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其它文库科普知识上帝的指纹>第26章 在地球漫长冬季中诞生的物种
上帝的指纹

作者: 葛瑞姆·汉卡克 译者:李永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章 在地球漫长冬季中诞生的物种



  所谓历史,是我们对自己作为一个物种的全部记忆,而就我们记忆所及,在整个“历史”中,人类从不曾面临彻底的毁灭。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地球上固然出现过可怕的自然灾害,然而,在过去50O0年中,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确不曾遭逢灭种的危机。
  情况一直就是如此吗?如果我们追溯到更早的年代,我们可不可能发现,在某一个时期,我们的祖先差点就被全部消灭?世界各民族流传的洪水神话和其他灾难故事,焦点对准的似乎就是这么一个时期。一般学者总是认为,这些神话只不过是古代诗人的幻想而已,不值得当真。学者有没有可能判断错误呢?说不定,我们的史前祖先确实经历过一连串重大天灾,只有少数人侥幸存活下来,分散世界各地,各自求生。难道完全没有这个可能吗?
  我们正在寻找一个时代,希望它跟这些神话配合得天衣无缝,就像灰姑娘脚上的鞋子。在这场追寻中,我们不必探究现代人类出现之前的任何时期,因为那样做显然毫无意义。我们感兴趣的并不是生活在一百多万年前的“巧能人”(HO mo habilis)或“直立人”(Homo erectus),甚至不是旧石器时代欧洲的“尼安德塔人”(Homo Sapiens neanderthalensis),而是我们自己所属的物种——“智慧人”(Homo sapiens sapiens),也就是现代的人类。说起来,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历史并不算长久。
  现代人类究竟何时出现在地球上?对于这个问题,学界至今犹争论不休。有些学者声称,具有I0万年以上历史的人类遗骸虽然残缺不全,但仍可视为“十足的现代人类”。其他学者则认为,3.5万年到4万年是比较合理的数字。另有一群学者提出折衷——5万年。没有一位学者拿出确凿的证据。一位专家坦承:“‘智慧人’这个名称所代表的充分进化的现代人类,它的起源在古生人类学上仍旧是一大谜团。”①
  化石记录显示,人类经历的进化过程,整个说来大约有350万年之久。为了方便学术研究,一般学者都把1974年在东非大裂谷(Great Rift Valley)发现的遗骸,视为人类化石记录的起始。这副骸骨属于一个身材矮小、用双足行走的原始人——学者替她取名为“露西”(Lucy)。脑容量只有400毫升(还不及现代人类平均脑容量的1/3),露西实在称不上人类。然而,她也不算是猿猴,因为她具有一些显著的“似人”特征,尤其是她那挺直的步姿,及骨盘和后齿的形状。基于这些和其他理由,她所属的物种——学术界将之归类为“天南人猿”(Australo Pithecus afarensis)——被大部分古生人类学家认为是我们最早的直系祖先②。
  大约200万年前,人类的始祖“巧能人”开始留下头颅和骨骼化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物种表现出明确的进化征象,躯体变得越来越“苗条优雅”,脑容量逐渐扩大。继“巧能人”而起的“直立人”,具有900毫升的脑容量(相对于“巧能人”的70O毫升);大约160万年前,他们开始出现在地球上。往后的100万年间,直到大约40万年以前,人类似乎没有经历重大的进化——至少没有肥化石显示这点。然后,“直立人”开始绝迹;接着,古生人类学家所称的“智慧级”人类开始缓慢地——非常、非常缓慢地——出现在地球上:
  
  人类究竟何时开始过渡到比较有智慧的形式,实在很难确定。有些学者认为,这个过渡牵涉到脑容量的扩大和头盖骨的变薄,早在4O万年前就已经开始。可惜的是,这个关键时期并未留下足够的化石,以致我们未能确定这期间究竟发生何事③。

  有一点我们倒是可以确定:会讲故事、创造神话的“智慧人”——现今人类所属的亚种——在40万年前根本就还没有出现。学界公认,“有智慧的人类是从‘直立人’演变而来”④;而且,有证据显示,40万年到10万年前这段时期,地球上确实出现过一些‘古代智慧人类’。可惜的是,至今我们仍无法理清这些过渡人种和现代人类的关系。上文提到,有些学者认为,可以称为“智慧人”的第一批人类就是出现在这段时期的末期。可是,他们遗留下的骸骨全部残缺不全,他们的身分也未获得学界普遍确认。其中最古老的遗骸——一块残缺的头盖骨——被推定为公元前113000年遗留下的现代人类标本⑤。就在这个时期,一个具有明显特征的亚种,西方人所熟知的“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 Man,译注:旧石器时代居住在欧洲的猿人,遗骸1857年出土于德国尼安德塔谷地)开始出现。
  身材魁梧、肌肉结实、额头高耸、脸庞突出的尼安德塔人,具有比一般现代人还要大的脑容量(1400毫升,对我们的1360毫升)。对这个“聪明的、敏锐的、足智多谋的”人种来说,偌大的脑容量不啻是一笔珍贵的资产。化石记录显示,从大约10万年前开始,直到4万年前,他们确实是主宰地球的物种。在这段漫长时期的某一个阶段,“智慧人”逐渐崛起;从大约4万年前开始,他们留下化石遗骸,显示他们确实是现代人类。到了大约35000年前,他们完全取代尼安德塔人,成为地球的主宰⑤
  总而言之,长得像我们的人类——如果他们刮掉胡子,穿上现代衣裳,走在街上,我们绝木会多瞧他们一眼,把他们当作怪物看待——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肯定不会超过11.5万年前,甚至很可能不会超过5万年前。我们探讨的那些灾难神话所反映的,如果确实是人类在某个时期经历过的地质剧变,那么,这些灾祸必定是发生在过去11.5万年间,甚至很可能在过去5万年间。
   
灰姑娘的鞋子

  在地质学和古生人类学中,我们发现一个奇异的现象:最后一次冰河时代的开始与进展,和现代人类的崛起与繁衍,在时间上几乎不谋而合。同样令人惊异的是,我们对两者所知都不多。
  在北美洲,最后一次冰河时代被称为“威斯康星冰川作用”(Wisconsin Glaciation,地质学家研究威斯康星州的岩层因而得名)。根据专家推算,它的早期历史可追溯到11.5万年前。此后,冰冠的推进和消退起伏不定,而速度最快的一次冰雪累积,发生在6万年前和l.7万年前之间。整个过程在学者所称的“塔兹威尔大推进”(Tazewell Advance)时达到顶点——大约在公元前15000年,冰川作用扩展到最大的范围。然而,到了公元前13000年,数百万平方英里的冰原却开始消溶(原因至今未明);到了公元前800O年,“威斯康星冰川作用”整个消失⑦。
  冰河时代的全球性现象,北半球和南半球都受到影响,因此,相似的气候和地质情况也出现在世界其他许多地区,尤其是亚洲东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美洲。当时,欧洲出现大规模冰川作用:冰雪从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和苏格兰向南延伸,一路扩展,涵盖英国的大部,丹麦、波兰、俄罗斯、德国许多地区,瑞土全境以及奥地利、意大利、法国的大部。被地质学界称为“沃姆冰川作用”(Wurm Glaciation)的欧洲冰河时代,大约开始于7万年前,比美洲冰河时代稍晚,但在同一个时代——1.7万年前——达到顶点,然后迅速消退,在同一个时期结束⑧。
  冰河时代的历史具有几个关键阶段:
  ①、大约6万年前,“沃姆”、“威斯康星”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冰川作用全面展开;
  ②、大约1.7万年前,在东半球和西半球,冰原的扩展达到最大的范围;
  ③、继之而来的是长达7O00年的冰川消溶时期。
  现代人类的崛起,正好是在这段漫长的地质和气候大变动时期,而这个时期的最大特征,就是严寒的天气和四处泛滥的洪水。冰原持续扩展的几千年间,我们的祖光固然饱受惊吓,但冰川消溶的那7000年,尤其是积雪迅速地、全面地溶化的那些日子,情况想必更可怕。
  我们不可妄加猜测,居住在那个动荡不安年代的人类,在社会组织、宗教信仰、科学和心智发展上究竟已经进化到什么程度。在一般人心目中,他们全都是栖身在山洞的原始人。这个刻板印象可能是错误的。事实上,我们对他们了解不深,只知道在身心两方面都跟我们差不多。
  在地质大变动那段时期,很可能,他们好几次面临彻底的毁灭;学者们不屑一顾、认为不具历史价值的那些灾难神话,说不定记录的是真实事件和目击者的报告。在下一章我们会发现,如果我们想寻找一个时代,希望它跟这些神话配合得天衣无缝,就像灰姑娘脚上的鞋子,那么,我们寻找的很可能就是地球上的最后一次冰河时代。
  
  注释:
  ①罗杰·李文《人类的进化》,74页R0ge Lewin,Human Euolution,fLewh,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Oxford,1984,p.74.
  ②约翰森与艾迪《露西:人类的起源》,28、259~310页。Donald C.Jo hanson and Maitland C.Eddy,Lucy:the Beginnings of Mankind,Pal adin,London 1982,pp.28,259-310.
  ③《人类的进化》,76页。
  ④《大英百科全书》,1991年版,第18卷,831页。
  ⑤《人类的退化》,76页。
  ⑥同上,73、77页。
  ⑦《大奖百科全书》,1991年版,第12卷,712页;哈普古德《极地之道》,146‘152页。C.H.Hapgood,Path of the Pole,Chilton Books,New Y0rk,1970,pp.146,152.
  ⑧约翰·英柏瑞与凯瑟琳·英柏瑞《解开冰河时代之谜》,11、120页。John Imbrie and Katherine Palmer Imbrie,Ice Ages:Soluing the Mys tery,Enslow Publishers,New Jersey,1979,PP 11,120亦见《大英百科全书》,第12卷,783页及《人类的进化》,73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其它文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