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禅者眼中的男女 作者: 林谷芳 “外遇”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当然是指婚姻后的出轨,但如果我们不局限于一定的外在形式—尽管是否如此确实很重要,它也可以被广义解释为“对与自己有一定承诺异性的变节”。当然,与移情别恋不一样,这个一定承诺是有两性的性关系做其感情基础、结晶或至少一部分的。 然而,尽管想到外遇,就会联想到性,但性关系却不是检视外遇存在与否的最重要基点,因为如果这样,中国社会有“那么多”嫖妓的男人,就应该会有“那么多”的外遇,但事实上一般人却又不如此认为。因此,谈到外遇,爱才是它的必要条件—尽管最后也会企求灵肉之间的结合。 从这样的检视衍生,其实,我们许多人都有另一层次的外遇。在有了另一半之后,我们不是也曾后悔、懊恼过?即使婚姻平顺美满,也仍旧无法排除另一个使你怦然心动、眼睛一亮的异性出现,而遇到这种情形,能够不沾不逐者又有多少? 所以说,纯粹从肉体或精神来谈外遇、谈不忠,其实都有盲点。在这里,我们非得承认外遇是合乎缘起性质的,但同时,人也并非在这缘起中就无所作用。精神出轨的出现,也许谁都无法事先避免,但精神出轨之后能做些什么?是否在此深刻观照?就是我们自己能有所作为之事!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许多事物都可如是观,外遇也一样。不少男女常横生飞醋以防患未然,这当然有“警示”作用,但更成熟的人格,恐怕还得去欣赏或发掘对方“有所不为”的部分,在双方的“有所不为”中欣赏他(她)的生命情操,而不是以为万事都可“外在阻绝”或“防患于未然”。 精神的出轨可以很痛苦,也可以很有“生命美感”。想想,生命中有哪件事是可以永远满意的?怕的是精神出轨的当事者又不顾一切地去追逐,以为获得后即可死而无憾。所以说,外遇中的种种固因个案而定,但感情的“承担”与生命“解脱”间的微妙关系,却是大家都必须加以观照的。 纯粹肉体的外遇好解决,人老色衰,浪子总会回头;纯粹精神的出轨不可苛求,飞醋往往容易坏事;而灵肉兼有的出轨,则是个复杂的问题,牵涉到人生的智慧。在外遇上,当事者要能了解生命本有许多事物无法获得的这种无奈,只有承担此无奈,而非纯然追逐才是真正的离苦之道。在新旧之间的无奈与承担做考量,是事后的智慧,平时,让生命永远保持一定的美感空间,体得缘生性空之理,则是正本清源、釜底抽薪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