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 作者:粱秋丽 帮妈妈洗碗是不是也该给我钱呢? 麦麦的爸爸是一个公司的销售经理,妈妈则是一家医院的主治大夫,两个人都很忙。于是家里雇了个小时工,每天工作两个小时,主要是接麦麦回家,并帮助打扫家里的卫生,做晚饭。 每天临走时,妈妈会把当天的报酬交给小时工。麦麦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有一天,小时工有事没有来,妈妈只好自己动手整理房间、做饭,忙不过来,就让麦麦帮忙,麦麦痛快地答应了。 等到房间收拾干净了,香喷喷的饭也做好了,麦麦昂起小脸问妈妈:“妈妈,我也帮你打扫屋子、帮你做饭了,是不是也该给我钱啊?” 弄得妈妈一时哭笑不得。 我帮妈妈洗衣服,妈妈是不是也该给我工钱呢? 我帮爸爸干活了爸爸是不是应该给我钱啊? 常常能看到中国的家庭在这一教育思维上出现的误区:父母在孩子听话、表现好或者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后,父母感到很兴奋,甚至觉得用单纯的语言鼓励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真实需要了——于是,备感兴奋的父母常常为孩子买一些东西或是答应孩子的某些要求,有时甚至是给孩子一些金钱上的奖励——这些行为都是危险的。在国外,为家庭而努力也是父母对孩子性格与能力培养的一部分。他们的父母认为这些理所当然,并没有因为孩子的一两次好的表现而表示出过分的惊喜。 教育理念的差异造就了不同性格与不同能力的孩子。从大部分的中国家庭来看,中国父母在这一方面做得并不尽如人意。因此,中国的父母应努力“放开”一些,要从小培养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家庭、社会中的成员之一,培养其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 “哎呀,当然要给钱了。来,多给你一点!” 妈妈这种想法初衷可能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经济观念,然而这样的后果却是无形中加深了孩子的错误认识,助长了孩子的拜金主义,孩子会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等价交换”的概念,无利不伸手,自私狭隘,甚至惟利是图。 在这个时候要给孩子解释清楚做家务与为了薪水的劳动之间的差别。前者是集体内部的自觉行为,或说义务;后者才是一种市场经济中的行为,是交换性的。这样容易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培养孩子的劳动态度,让他在享受之外,懂得参与,懂得付出。 “我是你妈妈,你帮妈妈干活还要什么钱啊!。” “平时妈妈干活时,谁给我钱啦!你这样简直是不像话!” 孩子此刻还没有树立起家庭成员有义务分担劳动的观念。妈妈的这种回答,只会让孩子感到妈妈的态度粗暴,是妈妈运用家长的特权“欺负”自己。他们会因此对劳动失去兴趣! “是啊!你帮妈妈收拾房间,妈妈很高兴。来,乖宝宝,抱一下!” 鼓励孩子为家庭分担家务,是家长培养孩子自立精神和自立能力的明智之举。但是这种教育忌讳陷入“等价交换”。义务劳动与劳动报酬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两者从根本上不同。要淡化孩子的金钱意识,应从情感角度去引导,对孩子进行一些精神上的鼓励。 “麦麦,你想一想,妈妈帮你洗衣服、爸爸带你出去玩,给你要钱了吗?我们是亲人,跟阿姨(小时工)不一样,她也要挣钱回家给她的宝宝买玩具呢!” 通过反问的方式,让孩子意识到家长、孩子都是家庭成员,都对家庭有责任和义务,分担劳动是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的一种方式,也是互相表达爱意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