子弹的开发。他绝对是一个不可思议的预言者,在他的这篇短文里,不仅预言了后来的复印机、电脑的Fortran语言,还预言了可以用来读、写和交流,可以放在桌子上,并且有屏幕和键盘的机器──“Memex”。 尽管Bush在他的文章里深入探讨了有思想的人们怎样通过网络来进行讨论的问题,然而,要把他的这种想法付诸实施,却并不容易。直到1967年,Bush的理想还没有实现。他在《仅有科学还不够》(Science is not Enough,New York,1967)中谈到:“所有这些是不是梦?20年前当然是的。现在也仍然是梦,不过已经是一个可能实现的梦了。”他甚至进一步预言在未来的“Memex”上使用磁带来存储数据!并且把存有数百册万书的图书馆的内容压缩到“Memex”中。 到了1970年,终于有了第一个真正用来讨论的系统──“Delphi”,这个名字使我们想起了古希腊阿波罗神殿所在的城市──特尔斐。当时的一部分学者就是通过“Delphi”来进行学术讨论的。 而真正要使这种通过网络进行的讨论成为可能,需要两方面的条件:一是要有实际的需要,另一则是在技术上可行。1976年,美国AT&T公司贝尔实验室为7.0版的UNIX操作系统加上了可以在UNIX系统之间进行文件拷贝的软件(UUCP:UNIX-to-UNIX CoPy),为建立网络上的讨论组奠定了技术基础。 我们知道,所有应用软件都必须在操作系统下才能运行。就象DOS,Windows等操作系统一样,UNIX是一个优秀的、可以同时完成多个任务的操作系统。这个系统在各个单位、学校或者有较大需求的公司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加入UUCP的功能,无疑是使UNIX添翼之举,使真正的网络上大规模的讨论成了可能。 1979年,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生Steve Bellovin打算用学校的电脑和Duke大学的研究生Tom Truscott和吉姆·艾力斯建立不同学校之间的联系。电脑的速度不快,通过电话线联网的调制解调器也只有每秒钟300比特(300bps)。然而,学校的系统使用的是7.0版UNIX操作系统,本身就有UNIX系统之间进行拷贝的软件(UUCP)。 这使得在技术方面的工作简单了许多。Steve只是编了一小段程序,让电脑之间可以自动通过调制解调器拨通,然后查看对方电脑中的文件是否有变化,如果有新的内容的话,就把新增的内容拷贝到自己的电脑上。这样,自己就可以读信了。 那时候在ARPANET上已经普遍使用电子邮件系统,也有“邮件名录”(Mailing List)可以用来讨论。可是,Usenet讨论组的好处就是使所有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人都能读到讨论的内容,每一个参加讨论的人看到别人的言论时,也都可以很方便地附加几句自己的看法,并且可以确认所有参加讨论的人都看到了自己的留言。 他们很快就建成了Duke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和Duke医学院之间的一个讨论组。各种讨论文章在电脑之间自动传递。当时Duke大学有一个学电脑专业的研究生DennisRockwell,找到了一份在医学院生理学系做系统程序员的工作。当生理学系决定在Rockwell的项目中使用UNIX系统的时候,他们总算有机会通过电缆把电脑系和生理系联在一起了。这使他可以方便地在两地之间传递资料。 可是,UNIX系统之间的拷贝速度较慢,最早设计专题讨论组的人并没有考虑过真正实时的专题讨论。Duke大学新来的79级电脑研究生斯蒂文·丹尼尔后来回忆说,当他刚到系里的时候,大家已经在使用Steve Bellovin编的一个简单的程序进行专题讨论。有一次,他碰巧听到Tom Truscott和吉姆·艾力斯聊起专题讨论组的速度太慢,简直无法忍受。 于是他提议,可以很容易地用C语言为Usenet的讨论组编一段程序。他与TomTruscott合作,完成了第一个用C语言编写的网络讨论组的程序,这个程序被大家称作:“ANews"。后来又经过修改,陆续出台过“B News”、“C News”。 1980年1月,吉姆·艾力斯为“UNIX技术和学术用户联盟(Usenix)”作关于“网络专题讨论组”的报告,许多人都踊跃参加,在这个报告里,介绍了他们400余人是如何使用讨论组的。他指出,“这个最初的、最重要的服务将使用户可以迅速得到讨论组中的文件。在讨论组里,任何节点都可以向大家提供自己的文件。....电子邮件的方式当然可以提供很方便的收信和回信的功能,但是,如果参加讨论的人非常多的话,很可能就会希望建立一个讨论组。....可以期望‘UNIX技术和学术用户联盟’今后在网络中起积极的(当然也是重要的)作用。” 这个用来建立讨论组的软件照例要请大家一起来测试和使用。他们热情地邀请大家参加到讨论组里来,“这只是一个初级的计划。....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只要网络开始运行,我们就可以成立一个委员会。” “穷人的阿帕网” 本来,电子邮件的方式也可以用来进行讨论。可以在电子邮件的地址中列出所有参加讨论的人的名单,然后统一发出信件。这种方式就是“邮件名录”。当时使用ARPANET的人中,也有不少参加这样的讨论。比如,根据Tom Truscott的回忆,当时在ARPANET上有一个“人类网”(Human-nets),就是专门“讨论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网络将带来什么影响”。这个组由于专门讨论网络的未来,所以又被称作“世界网”(World Net)。 既然已经有了“邮件名录”,之所以还要建立“讨论组”(Usenet),除了象吉姆所说的那样,网络讨论组可以容纳更多的人以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当使用电子邮件的时候,系统用来存储电子邮件的空间都比较小,通常是看完信后就删除;而讨论组的内容则一直保存在UNIX系统中,不需要删除。任何人不管什么时候想要参加到讨论组里来,只要一接入UNIX系统,就可以读到以前的所有讨论。而且加入网络讨论组并不需要花钱,只要使用学校的设备和电话线就行。 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当时建立讨论组的都是一些穷学生,他们可以使用学校的电脑,但是却很少能有机会接触ARPANET。因为,他们不是专家学者。而使用讨论组的方式就非常简单。只要学校有UNIX系统,接上调制解调器就可以和另外的UNIX系统相连,也就可以参加讨论组。选定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后,系统会自动把需要的东西传到自己的信箱里。也正因为此,吉姆强调,“建立讨论组的目的是让所有使用UNIX系统的电脑都有机会加入电脑网络,并且从电脑网络中获益。” 与ARPANET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相比较,他多少有点自嘲地把讨论组(Usenet)叫做“穷人的ARPANET”。 当时的一位学生后来回忆到,“我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用‘穷人的ARPANET’这个词,但是,对我来说,这确实表达了当时的情形。我们很少知道ARPANET是怎么回事,只是知道,我们被排除在外了。....‘穷人的ARPANET’则是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加入电脑的大家庭。” 对于当时Usenet的用户来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电脑连通Usenet也许是一个喜讯。因为,这等于是在Usenet和ARPANET之间架了一座桥梁,把Usenet和ARPANET连起来了。 然而,“穷人的ARPANET”的阴影却并不那么容易散去。一边是作为专家学者的“富人”,一边则是作为学生的“穷人”。在大学里同样有着和军队一样的等级观念。怎么可能让那些专家教授来和一般的学生讨论初级的问题呢?结果,虽然Usenet的“讨论组”也可以参加到ARPANET的“信件组”里,但是,学生们写的内容却很少有人搭理。用当时的学生丹尼尔的话说,“那感觉就象是个穷外甥。....参加讨论的信几乎都没有回应,完全象是二等公民,参加的是“只读”(Read only)讨论会。” 这一局面随着参加讨论的人数不断增加才慢慢地发生了变化。由于所有ARPANET的用户都可以通过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网络参加到Usenet中。更何况,1979至1980年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正在为DARPA设计新版本的UNIX系统,自然要考虑Usenet的因素。这样,大批ARPANET的用户一下子涌入到Usenet中。 Usenet从1980年平均每天收到10篇讨论文章,增加到1981年平均收到20篇,到了1982年甚至又增加到了平均每天50篇。此后,提供Usenet服务的网站也不断增加,新的题目象雨后春笋一样不断涌现,Usenet的增长立刻就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我们从下面的统计数字也可以看出Usenet的增长过程: 时 间 网站数 数据量(兆) 文章(篇) 小 组 1979 3 2 3 1980 15 10 1981 150 0.05 20 1982 400 50 1983 600 120 1984 900 225 1985 1300 1.0 375 1986 2200 2.0 946 241 1987 5200 2.1 957 259 1988 7800 4.4 1933 381 没有1989-1991年的数据 1992 63,000 42 17,556 1993 69,000 50 19,362 1994 190,000 190 72,755 1993年3月对整个Usenet进行了两个星期的测试,当时有4902个讨论组,每天大约要传送2万6千篇文章,这些文章共有65兆!而现在,全世界至少有6百万人,使用将近6千个讨论组,每天在USENET上传送的信息量达10亿个字节! 就象ARPANET出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处的意料之外,也出乎最初设计者的意料之外,几乎成了一个效率极高的大邮局一样;Usenet的本意也只是要讨论UNIX操作系统中的问题和改进办法。可是,后来参加Usenet的人不再仅仅是那些UNIX的系统操作员,而是各行各业、对各种问题感兴趣的人。由于有几千个题目可供选择,也确实有一些内容很好的讨论组在进行讨论。 就这样,Usenet后来成了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服务之一。同时,Usenet接入ARPANET也使ARPANET的使用者队伍迅速扩大。这对ARPANET可是一个不小的压力,使ARPANET很难继续在小范围内运行了。 事实上,不管是电子邮件,还是网络专题讨论组,实质上发送和接收的都是信件。这些信件都有自己的格式,使其不至于放错地方。然而,对于使用网络的人来说,尤其是对于那些编软件、调试软件的人来说,他们不仅需要传送个人之间的信件,或者传送讨论某个问题的文章,而且也经常需要传送一些软件,甚至干脆需要直接使用远方的电脑。而这些往往是很难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来解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