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泰斗胡雪岩(5) |
厚黑学 作者: 李宗吾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 《厚黑学》 新商经之“厚道” 商界泰斗胡雪岩(5) 一个钱庄老板,在本业之上还要去做蚕丝生意销“洋庄”,在做着蚕丝生意的时候又想起开药店,胡雪岩这种四面出击、不断为自己广开财源的“活络”,确实令人叹服。事实上,做生意最没出息的,大概就是死守着一方天地。因为一笔生意再大,也只能有一次的赚头,一个行当再赚钱,也只是一条财路。显然,要广开财源,死守着一方天地是绝对不行的。因此,胡雪岩才说,做生意要做得活络。 在商业经营中钱能生钱,有了一定数量的钱,再加上合理有效的运用和调配,就能获取更多的钱。如何合理地运用、调配已有的金钱,这是对一个商人的才干和智慧的综合考验。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一名经营者,无论你有多么强的经营能力,但如果没有钱供你运用、支配,那么,所有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中国传统商人虽然有以“一文钱创天下”的志向和能力,但也知道,完全靠自己一文钱一文钱地积累,这个发家过程无疑会十分漫长,甚至永远达不到。因此,跳过最初资金积累阶段,直接由借贷———负债经营入手,便成为像胡雪岩这样经营高手的成功捷径。 胡雪岩曾说,他自己就知道“铜钱眼里翻跟斗”。而从他的迅速成功过程来看,他的确是一个善于在“钱眼里翻跟斗”的高手。胡雪岩在自己事业的初创阶段,其实是身无分文,就是因为他知道如何在“钱眼里翻跟斗”,从他最初开办阜康钱庄,到胡庆余堂,再到胡记典当行的每一项事业,也就一项接着一项地“翻”了出来。 胡雪岩创业之初所动用的资金,基本都是借来的,而不是他自己的。第一笔生丝生意交割之后,胡雪岩立即着手开药店和典当行,这时他实际上仍然没有足够的资金。因为第一笔生丝生意做下来,虽然表面上赚了18万两银子,但最后算下账来,该付的付出去之后,不但分文不剩,胡雪岩自己甚至还拉下了万把银子的亏空。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胡雪岩却又要上两个大“项目”,实在不能不让人惊讶,就连十分佩服他的尤五和古应春也提出疑问,认为他现有的钱庄、生丝都是两桩需要大本钱的生意,哪里还有余力去开药店和典当行? 然而,胡雪岩却有自己的打算。他的打算就是凭借他的信誉和本领,因人成事。胡雪岩销洋庄,为求当时担任江苏学台的何桂清的帮助;去了一趟苏州,在苏州为解决阿巧的事情;又结识了苏州富家公子潘叔雅、吴季重和陆芝香等人。当时正是太平军大举进攻苏、浙之时,苏州地面极不平静,一方面官军打仗,保民不足却骚扰有余;另一方面太平军也是步步逼近,因此这帮富家公子都有心避难到上海。这些富家公子在苏州的房屋、田产自然是不能带到上海去的,但他们却有大量的现银,估计约有二十多万。他们知道胡雪岩是钱庄老板,因而想借胡雪岩的钱庄,把这些现银带到上海去用。 胡雪岩当场就为这些阔少做了筹划,他建议将这些现银存入钱庄,一半做长期存款,以求生息;另一半做活期存款,用来经商。存款的钱庄以及生意的筹划,都由胡雪岩一人承当,总的原则是动息不动本,以达到细水长流的目的。这样胡雪岩等于给自己吸纳了一笔可以长期动用的资金。 实际上,做生意既是一种资金和实力的较量,更是一种智力的比拼。做生意要有本钱,但如何为自己弄到本钱,却是要靠智力,要靠精明的头脑和灵活变通的手腕。一个真正成功的商人,总是能够凭借高超的智慧为自己“变”出本钱的。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也是“做生意活络”的一种表现。 同行不妒,有饭大家吃 同行间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互相妒忌,似乎已是常情了。由妒忌到倾轧、竞争似乎成了同行间的常事,所谓“同行是冤家”的俗语,讲的正是这个理儿。在竞争中或者一方取胜,另一方被迫称臣;或者两败俱伤,“鹬蚌相争”而被第三方“渔翁得利”;或者一时难分胜负,双方维持现状,酝酿新一轮的竞争。 那么,在这种循环中有没有既不触动对方利益、又能使双方得利的变通之路可走呢?有!这就是不断同行的饭碗。“同行不妒,什么事都可以成功。”胡雪岩这样说。 胡雪岩看到在太平天国兴起的形势下,各地纷纷招兵扩军、开办团练以守土自保,尤其是江浙一带,直接受到太平天国的威胁,特别是自上海失守后,人心惶惶,防务亟待加强,更是大办团练、扩充军队,有了兵就要有兵器,因而各地急需大批洋枪洋炮。胡雪岩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决定充分利用自己在官场的关系,大做军火生意。 说实话,胡雪岩对买卖洋枪的门道几乎一无所知,但不知道不怕,胡雪岩会“变”,他对古应春拱拱手说,“你比我内行得多了。索性你来弄个‘说帖’,岂不爽快。”一句话,就把担子压到了古应春的肩上。 古应春本事的确不错,提笔构思,转眼就把“说帖”写好,而且笔下生花,行文流畅、漂亮。胡雪岩尽管自己不能动笔,但他却特别会看,而且目光锐利。他一眼就发现“说帖”好是好,就是写得太正统了,把洋枪、洋炮的好处,原原本本谈得很细,读起来很吃力。于是,为了让“说帖”能够打动官府的决策人,胡雪岩建议古应春采取“变通”的方法,说英国人运到上海的洋枪数量有限,卖给了官军,就没有货色再卖给太平军,所以这方面多买一支,那方面就少得一支,出入之间,要以双倍计算。换句话说,官军花一支枪的钱,等于买了两支枪。 然而,在决定买枪之后,古应春接下来“除了洋枪,还有大炮,要不要劝浙江买?”的问话,却让向来果断的胡雪岩有点儿犹豫和踌躇,并且最后放弃了买火炮的打算。原来,浙江有个叫龚振麟的,曾经做过嘉兴县的县丞,道光末年就在浙江主持“炮局”,浙江炮局主要就是制造火炮的。胡雪岩认为,如果他买进西洋炮,由于西洋炮威力大,质量好,必然要顶掉浙江炮局制造的土炮,因而也势必侵害炮局的利益,引起炮局的妒忌。他们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肯定会利用自己多年建立起来的影响,大肆挑剔买洋枪洋炮的弊端,反对浙江购买洋炮洋枪。如此一来,不仅洋炮买不成,恐怕就连洋枪也买不成了。 基于这种对人情世故的考虑,胡雪岩决定舍洋炮而买洋枪,不仅有效避免了对炮局利益的触及,而且又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经营项目,另辟市场,不致于引起同行的反对。虽是同行,却能够做到和平共处,这是胡雪岩为了生意的成功而寻求的外部环境。他取枪舍炮的做法,看似缩小了自己的市场,实际上却是为了开辟另一市场而做出的必要让步,在这一新市场上,他不会遭到同行的妒忌和反对,也没有竞争,从而营造出良好的经营空间,赢得更大的利润。 胡雪岩做生意,向来把人缘放在第一位。所谓“人缘”,对内是指员工对企业忠心耿耿,一心不二;对外则指同行的相互扶持、相互体贴。因此,胡雪岩常对帮他做事的人说:“天下的饭,一个人是吃不完的,只有联络同行,要他们跟着自己走,才能行得通。所以,捡现成要看看,于人无损的现成好捡,不然就是抢人家的好处。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胡雪岩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的商德之所以为人称道,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把同行的情看得高于眼前利益,在面对你死我活的激烈竞争时,做到了一般商人难以做到的:不抢同行的饭碗。 胡雪岩不抢同行的饭碗,并非回避竞争与冲突,而是舍去近利,保留交情,从而带来更长远、更巨大的商业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