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其它文库人文知识一个禅者眼中的男女
一个禅者眼中的男女

作者: 林谷芳


  生命的观照总得兼顾身心两面,性也一样,何况它有那么强的体质基础,而也正因如此,乃使得多数人总在狭义“性能力”的强弱上打转,以为只要体质强了,人就可以驾驭性,却不知这样反而给性拨弄了。

  与爱情一样,性的缘起性其实极强,一般人身子累了不想,遇不对头的异性不想,做过了不再想,甚至不喜欢的身体线条也不想。从这里要观照它的“不实性”并不难,毕竟,绝大多数的人并不像A片演的一样,在“性”上总有自己要求的条件。所以说,“性”虽是本能,依他性却极强,主体并不如想象中的坚实。

  的确,坚实往往是人类的想象,“性”对大多数的人所以如此重要,主要还因我们先接受了非它不可的观念。

  在“性”的缘起上,人的确有着较动物不一样的特征,大部分动物都有所谓的春情期,离开了春情期,就不会想到“性”,但人不然,在

青春期之后,只要想,几乎是可以“无时不性”、“无地不性”,也就因这样,许多人更认为性的超越近乎不可能。

  然而,人的“无时不性”、“无地不性”并非缘于身体机能的可堪耗用,人与动物的不同,正在于人对“性”是可以想象的,想象引致刺激,是人最不同于动物者,所以说,性的心理面其实并不比它的生理面来得弱,许多色情犯罪也并不因身体的冲动,更由于心理的想象。

  心理的想象可以让人沉溺于“性”,心理的转折、超越当然也可以减弱乃至转移“性”。从“爱”可产生“性”的超越,这爱不只在男女之间,对孩子的爱照样能让“性”上无足观矣的两人觉得生活美满,觉得对方是自己生命不可分割的部分,而在爱、家庭之外,许多人从艺术、文化、宗教乃至其他志业看到心灵大可悠游的世界,“性”甚至会成为生命边陲的一环。

  当然,“性”对生命的驱策力是建立在它繁衍物的基础上的,所以也有人认为许多事物的移情、超越仍只是这个能量的转型而已。但先不论万事万物是否都必归诸于“性”,现实上,一个本能冲动已不以那种无明之姿出现,就可谈及人的自主。

  的确,人对“性”的需要,常常是自己吓出来的,能从这层心理观照,就容易超越“性”。以为只有靠着纯粹的压抑才能克制“性”,固然简化了“性”,但“自以为性该如何”所造成的压力,同样也是简化了“性”的结果。

  太多我们对性的态度,都是“从身到心”的逻辑,都太偏向“性”的生理面,其实,破除心理迷思才真是“性”超越的关键。




其它文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