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其它文库科普知识诸世纪>第六章
诸世纪

作者: 诺查丹玛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尼德兰爆乱(1568)

  --------
  埃诺 根特 布鲁塞尔的人们
  看到朗格尔已布下铁桶之阵
  侧后方的恐怖战斗步步逼近
  比敌人更难对付的是
  旧伤还未痊愈


  “恐怖战斗”指1568年爆发的尼德兰(荷兰)动乱。当时,哈布斯布尔格王族(奥地利旧皇室,欧洲最著名的王族之一)为扩张势力不断发动战争,作为其根据地的朗格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未行的“旧伤”指王族内乱。

伦敦大火·寺院倒塌(1666)

  --------
  伦敦 呼唤正义之血
  二十的三倍加六大火熊熊
  责妇人从椅子滚落下来
  同族亦遭杀戮


  “二十的三倍加六”正好等于六十六,显然它与1666年有关,即这首诗预言的是1666年伦敦的大火灾。
  滚落下来的贵妇人指以圣保罗大寺院为主的房屋。这些石头建筑曾经像贵妇人一样辉煌一时,但因火势太强,最终也都难以幸免。

英荷战争(1665~1667)

  --------
  深夜里大地摇晃不止
  春天再次付出巨大努力
  可林特斯和埃菲索斯
  游过汪洋
  战场上两位好斗者烽烟再起


  17世纪,争夺殖民地的矛盾演变为激烈的直接的战争,荷兰、英国三度交战就是实例。1665年英荷两国第二次交战是第二回合,英国更新航海条令人侵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成为此次战争的导火索。这首诗描绘了战斗的情形。最终海上实力强大的英国打败了荷兰,成为当时的世界霸主。

1665年伦敦疫病流行

  --------
  海滨都市疫病流行
  死神复仇前燃烧不已
  正义之血抹上莫须有的罪名
  尊贵的妇人也遭欺凌


  “海滨都市”常被用作伦敦的代名词。伦敦瘟疫流行的预言应验了。同本章第51首预言诗的表现手法类似,本篇也用了“正义之血”、“贵妇人”。诺查丹玛斯是一个狂热的旧教徒,因此,这里的“尊贵的妇人”也有人认为是天主教。

东方某国将发洪水

  --------
  远离罗马的异国
  洪水淹过大都市
  拥有私产的少女
  被掌权者剥夺权力


  单从“远离罗马的异国”无法判断究竟指何地,但“异国”表明是文明体系不同的地区。第三行“拥有私产的少女”说明该国不是私有制国家。所以,这首诗预言大都会将发洪水。我国的大都会地处北部,一年四季雨水甚少,按理没有发洪水的可能性。

宗教战争·迈因努大公武装政变

  --------
  战争中一文不值的大公
  死到临头做蠢事
  亚得里发觉危险时
  餐桌旁遇刺倒毙


  法兰西胡格诺宗教战争结束的1594年,巴黎人民议院因部分议员的革命思想过激,导致旧教同盟分裂。迈因努发动武装政变,他设宴招待议会议员,然后将他们杀害。亚得里(亨利四世)此时也已认为应该进行对旧教派的改革并镇压内乱。

罗马教皇随人类一同灭亡

  --------
  不惧瘟疫和利剑的大人物
  天神出生他也将屈服
  眼看修道院长也不可幸免
  遇难船上人类一起灭亡


  人类悲惨结局的预言!第四行“遇难船”指遭难的地球。全诗警示濒临灭绝的地球上的人类,即使是“不惧瘟疫和利剑的大人物”——手握大权的世界领导人,以及“修道院长”——罗马教皇;命运已注定了他们也全都难逃一死。人类,真的已走到尽头了吗?

约翰·F·肯用迪与阿迪霖氏病

  --------
  战斗之前身居高位者倒下了
  伟人之死猝然而令人震惊
  虽非完人却拓就一条大道
  血河边缘大地变色


  这首诗讲的是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事,“虽非完人”指肯尼迪早在任参议院议员之时就已患上了阿迪森氏病,“拓就一条大道”是说古巴(导弹)危机时,肯尼迪拿出巨大勇气与苏联谈和,化解了这场一触即发的危机。也许就因为这件事,肯尼迪在达拉斯被人开枪杀死。他的死,正如诗中所说,“猝然而令人震惊”。

恐怖元首拿破仑

  --------
  没有手也没有脚除了锋利牙齿
  出生平民被遣去戍守边港要塞
  大门附近他变节起兵
  月光下温柔的掠夺


  从第二行“出生平民被遣去戍守边港要塞”可知这首诗写的是拿破仑。他从军队起家,东征西讨直至当上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皇帝,其间无一不靠强硬而狡猾的手腕。拿破仑执政后,依然东讨西伐,搅得全欧洲鸡犬不宁人心惶惶,最后又因兵败滑铁卢,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法国舰队与上耳其军集结之地

  --------
  法兰西舰队得到巨大援助
  强大的海神率领三军猛攻不停
  为守卫防线普罗旺斯惨遭蹂躏
  投枪和弓箭把那鲁布夷为平地


  16世纪40年代,作为同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布尔格王族相对抗的基地,普罗旺斯(法国东南部沿岸地区)的土伦港聚集了“海神”(奥斯曼上耳其军)同法兰西的联合军队。屯兵一方,必然威胁别国安全。法兰西和土耳其联军与神圣罗马帝国交战,自然是城市遭掠百姓遭殃。

日本扮演主角的历史事件

  --------
  信义之念在东洋破灭
  大约旦 罗纳 罗瓦尔
  他霍发生巨变
  马饥人渴之时
  军舰解体残片四飞尸浮血海


  这首诗层层预言了日本扮演主角的几次事件。日本为了自身利益,背信弃义,在亚大地区发动一次又一次惨无人道的侵略战争,如入侵中国,吞并朝鲜半岛,侵占菲律宾,掠夺东南亚等,无恶不作。当日本偷袭珍珠港,令美军“军舰解体残片横飞尸浮血海”之时人类进步的潮流中扮演主角,却总是爱充当反叛的角色,显然会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

皇室后裔在港被杀

  --------
  干得多漂亮 泰晤士的人们
  吉伦特 拉·罗歇尔
  啊 托洛亚的血
  染红港湾的剑
  河对岸梯子架向港湾
  闪光 令人惊愕的屠杀


  诺查丹玛斯将法兰西皇室称为“王家血统”的继承者,显然诺氏也有“皇帝受命于天,以天子名义代行夭命”之思想根源。皇帝的后代们,总是梦想有一天能够再次登临宝座,就像法国大革命中波旁王朝的复辟一样。

哈雷彗星飞临时爱滋病肆虐

  --------
  玛布斯迅速死去不久又会来访
  足以令人或动物恐慌的破坏
  突然之间复仇火焰袭来
  有只手饥渴 彗星飞过时


  爱滋猛于虎!此话没有人不相信。诺查丹玛斯在多年前就已预见到一种“足以令人或动物恐慌的”病毒将会出现,也许它就是“玛布斯”——爱滋病病毒。第四行表明了爱滋病开始肆虐的时间,即“彗星飞过的时候”也就是哈雷彗星接近地球的1986年。在诗的第二行清楚地预示了不仅是人类就连猫狗等动物之间也会也流行类似的不治之症。由于爱滋病病毒侵入人体最终将破坏机体的全部免疫功能,因而患者会皮肤坏死,身体脱水,“饥渴”难耐。对此,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办法。
  有人认为爱滋病病毒是在研究开发细菌武器的过程中产生的。若果真如此,那么正如诗中第三行所言,爱滋病是对人类的报复。这难道不是对人类文明的莫大嘲讽吗?

帕尔玛公爵的伊波利战斗

  --------
  法兰西暂时统治着阿索尼亚
  波河 帕尔马灌醉了玛尔努和塞努
  与之抗衡修筑高墙的大人物
  无谓受伤 命归黄泉


  法国宗教战争——天主教与胡格诺派教之间的战争——中期的1590年,帕尔玛大公来到支持旧教同盟的法兰西,在伊波利战斗中被亨利四世(纳瓦尔国王)击败,后又在另一场无关紧要的战斗中受伤死亡。

塞班男民众新教热情高涨

  --------
  日内瓦的人们口干舌燥饥肠辘辘
  手中的希望,扫不去的梦想
  塞班那法行将崩塌
  舰队不允许进入大的海港


  1685年,路易十四取消了南特敕令。这道敕令承认了胡格诺派的信仰自由。信奉新教教义的瑞士、塞班努(塞班那)的居民对取消之举不满,愤而起义,“塞班那”是塞班努的旧称。第四行的“舰队”是指经过莱蒙湖即日内瓦湖运送补给物资的船队。这一句表明当地民众对取消敕令不满而阻止路易十四政权的船只入港。

1839年·预告战乱的星宿配置

  --------
  衰败的狩猎场灾难频频
  美洲和伦巴迪亚
  大船起火 疫病 幽禁
  水星在射手座上 土星报警


  根据占星术推算,第四行所说的水星在射手座上,土星出现的现象应该是1839年。19世纪30、40年代,正是世界殖民主义者为争夺世界霸权而东征西讨的时期。英国殖民者在全球横行霸道,不可一世之时,美洲的新兴殖民者和意大利也开始参与了殖民争夺。“土星”乃“恶星”,因此它的出现预示战乱将起。

拿破仑的百日政权

  --------
  囚犯逃脱危险
  他的生命时来运转
  人群挤满宫殿
  都市被围却吉星高照


  “逃脱危险”后“时来运转”的“囚犯”就是指从厄尔巴岛监狱成功脱逃的拿破仑。“人群挤满宫殿”指市民们为欢迎重返巴黎的拿破仑,他们蜂拥来到皇宫,几乎水泄不通。最后一行是说此时巴黎被外国(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包围,人们正需要一个强硬人物出来解围,拿破仑应时而出,怎能不说是“吉星高照”呢?法兰西王权复活,拿破仑又执掌了近百天的政权,即从1815年3月至6月这段时间。

威廉三世掀起名誉革命

  --------
  金发登场与钩鼻相争
  决斗之中赶跑敌人
  逃亡败将卷土重来
  海上大战艰巨任务出色完成


  这首预言诗说的是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和威廉三世之间的对立。“金发”男子是当时民众对威廉三世的代称。1688年,詹姆斯二世妄图恢复旧教的权力并强化绝对主义,威廉三世在议会的支持下,与詹姆斯二世展开斗争,并掀起了著名的名誉革命运动。詹姆斯被迫流亡法国。他在法军的援助下,同威廉进行了海战,结果再次被打败。

詹姆斯二世与威廉三世的对立

  --------
  在北方付出艰苦的努力
  海的彼岸道路已经开辟
  统治岛屿再次得到证实
  伦敦看到舰队立刻出击


  这首诗继续谈到了威廉三世同詹姆斯二世之间的对立。第一行诗描述的是从荷兰渡海到英国开始进行活动的情况,主人公当然是威廉三世。第二行则讲述当时詹姆斯手下的特林顿伯爵指挥英军吃了败仗。第三行预言被英国驱逐的詹姆斯会在爱尔兰图谋东山再起。

英王室内部纷争与名誊革命成功

  --------
  在凯尔特的右方 高卢王者看到
  君主国内纷争连年
  三头豹的上面王威昭然
  强大的圣王却被敌人派遣


  这又是一首以詹姆斯二世和威廉三世的对立为主题的预言诗。由于诺查丹玛斯亲眼目睹了怯兰西瓦卢瓦王朝的内部纷争并预言了三位王子的死,故而他非常关心同法兰西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隔海邻邦英国的命运。三首诗连续预言井同他预言卡特琳娜三个儿子的死一样准确,令人叹为观止。
  第一行到第三行讲述的是来自高卢(荷兰)的威廉看到英国的内乱,成功地进行了名誉革命的事。最后一行“强大的圣王”指法国。如前所述,詹姆斯二世在企图夺回英国的时候,接受了法兰西军队的援助。“敌人”可能是诺氏将英国和詹姆斯都视为了法兰西的对头。事实也是如此。

滑铁卢大杀戮(1815)

  --------
  天空中投枪飞舞
  死刑犯临刑时喋喋不休
  木石砍倒骄傲的国民
  传说人间怪物要洗耻赎罪


  这首诗仍然讲的是拿破仑的事,一二句讲述滑铁卢战役中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第三行的“木石”代表砍倒波拿巴王朝的巨斧,以此推翻了法国政权。由此它肯定是指欧洲人民对侵略者的顽强反抗。“人间怪物”即指拿破仑。

20世纪90年代后期将爆发世界粮食危机

  --------
  逃难者奔向西西里
  为把异国人从饥饿中拯救出来
  黎明时分凯尔特人拽住他们
  生命的理性使帝王结成同盟


  在这首诗中,诺氏预言道: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粮食危机必将爆发,救援物资运达欧洲后,各国为此发生争端,出现世纪末的动荡。虽然目前的世界形势尚不如诗中所说的那么严峻,但是,人类毫无节制地滥用森林等自然资源以及排放废气废液,导致生态失衡大气层被污染、破坏,世界粮食产量必然受到影响。今天,朝鲜的粮食已朝不保夕,制裁更让伊拉克人民食不裹腹。也许,人类该真正警醒了。

法军大败·国家孤立

  --------
  法军遇难意大利
  四面楚歌伤亡惨
  厌恶法国人意大利人逃走
  帝西诺附近卢比康之战何日方休


  诺查丹玛斯不仅预测(或许应该说是看到)了未来,也写了一些回顾性质的预言诗。当然可能诺氏并不了解那些历史事实,而是通过推算得知。这首诗便属于这种性质。1525年发生的帕维阿之战便在诗人的推测之中。

拥有三个王国的意大利的命运

  --------
  从加尔答湖岸到胡西诺湖
  莱蒙湖再到奥尔亨港
  天生三只手好战又好斗
  三个王国梦断恩杜米奥


  亚平宁半岛是多事之岛。中世纪的意大利诸侯割据,税卡重重,极大地破坏了商业运输的发展。再后来三个大的王国统一后,意大利又陷入对外战争之中。“三只手”是罗马教皇的三重冠。为争取教皇领地,梵蒂冈与拥有三个王国的意大利多有不和。“恩杜米奥”是希腊神话中一个美丽的牧羊人。

意大利翻越阿尔卑斯

  --------
  从圣斯出发经奥坦
  一直来到罗纳河边
  准备翻越皮勒内重山
  穿过昂格纳边境
  长蛇阵涉水过海


  前半部分的地理状况互相矛盾,解释不通。1961年列奥尼说皮勒内实际上就是阿尔卑斯的笔误。因此这首诗写的就是意大利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入侵他国的事。圣斯、奥坦都在法国北部。

饥饿将袭击全球

  --------
  令人心烦的小鸟喳喳乱叫
  世界上出现多筒大炮
  小麦价格猛然上涨
  人吃人的现象来到了


  很明显,“令人心烦的小鸟”是指当今和未来社会中穿梭于太空的各种飞机、火箭之类的高技术武器。这些东西既耗费地球上大量的能源又威胁着人类的安全。第二行中的“多筒的大炮”是一种杀伤力极强的攻击性武器,又名“喀秋莎”。前两句都表明战争已经出现,粮价飞涨粮食供不应求,抢购狂潮一浪高过一浪,结果“人吃人”的现象发生。
  也许在今天你会觉得诺查丹玛斯是在杞人忧天,他的预言也荒诞不经,可是你如果能亲眼目睹战后伊拉克平民的苦难生活就能明白他的良苦用心和敏锐的洞悉力了。

政治寨塔莱朗·佩里戈德

  --------
  布尔戈纽的闪电兆示不吉
  阴谋策略不让外人晓知
  跛子祭司自私自利
  泄露元老院的重大机密


  塔莱朗·佩里戈德(1754~1838)是法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能言善辩,交游甚广。因为事故他一只脚行动不便。遵从家族意志他向神学方向发展。在成为牧师后,他提出教会财产国有化的观点,被教皇踢出了上帝的大门。后来,他成了一名政治家,积极策划波旁王朝复辟,与俄国沙皇秘密往来,“泄漏元老院的重大机密”,为拿破仑的没落埋下祸种。应该说,塔莱朗是一个被收买了的间谍。

非洲发生军事政变

  --------
  弓矢 火 燃烧的松蜡击退敌人
  半夜里传来惨叫与悲鸣
  他们钻过破损的城墙入侵
  叛徒从地道秘密逃遁


  这首诗预言了世纪末在世界各地发生的诸多事件中的一件,诺查丹玛斯在第一行中用“弓矢 火 燃烧的松脂”来暗示相对落后的非洲。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非洲各国军事政变不绝如缕,尤其在中西部非洲,如扎伊尔、赞比亚、乌干达等,都曾相继建立过军队政权。他们靠手中的军人和枪炮,进攻文人领导者住地,抢占国家要害部门,进而夺取国家政权。那些悲伤的原领导者只好秘密逃跑,否则性命堪忧。因此而产生的内战、内乱,严重困扰着非洲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16世纪,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

  --------
  从海底升起的巨大海神
  将非洲之种与法兰西的血搅混
  岛屿因后来者而鲜血染身
  隐藏的秘密让他留下累累伤痕


  这是一首关于16世纪奥斯曼土耳其进行领土扩张的预言诗。诺查丹玛斯屡次将土耳其舰队喻为“海神”。第二行诗指的是法兰西和土耳其之间的协定。后两行诗描写了1558年土耳其舰队侵入米诺卡(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之一)的情形。

地中海海战·一个活跃的黑须司令官

  --------
  卷毛,黑须男子出谋划策
  要让残忍高傲的国家
  臣伏脚下
  伟大的亨利从远方赶来
  要夺回被三日月旗俘虏的士兵


  这首诗讲述了有关内蓬特(地中海东部及爱琴海沿岸各国和岛屿的总称)海盗的故事(1571年)。
  “残忍高傲”的国旗为“三日月旗”的国家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卷毛黑须男子”指天主教国家的联合舰队司令官敦·方·得·奥斯特利阿。原诗中的“CHIREN”是“HENRI”的另一种拼法,即指亨利三世。虽然当时亨利三世尚未登基,但是诺查丹玛斯已把他当作了法兰西的象征。

短暂和平之后,中东战争再起

  --------
  战争幸存者雄辨滔滔
  也需要片刻停留
  大人物限制行动自由
  适当时候他们拉住了敌人的手


  这是一首关于反复打了四次的中东战争的预言诗。中东问题是个世界问题也是世界难题。丰富的石油蕴藏令几个野心勃勃的大国艳羡不已并在那里扶植各自的势力。大国矛盾与小国矛盾重叠,严重影响着中东的和平进程。往往是战争刚刚结束不久,在短暂的和平之后该地区的人民又陷入了另一场新的战争中。

某年8月至10月,震撼地中海的核攻击

  --------
  天火几乎烧光整个城市
  壶状物又在威胁德乌卡里恩的安全
  萨尔迪尼亚被非洲军舰包围
  天秤座离开狮子座之后


  “德乌卡里恩”是大洪水后唯一幸存的人(希腊神话)。萨尔迪尼亚是指意大利。因为最后一行诗表明时间是从夏到秋,所以在某一年8月至10月左右,在地中海周围将发生战乱,意大利受到攻击(核攻击),结果,大多数市民死于这场灾难性的战争。

遇刺的当权者将会是谁

  --------
  饥饿不堪捕狼求生
  猎人不久也懊恼万分
  年长者让少年冲锋陷阵
  当权者始终逃不脱群众围困


  作为一个至尊的当权者既有风光也有风险,对于后者,当权者尤其惧怕来自政敌特别是或民众的不满。这首诗让人联想到某位当权者或被捕或遇袭击或隐藏了起来。如果一个领导人不能有效地令政敌和民众信服,那么,危险便会不期而至。肯尼迪,这位美国的风流总统遇刺身亡便是个极好的佐证。

1795年,里昂叛乱与大屠杀

  --------
  里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部分人第一次面临灭亡
  战利品成为士兵的食物
  瑞士和休罗山云雾茫茫


  尼科尔用波尔加尔公爵的手记来诠释这首诗。1795年10月,革命军镇压里昂叛乱时,农民则杀进里昂城进行抢夺。不久,里昂的居民大多数被屠杀。前三行描绘了上述情景,第四行的“雾”则可能表示对时局和未来的模糊印象。

意大利旱灾,奥斯曼帝国来犯

  --------
  干旱来临黄土飞扬
  佛罗伦萨和托斯卡那
  六月零九日滴雨不下
  异国之音在达尔马蒂亚响起
  从此全国土地抛荒


  诺查丹玛斯生前,达尔马蒂亚属威尼斯,处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包围之中。因此他预言达尔马蒂亚肯定会受到来自奥斯曼土耳其的侵略,即“异国之音在达尔马蒂亚响起”。那时正逢佛罗伦萨和托斯卡那干旱,亚平宁半岛也不平静。

拿破仑驾临里昂

  --------
  须发飘飘的老人一如往常
  里昂 停留在凯尔特鹫头上
  矮小的伟人刚愎自用
  枪声啸空利古利亚海一片血红


  这首诗与拿破仑有关。“矮小的伟人”当然是指拿破仑。他虽然“须发飘飘”却依然“刚愎自用”“一如往常”。拿破仑于百日执政期间出访里昂。第二行诗表明其时拿破仑对整个中部、西部欧洲仍然有着绝对的影响力。最后一行诗写拿破仑曾经发动过许多战争。

预言希腊港潭发生海上抢劫事件

  --------
  亚得里亚海附近海船遇难
  大地震荡 被抛上天空又落下
  埃及震惊 伊斯兰教徒增多
  当局派出劝降使者


  这是一首是关于1985年10月发生的阿基莱·劳罗号事件的预言诗。
  在希腊海湾抢劫阿基莱·劳罗号海船的犯罪团伙,正准备乘飞机从埃及逃跑时,被美国情报局发现。美方紧急调动地中海的第六舰队,将海盗的飞机在空中截住并使之迫降于西西里岛。然而最后这些人竟被意大利当局释放。
  第二行的“抛上天空又落下”描述飞机在空中被截获的情景。第三行则有意点明这次事件是由伊斯兰恐怖分子干的。整首诗将这次事件非常详细地预言了出来,除了神奇,还是神奇。

乔治一世成为英国国王

  --------
  来自遥远的他国
  德意志君主登上金色宝座
  迎接大洋彼岸的臣属
  妇人低贱 不再是前呼后拥的时代


  安女王(1665~1714年,英国斯图亚特王朝最后一位女王,1702~1714年在位,合并了苏格兰,建立了大不列颠王国)去逝,汉诺威王朝创始人乔治一世继任英王(1714)。他从遥远的德意志赶来,登上金色的王位宝座。“金色”比喻巨大的价值。最后一行诗有两层含义,一指死去的安女王,一指在汉诺威王朝建立时已难保宗教中心地位的失宠的天主教。

亨利三世和亨利四世的王位继承

  --------
  激烈争斗告一段落
  第七个美名被老五夺走
  老三是个非凡的异邦战争狂人


  这首诗还暗示了1987年12月举行的全面废除INF条约的美苏首脑会谈,意指两国经济走上复苏之路。

匈牙利动乱·苏联出兵

  --------
  匈牙利政局在生死间摇摆
  法律比隶属更加厉害
  大城市发出悲叫
  卡斯特卢和波罗克斯的两个儿子
  战场上反目成仇


  第一行就已完全切中了本诗的标题。1956年,匈牙利发生动乱,国家政权风雨飘摇,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苏联军队开进匈牙利,进行了严酷的镇压。在首都布达佩斯,与叛乱者的巷战使双方都伤亡惨重,所以说“法律比隶属更厉害”。最后一行指同胞反目成仇举枪互射。
  1956年10月23日,布达佩斯大学生为声援波兰,举行示威游行,并提出许多要求。政府开始时禁止游行,继则取消禁令。于是游行者推倒了斯大林的塑像。在国家电台前,保安部队向游行者开枪,引发激烈枪战。24日,苏驻军应匈政府请求,出兵,镇压暴动。很快,首都宣布总罢工,暴动向全国蔓延。许多匈牙利军队倒向暴动者一边,向苏军宣战。这时,帝国主义间谍和霍文蒂时期的反动势力也乘机采取行动,杀害共产党人,破坏公共财产。27日,匈宣布成立新政府,纳吉任总理。11月4日,苏军第二次出动,到处发生激战。15日暴动被平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其它文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