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老的复活 作者: 夏尔奈 西拉姆 译:晏红 第五章 古文明轮廓的初现 ○冒险家贝尔佐尼 现代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提到乔万尼·巴蒂斯塔·贝尔佐尼(1778——1823)时 说他是“自有古埃及学以来最难以评价人物之一。”贝尔佐尼早年在伦敦的一家马戏团 里做过大力士。卡特的评价主要是指贝尔佐尼的为人,而不是他在专业上的成就。众所 周知,业余爱好者在考古学上曾起过重要作用,而贝尔佐尼在业余爱好者当中可能是最 特殊的一个人。 贝尔佐尼在埃及做了5年搜集古物的工作,先是替萨尔特搜集,后来就是自己做。 从刻有圣甲虫的宝石到方尖碑,只要看到的东西他是从不放过的。一次不慎把一块方尖 碑落在尼罗河里,他竟下水把它捞了出来。当时埃及是出名的全世界最丰富的古文物的 宝库,因而遭到盲目的掠夺。人们纷纷到埃及去挖掘古代的黄金制品,其手段的野蛮不 下于几十年以后加里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潮。当时可能根本没有什么法律约束这类 活动,即便有几条规定也可以置之不理。不止一次由于意见分歧发生过开枪斗殴的事件。 这种完全不顾考古价值的古物搜集热,其结果必然是大量破坏而甚少发现。即便偶 尔有人获得一知半解,也远抵不过他们造成的破坏。贝尔佐尼在搜集过程中虽得到一些 零星的知识,但他也和别人一样,大量使用鎯头和铁钎。遇到密封的古墓需要打开时, 他就不顾一切地用夯把封顶打得粉碎。 尽管贝尔佐尼的手段非常粗暴——任何现代的考古学家都会为之毛骨悚然的——但 霍华德·卡特对他还是满怀敬意。有一次卡特竟然说过贝尔佐尼的发掘工作和“采用的 方式方法”都是值得赞扬的。这种说法好象不可理解,但我们评价贝尔佐尼不能脱离他 生活的年代;而且不能忘记有些重要的发现主要是他的功劳。而人们又从这些发现开始 做了长期的调查研究工作,有的至今还在继续进行。 1817年10月,贝尔佐尼在底比斯附过的毕班·埃尔——穆鲁克山谷发现了一批古墓, 其中有西索斯(西蒂)一世的陵墓。西索斯一世在拉美西斯之前征服过利比亚、叙利亚 和赫梯人的国家乍蒂。空石棺现存伦敦索恩博物馆。这座陵墓实际上早在3000年前已经 是一座空坟,贝尔佐尼并未探清木乃伊被人运往何处。西索斯墓的开掘为国王谷中后来 的许多重要发现开辟了道路。多年来这个地区到处进行发掘工作,及至得到最重要的收 获已经是20世纪的事了。 半年以后,1818年3月2日,贝尔佐尼打开了吉萨的第二座金字塔即柴夫伦墓,直接 到安放国王遗体的墓室。金字塔是最伟大的古代建筑,贝尔佐尼的初步调查带动了后来 人们对金字塔的研究。埃及上古史本来是一片混沌,那巨大的几何形体的内部蕴蓄着人 类早期的痕迹。 贝尔佐尼并不是第一个进入国王谷的人;金字塔里的探测也并非自贝尔佐尼开始。 然而尽管贝尔佐尼的目标主要是获取黄金而不是求知识,但他至少是第一个在两处墓室 和金字塔里揭示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直到不久以前才得到解决。 贝尔佐尼于1820年回到伦敦后,在皮卡迪利大街上8年前建起的埃及厅里举办了展 览会,主要展品是西索斯的雪花石膏棺和他的墓室模型。几年后,贝尔佐尼在前往廷巴 克图探险途中逝世。他在底比斯拉美西斯博物馆的拉美西斯的宝座上刻了自己的名字。 我们今天可以谅解他的这种做法,糟糕的是他开了破坏古物的先列。 ○莱普西亚斯的贡献 按照旅行家、博物学家亚历山大·洪堡的建议,普鲁士国王弗里德希·威廉四世拨 出大批款项资助埃及远征,并选中31岁的里查德·莱普西亚斯担任领队。莱普西亚斯 1810年出生于德国瑙姆堡,研究过历史语言学和比较语言。32岁在柏林大学任讲师;一 年以后启程赴埃及。 埃及之行计划用三年时间,即从1843年至1845年,时间、条件是其他远征队所不能 比拟的。他们的目的不是尽快搞到一批东西,而是对古文物进行编目和更多地了解。由 于时间充裕,他们可以在一切有希望的地方进行挖掘。这样他们单在孟斐斯一地就停留 了半年,在底比斯停留了7个月。 任人掠夺的废墟:贝尔佐尼的绘画,表现了卡纳克废墟的混乱情景,近处第一个塔 门颇难辨认,左面是塔哈尔卡(Taharqa)圆柱及第二个塔门。右面是拉美西斯三世的 神庙,以及一连串设在通往卢索尔的路上的塔门。 莱普西亚斯的第一批收获是旧王国时期的几处遗迹。旧王国时期是埃及历史上的早 期,是修建金字塔的时期,年代为公元前3200年至公元前2270年,他发现了以前无人得 知的30座金字塔的痕迹和残余,从而把金字塔的总数增加到67个。他还调查了130处平 顶墓,这是在他以前的考古学家忽视了的古迹。平顶墓是一种斜边的长方形建筑,里面 有祭室,并有竖井通向下面岩石里凿出的墓室。这些平顶墓建于旧王国时期,死者都是 当时有地位的人。莱普西亚斯在德勒阿玛尔纳发现了一批资料,可以初步说明伟大的宗 教改革家阿门诺菲斯四世的生平。他是第一个量出国王谷各处古迹尺寸的人。他指导人 们把寺庙墙上的浮雕和无数铭文翻制了模型,并录下了载有帝王姓名的许多装饰图案。 莱普西亚斯探索的范围直到公元前4000年,他把见到的一切理出时间的顺序,把埃及历 史看成一个整体,把一切古迹理解为一定的发展过程的产物,在这些方面都是前无古人 的。 柏林埃及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都是莱普西亚斯这次在埃及的收获。他在这次远征期 间对古埃及典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写出12册巨著《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古迹》以及许多 专著,内容均是有关各种古奥的题材。 莱普西亚斯于1884年逝世,终年74岁。他的传记作者乔治·埃伯尔斯是一位著名埃 及学者,写过许多法老时期的传奇故事,深受20世纪初期感情奔放的少女们的欢迎。莱 普西亚斯被他奉为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这是当之无愧的。作为伟大的分类专家,他的 两部著作是可以永世流传的,一本是1849年出版的《埃及编年史》,一本是一年以后出 版的《埃及历代国王》。 ○艰难的考证 同一切古民族一样,埃及人没有现代的习惯,不曾留下任何现代意义上的史书。他 们根本没有史学家,也从不根据某一固定的年代来计算时间。他们使用“国王的年号”, 按照当年发生的大事给每一年取一个名字;并且分朝代把所有国王编成名册,从第一王 朝的第一位国王开始。 现存最早的史料实物叫做巴勒莫石刻,是旧王国时期留下的残片。《纸草国王录》 的材料是以新王国为起点的,原物也残破不堪。要想恢复埃及历史的本来面目,就象根 据公共建筑上的铭文、牧师的记录和格里木兄弟的童话整理出一部相当准确的欧洲编年 史,而早期的埃及学家们恰恰是这样做的。编纂埃及编年史是值得一提的一个问题,因 为从事这项工作的考古学家必须非常巧妙地利用他们占有的一切零星的材料,达到弄清 楚4000年的人类历史的目的。由于他们的出色的成绩,所以我们今天才能比希罗多德对 埃及历史的年代了解得更为准确,尽管他在2500年前亲身到过埃及。 所有古典埃及作家都应该得到重视,但是埃及史最早的资料是一位埃及祭司的作品, 这个祭司名叫曼内索,生活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当时亚历山大大帝去世不久,约当托 勒密王朝第一、二代国王在位时期。他用希腊文写了一本埃及历史,名叫《埃及史册》 或《埃及历史》。这部书至今完整无损。朱利亚斯·阿弗利坎努斯、尤塞拜厄斯和约瑟 弗斯都对曼内索作过简单的介绍。曼内索把他所知道的所有法老分为三十朝,这种划法 一直沿用至今。 美国考古学家布累斯特把曼内索的这部史书叫做“民间童话集”。这种粗暴的评语 恐怕是值得推敲的。不能忘记,曼内索是在没有前人可资借鉴的条件下编写3000年历史。 现代的希腊历史学家想要编写特洛伊战争史,而又只有民间故事可以遵循,他的处境大 概很象当时的曼内索。几十年间,曼内索编写的法老人名表是考古学家唯一可以用为根 据的资料。 祭司在古埃及地位显赫,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时法老也不得不迁让他们。 他们垄断了王国的书写工具——象形文字,它们是记载王国历史的唯一人选。托勒密时 期大祭司曼内索所写的《埃及史册》,至今仍是埃及学学者们划分古埃及历史的重要依 据。 这尊祭司像现藏于埃及国立博物馆。 (那时和现在一样,研究古代事物的科学统称“考古学”。由于埃及的古物和铭文 极为浩繁,需要专门研究,所以从莱普西亚斯时起,这种专门的考古学单独称为“埃及 学”;同样地,后来又有了专门研究美索不达米亚古文化的“亚述学”。)许多西方学 者在埃及史的年代问题上是同曼内索分歧很大的,如曼内斯王统一埃及标志着真正的埃 及历史的开端,也可以看作埃及进入朝代统治时期的开始。下表是一些史学权威考证的 这一历史事件的不同年份: 商博良:公元前5867年; 莱索尔:5770年; 伯克:5702年; 翁格尔:5613年; 马利耶特:5004年; 布鲁格施:4455年; 劳斯:4157年; 沙巴斯:4000年; 莱普西亚斯:3892年; 班森:3623年; 爱德华·迈尔:3180年; 威尔金森:2320年; 帕莫尔:2224年。 近代学者又把这段历史的年代向前推移:布累斯特把曼内斯的年代确定为公元前 3400年;乔治·斯丹道尔夫认为是公元前3200年;最近研究的结果是公元前2900年。 愈是古老的历史就愈是难于确定年代。较近的埃及史——指新王国时期或晚期,这 个时期的结果正是凯撒迷恋克娄巴特拉的时候——可以利用波斯、希伯来、希腊和亚述 ——巴比仑历史里的年份进行对比研究。 1843年卡纳克碑的出现,给上古史的对比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当时卡纳克碑存巴 黎国家图书馆,碑上刻着从旧王国时期到第十八王朝全部埃及统治者的名字。另一批丰 富的资料来自撒卡拉碑。这块碑从一座古墓出土,现存开罗埃及博物馆。碑的一面刻着 给地狱之神奥赛里斯的赞歌,一面是写碑人献给58位埃及王的祷词,这些国王的名字排 成两行,从米厄毕斯直到拉美西斯大帝。 但更为有名;而且对埃及学更为重要的资料是阿拜多斯浮雕。浮雕是在西索斯庙的 走廓里发现的,上面刻着拉美西斯二世和西索斯一世像,拉美西斯二世作太子装束。画 面为祭祖场景,西索斯手里举着香炉。祖先的名字刻成两行,共76人。画面逼真地表现 出面包、啤酒、羊肉、鹅肉、香和其它祭把用品。阿拜多斯浮雕对于核对埃及国王世系 极有帮助,但在按照现代历法确定大事年份方面是不起作用的。 埃及各地的古迹和废墟上到处可以找到零散的铭文和其它资料。有的记载某一国王 在位多少年;有的记载修建某庙用了几年等等。运用的所谓“单位时间积累法”——把 所有帝王的统治时期加在一起,就逐渐摸索出一部埃及历史的轮廓。 然而最早的准确记年方法还是有的,它的根据是比埃及还要古老、比人类历史甚至 人类的存在还要古老的东西,即星体的运动。埃及人有一种按季节变化编制的年历,从 远古以来就用它预见埃及的命脉——尼罗河的泛滥期。这还不是最早的历法,下文要谈 到这一点。爱德华·迈尔说这种历法至迟在公元前424l年已经普遍使用,后来这个年代 因过早而被否定了。这种埃及历法是公元前46年罗马制定的尤利安历的基础,而尤利安 历一直是西方各国普遍采用的历法,到公元1582年才改用格里历。 考古学家们求助于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并把有关天象的古代文献、铭文的抄本和象 形文字的译文供他们参考之用。现在的7月19日,天狼星出现的一天是古埃及的新年, 天文学家对此加以分析,结果相当准确地推算出,第十八朝是从公元前1580年开始的, 而第十二朝的第一年是公元前2000年,误差为3、4年。 在埃及学研究中更为重要的资料,来源于埃及各遗址中丰富的浮雕。众多浮雕的铭 文,记载了各个法老在位的时间,神庙修建的年代等等。历史学家与考古学者们由此得 以推断古埃及文明史的轮廓。 这样就找出了确切的年份,可以作为编年史的根据,所有已知的古埃及王的在位年 代也可以算出来了。由此很快就发现,曼内索所说的几个朝代的起止年份是远远地夸大 了。从这3000年的历史的轮廓出发,人们就逐渐弄清了埃及历史的本来面目。 ○历史的面目 埃及文化离不开尼罗河。随着最初的政治联盟,北方王国在三角洲地区成立,而南 方王国在孟斐斯(开罗)和尼罗河的第一处大瀑布之间崛起。这两个早期的王国合并之 日就是真正的埃及历史开始之时。那是第一王朝曼内斯王在位期间的事,时间在公元前 2900年左右。 为便于理解,史家把后来的各朝分为若干组,每组叫做一个王国,这些王国的起讫 年份很不准确,愈古出入愈大,有的偏差达几百年。这里所举的新王国以前的年份和朝 代的划分悉从德国埃及学者乔治·斯丹道尔夫。新王国以后朝代划分适当从简,年份仍 从期丹道尔夫。 第一过渡时期(公元前2270——2100年)从旧王国崩溃开始。这个时期可以看作是 走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期,其间孟斐斯给终存在着有名无实的王朝。第一过渡时期从第七 朝持续到第十朝,先后有30多个国王在位。 中间王国(公元前2100——1700年)是一个发展时期,这时底比斯王公推翻了赫拉 克利奥波利特王朝并取得统治地位,再次统一了全国。这个时期是从第十一到第十三王 朝。可以肯定这时文化相当繁荣,无数优美的建筑是先后在四个统治者在位时建成的, 一个名叫阿门农赫特,三个名叫赛索斯特利斯。 第二过渡时期(公元前1700——1555年)是海克索人统治时期。海克索人属闪米特 人“牧羊国王”,他们从外入侵尼罗河的这个国家,征服了它;并且统治了一个世纪, 最后他们被底比斯王公(第十七朝)赶出埃及。直到不久以前,人们普遍认为海克索人 被逐的事和圣经里以色列的子孙出走的故事有关,现已彻底否定。 新王国(公元前1555——1090年)是政治上的强盛时期,统治者是从第十八朝到第 二十朝的“专治独裁”的法老。托特米斯三世征服全国以后同近东各国建立了联系,迫 使外国纳贡,使得大量财富涌进埃及,许多优美的建筑是这一时期建造的。阿门诺菲斯 三世同巴比仑王和亚述王结盟。他的继承人阿门诺菲斯四世(奈菲尔蒂蒂的丈夫)是伟 大的宗教改革家,他决心废除原有的宗教,代以新的拜日教,因此他自号“埃赫那吞”, 意思是“阿顿(天阳神)感到满意的人”。他在沙漠里另建都城,取名德勒阿玛尔纳, 和底比斯对立。后来由于内战新教未能推广,国王死后新教也不复存在。阿门诺菲斯四 世的继承人是他妻子前夫的儿子图特卡蒙,他即位后把都城迁回底比斯。 第十九朝是埃及政治上的极盛时期。拉美西斯二世(后称拉美西斯大帝)在位66年 期间修建了无数壮丽雄伟的建筑,地区遍及阿布辛博、卡尔纳克、卢克索、阿比朵斯和 孟斐斯,另外在底比斯为自己修建了祠堂,称为拉美西斯博物馆。 拉美西斯死后国家陷入无政府状态,随后拉美西斯三世即位,恢复了和平和秩序。 拉美西斯三世在位21年,他死后统治埃及的是权势日盛的阿门教士。 第三过渡时期(公元前1090——721)是局势混乱、权力更迭的时期。从第二十一 朝到第二十四朝的国王中,舍尚克一世是较为突出的一个,因为他征服了耶路撒冷并劫 掠了所罗门庙。第二十四朝期间埃及一度为埃塞俄比亚所统治。 埃及历史上著名的“异端法老”埃赫那吞,以其宗教改革著称于世。他摒弃古埃及 传统诸神,改奉太阳神。下面这幅浮雕描述了埃赫那吞法老夫妇及其3个子女在灿烂阳 光下取暖嬉戏的场面。同时可以看出,此浮雕一反以前古埃及雕刻风格,法老不再庄严 肃穆,而是更人情味。 后期(公元前713——公元前525年)埃及在第二十五朝内被埃撒尔哈顿领导下的亚 述人征服。第二十六朝再度统一全国,但已经失去埃塞俄比亚。埃及同希腊结盟后促进 了贸易和文化的交流。第二十六朝末代国王普撒美提克三世在培路西厄姆战斗中败于波 斯王坎比西斯,随之埃及沦为波斯的一个省。埃及真正的历史和文化的生命力到公元前 525年就结束了。 波斯统治埃及时期的波斯王是坎比西斯、大流士一世和薛西斯一世,到大流士二世 告终。这时的埃及文化完全依靠它往日的光辉,而埃及则沦为“强大民族的战利品”。 希腊—罗马统治时期(公元前332年——公元638年)是从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和 创建亚历山大市开始的。亚历山大市从创建以来就是希腊文化的中心。后来亚历山大帝 国逐渐衰微,但到了托勒密三世埃及又取得政治自主,国力也有所上升。托勒密王朝争 夺王位的内部倾轧持续了200年,直到耶稣纪元,而埃及也就一步一步地沦为罗马的领 地。在后来几代罗马皇帝统治时期埃及还保留着自治的名义,实际上不过是罗马帝国的 一个省而。它是罗马帝国的谷仓,是长期遭受掠夺变得日益贫困的一块殖民地。 基督教很早就传入埃及,但公元640年以后埃及受制于阿拉伯的哈里发,继之又成 为土耳其的属国。拿破仑征埃以后,埃及才最后纳入欧洲历史的范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