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其它文库人文知识一个禅者眼中的男女
一个禅者眼中的男女

作者: 林谷芳


  “性”与精气神的关系是许多修行法门的观照重点,而其间的观照与现代生理学、医学的看法则有相当距离。现代的观点总认为性行为的“损耗”,离不开排泄物上可以客观分析的成分,所以对男人而言,就是损失了几克蛋白质与维生素而已,而在女人,有时连这点损失也称不上。

  按这种说法,性行为永远是“得大于失”的事,用少量的分泌物换得身心的大松弛,真是何乐而不为!因此,所有的节欲说法只能是宗教或道德钳制及扭曲人性的手段。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把“性”当成纯生理上的事所可能引致的弊端,我们上面已经谈过,但那都是就“性”的这种观点在心理或人格上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来谈的,其实,就身体而言,将“性”的消耗只视为是那些可见的生理“损失”,也是很有问题的。

  有过较深禅坐经验的人都晓得,在性行为后精神统一会较平常打上不少折扣,这点,并不是几克蛋白质、维生素,或因过度放松难以再聚精神所能解释的,因为这个感觉的持续性显然超过从上述生理消耗再回复到正常所需的时间。也就是说,“性”,除非是“满则溢”,除非是“阴阳气机”的交换,否则,它对精气神的统一饱满就有一定的破坏性。

  性的处理在此乃遇到了两难:过度的节制会导致生理、心理的焦虑,但像现在视性为“快乐的行为”,也很容易掏空自己的身子—要享受性生活,而不老得快,在修行来讲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他后天能得到来自其他方面的补救。

  这种精气神涣散的感觉也许很难为目前“分析”“解剖”观点的医学所承认,但就像气机的存在或中医之以金木水火土谈身子般,却有其实践上的有效性。因此,修行人节欲或绝欲—无论用的是哪种方法,他的出发点往往并不只在狭隘的道德层次,而是基于一种“现实性”的考量。当然,这种考量也只是就“有形的能量或躯体”而言,至于佛家谈“性”,最主要的,则还在它是个“生死之门”。

  从生理的解放、气机的交换到灵与肉的结合,从有形、无形的得失之辨,到“生死之门”的观照,“性”在生命中所能扮演的角色可谓错综复杂。而修行人与一般人在此之不同,倒不是一定要采取何种立场,而是必得将之视为生命中的一大公案来参。




其它文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