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禅者眼中的男女 作者: 林谷芳 禅者常有“识得时间的奥秘,即是大悟的人”的拈提,而过去中国也有“圣之时者”的说法。时间,的确是我们穿透虚相、掌握真实的一个关键。 任何事物不离时间的制约,因此佛法说“生住异灭”、说“成住坏空” ,而缘起法的观照也即在时间,世间的事物缘起缘灭,两性的情感更是如此,所以我们一再提及,“爱情的缘起性最强”。 缘起性强的事物最经不起时间的磨洗。因此外遇或移情别恋,与恋爱、婚姻之间,也必然是孪生的关系,谈恋爱即得谈移情,谈婚姻即须谈外遇。而外遇的观照,更必得先由时间的坐标切入。 外遇可以有各种不同形式,更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少年十五二十时,年少轻狂,还谈不上多少外遇。但四十岁之前,虽曰青壮年,那颗心其实与少年一般,还没有定下来,外遇就随时可能发生。四五十岁,生命已到转折成熟的阶段,按理说,可以免于外遇,但实情却是慌于老去,总想把握住最后的一线青春。而六十以上,返老还童,在感情路上虽常无力作怪,但容易为境所转,也并不逊于少年—只不过这时愿意与其外遇的人可就少了。 虽然每个时期都可能有外遇,但外遇在每个时期所代表的意义却各有不同,自我反省及处理方式也须有所差异。 二三十岁的外遇,一因性未定,一因理想高,对现有婚姻原容易后悔,因此外遇的情形轰轰烈烈,往往一下子就结束了一段婚姻,其结果也常形成模式,“再换一次就会找到理想对象”的人还真不少。在这时期的观照,或者可多想想自己“从自以为是到后悔”的前例。事缓则圆,“少时戒之在色”,其实不必怕外遇,但就怕外遇变成行为模式、人格特质,到时害人害己,一生都没完没了。 中、壮年的外遇多夹杂在矛盾的情境中发生。一方面事业家庭有成,另方面生活平淡反复;一方面意气昂扬,另方面又感觉到岁月不饶人。外遇在此时,常有着“能让生命一亮”的功能,这时的当事人处理外遇虽较前期稳重,但万一无以收拾,伤害也特别深。 老年的外遇,比其他时候不可能,许多黄昏之恋带有唯美的色彩,但更多时候,位尊权高的男人所遇到的不是“外遇”,而是攀附权势,想把握住些什么的企图。“老来戒之在得”,这个警讯用在此一样管用。 不同的时期,通常有不同的动机,了解动机,问题的解决就较为容易。 生住异灭、成住坏空:万事的变迁,在生命叫生住异灭—出生、表相的安住、外相明显的变化、到死亡。在宇宙也一样,称为成住坏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