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倒流一万年 作者: 周国兴 少年朋友们,旅行去① 亲爱的少年朋友,你喜欢旅行吗?特别是到大自然里去旅行?我可喜欢着呢,当我 还像你们那样大的时候,就幻想着到大自然里去,尤其是到我生疏的地方,去瞧瞧大自 然的种种奥秘。 ①本文作于1981年1月1—3日,原载《震惊世界的失窃案》,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年版。 我的家乡——江苏南通市是在离浩浩荡荡的长江入海处不很远的地方,只要有机会, 我总喜欢跑到江边,望着那滔滔东去的大江,真想乘着鼓起风帆的船儿顺流入海,到天 边去邀游。夏日,我喜欢躺在江边的沙滩上,仰望着蓝天里冉冉移动的浮云,它们变幻 着形状,有时像一群温顺的小羊,有时又像狰狞的猛兽,仿佛要扑过来;冬天,我曾冒 着风雪攀登上临江的狼山之巅,看那片片的雪花在大地上空飞舞。自然界是多么奇妙啊! 你一定会注意到,春天里万物在苏醒,一片充满生气的绿色;秋天,收获的季节, 到处是金黄色;夏天,雷电交加;冬天,茫茫白雪。少年朋友!快投身到大自然里去漫 游吧,旅行会开阔你的眼界和心胸,增加你的知识和智慧,你会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新 天地,将给你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以极大的满足,旅行还会锻炼你的意志力呢! 在我走上工作岗位后,频繁的野外工作虽然艰苦、劳顿,然而却给我提供了旅行的 极好条件,什么我都想知道,什么我都愿意探索。今年我有机会来到了东北,来到了多 年来盼望见到的镜泊湖,我终于乘船漂游在它的怀抱,欣赏着迷人的湖光山色。我去了 火山地区,探究了“地下森林”,原来它是生长在火山口里的林子啊,确切地应称它为 “火口林”。在去“火口林”的途中,我还从来没有看到过,沿途的野花丛里竟有那么 多的蝴蝶,我禁不住下车来去捕捉一番!我还到了“五大连池”地区,在那里专门考察 了火山地区的种种奇景。250年前,这里火山爆发,熔岩四溢,它们喷着火花和热气, 打着旋涡,翻滚着奔泻而下,慢慢地它们冷却了,凝结了,现在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 片黑色的景象。凝固的熔岩还保持着当时流动时的状态,如绳索状、爬虫状、象鼻状, 什么“翻花石”、“喷气孔”……仿佛什么神奇的魔棒点了一下,一起骤然静止、固结 了,当时的一切全都完整地保存了下来。站在这片冷却了的黑色熔岩的海洋上,你设想 一下恢复到当时的情景,你仿佛看到炽热的熔岩如火蛇翻动,热气烤人,火光刺眼,耳 朵里充满轰轰然的吼声…… 我还去探究了火山熔岩的“熔洞”——“熔岩燧道”,比起石灰岩地区的溶洞另有 一套奇妙的构造。这里我不描述它,将来由你们亲自去探究吧! 不久,我又来到了祖国的西南边疆——云南,这里我不准备详述可与闻名中外的路 南“石林”相媲美的“班果土林”,也不多说我们冒着瓢泼的大雨在元谋盆地寻找古人 遗迹的种种遭遇,要告诉你们的是,我去漫游考察了“恐龙山”——这也是我多年来所 向往的啊! “恐龙山”在著名的“恐龙之乡”——禄丰县。禄丰是个南北伸延的河谷盆地,位 于滇中高原,和昆明相距100多千米,有五台山脉环绕四周。清晨,我们在县文化馆王 正举同志陪同下,踩着泥泞的山路朝“恐龙山”进发。山路一旁是婉蜒曲折的“东河”, 雨后河水暴涨,浑浊的红色泥浆在翻滚着,它流啊流啊,下游即是著名的“红水河”, 倚山的一侧是由红色、紫红色的砂岩、页岩和泥岩所构成的“红层”,恐龙化石就产自 这些红层之中。 跨越了东河之上的石桥,不久就有一道水坝拦住一个“黑龙潭”,站在潭前就可看 到远处横亘着一片连绵的山岗,老王告诉我们这就是盛产恐龙化石的“恐龙山”了。老 王引着我们由石门坎翻上了山,到达滴水岩,只见红层已被多年来的雨水所冲刷、侵蚀, 形成了一条条山沟——“冲沟”,就在这条条冲沟两侧的坡面上,时而可见恐龙骨化石 的碎块被雨水冲刷而暴露了出来。 我们急于想去的地方叫“黑果蓬”,因为那里不仅有恐龙化石,还有不少原始的哺 乳动物化石可寻。北京的老专家周明镇教授,知道我们要去恐龙山,临行时嘱咐我们一 定要去那里“猎取点小动物化石”! “黑果蓬”在恐龙山顶部的一侧,由几个小丘所组成。刚到此不久,眼尖的老王就 找到一处恐龙化石。骨化石部分暴露在地表上,我们轻轻地往深处挖去,清理开围土, 竟是恐龙的两个利爪!恐龙是古代的爬行动物,由爬行动物发展到更高等的动物,就是 哺乳动物,禄丰地区在古生物学上所以闻名中外,就是因为在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恐龙化 石,还能找到由爬行动物向哺乳动物进化的中间环节,以及原始的哺乳类化石。由于它 们个体小,我们几乎爬在地上搜索着,虽然没有找到对研究最有价值的头骨和下牙床化 石,倒也找到不少小型肢骨,可能就是这些小动物的吧。 我们又来到一个叫“厂房梁子”的山头,同行的小余,一下子找到好几个恐龙的牙 齿,有的像刀一样锋利,两侧还有锯齿呢。这可能是生活在距今回.8亿年前的肉食龙 ——三选中国龙的。老王找到一个下颌体残段,在附近还发现一个细小瘦弱形如叶片的 牙齿,推测它们可能是素食龙,是叫做“禄丰龙”留下的。我们在当地老乡的指引下找 到了两处恐龙化石相当密集的地方,很可能这里埋着比较完整的骨架,我们准备通知有 关同志来组织发掘。若真的发掘出完整骨架,说不定哪一天你们到了北京自然博物馆来, 可以看到它们耸立在古生物陈列大厅里呢! 看看这遍地的恐龙化石,不禁又会疑窦丛生,恐龙怎么会灭绝的呢?现在有那么多 的说法,究竟哪一种解释更切合实际?会不会残留下一支,就像报纸上说的,在苏格兰 尼斯湖里成为无可捉摸的“怪兽”?…… “恐龙山”的考察,不仅偿还了我多年的宿愿,更激起我对许多问题想进一步探求 的愿望,其实我在这篇文章里所谈的许多见闻,每一件都可以扩展为一篇较完整的科学 小品,介绍更多的内容,探索更多方面的问题。我没有这么做,为的是让你们读后有更 大的想像余地,激起你们更多研究探索的愿望。 站在“恐龙山”头,俯视这遍处是恐龙化石的山坡,我的思绪被引向遥远的远古时 代。在这里,本是一个很大的湖泊,湖边长满了茂密的蕨类植物,成片的苏铁,还有高 大的银杏树,山坡高处则是片片的松柏,各色各样的恐龙为生存而角逐着……正当作为 当时地球上统治者的恐龙不可一世之时,原始的哺乳动物已从恐龙类中的一支逐渐演化 而来,随着岁月的流逝,生存斗争的推动,终于异军突起,替代了庞然大物的恐龙而成 为地球上占优势的动物——哺乳动物,由此才产生了人类…… 少年朋友,你不喜欢旅行吗?我愿你爱上这个有趣的活动,抓紧一切机会去实行吧! 旅行中会碰到不少困难,但更会带给你无限的乐趣,带给你更多的知识,甚至会引导你 走上未来从事某一专业的道路呢! ------------------ |