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科学与文化 作者: 金磊 7.城市建筑的未来与发展 20世纪行将结束,在这个世纪中,建筑领域发展之快、进步之速是几千年世界建筑 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回顾这100年的变化,似乎可以概括为这样几句话:技术大跃进, 功能大提高,观念大转变,设计大进步,艺术大创新。在想到21世纪建筑业的未来时, 有必要引用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组委会执行主席、建设部叶如棠副部长的一席话: “多年来,我国的建筑教育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人才流失严重,有的青年学生对建筑 学的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存在种种盲目的、片面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本次大会在中 国召开,通过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北京宪章》,集中对建筑学的未来走向从多角度作出 深入的探索和分析,必将推动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发展。国际一流的建筑大师建树卓著, 令人仰止,成为社会上最受尊重的人。大批青年学生利用会间休息等时间,簇拥在大师 们周围,不停地提出各种问题,许多学生听会时认真作笔记,带给没能参会的同学。学 生们朝气蓬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上进心,建筑学的未来体现在他们身上。” 7.1 从《北京宪章》看新世纪的建筑特征 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通过的《北京宪章》在“认识时代”一节中强调: 1)20世纪:“大发展”和“大破坏” 20世纪既是人类从未经历过的伟大而进步的时代,又是史无前例的患难与迷惘的时 代。 20世纪以其独特的方式丰富了建筑史:大规模的技术和艺术革新造就了丰富的创造 设计作品;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医治战争创伤及重建中,建筑师的卓越作用意义深远。 然而,无可否认的是,许多建筑环境难尽人意;人类对自然以及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已经危及自身的生存;始料未及的“建设性破坏”屡见不鲜;“许多明天的城市正由今 天的贫民所建造”。 100年来,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建筑学和建 筑职业仍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 2)21世纪:“大转折” 时光轮转,众说纷纭,但认为我们处在永恒的变化中则是共识。令人瞩目的政治、 经济、社会改革和技术发展、思想文化活跃等,都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在下一个世纪里, 变化的进程将会更快。 在新的世纪里,全球化和多样化的矛盾将继续存在,并且更加尖锐。如今,一方面 生产、金融、技术等方面的全球化趋势日渐明显,全球意识成为发展中的一个共同取向; 另一方面地域差异客观存在,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正在加大,地区冲突和全球经济动荡 如阴云笼罩。 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的情况下,我们不能不看到,现代交通和通讯手段致使多 样的文化传统紧密相连,综合乃至整合作为新世纪的主题正在悄然兴起。 对立通常引起人们的觉醒,作为建筑师,我们无法承担那些明显处于我们职业以外 的任务,但是不能置奔腾汹涌的社会、文化变化的潮流于不顾。“每一代人都……必须 从当代角度重新阐述旧的观念”。我们需要激情、力量和勇气,直面现实,自觉思考21 世纪建筑学的角色。” 对比中国,建筑师将21世纪“建筑与环境”的基本特征可进一步归纳为四个方面: 第一,“建筑”注重对“信息资源”的获取,而“信息资源”涵盖了物质资源、能 量资源和生态资源。正是这种涵盖为“建筑与自然资源环境”的最佳配置提供了可能。 第二,“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将不受地域文化的阻隔。在地球村中,只要是有 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建筑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建筑与环境的交流、整合和传承的目的, 是为了显现和保持其丰富的多样性。 第三,“建筑”将大规模应用更适于人类生存的新型建筑材料,如生物材料、复合 材料等。建筑形态(形式)所传达的信息量将成倍增加,其传播方式也将大为改观。高 清晰电子屏幕、虚拟现实装置可能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材料”,广泛地适用于“建筑 之中”,其所形成的独特全息集成,将彻底改变“建筑与环境”的形态关系。 第四,在农业时代,人类为了抵御各种自然灾害,不得不艰辛地筑居;在工业时代, 人类如机器般的劳作,一方面破坏了“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另一方面使人类濒于 丧失精神家园的境地;在20世纪后半叶,人类的主要精力放在修复工业时代造成的创伤 之中;在21世纪“建筑与环境”的动态平衡发展之中,人类将实现“诗意地栖居”。在 Peter Cook的一幅图中直观地展示出建筑与环境关系的转变:建筑从与大地环境相冲突 的几何直线条块形态逐渐趋向于一种融于大地的柔和形态。 天津大学教授邹德依在进行了两次世纪之交的对比之后指出:我们敬仰那些具有先 锋态度的建筑师们,他们的许多工作符合社会需求,使自己由“先锋”转化成现代建筑 的“先驱”。我们看前人,后人看我们。处在下一个世纪末的人,会怎样评点我们这个 时候的建筑师 我们的这个世纪之末与上一个世纪之末有许多相近之处,尽管若干要素 尚不明确,一切答案要等到未来。 前人“花园城市”的理想并没有实现,世纪之末我们面临的依然是环境问题,而且 已经发展到人类在地球上是否还能继续存在的地步,所以也是“可持续发展”问题,这 个词儿如果翻译成“可以继续支撑下去”可能更有警示性。我们尚不清楚,取代机械化 的下一个新生产力是不是计算机技术,但是,我们建筑领域左邻右舍的工程师们在行动, 有的与这项技术有关,也有的现在看上去似乎无关。建筑的智能化、网络化;太阳能技 术和各种节约能源的技术;污水和垃圾的处理技术;各种生态技术……已是层出不穷。 对于建筑师而言,虽然听到的最强音是“环境保护”或“可持续发展”,但对此所能采 取的手段却是最弱的。建筑师熟悉“符号”、“文脉”、“语言”、“风格”、“流 派”,不熟悉新技术,甚至不喜欢新技术。许多人,依然沿着自己所熟悉方向,为他的 建筑采取什么样的流派而绞尽脑汁。后现代式、解构式。KPF式还是“欧陆式风情”? 最让人不安的是,这一次是业主和长官向建筑师提出要求。在“与国际接轨”的口号下, 实行表皮的模仿。这种“形式本位”主流的设计和管理体制,促使建筑师尾随洋人,作 出一些大失专业水准的设计,客观上已经阻碍了中国建筑的进步或创新。 如果说,20世纪的建筑先驱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走向了新建筑,21世纪走向什么建 筑 那一定是一种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因为我们的国土已经不能再无限地为城 市和建筑提供土地了,人类在盖房和用房中对于水和能的消耗也已经达到了极限;那肯 定也是一种饱含信息技术的建筑,信息时代已经来临,未来的经济、文化生活和家庭生 活,已经无法和计算机以及网络不发生关系;那也可能是一种斜、曲、扭、翘,人们也 许乐于承受这种形式,根本不在乎什么“风格”、“流派”。实际上,我们熟悉的“风 格”和“流派”已经派不上大用场,陌生的科学技术已经出场主持建筑的发展。如人们 盼望的2豆世纪的人居环境,将达到怎样的美好境界 至少有三方面: (1)智能化的人居环境 何谓智能化人居环境?即具有高功能性、高节能性的人居环境。所谓高功能性,即 居住在这种环境中的用户,可通过住宅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综合数字网络及邮电通讯网 络,充分运用国内国际直拨电话、可视电话、电子邮件、声音邮件、电视会议、信息检 索等手段,使“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的理想真正变为现实。例如,使用这种住宅的电 脑系统,即可根据温湿度及风力等情况自动调节窗户的开闭、空调器的开关;若看电视, 电话铃响了,则电视音量会自动降低;夜晚的立体声过大,房间的窗户会自动关闭以不 扰民;若有陌生人进入房中,各种测控系统会发出特殊警告。 所谓高节能性,即这种人居环境中的住宅具有极高的节能性质。从其传输媒介上看, 具有规范化的特点,即传输媒介有其一套规范化的布线系统标准,能将住宅的所有通信、 生活、楼宇自动化统一组织在一套标准的布线上,从而避免了由于住宅传输媒介的多样 化而造成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从其单个家庭住宅的使用和性能上讲,又具 有周期性短、适用性强的特点,即能根据单个住户的要求迅速改变住房的设计模式,以 适应更高的舒适要求。这种单个住宅一般都不可在地基上建房,而是由专门的住房工厂 制造好,再送到用房地点。 (2)村落化的人居环境 21世纪,随着人们愈来愈痛惜人类原来美好的环境被钢铁、水泥、砖瓦、沥青和塑 料所毁掉,人们将愈来愈看重田园生活般的村落化的人居环境,并向广阔的农村和海边 发展,并将形成具有山乡、海滨特色的村落形态。如山乡的村落,将充满田园生活的乐 趣和现代别墅生活的舒适,既有山乡浓郁的绿色景致和泥土的气息,又有现代多功能、 豪华美观的私宅别墅式的优雅环境。海滨的村落,将由无数单个的多功能小型住宅组合 而成,并形成清静、雅致、闲适而又温馨的小街道。各住宅户都能染上海滨小城镇特色 的各种淡淡的色彩,海风的气息常常从村落飘逸而过,令居住在此的人们常常感到舒畅 适然。 (3)诗意化的人居环境 21世纪的人居环境还会因其具有高度的自然保洁性能而使其极具诗意。在这种人居 环境中,绝对会避免住宅被各种烟尘污染得黯然失色、肮脏不堪的那种“遗憾”,而是 具有因高度保洁所带来的一种自然风光的诗意:住宅的上下左右都将被常青藤、牵牛花、 拉拉藤。何首乌、爬山虎、铁线莲一类的植物所包裹,犹如披上了一件能吸尘的绿色披 风;街道的人行道上都栽满了能产生香气的桂花树、玉兰花等树种;道路的绿化带、花 圃的公共区域都种满了夜来香、玫瑰、兰花、四季桂花等上乘花草,使其花开时节、暗 香浮动,丝丝缕缕、沁人心脾。实在是一种幸福、美妙的人居环境。 7.2 21世纪令人瞩目的超级城市 据美国《未来学家》杂志预测,全球21世纪将出现一批超级城市,对此人类应有所 关注并把握。 (l)超级城市的定义 超级城市是指具有以下三项特征的城市: 1)人口超过100万;2)能够可持续地满足居民的物质和社会需求;3)拥有健康和 充满活力的经济环境及安康环境。能够创造、吸收和培育可产生足够就业机会和财政收 入的经济投资。根据这一定义,并非所有的大城市都是超级城市,但所有的大城市都在 力争成为超级城市。全世界正在出现的超级城市可能有100个之多。 (2)建造基础设施 作为一个群体而言,大城市需要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以满足迅速发展所产生 的需求以及不断提高的居民期望值。这些新建的基础设施要求有很大的规模,因而给规 划、资金筹措及开发工作带来了无法回避的挑战。未来的城市必须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 地建设起来的,没有任何捷径可循。很难按重要性对城市设施进行排队,也很难说哪些 设施是不必要的。不过,对于超级城市来说以下是必不可少的一些因素: 1)水源:一个前程远大城市的希望会因为供水不足而破灭。拥有十分充足的水源 供应绝对是必不可少的。 2)国际机场:必须有一个设施完备的国际机场提供与全球主要城市之间的航空服 务。 3)与腹地的交通联络:必须具备能够有效地把城市与腹地联系起来的交通路径。 4)圆顶体育场:为了吸引世界规模的大型活动,必须有能够全天候提供舒适座席 的封闭式体育场。 5)科技中心:必须拥有在若干领域出类拔萃的科学技术中心。 6)通信中心:城市的通信设施必须能够容纳迅速增长的全球性语音和数据通信。 7)公共交通:必须有高效的快速交通系统来为各阶层居民提供服务。 8)垃圾处理:以垃圾填埋场处理城市垃圾的做法已经不再被人接受。城市必须建 立先进的新型资源回收系统。 9)绿色基础设施:不管进行什么样的计划和项目,城市必须留出相当数量的永久 性开放空间,包括公园、高尔夫球场、骑术学校以及森林等必不可少的东西。 10)新的政治机制:在列入这一议程的项目中,有许多是跨越诸多管辖区域的大项 目。在许多情况下需要有新的政治安排等方面。 美国洛杉矶正在发展一个为期25年的水利计划。新奥尔良正在修建一个耗资5亿美 元的新港口。吉隆坡正在建设一个造价数十亿美元的新的政府中心。俄勒冈州的波特兰 正在增加绿色基础设施。北京有了一个庞大的新火车站及新航空港,而布宜诺斯艾利斯 则正在计划修建一座连结乌拉圭的桥梁。马德里正在投资数十亿美元进行新的基础设施 项目建设。不管在哪里,建设新的超级城市都是一项令人生畏的任务。而在包含不同管 辖机构的大都会地区,这项工作会更加艰难。某些大都会地区还跨越了国境,因此就需 要有创造性和大胆的思维。另外一些城市正致力于以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把它们的腹地 联成一个整体。亚特兰大正大胆地谋求修建一条外围环形公路。已经拥有两条同心环形 干线公路的莫斯科,现在也计划修建第三条环形公路。伊斯坦布尔正考虑在博斯普鲁斯 海峡再建造一个渡口,以改善欧洲与亚洲之间的交通。 最为激烈的竞争出现在建造新的大型机场方面,各城市期望通过这些机场赢得在全 球运输方面的优势。耗资数十亿美元的各种项目正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近年,慕尼黑、 大阪/关西、丹佛和香港、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修建了一些世界一流水平的机场设施。 与此同时,其他城市也正在积极进行多种运输方式联运的航空、铁路和公路建设,以增 强它们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巴黎的戴高乐机场内有一条造价为10亿美元的新线路可直通 法国高速铁路系统。里昂的萨托拉机场也增设了一条通往高速铁路线的线路。纽约拉瓜 迪亚机场计划修建一条新的铁路连线。 还有一些城市正在推行新颖的计划,以便为它们所需要的许多耗资巨大的基础设施 项目争取资金。墨西哥正在对大约25个主要的机场实行私有化。马尼拉正在积极利用 “建设一营运一转让”(BOT)项目建设主要的公路。今天,悉尼正在为迎接2000年奥 运会加紧建设,而雅典也正在计划为2004年奥运会建造一个新的快速交通系统和一个新 的国际机场。英国正在投资10亿多美元建造各种设施以迎接新世纪和新千年的来临,其 中包括将修建一系列世纪性标志建筑。 美国《未来学家》杂志给出的21世纪“十大”超级城市为: 1)班加罗尔(印度)拥有发展迅速的计算机软件业的班加罗尔看来将会迅速崛起。 2)武汉(中国)由于地处中部要冲、拥有高技术产业以及数十所大学和技术学院, 武汉有很大的机会。 3)伊斯坦布尔(土耳其)由于特殊的原因,一些较为古老的城市可能超越其他一 些老牌的城市地区。一旦成为横跨亚洲和中国内地直达上海的新丝绸之路的西端起点, 伊斯坦布尔可以获得十分迅速的发展。 4)上海(中国)除了作为丝绸之路的东端外,上海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重 建,并且开发一个名为浦东新区的巨大商业中心。 5)曼谷(泰国)与东南亚其他城市相比,曼谷可能发展得更为迅速,这是因为泰 国经济提供了制造、旅游、农业及资源恢复产业的高度多样化的结合。 6)丹佛(美国)一些城市将由于高瞻远瞩的基础设施开发而超越其他城市。世界 一流的新机场提升了丹佛市成为超级城市的潜力。 7)亚特兰大(美国)除了为1996年夏季奥运会建造的穹顶体育场之类的建筑外, 亚特兰大可能会兴建拟议中长达200英里的城市外围环形高速路。 8)昆坎—图卢姆地区(墨西哥)受热带旅游开发的带动,超级大城市可能出现于 今天的“海滩城市”的周边。墨西哥的昆坎一图卢姆条状区域可以利用许多高技术工作 人员住在度假区的渴望。 9)马德里(西班牙)马德里已经投资数十亿美元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包括扩建 机场,这会有助于刺激全国旅游业的发展。 10)温哥华(加拿大)温哥华濒临太平洋,有着优越的港口设施,它时刻准备成为 全球商务交易的龙头。 7.3 21世纪城市向地下空间挑战 如果说19世纪是桥梁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那么21世纪则是地下空间 开发的世纪。 国际隧道协会25岁生日暨国际隧协25届年会,于1999年7月在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国家——挪威闭幕 来自40个国家的630多位代表,共同回忆了过去隧道与地下工 程在世界各地的发展历程,9位前任国际隧协主席在他们的精彩报告中明确断言未来21 世纪是地下工程大发展的时期。 (1)地下工程的收益大 高楼林立,桥梁纵横的景象会和本世纪初以一片滚滚浓烟为自豪的工业文明一样, 为未来的人们所畏惧。还更多的绿地给自然;追求没有污染的全天候地下立体快速交通; 享受自然节能型的地下体育、娱乐、购物设施;在天然安静、清洁的地下图书馆里探索 知识的奥秘;除了阳光,病人更喜欢地下住院设施提供的安静与安详的环境;地下贮藏 以它安全、恒温、恒湿的节能优势为人类提供更好的贮藏服务;当灾难来临时,地下空 间是人们唯一的安全处所。如此种种,地下空间为越来越走投无路的城市发展提供了最 后一次机会。 实现同样的功能,地下的选择往往比地面或地上给人类带来更大的收益。这是隧协 25届年会的一个主要结论。目前人们普遍的观念是地下的投入远大于地面,如在25米的 深度以内,开发投资一般为地面的5—7倍,深层的开发还会更高。另外,目前人们在地 下空间内较长时间的停留还存在心理和技术上的困难。所有这些使人们在决策时,往往 首先选择地面。但是,随着环境与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对于投资的内涵终于使人们得 出了一个深刻的认识,即:不论是地上方案还是地下方案,除了直接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外,建设投资还包括社会利益损失费用和环境资源。其中,环境资源就是以未来几千年 甚至上亿年的自然生态作为成本的投资。所以,如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估算一个土 木工程项目的投入,理论上,环境资源成本怎么高估也不会过分。那么,相比较而言, 地下方案所需的环境投入比地上方案要少得多,这是因为地下为人类提供的容积能力要 比地面高得多。 实际上,世界各地上百年来的城市发展史也充分说明的了这一点。仅就交通一项为 例,北京市不断的拓路增容,并未使城市交通得到有效的改善,反而使平均行驶速度越 来越低,污染越来越大,绿地越来越少,沙漠化越来越严重。难道这一成本不应计人道 路的建设投资中 面对这一趋势,积极地、主动地去研究、开发地下空间技术是一个国 家在基础建设领域的基础投入。这包括地下建造技术、建筑技术、材料技术、通风照明 技术、防灾预警技术、通讯运输技术、管理技术、维修技术、能量综合利用技术、环境 保护技术等几十个学科,都是与地上建筑工程大不相同的。准备把一个日本国变为十个 日本国的计划,准备把欧洲连成一体的计划,准备把美国四分之一的活动移人地下的计 划,无不是这些技术发展的最大推动力。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会在保留青 山绿水的同时,借助地下空间,更充分享受现代的文明。 (2)隧道技术应迅速发展 回顾隧道在本世纪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在欧洲以及全世界,隧道工程建设均开 始处于兴旺发展阶段。本世纪最宏伟的隧道工程一一英法海峡隧道,从英国东海岸的多 佛尔到法国酉部的加来,总长约50公里,其中海底部分37.5公里。列车从隧道的一端到 另一端需运行约30分钟,由此从巴黎到伦敦的旅程约为3小时,这与航空楼程所需的时 间有着强大的竞争力。在日本已建成4000多座铁路隧道,总延长达2100公里。伴随着新 干线的修建,涌现出了众多长大铁路隧道,全世界已建成的10公里以上的铁路隧道有43 座,日本就占了20座。地下空间和大陆架的开发,使日本国土的增长向立体结构方面发 展。 日本开发地下空间有一个总的发展规划,大致分三个时期:第一期利用地下10米的 空间,现已基本实现;第二期利用地下10~100米的空间;第三期开发地下100~1000米 的空间,作为储藏放射性物质的场所。日本也是地下街修建最多的国家,共有76条,总 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最大的地下街是东京的八重州地下街,面积6.8万平方米,有200 多家商店。日本的地铁规划也总是结合其城市地下空间及地面空间的利用进行综合考虑, 在日本预计人口超过1000万以上的城市中,地铁将成为其主要的交通工具。穿越对马海 峡,总长超过260公里的日韩海底隧道是铁路、公路两用隧道,现已进入地址勘探阶段, 它将把日本和韩国直接相连,进而和我国大陆沟通。日本国际高速事业团设想要把世界 大陆全部用高速公路联系起来。 土耳其和希腊至其他欧共体贸易伙伴的交通路线仅为海上通道,陆地连接特别是铁 路和公路的连接目前还不存在,随着国际间合作的加强和需要,邻国间的陆上通道已经 开始实施修建。例如,从亚洲至南斯拉夫的卡拉万克山隧道将提供一条从希腊到其他欧 共体国家的陆上通道。规划中的欧洲统一铁路总延长3075公里,包括从意大利的热亚那 到瑞典的赫尔辛堡的南北线(1505公里)和从英国伦敦至奥地利的萨尔茨堡的东西线 (1200公里),整条线路都拟将从地下100米深处通过。利用隧道穿越直布罗陀海峡, 将西班牙与摩洛哥相连,从而打开通向大陆的大门;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把丹麦、瑞典 和土耳其连接起来;穿越白令海峡将俄罗斯与美国的阿拉斯加连接起来等。 (3)国内地下工程正在开发 现在在我国也提出了修建38公里长的琼州海峡隧道的设想,国内潜在的修建海峡隧 道的地方还有:大连~胶州湾、青岛~黄岛、上海~崇明岛以及渤海海峡和台湾海峡等。 目前,我国已运营铁路隧道5500座,共计2700公里,公路隧道已运营约130公里,城市 地铁运营里程已达85公里。而且,随着基建规模的持续增长,用于交通目的的隧道里程 还在以平均每年约80公里的速度增长。地下空间日益被看作像贵重矿藏一样,是能够被 开发的自然资源。隧道工程已成为解决拥挤城市和环境敏感地区许多建筑问题的得力手 段,掘进隧道作为输送饮用水、废水、暴雨降水和交通运输需求,已成为技术上可行和 经济上有竞争力的方案。 7.4 科学与文化交叉 ——永恒的建筑高科技之美 (1)从追求高科技之美的英国建筑师谈起 尼古拉斯·格雷姆肖,1962年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建筑艺术学院,同年在伦敦建筑学 会的建筑专业深造。1965年完成学业后,他开始了建筑师的职业生涯,进入英国建筑师 特里·法雷尔事务所工作,并于1966年取得英国注册建筑师资格。1980年,尼古拉斯· 格雷姆肖在伦敦开设了自己的事务所,从此开始了个人事业的新阶段。其事务所的作品 以注重功能、精致简洁为特点,追求并创造高科技的、属于这个时代的美,追求建立在 对高科技熟悉掌握基础上的精确施工的美、优雅传递结构的美,以及追求周到考虑功能、 使用舒畅的美。其作品分布在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德国和美国等国家。 尼古拉斯·格雷姆肖曾多次参与国际设计大赛和建筑作品展览,其作品多次在法国、 意大利、丹麦、芬兰、荷兰、德国、西班牙、瑞士、美国、中国、韩国等地展出,其设 计作品获得世界各种奖励70余项。包括1992年塞尔维亚博览会大奖(英国馆设计),柏 林股票交易与通讯中心设计竞赛大奖,1994年英国皇家建筑师研究院的年度奖和1994年 密斯·范德罗欧洲建筑奖,1996年韩国PUSAN高速铁路界标的国际设计竞赛大奖和苏黎 士航空港的国际竞赛大奖等;1997年汉诺威交易大厅设计大赛中获特别推荐方案奖;阿 姆斯特丹大桥在设计竞赛中中标等。从尼古拉斯·格雷姆肖身上,建筑师应悟到的灵感 是,要关注建筑与文化的交叉,要着力去创造永恒的建筑高科技美。 (2)建筑科学与文化的交叉是必然 科学和艺术是两种不同的认识客观世界的方式。科学侧重于理性的把握和实验,艺 术侧重于感性的体悟和描述,同一个认识对象在科学和艺术上会存在不同的表现,但其 本质是相通的。从思考和运作的全程看,具体在人文科学上表现为先科学后艺术,自然 科学则是先艺术后科学。文化越发展“科学艺术越往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 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塔底分手,在塔顶会合”。浏览现代科学,其绝大部分仍然是处于 文化塔底状态,即艺术和科学壁垒森严状态。而只有建筑科学是个例外,自从它诞生之 日起便始终处于科学与艺术溶为一体的状态,井且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出现建筑 科学在科学和艺术之间摇摆以及或者迷失者走向回归的状态,以致影响到时至今日并未 形成完整的建筑科学体系或建筑艺术体系。 当我们重读《建筑十书》时,如果自问一下“20世纪我们究竟比2000多年前的罗马 人前进了多少?”我们便会惊奇地发现,在建筑的某项具体技术或材料运用上,在建设 的规模和速度上,我们确实有所前进,设备的复杂程度上也不能与2000年前同日而语, 但是在工程质量上,在建筑的基本应用原理上,特别是在哲学和文化的高度概括上,艺 术技巧和水平上,有颇多值得品味之处。建筑界,特别是建筑师,不知从何年何月何日 开始,便患上了忽视建筑学观念更新这种顽症,始终带着个体手工业作坊的痕迹,以艺 术家的身分自居,看重艺术形式流派,看重大师、手法和风格,看重材料与装饰语言等 等,而就是偏偏不重视建筑的本质和内容、功能等与科学技术相关的软硬件建设问题。 这恰恰是建筑科学技术几乎一直滞后和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必须看到,今天及未来的建筑文化进入生态环境安全的绿色时代。所以不能再采取 18世纪艺术史对待建筑采取按地区和形式分类的方法。因为这种艺术风格史的描述方法, 往往只论及建筑的表层形式,是平面化的。横向展开的,建筑内涵的许多社会、技术、 文化的因素在这里都看不清楚了,而价值观的取向则有着决定建筑从哪里来,往何处去 的影响。这些就是使建筑艺术由表现艺术向召唤艺术转变,形成召唤结构的决定性因素。 20世纪以前,建筑艺术能强调的是艺术表现力,而进入20世纪以后,对于建筑艺术的召 唤力要求不断提高,使建筑艺术的公众性、综合性大大加强。并且只有从建筑价值观角 度,才能从理论上阐明建筑是什么的问题。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建筑的认识深度、 特点的认识有所不同,而后一个阶段对建筑的认识都扩大了、加深 而且这种认识的提 高速度是加速度的,认识完成的周期在不断地缩短。 事实上,21世纪的建筑并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产品艺术,它既是物质文化产品,也是 更广意义上的精神文化产品(不局限于艺术)和制度文化产品(显示出与社会结构的同 构性)。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人人必需的生活容器的性质,是人类个体和社会存在的首要 设施——生存设施。而且建筑本身是一种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建立适宜社会“时空” 的巨大杠杆。 “有文化的建筑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建筑”。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以“21世纪的 建筑学”为主题,其6个分题之一便是“建筑文化”。建筑作品作为“时代缩影”、 “石头的史诗”,兼有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结晶的双重社会价值。呼吁人们“奋力夺优, 争取更多的建筑珍品载人中华建筑创作的史册,造就出无愧于时代和民族的建筑文化瑰 宝为后世所珍惜永存。”建筑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基本构成与 人类文化类似。建筑文化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它在整个人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主要 表现在可居性、同构性、民族性、地域性。它是人类生活方式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建 筑文化,是任何一个人的生存须臾不能离开的生存文化。 对此,建筑师及全社会的未来责任是:普及建筑文化,完善建筑科学体系,推进城 市诸专业科学与文化交叉,大力引进建筑高新技术及设计理念。 7.5 设计未来低燏”时空” 20世纪是建筑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活跃时期。由于快速发展演变,许多建筑现象显示 得比较清楚,过程比较完整,由此改变了人们先前的许多认识。21世纪作为大转折的世 纪,人类更要多几分警觉。如城市化、工业文明给人带来的不仅是光明的普罗米修斯, 还有烧毁神庙的“恶魔”海洛斯特拉特。它既带给人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却也带来了 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一方面通过先进的技术,人们无节制地向自然界索取,引起能源枯 竭、地力衰退、温室效应、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另一方面工业文明的异化劳动从心灵内 部对人进行了摧残和扭曲,专业化把人当成没有思想、没有灵魂、只知道刻板工作的机 器人;千百年来劳动中所体现的美感以及劳动过程带给人的享受和快感丧失殆尽。 自然的危机和人类情感上的危机,迫使人们醒悟和反思,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协调 发展的重要。人们开始改变生活方式,从浪费型向节约型转变,从贪婪地追求物质享受 到追求精神的丰富与环境质量的优化,这就是低燏生活的内容与要求。 燏,是热力学的概念,指无效的能量。按燏的定律,物质与能量只能沿着一个方向 转换,从可利用到不可利用,从有效到无效,从有秩序到无秩序。推演到社会,则是指 宇宙万物从一定的价值与结构开始,不可挽回地向着混乱与荒废发展。按此定律,历史 实际是从发展到衰亡的过程,能量将消失殆尽,世界最终走向“热寂”。 “低燏”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它要求减缓燏值的增加,延迟世界走向“热寂”的速 度。作为建筑师及规划师,不仅设计着产品,也设计着人的生存环境与生活方式。在设 计中应以“低燏”为思想导向,把握“低摘”的特征,按低燏的世界观进行规划及思考, 具体可从如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生态工艺:用生态工艺代替传统工艺进行无废料生产,以闭路循环形式,在生产过 程保持生态学上的洁净。生态工艺的目的是整体最优化。它把生产中的剩余物作为另一 生产用的原料进行多级使用,直到最终剩余物对生物无毒无害或能为生物吸引利用。生 态工艺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不仅要考虑产品的结构、外形及功能性,还应该注意 产品能否在生态系统中参加物质循环,能否服从整体和最优化原则,尽可能减少或避免 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以此来降低墒值的增加。 生活艺术化:表现在人们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欣赏艺术和享受工艺品带来的美感,而 是积极地参与和投入,以便使自己身心的各种潜能被激活,以求得更大的心理满足和精 神愉悦。生活的艺术化也表现在强调个人对日常事物的直接感觉和感受,井以感受过程 为乐,以发掘出事物的不同场所、不同条件与不同心境下的不同意味。自制手工艺品, 即使粗糙,却也乐在其中;自己动手布置房间,并非要当室内设计师,只是想感受这种 劳动过程以及欣赏自己的佳作。 回归自然:人与自然应协调一致,相互依存。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回归自然蔚然 成风。在饮食方面,绿色食品、家乡菜、野菜、特色菜受到青睐;在穿着上,天然棉麻 土布、腊染、手工编织、刺绣等已进入时髦一族;休闲服的舒适、随意、轻松,即使是 在正式场合,也大行其道;在室内装饰方面,人们喜欢用绿色植物、鲜花、编织品、陶 瓷品具作为室内饰物;喜欢以温馨、舒适,富有个性和艺术品味取代以往的豪华、阔气 与物质感;在建筑上,追求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喜欢将诸如光、风机、地等自然要素 提取还原到原始的形态,将人类引入到混沌洪荒的原始生活方式,体现对自然的崇敬及 新追求。 掌握“低燏社会”的特点,顺应并推动一种节制性的生活及创造方式,既是设计师 的责任,也是21世纪对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园艺师、环保工作者的新要求。或许这也 是写就本书作为新世纪献辞的主要用意。 附录:世纪的纪念 ——20世纪中国已故著名建筑师 20世纪是建筑业飞速发展的时代,建筑流派异彩纷呈,各路名家竞显才能。在这缤 纷的世界里,建筑师如璀璨的群星,为建设人类美好家园贡献出各自的智慧与才能。 建筑师肩负着时代的责任,他们为时代勾画出美丽的画卷,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构筑 巢穴和空间。 建筑师同样还负有历史的责任,他们在为人类发展记录下昨天的辉煌与衰败的同时, 还要创造出未来的美丽与发展。 我们所介绍的建筑师是这些璀璨群星中的优秀代表,他们给后辈留下了许多宝贵的 遗产与纪念,但他们没能享受到新世纪的美好与幸福,相继离我们而去。 回顾历史,人们不应忘记他们;展望未来,后代更应该铭记他们的英名。新世纪到 来之时,表达对他们的怀恋,可说是对过去世纪永久的纪念。 庄俊(1888~1990) 庄俊先生1888年6月6日生于上海,他于1910年考取清华学校庚款留学生第二届预备 班,同年赴美国伊利诺大学建筑工程系学习,获建筑工程学士学位。1914年毕业后被清 华聘为讲师和驻校建筑师。1923年秋,受清华委托,他率领百余名学生赴美留学,本人 也于1923~1924年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进修,并到美国各地及欧洲考察建筑。 1925年,庄俊在上海创办建筑师事务所。1949年以后,先后在交通部华北建筑工程公司、 建工部中央设计院和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任总工程师,直至1958年退休。 1927年,他与其他建筑师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建筑师公会(1931年改称中国建筑师学 会),当选为首任会长,以后又多次被选为会长。 庄俊早年配合美国建筑师墨菲(Henry Murphy)做清华学校校园规划及清华一些早 期建筑的设计,其完成的主要设计项目有:上海金城银行,济南、哈尔滨、大连、上海、 青岛、徐州等地的交通银行,汉口大陆银行,南京盐业银行,中国科学院上海理化试验 所,上海大陆商场,上海孙克基妇产科医院以及住宅、别墅等。 庄俊先生于1990年4月25日病逝于上海。 沈理源(1890~1951) 沈理源先生1890年7月11日生于浙江,他于1909年考入意大利拿波里奥工业大学, 攻读土木和水利工程。1915年回国,就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工程师;不久,即转向建筑工 程设计工作。初期,在北京与别人合作设计了前门外劝业场和电影院。此后,在天津建 立华信工程司,在京津一带从事建筑师业务。 1928~1934年,他任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教授,1938~1951年任国立北京 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系教授和天津工商学院及津沽大学建筑系主任、教授。在大学教学 中,除担任建筑设计课的教学任务之外,他还向学生们讲授西洋建筑史。 1949年后曾兼任纺织工业部总工程师及天津市建设委员会总工程师。 他的主要设计作品有杭州浙江兴业银行,清华大学体育馆扩建工程,清华大学电气 馆、机械馆、航空试验馆和教工住宅,北京大学沙滩图书馆,天津浙江兴业银行,天津 盐业银行,天津新华信托银行。此外,他还设计了不少商业建筑和私人宅邸等。 沈理源先生于1951年11月21日病逝于北京。 关颂声(1892~1960) 关颂声,字校声,广东番高人,1892年8月29日生于天津,他曾就读于上海圣约翰 大学,1914年去美国留学,人麻省理工学院学习,1917年获建筑学学士学位。1919年回 国后先后任天津警察厅工程顾问、北宁路常年建筑工程师,并助理监造北平协和医院。 1920年他创办了天津基泰工程司,主要负责组织和对外联系业务。他还曾担任南京首都 建设委员会工程组委员。1928年曾参加全国大学工学院分系科目表的起草和审查工作。 他曾经是中国营造学社社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关颂声因拒绝任伪满洲国工程部长而遭监禁,后经营救 脱险返回上海。 1949年后去台湾。他在台湾的建筑设计作品有香港万宣大楼。邵氏大楼、台湾人造 纤维公司、台北综合运动场、台中省立体育场等。在台期间,曾担任台湾建筑师公会理 事长,对社会福利事业和体育事业也做出过贡献。 1949年以前,基泰工程司的业务曾遍及北京、上海、南京、重庆、广州、沈阳、香 港等地,它在近代中国建筑师开办的建筑师事务所中是最负盛名的。 关颂声先生于1960年11月27日病逝于台北。 吕彦直(1894~1929) 吕彦直是山东省东平县人,1894年生于天津。他8岁丧父,9岁随姐姐侨居法国巴黎。 回国后入北京五城学堂,1911年改入清华学校,1913年毕业后去美国康奈尔大学,初学 电学,后改为建筑,1918年毕业。他曾作为美国建筑师墨菲(Henry Murphy)的助手, 参与金陵女子大学和燕京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回国后,先在上海与别人合作东南建筑公 司,从事建筑设计,主要设计有上海香港路银行公会大楼。不久,又在上海改办彦记建 筑事务所。 1925年9月,他荣获孙中山陵墓设计首奖,并被聘为陵墓建筑师。1927年5月由他设 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和纪念碑再度夺魁。 吕彦直于1929年3月18日在上海病逝。 刘敦桢(1897~1968) 刘敦桢,字士能,1897年9月19日生于湖南省新宁县,1913年留学日本,1921年毕 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建筑科。1922年回国后,在上海与柳士英等人共同创办华海公司 建筑部。1925年任教于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科,1927年该校与东南大学合并,1928年 改称中央大学。1931年加入中国营造学社,1932年任学社文献部主任。1943年任中央大 学教授,1944年起任建筑系主任,同时兼任重庆大学教授。1946年起,任中央大学工学 院院长。1949~1952年任南京大学建筑系教授,1952~1968年任南京工学院教授,其间 在1960~1968年间还任建筑系主任。1953年,创办中国建筑研究室。1955年当选为中国 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 刘敦桢先生对北京、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四川、云南等地的古建筑和园林均 做过实地考察,并写下了数十篇调查报告,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从1959年起,由他主 持编著《中国古代建筑史》,历时七载,八易其稿,于“文革”后出版。 他的重要学术著作有《中国住宅概说》、《苏州古典园林》以及《刘敦帧文集1~4 卷》。 刘敦桢先生于1968年4月30日在南京逝世。 赵深(1898~1978) 赵深先生1898年8月15日生于江苏省无锡县,1911年考入清华学校,1920年赴美国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留学,1923年获硕士学位。他曾参加芝加哥大学摩天教学大楼的 设计。1926年与杨延宝同赴欧洲考察建筑。1927年3月回国,在上海青年会建筑处任建 筑师。1930年冬自设赵深建筑事务所。1931年2月与陈植合办赵深陈植建筑师事务所, 1931年冬童囗加入,1932年改名为华盖建筑师事务所。抗战期间,他常驻昆明,主持华 盖分部工作。1950—1952年联合另5家事务所的建筑师和工程师组织“联合建筑师工程 师事务所”。1952年担任华东建筑设计公司总工程师,1953—1955年任建工部中央设计 院总工程师,1956年回华东建筑设计院任副院长兼总建筑师。 他早期的主要设计作品有上海八仙桥青年会大楼、上海南京大戏院、南京铁道部办 公楼。在华盖期间,其合作设计的项目主要有南京外交部大楼、大上海大戏院、上海浙 江兴业银行等。他本人负责设计的有八仙桥青年会大楼(合作者:李锦沛、范文明)、 无锡茂新面粉厂、无锡申新纺织三厂、昆明聚兴城银行、无锡江南大学等。解放后,他 指导设计的主要工程项目有杭州西泠饭店、苏州饭店、福州大学。泉州华侨大学、上海 虹桥国际机场、赞比亚联合民族独立党党部大楼等。 赵深先生认为,建筑有其共性,但更应注意和突出其个性;在功能要求的基础上, 建筑造型要多样化、现代化。 赵深先生于1978年10月16日在上海病逝。 杨银谬(1899~1978) 杨锡谬先生,江苏吴县人,上海交大土木工程科学士。1924~1929年在黄元吉开办 的凯泰建筑公司任建筑师。1930年在上海自办杨锡谬建筑师事务所,并任《中国建筑》 杂志发行人。1934年任上海《申报》建筑专刊主编。1948年复入凯泰建筑公司。1949年 与顾鹏程等人合办联合建筑师事务所。1951年入北京建筑设计院,任总建筑师兼三室主 任。1964年调人市规划局,后又回到市建院。 他的主要建筑设计作品有:上海中法报台、上海特区法院、百乐门舞厅、国立上海 商学院、南京饭店、大都会花园餐厅、北京太阳宫体育馆、网球馆、北京工人体育馆、 北京工人体育场、北京陶然亭游泳场、北京红领巾湖室外游泳场等项目。 杨锡谬先生曾任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建筑学会第一、二、三、四届理事。 杨锡谬先生于1978年在北京逝世。 林克明(1900~1999) 林克明先生1900年7月生于广东东莞市,曾在法国学习,1926年毕业于法国里昂建 筑工程学院。 1926年回国后,在汕头市工务科负责道路工程及城市规划方案。1929年为省立工业 专门学校兼职教授,1930年受聘为广州中山纪念堂建设工程顾问。1932年他创办了国内 最早的几个建筑工程系之一的襄勤大学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1933年成立林克明 建筑设计事务所。1945年任中山大学工学院建筑系教授。 1949年后,林克明先后在黄埔建筑管理局、广州市市政建设计划委员会、市建筑工 程局、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市设计院等部门任领导,负责技术领导工作。1972年任广州 市设计院副院长,1975年调任广州市基本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兼总工程师。1979年起兼任 华南工学院建筑系教授及该校设计研究院院长。 林克明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 协常委,广州市政协副主席。1992年获广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广州市优秀专家 学者”称号。1990年被评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53~1978年任中国建筑学 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由他设计或负责主持的工程主要有:原中山图书馆(现改名为中山文献馆)、广州 中山纪念堂(任工程顾问)、广州市政府全署(现市政府办公大楼,该方案获方案竞赛 第一名)、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牌楼、襄勤大学工学院师范学院教学楼、苏联展览馆(中 苏友好大厦)、广东科技馆、羊城宾馆(现东方宾馆旧楼)等建筑。 他还著有《城市规划概论》、《现代建筑思潮》、《建筑设计原理》等著作。 林克明先生于1999年3月在广州病逝。 童囗(1900~1983) 童囗先生,字伯潜,满族。1900年10月2日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25年留学美国, 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在全美建筑系学生竞赛中获1927年亚瑟斯·布鲁克纪念奖 (Arthur Spayed Brooke Memorial Prize)二等奖及1928年同一竞赛一等奖。1927年 获学士学位,1928年获硕士学位。毕业后,他在美国工作两年,1930年赴欧洲考察建筑。 回国后于1930~1931年间任东北大学建筑系教授、主任。1931年冬在上海加入赵深陈植 建筑师事务所,1932年该所更名为华盖建筑师事务所,他主要是主持图室工作,直至 1952年结束华盖的全部业务。1944年起兼任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1949年以后一直任南 京工学院建筑系教授、建筑研究所副所长。 在华盖建筑事务所期间,与赵深、陈植二人合作设计的主要项目有南京外交部大楼、 大上海大戏院、上海浙江兴业银行等。重束参加设计的工程约100项,其中主要的有南 京首都饭店、上海金城大戏院、南京下关电厂、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馆、南京地质矿产陈 列馆等。晚年主要从事理论历史研究工作。 他还著有《江南园林志》、《Chinese Garens》(《中国园林》)。《Glimpses of Gardens in Easters China》(《东南园墅》)、《近百年西方建筑史》、《重囗 画选》、《童囗素描选》等著作。 童囗先生于1983年3月28日病逝于南京。 梁思成(1901~1972) 梁思成先生是广东省新会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东京,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 校。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2月获学士学位,当年6月 获硕士学位。1927年7月~1928年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1928年3 月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1928年8月回国后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并担任系主任, 直至1931年6月。1930年加入营造学社,1931—1945年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 1932~1933年在北京大学讲授建筑史。1933~1946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讯 研究员并兼任研究员。1934年起任中国古物保存委员会委员。1945—1946年任中国战区 文物维护委员会副主任。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并担任教授、系主任。1947年被任 命为联合国总部大厦设计委员会中国代表。1948年9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从1949 年起,先后任北平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和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1953年起任中国 建筑学会副理事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 他的主要设计作品有:北京仁立地毯公司铺面、吉林大学校舍《与陈植、童囗合 作》、交通大学校舍、北京大学地质馆、北京大学女生宿舍等。他曾为人民英雄纪念碑 (建筑设计主持人)、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进行了方案设计。 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古代建筑和文物保护做了大量工作,他曾与同事对国内2000多处 古建筑和文物进行过调查,并以此写出了《中国建筑史》。他对如何继承和发扬民族建 筑风格,城市规划中如何保护优秀民族传统建筑,以及在传统建筑理论等方面进行了深 入的研究和探索,写出了大量的理论文章,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资料。 梁思成先生于1972年1月9日在北京逝世。 杨延宝(1901~1982) 杨延宝先生,字仁辉,1901年10月2日生于河南省南阳县。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中 等科,1921年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4年毕业后获硕士学位,后在美国费 城工作,曾参加了克利夫兰博物馆的设计。1926~1927年赴欧洲考察建筑,1927年回国 后加入天津基泰工程司,主持图房工作直到1948年。1940年起兼任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 1949年后历任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授、副院长和建筑研究所所长。1979~ 1982年任江苏省副省长。1953年起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第一、二、三、四届理事会副理 事长,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1957年和1961年两次当选为国际建筑协会副主席。1955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 由他主持设计的主要作品有京奉铁路奉天总站、北京交通银行。南京中央医院、清 华大学图书馆扩建工程、南京中山陵园音乐台、沈阳东北大学、北京和平宾馆等。他还 参加过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北京图书馆(新馆)、毛主席纪念堂等工程的方 案设计。他一生主持、参加及指导的建筑设计达100余项。 他的主要著作有《综合医院建筑设计》、《杨延宝建筑设计作品集》、《杨延宝水 彩画选》、《杨延宝素描选集》。他还撰写了许多有关城市规划、环境设计等方面的文 章。 杨延宝先生于1982年12月23日在南京病逝。 陈伯齐(1903~1973) 陈伯齐先生1903年7月生于广东省台山县,1930年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学习建筑专 业,1934年又到德国的柏林工业大学建筑系学习,1939年毕业;在此期间先后到过欧洲 许多国家考察建筑。1940年回国后,在重庆大学受命创建建筑系井任首届系主任。此外, 先后在中山大学、华南工学院等校任教授、系主任。40年代曾任重庆浮图关体育场总工 程师、都市建设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建筑组组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建筑学会理事、 中国城乡规划委员会委员及建筑创作委员会委员、高等工业学校建筑学教材编审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广州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及广州市防空委员会工程处工程师等职。1958~ 1959年作为广东建筑学会代表之一两次参加北京十大建筑设计组工作。他还曾任广东省 政协第一、二届委员会委员。 由他主持设计的主要作品有:重庆浮图关体育场,广州文化公园总体规划及展览馆 设计,广州女子师范学校规划及设计,广州园林一条街实验性住宅,武汉华中理工大学、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和武汉测绘学校的校园总体规划,中山医科大学校区总体规划,广州 华南工学院总体规划及1号楼教学楼。化工楼设计等。他还参加过北京人民大会堂和广 西桂林风景城市规划的设计。他一生主持、参加和指导设计的工程达100余项。 陈伯齐先生1973年10月4日在广州市病逝。 夏昌世(1903~1996) 夏昌世先生于1903年5月生于广东省一个华侨工程师家庭,年轻时赴德国学习, 1928年在德国卡尔斯普厄工业大学建筑专业毕业并考取工程师资格。1932年在德国蒂宾 根大学艺术史研究院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于1932~1939年在南京任铁道部、交通部工程 师。1940~1941年任国立艺专、同济大学教授。1942~1945年任中央大学、重庆大学教 授。1946~1952年任中山大学教授,1952年起改任华南工学院教授,1973年8月移居德 国弗赖堡市。 他曾担任过中国建筑学会第二、三届理事会理事,并任广东园林学会常务理事长。 1982年曾回国侨居香港,并先后返回广州指导和参加暨南大学华侨医院设计工作。 他的主要设计作品有:华南工学院图书馆、行政办公楼、教学楼及校园规划,广州 文化公园水产馆,中山医学院医院大楼、教学楼群和实验室等,湛江海员俱乐部,海南 亚热带研究所专家楼,武汉三所新建高等院校设计,鼎湖山教工疗养所,桂林风景区规 划与设计,广西医学院设计。其中中山医学院教学楼群1993年获中国建筑学会成立40周 年颁布的优秀建筑创作奖。 他著有《园林述要》一书,还在《建筑学报》、《园林学报》、《建筑理论与实践》 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有关亚热带建筑设计、中国园林及岭南庭园等方面的文章。 夏昌世先生于1996年12月4日在德国费赖堡市病逝。 谭垣(1903~1996) 谭垣先生1903年生于广东省中山县,早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读书,1929 年获学士学位。回国后参加上海范文照建筑师事务所,从1931年起兼任南京中央大学建 筑系教授,1934年2月起任专职教授。1937年随中央大学迁重庆,并在重庆大学建筑系 兼职。1947年到上海之江大学任教。从1952年起任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晚年致力 于研究纪念性建筑。 50年代主持设计的“上海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扬州烈士纪念园”获设计竞赛一等 奖,1983年设计的“聂耳纪念园”方案获设计竞赛一等奖。 专著有《纪念性建筑》一书。 谭垣先生于1996年在上海病逝。 林徽因(1904~1955)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福建省闽侯人。1904年6月10日生于杭州,1920年随父赴欧洲 游历伦敦、巴黎、日内瓦,同年入伦敦圣玛利女校学习。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1924 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1927年毕业,获美术学士 学位。同年人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1928年3 月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1929年出任东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讲授《雕塑史》 和专业英语。1931年应聘到北京中国营造社任职。 1931~1946年在中国营造学社期间,参加调查研究中国古建筑,足迹遍及北京、河 北、山西、浙江、河南、山东、陕西等地。 1946年担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讲授《中国建筑史》,并为研究生开设《住宅概 说》等专题课。1949年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工作,1951年为天安11广场人民英 雄纪念碑碑座设计纹饰和浮雕图案。1951年调查研究景泰蓝新图案,还亲自参与测试。 1950年兼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工程师,1953年当选中国建筑学会第一届 理事会理事、《建筑学报》编委、中国建筑研究委员会委员。 参与设计的工程有北京大学地质馆、灰楼学生宿舍,云南大学学生宿舍,清华大学 教师住宅,中南海怀仁堂装修工程等。 她发表的有关建筑的论文主要有《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 (与梁思成合著)、《清式营造则例》第一章绪论、《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署名林 徽因、梁思成)、《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的鉴别问题》(署名林徽因、梁思成)、 《中国建筑史》(辽、宋部分)、《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梁思成、莫宗江合 著)。 她的文学作品主要有《谁爱这不息的变幻》、《笑》、《情原)、《一天》、《激 昂》、《昼梦》、《瞑想》等诗篇几十首;话剧《梅真同他们》;短篇小说《窘》、 《九十九度中》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阳光》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林 徽因诗集》(1985年)。 林徽因集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于一身,她是20世纪中国建筑界的才女。 林徽因1955年4月1日病逝于北京。 卢毓骏(1904~1975) 卢毓骏先生1904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后入巴黎国立公共 工程大学学习,1925年在巴黎大学都市规划学院任研究员。1929年回国,在南京考试院 工作。1949年到台湾,并于1961年创办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建筑与都市设计系。 他的主要建筑设计作品有南京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大考场及铨叙部,汤山望云别 墅,南京高等法院,台湾科学馆,交通大学电子研究所、教职员宿舍,“中国文化大学” 校园规划及华冈校舍、大仁馆、大义馆、大伦馆、菲华楼、大恩塔,“司法行政部”大 法庭及法官训练所,台中日月潭玄及慈思塔、考试院等。 他的专著有《防空建筑工程学》、《防空都市计划学》、《新时代都市计划学》、 《现代建筑》、《中国建筑史与营造法》。他发表的论文主要有《建筑艺术新论》、 《三十年来中国之建筑工程》、《新时代工业化之应有认识》、(明堂新考——个中国 建筑师想像中的中国古代明堂》、《反映有机文明的中国建筑》、《都市计划及造园》、 《以柔克刚——防御原子弹建筑的若干构想》等。 他认为,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必须与都市计划有良好的配合。在教学中,他强调学生 要尽力多涉猎艺术、工学、设备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多接触文学、哲学,只有如此才 能加强设计的深度。 卢毓骏先生于1975年在台湾病逝。 刘鸿典(1904~1995) 刘鸿典先生,字烈武,1904年生于辽宁省宽甸县。1932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建筑系, 获学士学位。后在上海市中心建设委员会建筑师办事处任技术员,在此期间曾获实业部 颁发的建筑师证书。1936~1939年在上海交通银行任建筑师。1939~1941年在上海浙江 兴业银行总行任建筑师。1941年在上海创办宗美建筑专科学校,兼营建筑师业务。1947 ~1949年成立鼎川营造工程司,执行建筑师业务。新中国成立后任东北工学院建筑系二 级教授,兼教研室和建校设计室主任。1956年任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 学)建筑系首任系主任。历任中国建筑学会第一、二、五届理事会理事,建工部教材编 审委员会委员、国家建委科学研究审查委员会委员,是国家有特殊贡献专家津贴获得者, 他还参加了《中国大人文自然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进、《美术辞林》、《陕西省地 方志》等大型辞书的编撰工作。 他的主要建筑作品有上海市中心游泳池、上海市中心图书馆、福州交通银行、南通 交通银行、杭州交通银行、上海南京西路美琪大厦。上海虹口中国医院、上海淮海中路 上方花园风格各异的独立别墅群。东北工学院校园总平面设计、东北工学院冶金馆、长 春分院教学楼。沈阳工学院采矿馆、淮南矿区火力发电厂等。 他还主持了华山风景区及多个城市规划的评议会。参加了兵马涌二、三号坑、陕西 省历史博物馆、临潼贵妃池重建,广州市游乐园。西安火车站、西安市南大街拓宽工程 等多项设计方案的评议。 刘鸿典先生于1995年在西安病逝。 陆谦受(1904~1992) 陆谦受先生是广东省新会人。幼年随父赴英,1930年毕业于伦敦英国建筑学会建筑 学院(Dip.A.A),为英国皇家建筑学会会员(A.R.I.B.A)。1930年回国,任上海中国 银行建筑科科长。1935年当选为中国建筑师学会副会长。1949年联合留英归来的王大同、 陈占祥、郑观宣等组成“五联建筑师事务所”。1949年后赴香港。50年代曾以自己的事 务所与甘铭、周耀年及李礼元等建筑师事务所合作参与香港大型村屋——苏屋村的部分 设计。 他的建筑设计作品主要有上海中国银行总行、上海中国银行西区分行、汉口路华商 证券交易所、中国银行行员宿舍、南京珠宝廊中国银行、青岛中国银行行员宿舍、苏州 中国银行、南京金城银行等。其中,上海中国银行总行位于上海外滩,是该地众多高层 建筑中唯一由中国建筑师设计的(由英商公和洋行担任顾问工程师)。 他倡导的建筑主张是,一件成功的建筑作品,第一不能离开实用的需要;第二不能 离开时代的背景;第三不能离开美术的原理;第四不能离开文化的精神。 王华彬(1907~1988) 王华彬先生是福建省福州市人,1907年11月15日生。1927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庚款留 学生预备班,后留学美国欧柏林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院,获硕士学位。1933年 回国,先后任上海市中心建设委员会建筑师、上海沪江大学教授、之江大学建筑学系主 任。教授。1949年后历任上海市房管局总工程师、建筑工程部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总建 筑师、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等。曾当选为上海市第一届人大代表,全国第三届 人大代表,历任中国建筑学会第二、三、四、五、六、七届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先后当选为北京市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 50多年来,王先生在建筑教育、建筑设计、科学研究与学术理论等方面做出了重要 贡献。他在中青年时期主持设计过很多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及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主持 过全国性居住建筑、办公楼建筑及食堂建筑的整体标准设计等,他在建筑风格、建筑历 史、建筑标准、建筑科技等方面都发表过重要文章。他参加编制的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 程中的《汉语主题词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他在中国建筑学会和键筑学 报》工作期间,为促进建筑学科的发展作了大量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综合性学术活动 的开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王华彬先生于1988年8月22日在北京病逝。 刘致评(1909~1995) 刘致平先生字果道,辽宁铁岭人,1909年生,1928年考入东北大学,是建筑系第一 班学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逃亡关内,入中央大学建筑系插班借读,1932年毕业。 1933年入上海华盖建筑师事务所。1934年到浙江省风景整理委员会任建筑师。1935年经 梁思成推荐,到北京中国营造学社任法式助理,1943年起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 1946年以后担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从1934年到1945年,他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测绘杭州六和塔并做修复设计,协助梁 思成绘制《清工部工程做法》补图并撰写文字说明,协助梁思成编辑《中国建筑设计参 考图辑》(共10辑),调查研究河北沧州古建筑,做河北正定隆兴寺及赵州大石桥修复 设计,调查研究北京北海静心斋和恭王府,云南和四川民居,撰写四川广汉县志中有关 城市建设和建筑的篇章。 刘致平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建筑设计参考图辑》、《云南一颗印》、《中国建筑类 型及结构》、《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等。 刘致平先生于1995年11月14日病逝于北京。 张镈(1911~1999) 张镈先生祖籍山东省无棣县,1911年4月12日生于广州。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 筑系。后在北平、天津、南京、重庆、广州等地和香港基泰工程司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1941~1944年,曾在北京故宫进行大量古建筑测绘工作。1940~1946年兼任天津工商学 院建筑系教授。1951年3月从香港回京,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1995年退 休,聘为院顾问总建筑师。 张镈先生生前主持和指导设计了百余项重大工程,设计工程数量之多,实践经验之 丰富,造诣之深,设计水平之高在建筑界享有盛誉。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友谊宾 馆、北京饭店东楼和贵宾楼等工程是其大量作品中的代表作。 张镈先生是无党派知名人士,曾任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市第七、八。 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他还是北京市政协第一、二、三、四届委员,并任 第三、四届政协常委。 张镈先生曾担任北京市人民政府专业技术顾问、首都建筑艺术委员会顾问。曾兼任 清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班导师、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顾问。 张镈先生从事建筑设计工作65年,把毕生的精力全部献给了建筑事业。在他晚年之 际,仍然笔耕不辍、著书立说,一生为祖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94年出 版张镈先生所著的《我的建筑创作道路》一书,是当代中国建筑师完成的第一本自传。 张镈先生于1999年7月1日在北京逝世。 陈明达(1914~1997) 陈明达是湖南祁阳人。1932年经莫宗江介绍到中国营造学社工作,当刘敦桢助手, 并参加考察古建筑,整理绘制资料。1935年提升为研究生。1940年,随梁思成、刘敦帧 考察西南地区40余县的古建筑。1942年参加彭山崖墓发掘工作,并绘制了崖墓的地形图 和墓葬的建筑结构图。 1944年在重庆任中央设计局研究员,1945年参加重庆道路网及分区规划设计工作, 1946年任陪都建设委员会工程师。新中国成立后设计中共西南局办公楼和重庆市委办公 楼。1953年到文化部文物局任工程师,1960年调文物出版社任编审,1971年调建筑科学 研究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任研究员至1987年离休。 他的主要著作有《应县木塔》、《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中国古代结构建筑技 术》、《陈明达建筑与雕塑史论》。 陈明达先生1997年8月在北京逝世。 徐中(1912~1985) 徐中先生1912年7月28日生于江苏省常州市,193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获学 士学位。1937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建筑硕士学位。1939年起任教于中央大学建筑系, 1949~1950年任南京大学建筑系教授,1950年任北方交通大学建筑系教授、系主任。 1952年任天津大学建筑系教授、系主任,名誉系主任。从1939年至1949年除担任教学工 作外,还做了大量的建筑设计。1953年起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第一、二、三、四、五届 理事会理事(四届为常务理事)。他还当选为天津市建筑学会第一、二、三、四、五届 副理事长,1984年为名誉理事长。他作为中国建筑学会代表团代表于1955年出席了在荷 兰海牙召开的第五届国际建筑师协会大会,1965年出席了法国巴黎第十届国际建筑师协 会大会。他曾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委员、常委。 从1939年起,徐中先生一直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在大学教学期间,曾为青岛市金城 银行经理设计一幢英国半木结构式住宅,至今保留完好。主要作品有南京国立中央音乐 学院校舍、南京馥园新村住宅、南京交通银行行长钱新之住宅、北京商业部进出口公司 办公楼、对外贸易部办公楼、天津大学教学楼等。他还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 堂、北京图书馆及古巴吉隆滩纪念碑等工程方案设计。 徐中先生于1985年12月19日在天津病逝。 林乐义(1916~1988) 林乐义先生1916年2月17日生于福建省南平市。1937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 抗战胜利后,林乐义荣获美国南方各大学建筑设计比赛一等奖,并到美国佐治亚理 工学院研究建筑学,被聘为该校建筑系特别讲师。1950年回国后,历任北京中南建筑公 司总建筑师、建筑工程部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河南省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建筑师、建设部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顾问总建筑师,还应聘为 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中国建筑工程公司顾问、北京市文物古迹保护管理委员会、中国 壁画学会筹委会副主任等职。 林乐义先生设计了许多工程,主要代表作品有:桂林艺术馆、广西大学。南京储汇 大楼、广西忠烈祠、北京首都剧场、北京电报大楼。中国驻波兰大使馆、北京东郊使馆 区工程、青岛一号工程、中南海怀仁堂和紫光阁改建工程、郑州“二·七”烈士纪念塔、 北京国际饭店,其多项设计均博得社会高度好评。林乐义先生的设计,多次在国内外获 奖。他主持编写的《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一版),已成为建筑和其他专业设计人员常 备的重要工具书。 林乐义的名字和他的成就,已载人了英国伦敦出版的《世界建筑史》。林乐义先生 1988年10月15日病逝于北京。 佘畯南(1916~1998) 佘畯南先生1916年10月6日生于越南。1941年10月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建筑 系。1946年在香港建筑师事务所任建筑师,1951年携妻儿从香港回到广州,任广州市卫 生局卫生工程建设委员会工程师。1952-1957年任广州市建设工程局设计处工程师、广 州市建筑设计公司副经理。1957年起一直在广州市设计院从事建筑设计及技术领导工作, 历任广州市设计院副院长、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顾问总建筑师、名誉院长,中国建 筑学会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副理事长、第六届常务理事,第七届、第八届名誉理事,广 州市建筑学会名誉会长、广州建筑师学会名誉会长。1985年起任西南交通大学、华南工 学院兼职教授。1989年被授予中国勘察设计大师称号,1985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 号和“五一”劳动奖章;1986年被评为全国城乡建设系统科技工作劳动模范。1997年11 月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资深院士)。 佘畯南先生是现代岭南建筑创作的杰出代表。他以现代建筑设计手法和内涵结合岭 南地区的特点,创作出一批领导潮流的优秀作品。他设计的代表作有:广州友谊剧院。 广州东方宾馆新楼、中山温泉宾馆、白天鹅宾馆、福州温泉宾馆、汕头国际金融大厦、 海口宾馆。深圳博物馆、汕头市政府大楼等。70年代开始,他先后主持了我国驻西德、 挪威、瑞士、澳大利亚、泰国、塞浦路斯、希腊等国的使馆设计,在国外享有盛誉,获 得中外建筑界和我国外交部的高度赞扬。他还担任了北京饭店扩建和国宾馆设计的技术 顾问,曾参与毛主席纪念堂、老一辈革命家纪念馆等方案设计。 佘畯南先生于1998年7月29日在广州病逝。 朱畅中(1921~1998) 朱畅中先生1921年6月19日生于浙江杭州,1941年10月至1945年9月在重庆中央大学 建筑系学习,成绩优异,毕业时获“中国营造学社桂宰奖学金”第一名。1945~1947年 任武汉区域规划委员会技术员、湖北省建筑工程处工程师、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设计室 工程师。1947年受聘到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协助梁思成先生为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初创、 发展和壮大做了大量工作。1952—1957年留学于莫斯科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获副博士 学位。1957年学成归国后,继续在清华大学任教,历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城市规 划教研组主任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资深会员、中国城市规划学 会风景环境规划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建设部风景名胜专家顾问。1985年,受清华大学 委派,朱畅中先生兼任烟台大学建筑系第一届系主任,为烟台大学建筑系的筹建和发展 奠定了基础。 1950年,清华大学建筑系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竞赛中奖获选,朱畅中先生 是国徽设计小组的主要成员之一。1980年开始,主持黄山风景区总体规划,1992年,在 “风景环境与建筑学术讨论”中,朱畅中先生组织起草并正式制定了《国家风景名胜区 宣言),成为保护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文献。 朱畅中先生于1998年3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王泽生(1930~1994) 王泽生先生广东潮州人,1930年生于香港。1955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建筑学系,获荣 誉学士衔。他是香港建筑师学会资深会员,新加坡建筑师学会会员,香港注册建筑师。 1957年创办王伍建筑工程师事务所,1964年创办工伍欧阳建筑工程师事务所,1972年创 办王欧阳建筑工程师事务所,1973年当选为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曾任王欧阳(香港) 有限公司董事、王欧阳(土木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董事、王欧阳(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董事、王欧阳(设计)有限公司董事、王欧阳(新加波)私人有限公司董事、王欧阳 (马来西亚)有限公司董事,直至去世。 他从事设计的工程项目不下几百项。如凯悦酒店、玫瑰新村、赛西湖住宅群、沙田 第一城、黄埔花园(知名的船形商场)、华人街;近期比较知名的有太古广场、恒生银 行香港总行大厦、李宝椿联合世界书院、香港大学新图书馆、九龙香格里拉酒店、假日 酒店、九龙酒店等。他还设计了不少海外工程,如温哥华的办公大楼、马来西亚摈城假 日酒店、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假日酒店、新加坡的PARKVIEW假日酒店,及正在兴建的马来 西亚吉隆坡国际酒店、君悦酒店及DUTA广场,印尼泅水威仕汀酒店及雅加达假日酒店等。 作为香港第一代资深建筑师,他对培养青年建筑师一向不余遗力,给予他们充分发 挥的空间。曾经跟随过他的建筑师,很多都已在香港建筑界中独当一面,做出贡献。 王泽生先生1994年病逝于香港。 郭怡昌(1936~1996) 郭怡昌先生是广东海丰县人。1936年5月10日生于越南南方,1947年10月回国。50 年代末毕业于广东省建筑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1964年调进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 院,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历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主任建筑师、院总建筑师,并担任 广东省建筑学会理事、广东省建筑创作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城市环境艺术委员会委员、 华南理工大学顾问教授。 郭怡昌先生从事建筑创作实践37年,由他亲自主持和设计的重大工程项目有30余项, 许多项目获奖。他以成功的佳作,在建筑创作领域里,尤其是在岭南建筑风格的探索中, 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建树。1994年被建设部评为勘察设计大师。由他主持设计的主要建设 项目有:广东铁路新客站(合作设计),北京钓鱼台国宾馆12号楼,广东省人大常委会 会议厅,深圳图书馆(合作设计),中国工艺美术馆(合作设计),东莞科学馆、图书 馆、博物馆(合作设计),汕头市委办公楼(合作设计),东莞银城大厅(合作设计)。 郭怡昌先生于1996年3月19日在出差途中不幸猝然逝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